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6738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喀什地区伽师县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克孜勒苏乡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鑫汇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二七年一月一十二日项目名称:XX喀什地区克孜勒苏乡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执行单位:XX鑫汇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伽师县农场项目负责人:XX项目性质:新建可研编制单位:XX鑫汇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企划部本项目负责人:经济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建议书批准单位: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编制人员:审核:第一章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伽师县克孜勒苏乡苗木繁育基地建设1.1.2项目建设单位XX鑫汇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伽师县农场1.1.3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1.1.4项目主管单位XX喀什地区伽师县

2、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1.5项目建设地点XX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苏乡1.1.6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建设规模为500亩的小型苗圃,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1、大田育苗区:育苗面积350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70。2、大苗区:定植面积100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03、实验区:经济林新品种引种实验面积20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4、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区外围和内部共种植防护林25亩,占项目区总面积5。5、水利设施建设:新修防渗引水农渠9千米(含修斗渠闸口2座,斗渠桥2座;农渠闸口30座,农渠桥20座)保证项目区用水。6、配套建筑工程:建设预留地5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主要用于建设种苗调剂室60m2

3、、档案室40 m2、检验室60 m2、种子库30 m2、工具库30 m2、机具库50 m2、储苗窖130 m2。7、辅助工程:修建田间道路10千米;架设输电线路2千米,保证苗圃用电。1.1.7、建设性质:新建1.1.8、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1年,项目在2007年完成。1.1.9、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1.1.9.1、项目投资 本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为506.0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43.61万元,流动资金162.40万元。详见项目总投资估算表。1.1.9.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506.01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专项资金200万元,占40%;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3

4、06.01万元,占60。1.1.10预期建设目标伽师县克孜勒苏乡苗木繁育基地建成之后,预计定型年2008年后金额达到平均年产优质红枣(灰枣)苗木140万株,满足伽师县和喀什地区对红枣苗木的需求。1.2 结论及建议鉴于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财务效益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喀什地区的现有资源,增加就业岗位,业主单位又有着较强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建议项目业主单位科学规划、周密安排,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和防范风险,在做好资金筹措及采购、生产、销售、质量控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后,按计划实施本项目,以实现预期的效益。第二章 项目背景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XX自治区党委、自治区

5、人民政府在2004年8月24日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林果业,把林果业作为发展林业的一个突出重点来抓,力争到2010年全区果品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2020年达到2000万吨以上,使林果业真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把我区尽快建成全国重要的林果产品产业基地和林果业大区。XX19992010年名特优经济林商品基地重点县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林果面积由现在1998年的23.3万公顷发展到66.7万公顷,实现农村人均1亩林果园,使林果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30左右。XX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业阐述了XX

6、林果园艺业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林果业已经成为XX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自治区在作物结构的调整上已经将果树作为重点进行发展,林果产业将成为XX的一大优势产业,其发展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也是XX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而,实现林果业产业化对促进XX经济腾飞,农民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XX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内容之一。截至2005年,全区林果种植面积达1004万亩(含兵团),其中,各地州种植面积892.34万亩,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已经形成800万亩以上的规模。果品及深加工产品产量300万吨左右,林果产业的产值约45亿元,农民来自林果业的人均

7、收入达296元。自治区林果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达到120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果品贮藏保鲜率达到35,加工率达到20以上,果品及深加工产品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林果业布局进一步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优质林果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果品产量达到1500万吨,果品贮藏保鲜率达到45以上,加工率达到35以上,林果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主产区达到45以上,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特色林果业产业体系。2.2项目由来在XX发展经济林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品种资源优势和生产优

8、势,XX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非常有利于果品糖分的积累,使得XX果品十分香甜,口味上佳。而且XX具有悠久的果树栽培历史,品种资源丰富,其中:库尔勒香梨、哈密瓜、核桃、杏、大枣、巴旦木、阿月浑子、石榴、无花果等特色果树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在XX生产的果品的品质,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XX虽然有长期栽培经济林的历史,但果品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不高的问题。大量的优质品种未得到及时推广,难以形成优质商品和规模效益,无法占林国内外的大市场。目前经济林良种率低、产业化程度差已成为制约经济林发展的重要因素

