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种植猪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6820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化种植猪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规模化种植猪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规模化种植猪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规模化种植猪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规模化种植猪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模化种植猪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化种植猪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规模化种植猪苓的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体规划提要 一、项目区概况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南部的黄柏塬地区,地处陕西太白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范围内。东邻周至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南靠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接太白县牛尾河大熊猫保护区。该区内分布着典型的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宝大熊猫。这里的大熊猫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破碎化、偷猎、以及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保护的需求冲突等。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

2、区经济出现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为了获取经济收入,社区居民进行偷伐、偷猎等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比较突出,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缓解社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压力,须引入外部的科学技术力量,在社区发现和发展一些新的农业产业,改变传统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的经济收入。二、产业类型与配置当地农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以上山采药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黄豆、土豆等,主要满足人的食用;经济作物主要以山茱萸、花椒、板栗、核桃为主,另外种植有零星天麻、猪苓等作物,规模不大。由于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牧业在当地

3、较为普及,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养殖的种类以牛、羊为主,主要出售。家家户户都喂有少量的鸡、猪,供自己食用。副业是近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依托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养蜂成为农民的另一经济来源,但规模不大。三、科技建设状况人们一般依据传统方法从事种植产业,施肥、锄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不够科学,农机普及率达90%以上,但品种单一,主要以机耕工具为主,缺乏作物深加工工具,养殖业同样以土办法进行管理,产量不高,见效慢;电视、电话等信息来源已铺设到户,但未充分利用,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口口相传,且共享率低;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以小学、初中毕业为主,村小学仅教师一名。四、组织机制主要实

4、施者:当地农民管理者:社区共管委员会(当地协会和实施团队)实施团队不存在盈利行为,完全是义务,给当地农民发送菌种和猪苓种子,并提供技术,提高其成活率。监督协会,与其共同管理提出准备金,并了解其支出渠道。该村现有村长兼支书一人,副支书一人,下设五名村民小组组长。协会可从当地猪苓种植户中选出精干、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作为该组主要管理人员。共同负责猪苓的销售,监督村中猪苓的质量。教育村民,为塑造自己的品牌,杜绝搀假、搀水。该村现有村长兼支书一人,副支书一人,下设五名村民小组组长。五、规划实施阶段第一阶段:知识储备,资料贮备。联系专家,技术人员。联系种子。第二阶段:到当地推广猪苓的栽培技术(包括培训

5、,发放资料等)。第三阶段:与厂家联系加工,收购事宜。六、规划总投资总投入:26800元(猪苓及菌种投入费用:21800元,专家培训费费用:3000元,其他费用:2000元。)七、配套措施(1)管理机制建立社区共管委员会,负责对猪苓栽培的推广,并对农民在栽培猪苓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同时对猪苓进行简单加工,出售。对本出售的猪苓进行质量监督,以提高本村的名气,品牌。达到提高农民的收益的目的。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详细的栽培技术资料及进行长期的技术指导.核桃坪村提供相关费用和试验场地。与企业洽谈,讨论技术合作与收购事宜,如有可能可让农户或委员会与企业鉴定合作合同,

6、建立“企业+农户”或“企业+委员会”形式的直销模式。(2)运行机制(1)当地农民对于猪苓的价值都很了解,都想发展猪苓。由于猪苓投资大,每窝可给农民投资一半的资金,用于购买菌种。(2)wwf委托人负责培训传授种植技术(有技术指导,农民觉得投资可靠)。(3)3年内技术人员可每年对农民进行实践讲解,使农民更清楚的了解猪苓的发展过程,懂得更多的猪苓种植技术。(4)至第三年,该项目预计有产出,但还未形成规模,鉴于当时情况,建议由当地猪苓种植户进行收购。(5)待猪苓种植形成规模后,与猪苓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核桃坪村转变为猪苓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 第二章 规划背景及必要性规划背景在项目示范社区,国家已开

