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投机者的自白.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665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投机者的自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一个投机者的自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一个投机者的自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一个投机者的自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一个投机者的自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投机者的自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投机者的自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个投机者的自白一个投机者的自白 作者简介:安德烈&S226;科斯托兰尼,德国知名投资大师,娴熟金融商品和证券市场的一切,被誉为“二十世纪股市见证人”、“本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在德国投资界的地位,有如美国的华伦&S226;巴菲特。他的理论,被视为权威,德国的投资人、专家、媒体记者,经常询问他对股市的意见。安德烈&S226;科斯托兰尼不仅是成功的投资者,也是广受读者喜爱的作家。多年来他将自己的证券交易经验与理论,写成一本本实用且平易近人的书籍,广受读者喜爱与推崇。他的证券心理学一书,是德国大学经济系学生必读书籍。从一九八七年至今,共出版十三本着作,在全球卖出三百万册的佳绩,包括中

2、国、韩国、希腊、丹麦,都有翻译版本。 证券交易动物园 有钱的人,可以投机, 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 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 早在证券交易所出现前,投机就存在了。某些社会主义者认为是资本主义让人变成投机人士,这种论点完全错误。早在圣经里,便已驳斥投机行为。 历史上的第一次投机行为,是埃及的约瑟夫法老所为。 约瑟夫这位聪慧且具洞察力的法老,从七个好年份和七个坏年份的梦中,作出正确结论。在好年景时,他囤积大批粮食,好在日后欠收的年份以高价投入市场。不过直到今天,大家仍不确定他是否在四千年前就已成为计划经济之父,知道储备余粮,度过后来的欠收;或只是历史上的第一位投机家,垄断商品,藉以日后高价出售。

3、赌徒永远不死 在古罗马,地中海地区的金融中心,也很盛行投机风。人们大规模投机粮食和商品。罗马帝国的总督卡托消灭迦太基的疯狂政策,让当时的投机家相当1 紧张。迦太基是地中海世界的粮仓,史奇皮欧将军的士兵进入被毁的城市,大肆洗劫仓库和地窖。上千吨的粮食落入罗马人手中,再加上罗马本地粮食丰收,粮食价格先出现松动,继而直线跌到谷底。很多投机人士因而倾家荡产。 当然,历史上还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也是投机家族的成员。发现万有引力,名留千古的牛顿也曾试过证券投机,只不过失败了,最后,牛顿甚至禁止别人在他面前提证券交易。伏尔泰曾和女朋友大谈有价证券和货币,长达几个小时之久。他也曾投机谷物和房地产,后来,更以投机的

4、 *走私客身份走红当时。 大家是否该跻身名人之列,也做个投机人士?基本上,这取决于两件事,即物质条件和个人性格。关于第一个前提条件,我牢记一条座右铭: 有钱的人,可以投机, 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 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 最后一句当然不完全正确。大家总是需要一定数量的钱,才能开始投机活动,但数量不一定要很多。在股票投资普及之前,德国流行一种观点,证券交易所只是富人的游乐场。这种看法完全错误。只要谁的看法正确,谁就有可能用蛮少的钱,创造可观利润。我说的“根本没钱”,是指钱少到连私人住宅都负担不起或无力养老的地步。 如果真的没钱,首先必须工作。在证券投机失败后,我好几次身无分文,甚至欠债,以至被

5、迫重操旧业,作经纪人和顾问,赚取佣金,以脱离窘境。 至于投机家还需要哪些性格,读者可从本书中找到答案。但我必须先解释一下,根据我的定义,到底谁才称得上投机家?因为,所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人早就不是投机家了。 经纪人:只管成交量 当德国新闻电视台报导法兰克福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情况时,我们可以看到经纪人和交易员大声叫喊、四处奔跑。可惜,愈来愈多的经纪人和交易员现在都静悄悄坐在计算机前,说不定什么时候,原来证交大厅的独特气氛便会消失了。经纪人坐在办公室里和客户洽谈,建议客人继续委托代办交易,最重要的,是鼓吹他们不断进行新交易。 2 经纪人和交易员不靠股价指数的差价赚钱,而是按每笔交易向客户收佣金。如

