《论语》读后感(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634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后感(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语》读后感(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读后感(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后感(1).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 论语乃是记录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一本语录体典籍。它是儒家的经典、道德的规范、后人的楷模。南宋时期,朱熹把论语、中庸、大学及孟子编为“四书”,四书不仅是古代学塾必读的书,也是科举考试出题的范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多年,而论语也稳坐了两千年的宝座。 细读论语,会发现当中的每个句子都饱含着智慧。孔子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劝勉世人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学习事物,切莫不懂装懂。他也十分赞赏善于思考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

2、习与思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味的学习但却不思考其中道理的人,将不会领悟到书中的含义;只凭空想却不认真学习的人,也不会有所收获。因此,学习与思考要紧密配合,才能有好的结果。 孔子乃是大众公认的孝子。他不仅关爱人民,也非常孝顺长辈。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孔子说:当他的父母还存活时,要经常观察他们的志向;当他的父母离世时,要考察他们的行为,如果他对父母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就可以说尽到孝了。子曰:“今之孝者,谓之有养。至于犬马,皆为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顺不只是让父母在物质上享受,而是让父母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3、爱众,而亲仁。”意思是孔子说:孩子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必须谦虚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说话谨慎且诚实,广泛的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卫灵公?第十五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劝勉世人凡事都必须沉得住气,以免因小失大。是的,忍是一种眼光,是一种胸怀,是一种领悟,是人生的技巧,更是一种智慧。现实生活中,人在面对难题时,都会咬紧牙根,以免酿成大错。能忍的人,往往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不能忍的人,往往最后都不能成大业。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能忍则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因为能忍别人不能忍的,才能成就别人不能成就的。只要我们学会忍耐,便能够走向成功,何乐而不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完论语后,使我对至圣先师孔子充满敬意和佩服。我也立志要视孔子为榜样,他像一位谆谆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师,教会了我许多待人处事的大道理。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但仍能深深地烙印在世人的脑海里,像太阳一般,在茫茫人海中,闪着无穷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