9、。各地良种建设滞后,发展规模小,本地良种经济林树苗的数量、纯度都满足不了当前生产发展的需求。此外,XX多数果农对经济林的栽种为粗放管理、不施肥、不修剪、不打药,造成产量、品质低,且果品品种混杂。高质量的精品果园较少,无公害果品的开发规模较小。绿色、有机等无公害果品较少,管理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不能科学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和各种生长调节剂等因素,造成果品品质难以提高,难以形成优质商品和规模效益。针对XX林果产业的现状,XX林果业需要现代化的经济林苗木繁育基地来提升、保持XX林产品质量,解决XX区内经济林苗木结构性短缺问题,加快XX林果产业的发展。2.3项目建设必要性和依据2.3.1项目建设必

10、要性XX喀什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的边疆贫困地区。喀什地去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境内气候极端干旱,戈壁沙漠广布,风沙、干旱、盐碱危害严重,生态系统脆弱,自然条件恶劣,是一个典型的荒漠灌溉农业区。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喀什地区以棉花产业为支柱的单一经济结构不断受到市场冲击,农民持续增收日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近年来,喀什地区立足林果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使林果业从零星分散、粗放管理向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及优质高效转变,成为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又改善生态环境,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一体的重要产业。喀什地区林果业扩大规模的主攻方向是巴旦木、开心果

11、、红枣、酸梅、核桃等,但目前育苗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将直接影响林果业发展进程和质量,不利于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将改进喀什地区乃至自治区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落后的状况,推动种苗生产向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大促进喀什地区优质高效林果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林苗木质量,变喀什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3.2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实用读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编2、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2004北京3、XX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4、XX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林业标准(第一册)5、XX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

12、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2004】15号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3.1项目区概况3.1.1自然条件3.1.1.1地理位置喀什地区位于XX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73207957,北纬35204018。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为邻,西靠帕米尔高原,东北与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克孜勒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乌恰、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皮山县相连。喀什地区的西南部与三个国家接壤: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喀什地区东西宽约750公里,南北长535公里,总面积112058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361.

13、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42万人。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地势是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面朝塔里木盆地开口。喀什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因为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伽师县位于XX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隶属喀什地区。伽师县地处北纬39。16一40。00,东经76。20一78。00之间。东邻巴楚,西接疏勒,南连岳普湖至柯平山前,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毗邻。东西长140公里,南北宽80公里,总面积6668.59平方公里,县城距喀什市公路76公里,距乌鲁木齐1435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190米伽师县气候独特,

14、光热资源丰富,属典型的暖温带内陆干燥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降水降少。年平均降雨量64.6毫米,年均蒸发量2051.5毫米,年平均气温11.7摄氏度,全年日照时数为2923.7小时,无霜期平均在233天左右。伽师县大沙枣是全国最大的。3.1.1.2地形地貌伽师县为克孜河沉积、洪积扇尾部组成的冲积平原。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坡降度为千分之一。地形可分为风成沙包、盐土荒漠和现代河流淤积绿州三种。3.1.1.3气候伽师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22.5;年平均降水量为4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2

15、51.1毫米。为降水量的42倍,58月是降水量最大的时期,占年降水量的67.7%伽师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923.3小时,10的积温可达4277;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14.3;无霜期长,年平均233天;39月偏西北风较多,风速可达12.5米秒-20米秒,起风时伴有风沙,浮尘现象。3.1.14土壤 伽师县的土壤可分为灌淤土、潮土、草甸土、盐土、沼泽土、风沙土和棕漠土七类。全县现有耕地面积60.9万亩,宜垦荒地面积365万亩。因伽师县地处喀什噶尔河流下游,土地盐渍化极为严重,全县盐渍化土地有356万亩,占总面积的35.6%;非盐碱化耕地仅有3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9.1%,其余