6、果经纪人在一起聊天,他们首先谈的是成交量,然后才是发展趋势。有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客户去找经纪人,想听取一些建议。经纪人使出浑身解数,劝他继续买进IBM的股票。经纪人说完后,客户才察觉到自己原本是想卖掉IBM的股票。“原来如此,”经纪人说:“卖掉”“这也不坏!” 基金经理:几十亿资金的统治者 第二类职业证券人士是基金经理,包括大型投资公司的基金管理人和产物管理人。他们调动几十亿资金,但和证券经纪人一样,他们不是靠自己的资金,而是客户的资金在工作。经理人及一群手下作准备工作的分析师,挑出看好的股票、债券或原料,以获取报酬。整体来看,他们毫无成就,因为只有极少数的基金经理,能不断超越平均指数,获取

7、更高利润。 金融巨子:大庄家 不是每个用自己资金操作的证券投资人都算投机家。 有些资产非常雄厚的金融巨子,以几百万元,甚至几十亿元在进行交易。他们总是全力以赴,投入所发起的交易活动,以确保自己获得多数,并策画合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他一旦拥有某家公司的股份,便积极干预公司的管理体系,或解散看不顺眼的管理阶层。面对各种激烈活动,他的生活变得十分不安。如果他开办企业,就会到证券交易所去筹措必要的资金。甚至他想掌控的那些公司,也是透过证券交易所取得控制权。他的目标总是集中在特定的交易中,他的买或卖都会导致大地震,影响整个证券市场。 套汇者:绝迹的投机人士 套汇指的是时间或空间上的投机行为。时间上的投机,

8、指的是今天买,然后过一阵子用更高的价格卖出,或反过来,今天卖掉,以后再用便宜的价格买回来。另一种是空间上的投机,指的是同时在一个地方买,另一个地方卖。交易过程中,套汇者必须取得超过交易手续费的差价,才会获利。和传统的投机人士相比,套汇者的好处在没有任何风险。因为,只有当两个证券交易所出现差价时,套汇者才会3 委托经纪人进行交易。他事先就知道利润有多少,因此,套汇者必须专注在蝇头小利上,时时刻刻关注行情。 证券玩家:证交所中的赌徒 有种人,即所谓的证券玩家,肯定永不会消失,而且只会愈来愈多,让我感到遗憾。我之所以如此称呼他们,乃是因为照我的定义,他们不配冠上投机家的称号,虽然一般大众和新闻记者都

9、以此称呼他们。证券玩家连最小的指数波动都企图利用。他在股价一一时,买进某种股票,然后在股价升到一三时,就卖掉。接着,他再在指数九时,买进另一种股票,然后在九一&S231;五时,又再卖掉。 投资者:证券市场中的长跑者 投资者和证券玩家刚好相反。他买股票,然后留个几十年,当成养老金,或当成留给子女或孙子的财产。他从不看指数,对指数不感兴趣,即使股价崩盘,也任由他去。他将资金长期投资于股票,一直投资下去。即使萧条时期,也不减少股票的投资比率。 我该诚实建议每位读者加入投资者的行列。在从事证券交易的人当中,以平均水准来看,投资者的表现最好,因为即使是投机家,也只有少数是赢家。如果我的话够权威,能让读者

10、盲目听从,本书到此也可结束了。但是,“赌徒”在我们心中蠢蠢欲动,谁能比我更了解投机活动的刺激所在。八十年来,我一直是位精力充沛的投机家,穿梭在全世界的原料、 *和证券交易所。正确分析形势及不同于一般看法的观点得到确认,带给我的快乐,远比物质上的利润大得多。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名精力充沛的投机家不同于金融巨子、投资者和证券玩家。 投机家:有远见的战略家 大家也许会说,投机家便是介于证券玩家和投资者之间。当然,界限并非泾渭分明。不同于投资者,投机家对各种新闻都感兴趣,但这并不表示,他会像证券玩家那样,对任何新闻都有反应。如果投机家对上涨的指数进行投机,但由于某个偶然事件,行情暂时下跌

11、,例如,美国总统心脏病突发,或南美遭受地震,这时投机家不会马上推翻自己的投机理念。只有当消息影响深远,动摇了预测基础,推翻原来的假设,才会重新规画。投机家不在意X和Y之间细微的指数波动,他只跟随趋势,即从A到B的变化角度。 有远见的投机家密切注意各种基本因素,如金融和贷款政策、利率、经济扩充、国际局势、贸易收支、经营报告等,不会受到次要的日常新闻影响。他制定周密的计划和策略,根据每天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整。总而言之,投机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确,毕竟是个想法。这是投机家和证券玩家的基本差异。 凭什么投机? 只要有想象力, 老的东西,甚至老骨董, 都有机会再翻身。 说到投机,许多人最先想到的是股票,股

