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652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打了4个小时整理的。大家一起为期末加油吧。Copy前记得踩我校内哦 有了我整理得资料书可以扔了。红色部分为必考题。好好背吧 - 马克思主义复习概要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2、,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国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的世界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起指导作用,不能代替具体科学,更不能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相对的,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

3、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4、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特征是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性指事物的联系是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1)任何事物都具有结构性(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两个基

4、本属性:对立和统一。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由于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所以,事物的静止状态是相对的,运动发展是绝对的。矛盾的对立面又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是相对的。相互联系:个性体现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

5、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7、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 质变与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辩证的否定观:(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8、认识的本质: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感

6、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理性依赖于感性,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三,两者互相渗透,相互包含,不能把他们截然分开。 9、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检验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其根本特性就在于它内容的客观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这一本性就决定了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到主观领域去寻找。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来看,

7、实践的根本特点是它的直接现实性.所谓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一方面是说,实践是区别于理论的现实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是说实践是区别于理论的直接现实,具有能动性。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实践标准,我们还必须作辩证的理解,即实践标准又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0、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8、,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12、阶级

9、斗争、革命、改革和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3、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起决定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历史分析方法-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14、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0、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劳动二重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1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2个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

11、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货币成为资本;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17、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资本的本质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相对过剩。 19、垄断与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互相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和生产国际化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一体化过程。实质-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 20、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共产主义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生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全面的把握“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的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2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依然存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到后期,其生产关系是不会适应生产力的,所以就会有制度文明的变化。虽然西方经济不断发展,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加剧了基本矛盾,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 手打的可能会有错误,欢迎指正。最后祝大家考试全Pa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