7、始实施了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而社区村民自古以来,形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国家禁伐令颁布以前,多数村民以伐木、贩料为主搞创收,经济发展也很快。如今,当地政府在引导农民开发项目上,事实上也是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经济。一边是国家政策不允许,例如封山禁牧、封山育林,一边是村民却要利用资源搞经济,当地传统产业因受国家政策限制,而其它产业农户又不会搞,使农民感到手足无措,只有顶着政策干,而又放不开手脚,矛盾很激烈。当地农民对经济发展的渴求是十分强烈的,在基本温饱问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冒着违反政策的危险,上山采野生猪苓等中草药,从客观上大量破坏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由于海拔高、积

8、温低、土质以沙土为主等原因,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仅能够自己食用,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虽其他产业普及率高,但因种种原因不能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改善,如天麻投入大、技术难掌握、市场价格低;枣皮、板栗市场行情不稳定、产出见效慢而成果不大等。而猪苓的收益高,一般成倍的增长,不占耕地、林地,猪苓市场行情稳定并且价格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农民都迫切需要摆脱贫穷,所以都有发展猪苓的意向。通过大面积的种植猪苓,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进而减少当地农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这一在全球

9、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是以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目标。并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 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减少污染和浪费性消费的行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秦岭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旨在通过与传统和非传统保护机构合作,寻求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使秦岭大熊猫种群长久地繁衍生息。当地农民自“天保工程”实施以后,断绝了采伐的收入来源,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急于寻找其他经济来源途径;因此,基于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当地农民十分欢迎和支持各种发展经济的项目,尤其是能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的项目。本项目基于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当地农民的实

10、际意愿,通过猪苓这一载体实现经济和自然的双赢,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和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我们发现种植猪苓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经济收入客观,从而减少对环境资源过分开发利用,并且猪苓的种植不会破坏环境。这对于保护当地脆弱的大熊猫生态环境和发展当地的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一、自然资源概况项目区地处秦岭南坡,湑水河流经全区。年降水量1028.6毫米,属多雨区。年平均温度9.6,年最低温度1月份的平均气温-2.4,最高温度7月份的平均气温20.4。核桃坪村沿湑水河分布,长达9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5km,西与黄柏塬村相连,东邻周至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南靠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海拔

11、1440米,最低海拔1230米。属亚热带湿润地区。土壤以黄棕壤为主,主要分布在坡麓、阶地及河流两岸,还有少量淤土和潮土。常见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斑羚、黑熊等。二、水资源与开发区内水资源丰富,湑水河的两支流太白河、洪水河汇于该村,村里建有水力发电站,但由于长时间未维修,输水渠渗漏和水量减少等因素影响,电压不够,供电不正常。 三、社会经济状况核桃坪村分为5个村民小组,共76户,386人,劳动力240人,但40.3%的劳动力外流(劳动力年龄标准为1855岁,参照国家标准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留在村里的劳动力几乎都是四十岁以上的村民。村里有特困户5户,贫困户27户(特困户标准:无劳力

12、,智力低下;贫困户标准:无收入来源)。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土豆等,玉米均采用地膜种植,由于受气候、土质、水源等因素影响,各小组的主导产业稍有差别,现附详细图表如下: 小组 产 业1 组2 组3 组4 组5 组种 植 业205%231%266%187%190%养 殖 业188%102%188%113%77%林 业191%98%58%270%313%第 三 产 业79%0%0%116%0%其他337%569%488%314%420%附:图表数据反映各产业在各小组总收入中的比例1999年以前,核桃坪村经济主要靠木材采伐、加工和运输等产业,2002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该村村民经济收入

13、持续下降,产业以种植业、林业(包括采集野生药材)及其他收入(退耕补助、打工)为主。四、教育文化 该村小学条件比较简陋,教师少,学生少,只有从一年级至二年级。核桃坪村小学有教师1人,学生6人,三年级以上的到黄柏塬上学。村民以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当地学生一般上到初中就结束学习生涯,高中生10名,大学生4名,在当地一般会通过当兵,到部队学习文化技术。五、农业发展概况1999年以前两村经济主要靠木材采伐、加工和运输等产业,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村民经济收入持续下降,该村主要产业为农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黄豆等为主,经济林以核桃、板栗、山茱萸为主,养殖的种类以牛、羊为主,主要