16、均属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土壤。3.1.1.5水文 伽师县是一个农业县,农田主要以灌溉为主,主要河流有克孜河,克孜河起源于卡布卡至帮库勒长280公里,径流量8.6亿立方米。现每亩耕地平均灌溉定额800一1000立方米。伽师县主要的灌溉渠有克孜勒博依渠、英阿瓦提渠,夏普吐勒渠,和夏阿瓦提渠、卧里托格拉克渠、青年渠等11条,总长452公里。除此之外,还有中等引水渠135条,闸口1500余座,排碱渠9条,水库1座(吾甫尔水库蓄水量为600万立方米)。3.1.2社会经济条件伽师县总人口为32.4万人(根据2004年统计资料),其中农业人口28.5万,占总人口的87.9%;城镇人口3.9万人,占总人口的12.

17、1%;维吾尔族29.08万人,占总人口的89.7%;汉族6200人,占总人口的1.9%,贫困人口(2005年统计资料)20408户、93870人,占总人口的2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4。其他少数民族有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壮族,苗族。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伽师县行政建制为两个镇十一个乡。即:巴仁镇、西克尔镇,铁日木乡、英买里乡、江巴孜乡、卧里托格拉克乡、克孜布依乡、米夏乡、夏普吐勒乡、和夏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古勒鲁克乡和玉代克力克乡。另外有县属林场、良种场、园艺场等。全县共有村民委员会296个,村民小组1476个,还有农三师伽师总场和哈里胡其

18、农场项目区所在地克孜勒苏乡以灌溉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业服务体系很强。该乡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和运输方便,休息灵通,为经济林苗圃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保障。3.1.3土地利用情况伽师县现有耕地面积60.9万亩,宜垦荒地面积365万亩。伽师县森林面积147.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4.07%;其中天然林地为39.57万亩,人均占有林地4.74亩;该年造林1.8万亩。全县树种资源有25科、37属、63种,林业年总产值为36万元以上伽师县有草场8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78%。其中可利用面积52.8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60%;可利用草场中自然草场面

19、积38.1万亩,占总面积的72.2%:人工草场14.7万亩。由于干旱和盐碱灾害,伽师县草类品种不多,仅有28种,以骆驼刺和芦苇为主。3.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符合喀什地区和伽师县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规划喀什地区和伽师县政府早已明确提出把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作为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优化和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本项目符合当地政府的产业规划,必将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各方面的配合。(2)红枣苗木市场需求量大红枣苗木是自治区短缺的经济、生态两种林苗木,喀什地区也把发展100万亩红枣种植作为喀什地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XX和喀什地区林果业发展规划,红枣苗木在X

20、X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属于最短缺的经济林苗木,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实现项目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3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由于喀什地区经济林树苗生产一直没有形成规模,造成树苗品种混杂,质量无法保证,因此早苗圃建设中一定要把品种这一关。品种不明确的苗木坚决不用。2、科学育苗、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对新技术的应用较少,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技术培训。相关林业新技术培训工作从2007年春节开始进行。第四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4.1市场预测和现有的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 4.1.1 喀什地区林果业发展状况和趋势近年来,喀什地区林果面积每年平均以40万亩的速度迅速增加,由1999年的66

21、万亩发展到2004年底的253.7万亩。其中,杏子120余万亩,核桃60万亩,巴旦木11万亩,石榴20万亩,葡萄6万亩酸梅3.6万亩,红枣4.4万亩,其他果品28万亩。林果业以其固有的特色和林农立体模式分布在12个县市,覆盖了80的乡镇和农村人口。 喀什地区的光热资源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林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生产优势,是我国最适宜发展温带果树的地区之一。自然条件中的不足是干旱缺水,长年干旱少雨,主要河流来水量年际变化呈现“春旱、夏洪、秋少、冬枯”的特点。目前喀什地区绿洲内部宜林地已所剩不多,今后发展林果业的重点是在绿洲外围荒漠区发展巴旦木、红枣等经济生态兼用型树种。喀什地区在林果业发展方面坚