12、票已经成为投机和证券交易所的代名词。我也一再谈到和写过证券交易所或投机的事,指的当然是股票投机。但在八十年的“证券投机生涯”中,我早已不只对股票进行投机。我的大量获利是靠债券赚来的,但我在 *和原料市场也很活跃,也在有形资产交易中累积经验。 投机家中的世界主义者,不仅分析和观察本国的股票市场,也分析和观察全球发生的事,像国际政治局势、大规模资金流向、工业大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议、巴黎俱乐部的债务谈判、新的技术发展、巴勒斯坦问题,甚至巴西和中国的天气。 每当某个地方出现机会,某种商品、货币、债券或股票的价格和正常价值之间出现差异,投机家便忙碌起来,等候市场在某个时候

13、弭平差异。重大的机会不是每天都有,所以不该只把股票当成投机对象,例如我就曾利用债券作出最成功的投机。 债券:比你所知还重要的标的 债券也称利率固定的有价债券,是大多数储户印象中的保险投资手段。以公债为例,只要买下有保障的债务人的债券,一直等到债券到期,根本不用冒赔钱的风5 险。购买公债的人总能以票面价值兑现,而购买公债时计算好的利率,对债券持有人来说,也是种保障。 *:过去比现在更有意思 今天, *市场是大玩家的游戏场,因为银行、保险公司和长期基金把 *市场变成赌场,而且货币种类愈来愈少。引进欧元后,法郎和德国马克之间的投机成为历史,但前提条件是欧元要挺得住。 原则上,只有少数货币可供小资本的

14、投机人士做期货交易。为了获得数量相等的外国货币,大家必须和相关国家保持特殊的联系。现在,也许在美洲或东欧小国,还存在些有趣的机会,但这方面,我不是专家。 谁若要进行重要货币的投机,就是和几万名大大小小的赌徒和投机人士竞争。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得到相关讯息,如果某个统计数字比预期好,大家便朝那个方向跑,如果比预期差,大家又跑往相反方向。 原料:投机家对投机家 原料投机中,长线总有短线相呼应。一位投机人士把赌注押在价格上涨上,就会有另一位投机人士押价格下跌,这是个充满巨大风险的交易。一般情况下,投机期货意味着只须投入相对少量的金钱,大量购买铜、小麦或诸如此类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支付的金额不是买

15、价,而是为将来发生的交易所支付的一种担保。股票指数、 *和债券的期货交易同样如此。 因为卖主以后才交货,买主也是以后才收货,所以期货交易也称“未来交易”。由于投入的资金少,这种业务的风险根本无从估计。如果商品的指数和原先期望的方向只差几个百分点,持有人必须立即补缴资金,才能继续保有原先数额的担保。如果不补缴资金,立刻就会被结清交易,而把之前已经付过的资金全部赔光。 有形资产:是收藏?还是投机? 理论上,只有了解自己经营的有形资产,并且经验丰富,才能赚钱。我说从理论上讲,是因为我所列举的诸如名画、旧瓷器、旧家俱、钻石、邮票和硬币,只有6 收藏家才是真正的行家,他们热爱这些东西,一起起床,一起入睡

16、。但收藏家无法成为投机人士,因为他和收藏品难舍难分。虽然从账面上看,收藏家获得了巨额利润,但却不从中赚钱。相反地,低价买进,然后再高价卖出的投机人士,从来不会努力了解那些东西。 房地产:大投机家的事 唯一带来利润的有形资产投资,便是房地产。房产所有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就可以收取或节省房租。我在巴黎有两处住宅,在蔚蓝海岸有座房子,在布达佩斯有处宅邸。只有位于巴黎圣路易岛的住宅被我租出去,其它三处房产一直是我自己居住。根据这一经验,我只能建议每个家庭,购买自己居住的住宅。这应该是第一项投资,因为这样一来就不必受制于出租人,或是受房租上涨的影响。 我相信一件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虽然完全不同,但其