14、出售,有少量的鸡、狗、猪喂养,供自己用,其他经济作物有天麻、猪苓等第四章 项目区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一、比较优势分析太白山地区,核桃坪与其他村庄相比,具有自然条件这一大明显优势,当地的土质和气候条件最适宜种植猪苓,且当地已有人种植成功。农民为提高收入水平,迫切希望有一种能使他们致富的科学种植技术,且目前村上有很多村民有种植猪苓的想法,当地农民普遍对猪苓的接受程度很高,只要有技术和资金的支持,项目普及时的困难程度将会很低。种植可在退耕还林地、屋前屋后、有树的荒坡地种植上,不会占用大量的耕地,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猪苓市场行情稳定,前景广阔,它的药用价值很高,对治疗癌症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价格有上升的

15、趋势,投入/产出比低,有较高的收益。 二、制约因素分析1、种植猪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当地村民普遍比较贫困,没有闲置资金来发展猪苓产业。 2、农民的教育程度低,对新事物的认知度不高,掌握的科学技术少,对要求高技术的产业持有怀疑的态度,且小农意识浓厚,不愿意进行相互间的技术交流。3、猪苓的生长周期长,一般需要3年才能见效。当地村民小农意识浓厚,不肯做见效慢和大而长期的投资。4、缺乏信息来源,与外界联系少,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5、交通不便,运输费用高,降低了农民的收入。第五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本项目旨在不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16、,使农民不但不破坏周边环境,而且保护环境,保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推动减少污染和浪费性消费的行为,进而成为大熊猫等秦岭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忠实持久保卫者。二、基本原则1、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2、能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3、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4、尽量减少污染物来源。三、基本思路通过发展猪苓这一适宜于当地自然环境状况的经济作物,来达到促使农民增收的目的,从而解决当地农民温饱的问题和达到小康的目标,使得农民对当地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停止,转向中草药和其他经济林作物的种植,并最终达到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终极目标。四、发展目标通过一系列努力,达到:1、树立当地生

17、态品牌,实现农民增收、增效。2、保护大熊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3、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第六章 项目区产业发展规划一、产业组织改造与培育规划据调查发现,核桃坪村已有不少农民少量栽培猪苓,但仅有一两户在规模栽培(一亩以上),大多数只种几窝,目前都在试验阶段,栽培技术不成熟。由于小农意识浓厚,当地农民明知栽培猪苓可获得几倍的利润,但不敢大规模投资,都以观望态度期待别人栽培成功后,再进行栽培。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农民有栽培的意向,但苦于无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无法大规模进行.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计划成立一个农民协会,协会由当地农民组成,成员的数目不限(只要种植且愿意加入即可)。协会由会员大会及其选出的理事会

18、和监事会组成。会员大会每年招开一次,理事会由三人组成,原则上不包含有政府人员。理事会包括会长一名,负责日常事务,寻找和联系最优买主。副会长两名,一人负责品种的引进,栽培技术的培训,解决农民在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人负责财务的管理,包括猪苓的收购、出售等事宜及协会财产的管理。协会负责对农民产出的猪苓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出售。并保证收购价格的合理性。同时对农民进行培训,解决农民在栽培猪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新技术及新品种的引进。同时,对于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的项目试点,将按资助比例在其纯收益中提取25%作为准备金,其使用方向为:下一步推广农户的资金准备金;交通设施的建设金;医疗设施的建设金;教育设施

19、的建设金;其他对提高当地人民生活素质有帮助的项目的建设金.准备金使用的最终决定和解释权归世界自然基金会拥有.二、产业规划鉴于当地猪苓栽培分散,且零星栽培众多,不能形成规模化栽培和效益的现状,同时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海拔等适宜因素,现规划如下:第一步 注入资金,对项目进行小范围推广.第二步 在小范围推广成功基础上,运用本身所掌握的循环资金,技术和影响力等条件,大面积推广种植猪苓.第三步 争取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将猪苓种植发展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并在外界销售网络的支撑下,形成自己的品牌,并从而运用品牌效应来获得更大的收益.第四步 引入新技术和新品种,保持核桃坪自身在技术和品种等诸多相关领域的领先性