22、持育苗先行,打牢育苗基础。把加大优良品种培育和提高苗木质量作为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育苗先行,打牢育苗基础。 4.1.2 XX苗木业状况随着XX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造林苗木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XX2006年上半年育苗生产情况良好。目前XX共有苗圃5948处、乡村集体苗圃484处、个人育苗5231处。2006年上半年育苗面积7821.7公顷,比2005年同期增长1465.5公顷,涨幅18.7;其中新育面积4852.1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1356.1公顷,涨幅27.9;总产苗量66491.2万株,比上年同期增长25017.7万株,涨幅37.6;可供秋季或明年春季造林用苗364

23、93.9万株,其中生态公益林16341.6万株,占总苗量的44.78;经济林17811.8万株,占总苗量的48.81;其他林种2340.5万株,占总苗量的6.41。容器育苗株数2166万株,良种育苗株数18534万株,都比2005年有较大幅度增加。由于树种间不平衡、品种不对路、结构调整等原因,XX2006年春季仍然存在结构性余缺,个别经济林树种苗木和城市绿化树种苗木供给不足。XX2006年春季共计从内地调入苗木10152.8万株(含兵团调入1442万株),其中地方调入经济林苗木7030.4万株,主要是红枣;调入绿化树种苗木1680.4万株。根据自治区和喀什、阿克苏地区发展红枣种植的规划,红枣苗

24、木将仍将保持供不应求的态势,仍然存在较大的供应缺口。4.2产品竞争力和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前景XX伽师克孜勒苏乡经济林苗圃是针对伽师县建设的一个小型苗圃,在满足伽师县经济林庙需求的基础上,只能为喀什地区其他县提供极为有限的经济林苗木。根据建设单位的经济实力以及喀什地区的地域特点确定该苗圃经营方向以伽师县和周边县市给为主,基本不考虑外销。鉴于目前喀什地区经济林苗木市场的现状,XX伽师克孜勒苏乡经济林苗圃只要保证苗木品种的纯正和苗木的质量,红枣苗木将供不应求。因此XX伽师克孜勒苏乡经济林苗圃只要加强管理,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产品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市场前景乐观。4.3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喀什地区和

25、伽师县近年来经济林树苗尤其是红枣苗木极为短缺,当地需求的一半以上依靠外调。外调苗木给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林种植户造成了极大困难,同时,外调苗木成活率底,成本高,品种质量不能保证,使部分种植户在经济上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当地农民急切盼望有一个当地的,规模大,树苗质优价廉的苗木生产地。本项目能够满足了广大种植户的需要。XX伽师克孜勒苏乡经济林苗圃每年秋末将由苗圃技术人员做好产量预报,及时上报乡政府,伽师县和喀什地区林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相关部门,便于政府统一的安排协调。在苗木销售季节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并安排技术人员做简要的品种和栽培技术的介绍,使广大群众了解苗木销售信息的

26、同时,还能掌握更多的经济林种植技术。4.4销售队伍,网络由于经济林苗木销售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因此伽师克孜勒苏乡经济林苗圃将紧紧抓住春,秋季植苗载树的关键时期,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并安排专人做好市场调查和技术服务,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制定好各种市场销售调整。应对措施。4.5建设单位简况XX鑫汇鑫投资管理公司,注册资本:壹仟万人民币,注册地点:XX乌鲁木齐新华南路11号万国大厦11F,公司法人代表:周鑫。公司的伽师克孜勒苏乡农场现有员工98人,包括工程管理人员24人,农技人员74人,其中,国家级高级工程师3人,占3;技术工程师14人,占14;管理人员7人,占7。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

27、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5.1指导思想(1)采用先进的种苗繁育技术,建成经济管理现代化、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的特色经济林苗圃。(2)利用喀什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核资源优势,发挥地缘优势,瞄准喀什地区的市场需求,确定种植品种,并强化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3)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原则,形成规模效益,使示范引导作用核经济效益得充分发挥。(4)始终依靠技术进步,以技术优势占领市场。(5)建立市场销售网络和信息网络,采用灵活多变的营销政策,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额产品销售率。5.2项目建设原则1、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高效、低耗、合理、有序地开