17、运转和其它投机市场一样,遵循着相同的规则,有荣景、低迷和过度发展等时期。 想投机房地产,必须有巨额资金和良好信誉,因为购买房产的部分资金是向银行或第三者筹措的。 我的结论是,资金雄厚,且熟悉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人士,可以试试运气。很多人,例如唐纳&S231;川普靠房地产业致富。其它人如荣格&S231;史耐德却因此破产,必须在监狱了却残生。就和其它的投机行为一样,发财和破产紧紧相依。关于房地产市场,我知道的不多,因为股票才是我的王国。 股票:本身就是投机对象 无疑地,能为投机人士创造广阔投资天地的是股票市场。全世界共有十万多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大家可以针对某个行业的繁荣和衰退、某个竞争对

18、手战胜另一个竞争对手、某个国家的法律变更、大选、社会发展趋势、未来时装的发展趋势,还有新技术的发展进行投机。有的公司在白天找运气,有的则在全球碰运气。 大家总能找到被低估的公司。前面提过的亿万富翁巴菲特就是靠这发财的。或者找到被高估的公司,进行投机,大家可以利用“转机股”发财,像我就曾以克赖7 斯勒的股票作投机。还有像微软或戴尔计算机的“飙升股票”,利用这种股票,大家同样可以发财。 奇幻的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 对某些人来说,意味着财富, 对某些人来说,却意味着毁灭。 言辞尖刻的人说,魔鬼创造了证券交易所,为的是告诉大家,他们和上帝一样,也能无中生有。错了!魔鬼并未创造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

19、所是自行发展成的,在大树下,在华尔街,或在大街拐角处,或在咖啡厅里,为的是以后能够搬进宫殿。 荷兰印度和英国东印度 英国对印度公司的海上霸主地位和荷兰成为强劲对手,感到惴惴不安。于是建立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试图打破荷兰的垄断地位,重新建立自由竞争,但是,“东印度公司”并未能动摇荷兰公司的独尊地位。西方强权开始在本土、海上和证券交易所进行激烈争战。如果荷兰的印度公司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今天都还在的话,他们或许会试着收购对方。 受运输费用的影响,这家或那家公司的股票上涨或下跌,运抵的货物愈来愈贵,而且总是超过大家的预期,投机人士一天比一天激动。对荷兰印度公司来说,一六八八年发生的一场灾难,对我们也

20、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股票崩盘”。 基于这个原因,加拿大的铀矿业在五年代也经历同样的命运。尽管核子科学长足发展,但始终没有出现获利,看来也没希望在未来某天有所改变;投机人士不得不为他们的幻想付出昂贵代价。在一九五七年的股票崩盘中,铀矿股票因之前的炒作而掉了90%的价值,损失惨重,加拿大证交所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恢复元气。虽然邻国华尔街的股市看涨,却无法恢复原先的基础。类似的原因也让其它投机人士在巴黎证券交易所破产,他们被骗,以为撒哈拉沙漠的石油开采业会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发生在阿尔及利亚的政治事件和国有化,令他们的希望化为泡影。 8 混乱中的混乱 自十七世纪中叶起,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

21、易所就已类似现代证券交易所。当时就已有人从事期货和期权交易,有结算日、补偿交易指数、展期交易和贴现交易、买空财团和卖空集团。阿姆斯特丹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债市场,细腻讲究的期货交易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中诞生。经纪人和坐在邻近咖啡馆里等候交易结果的客户间,有交易员和联络员。各种影响行情的谣言、错误的警报及各种伎俩早已出现,让有眼光的谋士得以利用行情涨跌获取利益。 受人瞩目的印度公司股票不断攀升,尤其当某大机构操纵上涨行情时,股票更加看涨。货船延期返回的坏消息,本来是无任何危险的普通消息,但在大家都感到振奋时传来,便显得很不恰当。受害人当中有诗人、哲学家和狂热的投机人士维加,他是阿姆斯特丹西班牙籍犹

22、太难民之子。他的作品混乱中的混乱既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篇报导。书中描述十七世纪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真实情景。我多次阅读此书的德文版,一九一二年的翻译版本,值得向每位投机人士推荐。维加曾经三次靠投机发财,然后又失去财产,证明他完全有资格评论这个题目。 资本主义的神经系统 就算魔鬼未曾创造出证券交易所,他也一定淌过这滩混水,把“人”变成将证券交易所化成赌场的“赌徒”。对许多人来说,证券交易所是没有音乐的蒙地卡罗,是赌场,可以整晚在紧张刺激的气氛中赚一大笔钱。对我来说,证券交易所是充满各种音乐的蒙地卡罗,只不过必须带上天线,才能捕捉到音乐,分辨出音乐的旋律。 证券交易所其实是神经中枢,甚至是资本