20、.第五步 利用经济发展的大好条件,大力发展当地的科教文卫和交通运输业,争取使当地具有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第六步 争取在经济社会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使当地农民具有和生态和谐共处的意识,并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三、产业布局本项目预计将首先在核桃坪村五个小组各设四个推广点,每一个推广点都作为其组的技术集散地,在资金、技术等条件成熟后,将其大规模、大范围推广。第七章 市场分析与前景展望一、市场分析有关部门的猪苓市场产销现状与后市走势的专题调查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起,该市场需求呈逐年增长之势,价格也同步攀升,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社会需求量与出口量升温明显,成为我国中药材市场的俏销紧缺

21、品种,交易价格涨幅逐年加大。猪苓的药用价值较高,其利尿渗湿、通淋退肿、利水渗湿的作用优于茯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猪苓主含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等,其水煎剂有较强的利尿作用,猪苓多糖还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型制药和保健品企业陆续开发生产了以猪苓为主要原料的500余种药物,上市后颇受青睐,一些品种已成为医药市场上的抢手俏货。由于疗效独特,医药和保健品市场对猪苓的需求逐年升温。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需求量仅为40万公斤,上世纪90 年代上升至55万公斤。进入21世纪后,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2000年上升至 90万公斤,2001年2003年攀升至

22、100万公斤,2004年2005年又增长至110万公斤,预计今年将上升至120万公斤130万公斤。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猪苓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长,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猪苓的野生蕴藏量估算在600公斤700万公斤;上世纪80年代后期锐减至200 万公斤左右;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此数量进一步缩减至100万公斤上下;进入21世纪,猪苓的野生蕴藏量估算数仅为50万公斤。而与此同时,产区的青壮劳力大批进城务工,少有人到产区采挖,上市量更为有限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猪苓的市场价格走势的情况显示,进入 2006年后,猪苓价格的涨幅将越来越大。2000

23、年此品种每公斤的市场售价(全国平均价,下同)为15元20元,20012002 年上涨至30元40元,20032004年又涨至48元55元,2005年再攀升至5 7元60元,2006年13月份已上涨至60元65元。有业内人士预测,猪苓市场缺口持续加大的情况在短期难以缓解,2006年下半年2007年的猪苓价格有望突破70元大关 太白山是猪苓的生长最好场地,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太白猪苓已渐渐具有了品牌化的雏形,而2006年猪苓的本地市场价格仅为14元/斤,而全国市场上的平均价则高达29元/斤,据有关人士推测在近几年,猪苓的市场价格会成倍的增加,因此,投资猪苓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

24、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二、产品销售方案与营销策略产品的销售方案根据猪苓的药用价值:猪苓目前的药用主要用于消除肿瘤,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销售的主要方向:1、医院,寻找对猪苓有一定需求的医院,访问药房是开拓市场的另一方式,在医院设定销售地点,签定合同,由院代销;2、与医生形成关键的关系,了解“患者”的详情。让医生谈论猪苓的益处,推荐本产品。3、批量出售给大型中药材企业。营销策略一、产品策略.猪苓正从特种天然产品逐步向普通商品转化,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提高技术.以中草药护理为理念,药店代销售形式护理产品品牌“太白猪苓”至定制化成为未来的主导消费模式.一网打尽,包治百病的产品越来越没有市场.研

25、究市场,细分市场,把握,满足甚至引领这种消费趋势和潮流,准确定位产品,是赢取市场的关键. 二、技术策略.加强技术栽培,以提高猪苓的产量和质量,在市场上占据价格和品牌优势,并按等级出售,其标准是:甲级:苓块大,表面黑色,质地坚实,肉质白色;乙级:苓块小,表皮灰色,苓体烂碎,皱缩不实,肉质褐色一等货:每千克不超过32个;二等货:每千克不超过80个;三等货:每千克不超过200个;四等货:每千克在200个以上。三、市场策略.由于本项目已与洛阳市天苑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很好的沟通机制,在项目发展初期将由其对本项目产品进行销售,并力争培养自身的客户群,以争取在资金、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市场的主动权控