28、展项目建设。3、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以科技成果为依托,用科技指导生产,发挥区域优势。4、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合设施。5、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兼顾。5.3项目建设地点XX伽师县克孜勒苏乡5.4预期建设目标伽师县克孜勒苏乡苗木繁育基地建成之后,预计定型年2008年后金额达到平均年产优质红枣(灰枣)苗木140万株,满足伽师县和喀什地区对红枣苗木的需求。5.5项目区总体布局伽师县克孜勒苏乡苗木繁育基地的定位是生产喀什地区和伽师县需要的红枣(灰枣)苗木,以大田育苗区为主,另设一定面积的大苗培育核科学试验区。大田育苗区主要是通过播种来年嫁接或扦插育苗,大面积生产经济林产品苗,是苗

29、圃收入的主要来源。大苗区主要是培育三年生以上优质大苗,提供给那些种植后希望果树早日结果、见效的用户。实验区面积相对较小,主要是开展新品种引进、筛选、培育,为苗圃今后的发展探路,也可为思想比较超前的用户提供一定的新品种苗木,满足更广泛的品种需求。5.6树种选择针对喀什地区经济林发展方向,选择灰枣作为主要育苗对象。灰枣(又名大枣):原产河南新郑县一带,1986年后逐步引进XX南疆各地州,兵团各师、团栽培种植。具有耐旱、耐瘠薄、较抗干热风和盐碱的特点,为优良的鲜食、制干兼用品种。5.7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总建设规模为500亩的小型苗圃,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1、大田育苗区:育苗面积350亩,占项目区总

30、面积的70。2、大苗区:定植面积100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03、实验区:经济林新品种引种实验面积20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4、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区外围和内部共种植防护林25亩,占项目区总面积5。5、水利设施建设:新修防渗引水农渠9千米(含修斗渠闸口2座,斗渠桥2座;农渠闸口30座,农渠桥20座)保证项目区用水。6、配套建筑工程:建设预留地5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主要用于建设种苗调剂室60m2、档案室40 m2、检验室60 m2、种子库30 m2、工具库30 m2、机具库50 m2、储苗窖130 m2。7、辅助工程:修建田间道路10千米;架设输电线路2千米,保证苗圃用电。5.8生产经营技术

31、措施嫁接繁殖是一般果树多采用的育苗方法。其优点是能在短期内繁殖除生产上需要的优良品种或优良单株,便于利用野生资源。本项目枣树嫁接集中于苗圃,能节省土地和人力,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结果早。具体采用砧木培育的方式进行嫁接繁殖。枣树常用的砧木有酸枣和本砧两种。酸枣的种仁发育最好,一般发芽率可达85以上。其他枣的种子一般种仁发育差,发芽率极低。所以,本项目枣树用的嫁接砧木采用酸枣育苗。5.8.1 酸枣种子的选购我国酸枣种子主要来源于黄河流域红枣主产区,具体是陕西、山西、河北三省较多,XX酸枣种子大部分来自于这三省。酸枣种子虽然发芽率很高,但它容易受脱皮、脱壳等加工的影响导致发芽率下降,购买种子种子必须

32、是充分成熟的新鲜种子(当年采摘加工的种子),成熟度达到95以上,种仁皮呈褐红色,有光泽、无霉味,种仁饱满,千粒重大,大小均匀。种胚和子叶呈白色。瘪子率不超过3,破碎率不超过5。做好发芽试验,发芽率必须达到90以上,净度达到95,纯度98以上。5.8.2 育苗地(苗圃)的选择和准备培育酸枣苗选好育苗地是培育酸枣苗的基础。所以,育苗地必须选择在盐碱小(总盐含量低于0.3),草少(没有多年生杂草),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灌水方便,土地平整,便于机耕作业的沙壤地。本项目选择的育苗地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条件。育苗地选好后,首先是施足基肥。每公顷育苗地应施有机费(牛、羊粪)3040吨、尿素300公