23、主义经济制度的引擎。在商品和 *交易所中,这间赌场大厅负责调配商品和制定合理、透明的价格,他为生产商、制造者及进出口商提供机会,避免各种价格风险。玩家和投机人士关心成交量,遗憾的是,玩家或寄生虫占成交量的比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时只是他们的交易活动,就会不合理地操纵行情涨跌。 交易人士的游乐场 9 证券交易所还有更多内容,这里是交易人士的游乐场,充满经纪人、交易员、市场调控者、玩家、投资者、大大小小的投机人士、银行家和金融家、新闻记者和偶尔光临的旁观人士。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亲自到证券交易所来,多数人只把钱送过来,有时,也会把钱撤回去。他们的投资反映出忧虑和希望。证券交易所不仅是证券、 *或商

24、品的中继站,也是消息、新闻发布和驳斥谣言、热门诀窍、内线消息和蜚短流长的传播场所。 我常去证券交易所,因为其它地方都不像这里,能看到这么多傻瓜。并不是我对傻瓜感兴趣,而是为了进行和他们截然不同的动作。 遗憾的是,法国画家多米耶笔下精彩绝伦的大厅型证券交易所,已渐渐绝迹,逐渐变成电子证券交易所。一九八六年,这股潮流波及伦敦皇家证券交易所,不久前又占领巴黎证券交易所,在法兰克福,多数的交易已经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看来,证券交易所之母的华尔街,变成由无声无息的计算机屏幕组成的电子交易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经济的温度计? 许多外行人总是称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温度计,其实不然。证券市场无法显示当前的经济

25、状况,也预测不了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要证明这点,我不必追溯远古的历史,过去五年就是最好例子。一方面,德国经济成长持平,失业率高居不下,而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却增加了三倍,前社民党主席奥斯卡拉封丹在上届联邦议院选举前的竞选演说中,不断对此大加抨击。其实他对证券市场一无所知,也对经济一窍不通。 相反地,在美国,经济因为就业充分而繁荣,证券市场跟着景气发展。那里同样有过经济高度发展,而证券市场却萧条的情景发生。经济和证券交易并不一定平行发展,但这不是说二者没有任何关系。我想引用一个多年前见过的老例子,令我印象深刻。 我认为,长远来看,经济和证券市场所的发展方向相同,但在过程中,却有可能选择完全相反的方

26、向。 指数有什么道理: 这里一切取决于一件事, 10 就看是傻瓜比股票多, 还是股票比傻瓜多。 每天,证券评论员都费尽心思解释当天指数的变化,然而影响指数上扬或下跌的因素却难以胜数。 利率提高,股价下跌;利润高过预期,XY的指数便可能看涨,而ABC的股票却下跌,因为尽管利润高过预期,专家却看到该企业面临艰困的未来。而下一份报纸的评论却指出,同一档股票指数下跌的原因在于获利了结。另一天,美元坚挺是指数上扬的原因,但第二天,在同一份报纸的评论中,美元是指数下跌的关键。对投机人士来说,这些评论完全多余,而且毫无用处。专家引用报章评论,寻找合乎逻辑的因素,但证券市场有自己的逻辑,和普通消费者的逻辑没有

27、什么关系。 证券市场像漂亮的女人或天气一样任性,擅长利用各种光怪陆离的魔术吸引猎物,大家对其不抱希望时,证券市场也一样冷淡对待。我建议大家应该冷静,不要在意证券市场喜怒无常的脾气,尤其不要为此寻找合乎逻辑的解释。 评论员可能局限于三个因素,因为供过于求,证券交易走势疲软;或因为需求大于供给,证券交易行情坚挺,或因为供需平衡,证券交易没有变化。 从短期至中期来看,绝对不是好的股票一定看涨,不好的股票肯定下跌,情况可能完全相反。一家企业也许获利丰厚,可以支付红利,还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只有需求大于供给时,才会在证券市场中看涨,这是证券交易逻辑的唯一条件。 傻瓜、股票,谁多?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记得