26、制于手中。四、终端策略.医院,药店,超市,连锁店等零售终端,是药品销售的最后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临门一脚.零售能有效达成顾客与销售人员的面对面沟通,加强顾客对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彰显企业形象,直接促进销量. 要充分准备,把握时机, 坚持不懈加强质量监管,扩大规模,塑造品牌。关于发展猪苓人工栽培项目策划书 作者:平和梁保护区来源:校团委文字大小:【大】【中】【小】项目总论平河梁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东部南坡的宁陕县境内,东至旬阳坝镇月河坪村、古山磴梁,西与宁陕皇冠乡和省宁西林业局相连,南以古山磴梁、龙潭子、火地塘为界,北以宁陕县两河镇、旬阳坝镇为界。保护区内岭谷相间、坡陡谷深,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

27、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是以保护大熊猫和珍惜重点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的保护区。据调查本地区大熊猫生存面临一定威胁,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封山育林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区经济开始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我服务队重点调查的社区是七里沟村,位于旬阳坝镇东北方 3.5 公里处,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内,该社区包括七里沟和徐家坪2个村民小组,82 户,共计385 人,社区居民除一部分外出打工外,大量村民靠上山挖采野生药材(主要为猪苓)为生,少数居民已开始小量

28、野生种植,随着近年药材市场猪苓价格的不断攀升,推测近一二年内势必引起采挖高潮,据调查本地临近山上野生猪苓资源已经枯竭,当地村民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挖采。采集活动遍布整个自然保护区,严重地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植被,造成多种名贵药材资源枯竭,同时,采集活动严重干扰了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息繁衍。服务队调查之时有人发现大熊猫在七里沟活动的迹象,此事件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采药势必对本地区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一定威胁。综上所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同时尊重社区居民发展猪苓种植要求,我小组提出在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居民社区发展猪苓的人工栽培。根据wwf提出的项目要求,我们做出了如下初步项目建议书

29、。本项目建议书是在对七里沟村初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出的,不当之处,欢迎指正。我们相信,通过采纳和实施本方案,加之我们共同的努力,必将使当地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农民生活得以改善。项目背景项目名称猪苓人工栽培。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陕西省宁陕县旬阳坝镇七里沟村委员会 负责人:熊顺义联系电话:0915-6981334项目主管部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负责人:欧达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 负责人:张小平项目拟建地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旬阳坝镇七里沟村(规模化栽培向平和梁自然保护区推广)市场预测猪苓是传统的常用中药,具有较高的医药和保健价值,近年来,随着猪苓需求量加大,猪苓市场呈现供不应求之势。由于野生猪苓

30、只在陕西、四川、云南等地有生长,一般只在海拔1200-1600米的山坡上可以挖到,资源很是稀少,加上没有采取保护性挖掘措施,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枯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人工栽培刚刚起步,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人工栽培猪苓效益普遍较高,建设猪苓人工栽培基地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猪苓需求量加大,猪苓市场呈现供不应求之势。由于野生猪苓只在陕西、四川、云南等地有生长,一般只在海拔1200-1600米的山坡上可以挖到,资源很是稀少,加上没有采取保护性挖掘措施,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枯竭,价格不断上升,人工栽培猪苓效益普遍较高。有资料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国猪苓年需求量仅为40万公斤左右,80年

31、代至90年代初,全国猪苓年需求量每年也不过55万公斤。由于猪苓原品对肾、肝有治疗和保健作用,商品用量大,2000年全国需求量猛增至100万公斤。最近又有消息称,今明两年,全国市场需求量将突破400万公斤,其中出口量约为100万公斤。目前,人工栽培猪苓技术已经成熟,经2-3年的生长期,每平方米可产猪苓鲜品35公斤左右,折干率按50%计,可获干品17公斤。按此产量计算,目前全国需要安排约11万平方米栽培面积,如果将生产中的某些意外如自然灾害等预测在内,则至少要栽培20万平方米,其中还没有计算出口数量和原有中成药制剂的扩大生产以及开发新的中药制剂或保健食品等方面的需求,否则,即使安排40万平方米,恐

