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661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项脊轩志》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项脊轩志》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项脊轩志》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项脊轩志》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优秀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脊轩志优秀教案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体会归有光散文特色。 2、咀嚼文中语句,学会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朗读体会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亭台楼阁无数,然而能够载入史册,流传千古的,往往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鹤楼是美的,因为它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慨叹;醉翁亭是美的,因为它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情趣;滕王阁是美的,因为它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趣。项脊轩虽是一间不起眼的小阁子,但项脊轩志却成为经典名篇,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项脊轩,进一步品读这篇课文,了解其中真味。 二、解题: 志,记的意思

2、,它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项脊轩”介绍: 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对于名字由来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解释二: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关于作者 1后人对他的评价: “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代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

3、梁。 2 归有光散文的特点及主要作品: 其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 其作品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也很感人。 三、回顾以前所学内容内容,进入本节课学习。 指名学生读课文 字词复习,学生质疑 四 “项脊轩志”名为记物,实是记人。 这篇课文的文眼是,轩中可喜的事有,可悲的事有。 板书:修轩、读书;分家、疼儿、探孙、相爱。 五、品读可喜部分 1、自由散读,用笔圈画出能体现作者可喜之情的词语。并用简练的词语概括两件事中的“可1 喜”之情。 2

4、、请同学读修葺以后的: 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体现了作者可喜之情? 明确: 修轩:“不上漏”“洞然”“增胜”。 读书:“偃仰啸歌”“万籁有声”“小鸟啄食,人至不去”“风移影动”。 说说你是用哪两个词概括的? 修轩:原来可怜可悲可叹的南阁子,变成了可爱可喜可亲的项脊轩,体现了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 读书:体现作者自得其乐,轩中环境的珊珊可爱。 板书:喜爱、自得 生读修葺以后内容。 3、齐声朗读,语气语调没有太大的起伏,但“喜”之情饱含其中。 4、学法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体验到作者在项脊轩中的可喜之情。我们是通过品读那些表现生活细节的词句来体验到作者的情感的。下面也请同学们用品味词语,品读细节

5、的方法来体验鉴赏文章可悲部分。 五、品读可悲部分 1、讨论可悲部分的细节,并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这些细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 分家: 学生回答细节:墙、犬、客、鸡。 随着墙的出现变化,原先井然有序的大家庭已土崩瓦解,可以想象,原先整洁宽敞的大家庭被分割成许多块,看上去不顺眼,走起来不顺当,听起来不顺耳。甚至可以想象诸父分家分财产时,你争我夺的情景都有可能出现。这一切怎能不叫作者伤心悲痛怨恨?然而,面对这一切,作者只能是“无奈”。 能否用一简练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 板书:悲怨 朗读

6、:“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体会“矣”饱含的复杂情感。 疼儿: 学生回答细节:“某所,而母立于兹”“以指扣门扉”“儿寒乎欲食乎”。 为何“余泣,妪亦泣”?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老妪讲述完母亲对姐姐的疼爱,自然会想到自己小时候也同样享受这般母爱,可如今母亲早逝,而母亲的遗踪却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都引起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至于老妪,“先妣抚之甚厚”,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两人相对而泣,那是一个多么撼动人心的场面! 用一简练词语概括作者对亲人的情感。 板书:思念 探孙: 2 学生回答细节:三句话:关心疼爱看似责备实是赞赏、殷切期望、热情激励两个动作:

7、疼爱、欣喜又急切。 学生朗读三句话。 学生讨论:想到这一切作者为何是“长号不自禁”? 学生回答。 作者对祖母的思念更多了一层歉疚。祖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如在昨日,可自己苦读寒窗,却屡试不第,辜负了祖母的期望,重振家业的希望更是渺茫,这种怀念内疚之情交融在一起,怎能不“长号”? 用简练的词语概括作者对祖母的情感。 板书:内疚 相爱: 学生回答细节“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室坏不修”“稍异于前”“庭中枇杷树”“手植”。 体会“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亦亭亭如盖矣”中的“矣”所饱含的情感。 用简练的词语概括作者对妻子的情感。 板书:悲恸 齐读。“庭有枇杷”再次体会悲恸之情。 3、齐读“然余居于此”读出细节中的悲情。 六、小结 作者紧紧抓住项脊轩里悲欢离合的日常生活琐事,通过细节描写,用清新淡雅之笔,表达了“多可喜,多可悲”。这也是归有光散文的基本风格。 项脊轩,一个不起眼的小阁子,却关联着家庭盛衰,凝聚着三代人的亲情。轩的空间有限,情的延伸无限。这就是项脊轩志之所以被历代评论家推崇的根本原因。 板书:多可喜、多可悲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