28、第一次到巴黎证券交易所时的情景。一位老先生朝我走来:“年轻人,我没见过你。你是谁?”我回答:“我第一次到证券交易所,我是X公司的实习生。”“你的上司是我的朋友,我现在教你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你看看周围,这里的一切都取决于一件事,就看这里的傻瓜比股票多,还是股票比傻瓜多。” 这条座右铭也成为我的信条,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行情趋势要看卖方卖股票的情况,是否比买方买股票急迫。如果股票持有者迫于心理或物质上的压力,被迫出售股票,而资金所有者虽然想买,却无购买压力,行情就会下跌。 11 反之,如果资金所有者迫切寻找股票,而股票持有者并没有物质或心理上的压力,要出售股票,行情就会上涨。我一直记住这条准则,一

29、切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我全部的证券交易理论都以此为基础。 这个事实每位证券交易人士都须铭记在心,否则就不会明白,为什么有时指数会出现完全不合逻辑的波动。 分析发展趋势时,应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要能看出未来的供需情况。 原本我还可以解释一下股票指数的形成细节,以及经纪人或市场调控者如何订定指数,以合理反映供需的情况。但我想把这件工作留给众多证券交易入门的指导书籍。 背景音乐是小调或大调? 在歌剧或交响乐中,都有个主题,总是反复出现,不断在背景中回荡。股市也有背景音乐,决定长期的发展趋势,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在投机人士准备从中看出上涨和下跌的时段,从中获利前,必须听出背景音乐是大调,还是小调。

30、 这种背景音乐由两部分构成:战争或和平,及长期的经济发展。 大家总是问我,为什么过去几年那么乐观?许多人听过我关于安眠药的点子,我毫无保留建议大小储户把钱投资股票,从前我不会如此做。先前我建议他们应该服用安眠药,然后沉沉睡去,不要理会这段期间证券市场的风暴,免得惊慌失措,在行情上涨之前便把所有股票赔本卖掉。 我乐观的理由很简单,虽然有科索沃战争、波斯湾战争和库德族战争摧残着人类,但世界和平基本上是得到保障的,这是一九一二年以来不曾有过的。直到十年前,我仍是每天早晨七点便坐在收音机前,因为害怕某个地方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端。北约和华沙两大集团间的冷战让世界瘫痪,今天,这一切已成过往云烟。 和

31、平就是大调 再回到之前我提过的狗和主人的例子,应可说明经济和证券市场并非平行发展的。但和狗及其主人一样,长期来看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方向相同。 如果经济和企业利润没有持续成长,股票指数也不会持续看涨。如果没有重12 要因素,通用汽车、IBM或微软的股票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水准。否则的话,狗就会跑到前面去,不知什么时候,便看不到主人了。而熟悉狗的人都知道,这位四条腿的朋友最后还是会跑回来。 可能的障碍 经济成长的障碍之一便是错误的税赋政策,这会让所有的成果尽皆遭殃。如果大家像从前瑞典那样,必须用90%的收入纳税,总有一天,没有人会有兴趣办企业、进行投资、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 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32、就是货币供给,就像匈牙利一位吉普赛音乐家所说:“没有钱,就没有音乐。”同样地,“没有资金,就没有经济成长。” 几十年来,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制度,即通常所说的金本位制,阻碍了充分的货币供给。这个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迟缓。我经常针对金本位制撰写文章,一直强烈反对金本位制。因为,除了世界和平外,取消金本位制是我这些年及对未来抱乐观态度的第二个原因。但遗憾的是,总有一些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每当 *激烈波动时,便要求回到金本位制,所以我要再次解释金本位制,为什么对世界危害极大。我认为金本位制是种祸害,所以我常用“你怎么看待金本位制?”问题,来测试经济学家和专家对经济的理解程度。 金本位制是种在经济体制中平衡

33、供需的货币机制,既在国内,也在国际上运作。国际收支均用黄金调节,形成固定的 *价格。 金本制已过时 后来,鲁夫在新闻媒体中更加丑态百出。在一系列文章中,他发出警告,如果不马上回到传统的金本位制度,世界经济就会崩溃。众所周知,大家并没有把他的警告放在心上,而且现在的世界经济形势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此外,大家也不需要用金本位制克服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并不取决于货币是用黄金核算,或是自由流通。里根总统执政后不久,推行的通货紧缩政策便证明这点,在成功消除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前,他首先大幅度提高利率,继续加重卡13 特*留给他的经济危机。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金本位制便没有发挥过作用。想让金