32、怕也难以满足需求。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年将是国内外猪苓需求大增的高峰时段,由此可断定人工栽培必将形成一个生产小高潮。 项目建设进度第一阶段:半野生猪苓种植(已完成)在七里沟村野生猪苓种植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七里过村的调查和了解全村30%的农户已经不同程度地种植野生猪苓,种子来源主要为上山挖采,此地农民已基本掌握猪苓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方式,有充足的实际种植经验,目前全村共种植(1000)窝(2500公斤),总价值(8万)元,种植两年以上的大约为(20)户第二阶段:人工试种培育a.成立“项目开发监督管理小组”,这个小组主要由项目策划小组的人员和wwf项目投资监督人员共同组成,作用有4个。同规划所涉

33、及到的上级部门进行联系,跟踪规划实施情况,配合规划的实施。监督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监督村民参与项目,使用资金的情况。 协助监测项目的进展情况。b.项目开发监督管理小组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如:经济状况、经验技术、文化程度、种植面积)从全村83户村民中选出10户进行资金投入c.以招标的形式购买人工培育的种子同时要求种子公司提供配套技术指导。同时宁陕县林业局,宁陕中学,亦可提供技术支撑。d.项目进展的效果监测对选出农户进行监测:将猪苓长势数据分类建档,农户监测要一年一次,根据规划所设计的表格,进行统计综合,以便于今后推广。农户监测卡农户姓名:第一年末第二年末第三年末第四年末第五年末效益监测年人均现金收

34、入年人均粮食产量住房情况项目监测数量(窝)项目总收入增长量(斤/窝)表(1-2)第三阶段:人工种植推广a.项目开发监督管理小组的职能开始转型,主要为宣传推广猪苓的人工种植培育,同时吸纳已投资农民加入其中。b.随着对第二阶段农户的跟踪调查,已基本掌握人工培育猪苓在本地区的长势,测算出每年的经济效益,同时发动已种植猪苓的农户对有种植意向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c. 初步成立药材加工作坊,对猪苓进行简单的加工。如:切片、烘干等。第四阶段:猪苓的深加工随着人工培育猪苓规模的扩大,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横向发展:发展其他药材的种植,如:天麻。二、纵向发展:以村民集资或吸引外资的形式对药材加工作坊进行改进,初

35、步建成一个初具规模医药加工厂。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计算,本项目总投资71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49.5万元,占总投资的91.4%;流动资金60.9万元,占总投资的8.6%(详见表1、表2)。其中第一阶段总投资10.4万元,wwf支持3万元,农民自筹2.7万元,种子公司技术加盟1.2万元,银行贷款3.5万元。其中第二阶段总投资700万元,wwf支持150万元,农民自筹300万元,种子公司技术加盟50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项目所需总投资额:第二阶段:表1表1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投资项目投资合计说明一、基本建设投资7.5种子、木材、土地(二)其他费用0.8(三)不可预见费用1.

36、21、基本预备费用0.62、涨价预备费用0.6二、建设期借款利息0享受三年财政贴息(一)银行贷款利息0(二)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0三、流动资金0.9总投资10.4猪苓栽培技术食品产业网 (2004-3-1)猪苓是一种多年生菌类药材,呈不规则黑色块状。具有抗癌、消炎利水功能,主治肾炎、肝炎、小便不便、全身浮肿、水泻等多种疾病。以地下菌核入药。生长期的猪苓有黑、灰、白三种颜色,生长过程是由白变灰再变黑,黑灰苓即是商品药材,亦可繁殖,白色是膨大期的幼苓,无经济价值。猪苓是一种很特别的菌类,它不但生长期长,而且生活方式也与众不同,它的第一个生长周期(从孢子萌发至幼苓、灰苓的形成)靠自身分解吸收木质素等营