33、斤、磷酸二胺或三料过磷酸钙肥450公斤,没有有机肥应施油渣1.5吨。并进行全层施肥,将厩肥或油渣、化肥混合后撒在地面上,立即进行深翻,深度应达到22厘米以上。其次是灌好播前水。在灌水前要打好埂子,清好渠道、平好地块、拾净残茬、杂草,然后灌水。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质、不同水源及土壤含盐的不同,确定灌水量,一般每公顷灌水量在1500立方米为宜。水源足、含盐量较高的地块,可适当增加灌水量,相反,可适当减少灌水量。以保证种子萌发、出苗和苗期生长的需要。5.8.3 播种播种是搞好育苗的关键。必须抓好以下工作,确保播种质量。在播种前,首要的是整好地。灌水后,当土壤含水量在1618时,即可用拖拉机整地。整地

34、必须做到上虚下实,达到“齐、平、松、碎、净”。其次是要调好播种机。采用地膜进行宽窄行播种,窄行3035厘米,宽行和接行60厘米,株距12厘米左右,理论株数12000柱以上。可用棉花宽膜播种机,实行净量播种,667平方米播酸枣仁种子3公斤左右。酸枣能播种的时间较长,从3月底至5月初均能播种,但播种过早地温低,出苗慢,易烂种。播种过晚,气温偏高,苗木生长时间短,不易培养出能嫁接的合格砧木。采用地膜播种的,当地膜内的地温稳定通过12摄氏度时就可播种;露地播种必须要地温较高,出苗较快,苗木生长时间长。播种时必须做到播行笔直、下种均匀、覆土良好、压膜紧密、深浅一致、接行准确。还要经常检查下种量、覆土情况

35、。播深2.0-2.5厘米,覆土1.0-1.5米。注意覆土不能厚,掌握宁薄勿厚的原则,只要把土覆好就行。尽量减少空穴率,要求不能超过3,每穴下种34粒。667平方米理论株数1100012000株。播种量偏小、偏大都要及时调整,确保播种质量。5.8.4 播后管理播种结束后,立即组织劳力,用小塑料袋装上土压在膜上,每隔1015米在地膜中横着摆1行装有土的塑料袋,每幅膜上放1个袋子,以压膜防风。播后15天左右,检查出苗情况,并将错位的苗小心细致地解放出来,做到一播全苗。当苗长到5厘米左右时进行定苗,每穴留苗1株,去弱留强,同时将穴内的杂草拔除。苗期松土除草3次,灌水4次,灌水应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实际情况

36、适期灌水,做到生长期不受旱。第1水在6月上旬,结合灌水667平方米施尿素15公斤。6月下旬灌第2水,7月中下旬灌第3 水,8月中旬灌第4水,9月中旬还可少量灌水1次以促进生长,提高苗木粗度。为使苗木老化,防止冬季抽干,有利于越冬可在苗木长到4050厘米时进行摘心。一般当年生苗高5060厘米左右,第二年可嫁接出圃或第三年出圃。为提高出苗率,在播种前用温水浸种后与温沙混合12天,在种子露白前采用人工点种。5.8.5 接穗的选择和贮藏接穗的选择:包括所需的品种和选择什么样的枝条作接穗的问题。接穗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嫁接的成败,尤其是大量从内地引进,那就更为重要。为保证品种准确和接穗的生命力,必须做到以

37、下几点:接穗的选择:必须在需要的枣树品种上采集接穗。春节枝接的接穗,应当在接穗圃或生产园中选用1年生的发育枝或二次枝,要求节间较短,生长充实无病虫(特别无检疫对象的病虫)的枝条做为接穗。从内地引进的接穗,必须通过检疫,严防内地的属于检疫对象的病虫带入XX。接穗的贮藏:目前,接穗的贮藏有2种方法:一种是窑贮,采集接穗一般应在枣树休眠期进行,将冬季修剪时剪下的枝条以100根为1捆,按品种捆好,贮藏在低温、保温的地窑内,窑内温度应低于5度,温度接近饱和,并将接穗的下半部用湿沙埋起来。二是蜡封贮藏,首要的是封蜡,封蜡的作用是减少枝条内的水份蒸发,保证接穗的生命力,减少埋土和复杂的包扎,大大减少了嫁接的