34、本位制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未免要求太高了。金本位制失败的原因,在于接受了一个完全错误的事实。 稳定只是幻想 直到被欧洲中央银行取代前,德意志联邦银行一直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阻碍德国在统一后创造第二个经济奇迹的机会,其口号是稳定、稳定、再稳定,目标在达到零通货膨胀率。多年以来,美元兑马克的汇率一直被低估,所以原料的进口愈来愈便宜,这正是联邦银行想要的。然而,在出口产品占40%,贸易持续保持顺差的国家,这种政策却扼杀了几十万个就业机会。由于竞争压力愈来愈大,企业被迫不断进行理性管理,或将生产线迁往国外,目前德国许多企业正是如此。 稳定并不是唯一的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应该是和平、富裕,而且稳定

35、应该是政治稳定,而不是货币价值稳定,才是最高目标。前德国总理赫姆特&S231;施密特说得完全正确:“宁愿要5%的通货膨胀率,也不要5%的失业率!”轻度通货膨胀根本不会危害经济。 绝对稳定只是一种幻想。能源、原料、生活用品,甚至劳动市场的价格,都在不断变化。很多商品的价格要看大自然的脸色:这次是橙子收成被冻坏了,接着又是咖啡豆收成被热浪烧掉了。所有商品和物资的价格在自由的经济环境中不断涨跌,受到各种事件和大众心理反应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大家又怎能实现一种绝对的稳定呢? 行情上涨的秘密, 货币之于证券市场, 就像氧气之于呼吸, 汽油之于引擎。 假如证券市场只受前一章所描述的因素影响,就会随着经济的

36、发展缓慢向上14 涨。但我们知道,狗是来回奔跑的,证券市场在长期的经济成长过程中会多次反复大涨大跌。大涨之后,证券市场虽然很少跌回上涨前的水准,但在这段时间,行情将来回波动得非常厉害,主要受中期性因素影响。 一是货币。货币对证券市场而言,就像氧气之于呼吸,或汽油之于引擎一样重要。没有货币,即使未来形势大好,世界充满和平,经济一片繁荣,行情也不会上涨。如果没有剩余的钱,就没人买股票。我们可以说,货币是股票市场的灵丹妙药。 货币心理趋势 但是单靠货币,股票市场也不会起变化,还要加上另一个心理因素。如果投资大众的心理是负的,即没有人想买股票,市场也不会涨。只有在货币和心理都呈正面时,股票指数才会上扬

37、。两个因素都是负面时,指数就会下跌。 如果一个因素呈正面,另一个因素呈负面,发展趋势就会持平,也就是说,证券市场的行情平淡、无趣,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我的公式由此得出,同时也成为我的信念:货币心理=发展趋势。 如果某个因素略占上风,便会透过略为上涨或下跌的指数呈现出来,这要看哪个因素更强。只有当一个因素发生逆转,使两个因素同时变成正面或负面时,才会出现行情大涨或大跌。 结论是,如果大小投资者愿意,且有能力买股票,指数就会上涨。他们愿意购买股票,是因为他们对金融及经济形势抱持乐观看法;他们购买股票,是因为口袋里有足够的资金。这就是行情上涨的全部秘密,即使是经济呈现不利的态势,都适用。同样的机制也会

38、起反作用。当一般大众非常悲观,负面评价未来,而且缺少现金,一方面因为大众可以将钱投资到其它地方,例如房地产、储蓄或债券,赚取更高的利率,一方面也因为贷款取得更加困难。如果缺少想象力和货币,指数就会跌到谷底。 我认为对中期证券市场,货币比想象力更具决定性作用。如果货币因素是正面的,那么到了一定时候,心理因素也会变成正面的。 如果有很多剩余资金留在金融机构内流通,据我的经验,这些流动资金的一部分最晚在九到十二个月之后,便会进入证券交易市场,虽然此时大多数的投资者对股票仍持负面态度。在此阶段,第一批的买进交易遇到的是完全净空的市场,这时指数开始上涨。上涨的指数使大众对股票产生兴趣,于是继续出现买进交

39、易,吸引新的15 买主,如此循环不已。 股市评论家和分析家总能为行情上涨找到原因,因为经济面从来便不是全黑或全白的。如果无法说明当前的经济现状,必定会用未来的正面发展来解释上涨趋势。接着,正面的评价逐渐改变大众的态度,货币不断流向股票市场,使行情继续看涨。 反之亦然。如果货币因素是负面的,大众的心理状态在九到十二个月之后也会转成负面状态,即使经济第一线的消息仍相当正面,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行情还是无法上涨。如果大家期待的指数上扬没出现,第一批人就会失望地退出股票市场。第一批卖出交易把指数压低,引发进一步的股票出售,如此循环下去。这时评论家仍然可以找到负面消息,当成指数下探的理由,这时,整个气氛已