37、养,菌丝纽结而形成小白苓,白苓停止生长即转为灰色,并逐渐变成黑色就与原营养源脱离关系。这时只有当蜜环菌索侵入后,便开始继续生长,蜜环菌不侵入当年生长的白苓,只侵染灰苓和黑苓并建立共营关系,所以猪苓必须与蜜环菌拌栽才能成功。人工种植猪苓的具体方法如下:1、半野生栽培法猪苓的适宜生长温度是10-25,喜凉爽潮湿且有散射阳光的小气候,以海拔600-2000米山区阔叶混交次生林最好,这种林地土壤中有蜜集交错的粗细树根,落叶腐殖质层厚,蜜环菌生长营养来源充足,极利猪苓、蜜环菌的共同生长。选择活力旺盛的野生猪苓菌核作种苓,断面洁白或微黄的灰苓、幼黑苓均可作种,个大干满,色黑的“猪屎苓”品系产量最高。猪苓是

38、一种多年生无根生物,可以周年进行栽培,活树(桩)根栽:选直径较粗根部土层深厚的阔叶树,在其根部刨开表土,找到1-2根较大根,沿根生长方向挖宽30厘米,长1米左右种植坑,露出根部,切除须根及根稍,距树干20厘米处,将刨开的侧根根皮环剥3-5厘米,使其停止向主杆输送养份,坑底铺上5-10厘米厚半腐烂的树叶,沿树根方向左右各10厘米处摆放预培好的菌棒。无预培菌棒者,可以用蜜环菌种代替,在树根与菌棒之间每隔15厘米摆放一猪苓种块。然后用腐殖土填平并略高于地面,上盖适量树叶恒温保湿。让其自然生长,4-5年采收,每穴可收5-10公斤。采收后将坑内添加几节新木段、树叶和腐殖土,填平坑穴,再经2-3年,还可以

39、在此周边挖到许多猪苓块。此法不影响树的生长,节约资源,省地省工,仿野生好管理。2、纯菌种栽培法菌种栽培猪苓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而极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宏发菌种厂采用新法生产的猪苓菌种,经试种,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播种40-50天可长出若干玉米粒大的白色幼苓,三个月左右转色形成灰苓,播种栽培期不受季节限制,不但适宜山区林间种植,亦可在平原、庭院、大棚和室内种植。菌种种植除采用以上半野生活树根栽法以外,还可以根据粗细不同的木材进行打孔或直接撒播进行种植,还可以利用棉子皮、玉米芯等代料进行房前屋后和箱。直径5厘米以上杂木,截段50-60厘米,晒至9成干即可打孔,孔距10-15厘米,孔深15厘米,随即将

40、菌种取出塞满小孔,不用盖皮,点种后按间距10厘米平行摆于种植穴内,棒与棒之间填上3厘米厚半腐树叶,再在树叶中间及棒的两端放上适量蜜环菌菌种,同时向树叶上再撒少许猪苓菌种,最后用腐殖土填平坑穴并高于地面。零星种植按6080厘米挖坑,成片种植按宽80厘米,长度不限挖条形种植带,种植带之间间隔40厘米。直径5厘米以下树稍或枝丫可以截成15-20厘米小段,坑底先铺一层树叶,将小木段按米字形摆放于树叶之上,将猪苓菌、蜜环菌撒于其间,填腐殖土6-8厘米。再用同样方法播种第二层。代料栽培可以参照以上方法。纯菌种栽培猪苓每平方米两年产5-10公斤,三年产15-20公斤,较半野生栽培生长快,产量高,但是成功与否