38、工序,而且省工、省力,接穗成活率高,便于长途运输。蜡封就是将650工业石蜡在容器中熔化,温度加到100110度,可在容器中放些水,水在容器底部冒热气时为100度。蜡封前,应将接穗剪57厘米(即每段上有一个芽),芽体留在枝段的上部,然后将接穗一头放在容器中,迅速沾一下很快那出来,再将另一头放在容器中沾一下迅速拿出来(在1秒钟内完成),就可将蜡封好并放在通风处晾凉。蜡封时应注意的是:速度要快,温度控制在100度左右,这样就不会出大的问题。实践证明,蜡封不会影响芽的萌发和正常的生命活动,成活率均在90左右,最高可达到98。目前,枣树接穗都是采用此法。封蜡后的接穗可以立即用于嫁接,若不嫁接,需要存放,

39、仍需放在低温高湿的窑内贮存,防止蒸发和降低生活力。5.8.6 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枣树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关键是与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接穗的生活力,嫁接技术和嫁接方式有关。实践证明,要提高红枣嫁接点的成活率,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首要的是嫁接时间(温度)。从理论上讲,枣树嫁接的时间很长,1年中从3月至9月都可以进行嫁接,在不同时期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嫁接。劈接和腹接适宜时间为3月下旬至5月下旬;插皮接在砧木离皮以后即4月下旬至5月下旬;嫩稍芽接和带木质部芽接于4月下旬砧木离皮以后一直到9月份都可以嫁接,但最好的时间是6月上旬和8月中旬;枝接最好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气温在1536度

40、,最好为28度。但在4月份嫁接的苗木成活率均在90以上,最高成活率达到98。5月份嫁接的成活率在80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嫁接成活率下降,这与温度的提高,湿度的下降,接穗生活力的降低和嫁接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蒸发量大,湿度越低,接穗存放时间越长,生活力也就越低。因此,基本形成了嫁接时间越晚,成活率越低的规律。其次是湿度。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保持伤口一定的湿度,在嫁接前7天,将砧木地灌足水,以提高砧木的含水量和生活力,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三是接穗生活率降低。由于接穗存放时间太长,虽然经过蜡封,但是蒸腾作用并没有停止,造成接穗失水,含水量降低,再加上保存不善或发霉等。使接穗生活力降低,亲和

41、力也下降,愈伤组织不能较快的形成或形不成愈伤组织。所以,嫁接成活率降低。嫁接技术和嫁接方式也影响嫁接的成活率。低接,就是离地面以下45厘米处进行嫁接,这种嫁接在适宜的时间内,成活率普遍较高。其方法是:将酸枣苗在0.6米以上的苗木,距地面510厘米处剪除拿出地外。然后用耙子将苗根茎部位的土耙开,深度5厘米左右,嫁接时再剪除部分枝段,要求剪口要平。这样成活率高,抹芽次数少,省劳力,管理成本低。高接,就是在地面以上510厘米处进行嫁接。将510厘米以上的茎枝剪除,拿出地外,再进行嫁接,在适期内嫁接成活率为8090(5月),而且抹芽次数多、用工也多,最好不要采用此方法。嫁接的方法是根据采用的接穗材料不

42、同,而分为枝接和芽接两大类。其嫁接方法是不一样的,时间也是不相同的。另外,嫁接繁殖和高接换种(头)的嫁接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应根据嫁接的目的、季节、砧木、接穗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嫁接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一是要鲜:即接穗要求保持新鲜,做到随采、随封蜡、随嫁接,无失水,无霉烂。二是要平:接穗削面要平,砧木断面要光滑。三是要准:接穗和砧木形成层要对准、紧密接合。四是要紧:接穗接好后要用塑膜条将接穗接口缠严绑紧,使接穗和砧木紧密接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嫁接成活。五是要快:操作时动作要快,以减少切口水分蒸发、伤口污染,以利伤口愈合。六是要湿:嫁接后伤口、伤口周围湿度要大,最好在嫁接前7天灌足水,可保