40、经改变了。对于中期的证券市场发展,货币至关重要。因此,投机人士必须密切注意影响货币的各种因素。 证券市场像二手车市场 我已经解释过,证券市场不是经济状况的温度计。指数发展经常和市场状况背道而驰,景气好的时期,企业把所有资金用于直接投资,过去二十年,特别是美国,并未看到股票回购的现象。 相反地,当企业需要筹措资金时,会向股票市场借钱,提高资本,如此一来,上市公司的股票数量增加,供给因此扩大。由于资产重组,某些公司甚至还会出售其它公司的股票,导致市场出现数量庞大的新股票。 证券市场和二手车市场相似。每当大汽车公司推出新车种时,汽车销售商便异常活跃,甚至在价格上对客户妥协,或免费提供特殊装备,这时二

41、手车的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如果新车交货期要等上几星期或几个月,而且新车种并不吸引人,也根本不可能在价格上让步,这时二手车市场就会活跃起来,价格也随之攀升。 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便是资本市场上的二手车。如果资本市场充斥许多有趣的新上市有价证券,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就会下跌。但如果新的投资标的愈来愈少,剩余资金就会流入证券交易所,也就是说回流到“二手车”市场。 资金闸门等着打开 德国的战后发展就是典型的经济形势和证券市场反向的实例。大规模的重建从一九四八年的货币改革开始,当时,证券市场可以运用的资本很少,尽管指数缓慢16 上升,但股价仍然停留在相对较低的水准,没有恢复到原来的实际价值,虽然当时的

42、心理因素完全是正面的。 一九五二年以后,工业大规模扩张,景气吸收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金,用于证券交易的资金所剩无几。每天早晨,我在报纸上都能看到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公司取得傲人的成绩,红利增加,而指数却不停下跌。 为了在经济景气复苏阶段预防通货膨胀,德国*采取限制贷款的措施,迫使企业发行新股票或债券。德国最大的几家企业发行利率超过8%的债券,在当时是非常高的利率,但大家却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这些债券,虽然大家普遍都很乐观。 股票市场看来毫无希望,当工业扩张的速度放慢,甚至出现停滞时,联邦银行放宽贷款规定,打开资金闸门。吸入第一口“氧气”后,市场重新活跃起来,证券价值直线上升,速度之快,前所未见。

43、多年来被压抑的涨势潜力,引发了真正的指数狂飙,因为资金和心理因素同时转成正面。正如我所确定的,资金是证券市场的氧气,过去如此,将来亦复如是。 证券交易心理学, 投资者分两类, 固执的和犹豫的, 胜利者是固执的人。 我把证券市场对好、坏消息作出反应的强烈程度,称为市场技术状况。和多数人相反,我所理解的市场技术不是图表、量能图、随机分析方法,或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对我来说,技术状态只和一个问题有关:股票掌握在什么人手里? 我把投资者分成两类:固执的和犹豫的。固执的投资者,是按我的解释下的投资者和投机人士,长期来看,是证券市场中的胜利者,他们的获利是由犹豫的投资者支付的。而证券市场中的玩家,就是犹豫

44、的投资者。 固执的投资者和犹豫的投资者差别何在?固执的投资者须具备四种要素:金钱、想法、耐心,还有运气。当年普鲁士陆军元帅冯&S231;莫特克曾17 把这四点视为作战胜利不可缺的四要素。 是否有钱? 根据我的定义,一个人是否有钱,关键不在于他有多少财产,而在资本是否完整无缺,有没有负债。例如,某人有一万马克财产,但他只花五千马克购买有价证券,而且不负债,这样就算有钱。相反地,拥有一亿马克资产的超级富翁,花两亿马克购买股票,就不算有钱,因为他只有负债。在股票交易生涯中,我有时也欠债,而结果几乎都是负面的。记忆中,最痛苦的一次经历是在五年代,当时纽约证券市场大涨,在我看来,当时具有革命性的新工业,如电子和计算机业前景看好,于是我买了这些企业的股票,因为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