41、的关键,取决于猪苓菌种质量的好坏。优质猪苓菌种,菌丝洁白粗壮,表面有网状菌根,培养基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环形菌核,大至核桃,小至豆粒,开始白色,10-20天由白变灰,表皮园滑,质地致密,干后坚硬,有猪苓气味。无沦菌核大小,一旦转成灰、黑色后,必须蜜环菌侵入外形成共营关系后,才会继续生长。除上述特征外,点种成活率高,地温15以上三天内菌丝完全定植,15-20天菌丝向土中延伸呈根状,40-60天开始在树叶及土层中形成白色球形幼苓。假冒或者采用常规方法,或将生产种进行多次扩大而生产的猪苓菌种,菌丝细弱,灰白,无网状菌根,培养基表面没有上述现象的球型菌核,点种后成活率极低,菌丝体不向土中延伸。因此,菌种质

42、量的好坏与效益有很大关系,各引种栽培户一定要认清菌种的优劣,谨防假冒,以免上当受骗,造成巨大损失。关于核桃种植项目建议书 作者:太白保护区来源:校团委文字大小:【大】【中】【小】第一章 总体规划提要项目区概况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南部的黄柏塬地区,地处陕西太白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范围内。东邻周至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南靠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接太白县牛尾河大熊猫保护区。该区内分布着典型的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宝大熊猫。这里的大熊猫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退化和破碎化、偷猎、以及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保护的需求冲突等。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

43、相继建立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区经济开始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为了获取经济收入,社区居民进行偷伐、偷猎等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比较突出,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缓解社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压力,须引入外部的科学技术力量,在社区发现和发展一些新的农业产业,改变传统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的经济收入。二、产业类型与配置当地农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以上山采药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黄豆、土

44、豆等,主要满足人的食用;经济作物主要以山茱萸、花椒、板栗、核桃为主,另外还零星种植天麻、猪苓等作物,但一般产出不大,除核桃外,投入一般未收回。由于丰富的资源优势,牧业在当地较为普及,已成为农民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养殖的种类以牛、羊为主,主要出售,有少量的鸡、狗、猪喂养,供自己用。副业是近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依托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养蜂成为农民的另一经济来源,但规模不大。三、科技建设状况人们一般依据传统方法从事种植产业,施肥、锄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不够科学,农机普及率达90%以上,但品种单一,主要以机耕工具为主,缺乏作物深加工工具,养殖业同样以土办法进行管理,产量不高,见效慢;电视、电

45、话等信息来源已铺设到户,但未充分利用,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口口相传,且共享率低;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以小学、初中毕业为主,村小学仅教师一名。四、组织机制:主要实施者:当地农民管理者:社区共管委员会(当地协会和实施团队)实施团队不存在盈利行为,完全是义务,给当地农民发送种苗和接穗,并提供技术,提高其成活率。监督协会,与其共同管理提出准备金,并了解其支出渠道。该村现有村长兼支书一人,副支书一人,下设五名村民小组组长。协会可从当地核桃种植户中选出精干、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作为该组主要管理人员。共同负责核桃的销售,监督村中核桃的质量。教育村民,为塑造自己的品牌,杜绝搀假、搀水。五、规划实施阶段

46、第一阶段: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积极性,对香玲、辽核两个品种实行推广,至挂果大概需2-3年。第二阶段:在这23年内,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尤其是针对核桃嫁接和栽植成活性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第三阶段:在核桃产出后,对其进行简单的包装,以提高其价值,增加其出售量。第四阶段:在小面积推广成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并实施规模化经营。同时开拓市场,塑造品牌,成功的打造“一村一品”核桃。 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该地适宜种植香玲、 辽核两个品种,因此建议推广的面积和规模可以适当扩大,以节约达到规模化经营的时间,该项据此得该项目大概需2-3年即可有产出,并达到所需目标。六、规划总投资总投入:21740元(嫁接费用:9240元、种苗费用:5500元、烘干加工费用 :2000元/年、其他:3000元、流动资金:2000元)七、配套措施1)、管理机制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涉及到周边社区、各级政府部门和与资源利用具有直接和间接关联的社会公众、群体,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归结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筹问题,具体表现在“保护和发展”间矛盾和冲突的解决问题上。保护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利益协调问题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解决,这有赖于保护区域建立长期有效的关联机制,推动有利的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项目。建立“长效利益关联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