43、证嫁接成活。 5.8.6 嫁接后苗圃的管理嫁接后能否成苗,管理是关键。主要抓好以下工作: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嫁接后10天左右,检查接穗成活情况及土壤墒情。若萌发情况好,又不缺墒,可不灌水。待接后20天左右,芽生长高度在5厘米左右,立即灌第1水,灌45次水为宜,667平方米灌量100立方米左右,结合灌水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公斤,以促进接穗成活和芽的生长。此水非常重要,必须及时灌溉。以后每隔20天左右灌1水,灌45次水为宜,667平方米灌量保持100立方米左右,8月下旬停水。应松土除草34次,做到苗圃无杂草。于11月中下旬灌1次冬水,保证苗木越冬。抹芽摘心:嫁接10天左右、接穗开始萌

44、动,此时砧木上也出现萌芽。为节省养分,保证接穗、接芽的健壮,必须需将砧木接口以下的萌芽全抹掉。尤其是高接的,砧木接口以下萌芽多,要经常将萌芽全抹除。当苗木生长达到5060厘米时,即7月底、8月初摘心,以促进茎和枝条增粗、提早木质化及根系生长,芽体饱满。达到壮苗的目的。剪砧:一般对芽接苗而言,剪砧目的是抑制砧木生长,促进接芽早萌发,长成粗壮充实的茎和枝条,提前出圃。但要根据嫁接时间的早晚而灵活掌握。一般在6月份以前的芽接苗剪砧后,接芽生长时间长,茎枝能充分成熟,当年能达到苗木出圃要求。6月份以后的芽接苗,最好当年不要剪砧,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 剪砧一般在芽的上方23厘米处进行,剪口向接芽背稍

45、倾斜为好。解绑:也是对芽接苗而言,为不影响接芽生长,一般在接后25天左右,接口完全愈合,个别株在接芽部位出现轻度缢缚现象时,要及时进行松绑。枝接苗和高接换种的枣树,根据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要松绑。枝接苗在当年8月份松绑或定植时松绑均可,但必须松绑,避免影响苗木生长或畸形。5.9项目实施进度5.9.1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1年,于2007年完成。5.9.2项目实施进度2007年完成整地,播种(扦插),大苗区定植,水利设施建设,配套建筑工程,辅助工程田间道路和输电线路架设,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防护工程等建设内容,同时完成苗圃播种苗嫁接,经济林新品种引种嫁接以及配套生产设备的购置等建设内容。第6章 劳动

46、组织,管理与运行管护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和质量,确保实现项目建设目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保证项目建设成果长期发挥作用和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6.1组织管理为保证XX伽师县克孜勒苏乡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实行主管单位全监管,建设单位第一责任人负责制。主管单位伽师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成立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项目监管组,负责落实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和资金拨款工作,按项目实施进度定期检查,分期验收,合格后分期拨款同时安排有资质的工程监管人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程监理。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程进度,工程和资金使用。按项目实施进度需要,及时向主管单位上报资金使用计划,组织协

47、调项目建设单位与有关各方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第一责任人承诺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带领伊力其乡种植专业大户社团其他人一起完成好项目的实施。6.2建设管理苗圃建设应本着“责任明确,逐步实施,严格管理”的原则有序展开。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内容由建设单位自建,其他建设内容包括配套建筑工程,水利设施,防护工程和辅助工程建设招标外包,无论是自建部分还是外包工程,每项内容都必须经主管单位公开招标后,签定承包合同,明确项目投资额度,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完成的数量,质量和工期等。施工单位依据批准的设计图纸文件,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经建设单位和主管单位核准后方可组织施工。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和批准的

48、方案组织施工,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过程项目建设期间由主管单位聘请有资质的工程技术监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完工后,组织由项目主管单位,建设单位,项目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参加的验收小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质量验收6.3 资金管理 1、项目建设资金由主管单位伽师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专户存储,转帐核算,专人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每笔支出必须有工程第一责任人签字,并经主管单位伽师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项目监管组核查后可支出。 3、建立严格的审查和审计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保证资金合理使用。6.4档案管理及技术培训 1、档案信息管理 档案信息是项目建成后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苗圃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