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6951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陕西省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陕西省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陕西省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陕西省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项目单位陕西省XX县XX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由陕西省XX县XX集团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变更而来,以下简称“XX茶业公司”)组建于2008年4月,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1500万元,注册地址是XX县生态科技产业园(XX县城关镇任家沟村),是XX县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现有职工120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28人。经营范围包括茶叶种植、加工、销售;黑木耳经营;政策允许的农副产品收购、包装、销售。公司法人运转机制完善,经营管理状况优良。XX县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XX茶业公司于2008年被陕西省农机局命名为“陕西省清洁化加

2、工示范点”,2009年,被XX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10年被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胜单位”,同年,又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11年4月,获得“陕西省十佳清洁化茶加工厂”荣誉称号。所开发研制的产品“秦露”牌“XX雾峰”、“XX翠芽”分别在2008、2009年中国(西安)茶业文化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9年7月,“XX翠芽”在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优质茶”称号;2011年4月,“秦露”牌“秦岭泉茗”产品在陕西(安康)茶叶节上荣获金奖。1.1.2财务状况通过对XX茶业公司进行了解,其资产

3、、负债和损益情况见表1-1。公司财务状况简表 表1-1项 目2009年度2010年度备注一、资产总额41964773流动资产13542094应收账款122474存货371341固定资产19952809减:累计折旧203475固定资产净值17922334在建工程685长期投资无形及递延资产364256其他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二、负债总额26903593流动负债12443469银行借款11002124其他借款应付账款84153长期负债1446124其他借款三、所有者权益15051180产值销售收入40387271利润263436其中:税金13154资产负债率64.1065.27净资产收益率7.959

4、.13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XX茶业公司法定代表人XXX,男,汉族,现年35岁,大学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94年7月至1995年10月在XX县轮胎翻新厂工作;1995年11月至今在XX集团公司工作,先后任会计助理、会计、财务科长兼总出纳、稽查科科长、监事长。2008年4月任XX茶业公司法定代表人。1.2项目建设方案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a)项目名称: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b)项目建设性质:扩建c)建设地点:拟在XX县生态科技产业园(XX县城关镇任家沟村)茶叶综合加工厂扩建乌龙茶、杜仲保健茶生产线各一条。考虑到茶叶鲜叶不便运输, 拟在基地乡镇建三个初制加工厂。1.2.2

5、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茶叶加工厂:XX县生态科技产业园茶叶加工厂占地30亩,在其中扩建总建筑面积5900m2,购置乌龙茶生产线、杜仲保健茶生产线各一条。建3个基地初加工厂,每个建厂房500m2,购置初加工设备1套。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达年新增年产茶叶10万公斤。项目建成实施后,实行以项目建设单位为龙头,以XX县茶叶协会为纽带,以基地农户为基础的“龙头+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负责茶园生产管理,协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鲜叶收购、茶叶加工与销售,项目公司与农户以合同方式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依照“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谋发展、自负盈亏”的原则,统一生产方式,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产品销售

6、,确保农民增收。1.2.3技术、设备、建筑物1.2.3.1技术支持:本项目乌龙茶和杜仲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均由XX县茶叶协会负责,该协会精通上述技术和工艺,熟悉项目区建设环境,能熟练安装、调试上述生产设备,并掌握生产机械性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同时,为了提升茶叶品质和档次,项目单位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级农艺师、国内茶业界享有盛誉的专家肖斌专门负责生产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工作。1.2.3.2设备方案乌龙茶加工设备选自福建省厦门市裕能制茶机械有限公司成套设备,杜仲保健茶生产设备选用浙江衢洲市上杨机械厂成套设备。以上二家设备供应公司在行业中技术领先

7、,产品质量可靠。设备种类、数量详见第五章。1.2.3.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见下表: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表1-2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单位面积结构类型一生产性工程m245001茶叶加工厂m230001.1加工车间m22000砖混,轻钢屋架1.2库房m21000砖混1.2.1鲜叶堆放厂m2200砖混1.2.2毛茶库房m2300砖混1.2.3成品库房(含保鲜库)m2300保鲜库为玻璃钢1.2.4包装物库房m2200砖混2初制加工厂m21500砖木,500m2/个二公用设施m21001总配电室m260砖混2锅炉房m240砖混3厂区给排水及消防三行政福利工程1300砖混1厂区道路m2300水泥硬化2绿

8、化m210003厂区围墙合计59001.2.3.4建设期限:1年。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3.1投资结构:项目总投资148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62万元,流动资金524万元。1.3.2资金来源:项目单位自筹662万元,申请农发行贷款524万元(用于生产的流动资金),申请2010年陕西省茶产业发展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1.4项目效益1.4.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产期可销售茶叶10万公斤,达产期可实现销售收入2750万元。年可实现税金及附加182万元。计算期项目年均利润总额为490万元。静态计算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2年。设定折现率为8%,经计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570.5万元,税收财

9、务净现值为728.66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82%,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2.25%。动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6年。1.4.2社会效益该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XX茶叶的知名度,扩大XX茶的社会影响,提高XX茶叶品质和质量,使“中国茶叶之乡”XX在茶叶领域成为有影响品牌,跻身于陕西乃至全国茶叶产业领先行列。同时,项目建设能够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项目辐射带动全县6个乡镇,50个行政村,可带动2000户农户从事茶叶种植,茶农人均收入净增2000元以上。项目建成将成为当地财源骨干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5可

10、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5.1可行性研究依据a)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09)。b)2010年陕西省茶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c)XX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d)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e)茶叶加工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f)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1.5.2可行性研究范围a)茶园布局、茶叶生产环境分析。b)茶叶加工厂的扩建厂址条件。c)加工工艺、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 e)编制劳动定员、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1.6综合评价

11、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a)本项目符合省、市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地XX县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基础好,产业化程度高,当地群众对新科技接受能力强,XX县茶业协会服务工能全。b)项目立项依据充分。建设和生产条件优越;设计方案合理实用,投资风险小。筹资方案合理可行。资金预算合理科学。c)应用技术路线先进。采用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用,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则,提高了茶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科技推广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有创新。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后能进一步加快XX县乃至周边地区的茶叶产业开发,提

12、高了茶叶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生产的商品适销对路,市场前景看好。项目的微观、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显著。1.6.2结论与建议1.6.2.1结论 项目投资合理,技术先进成熟,建设条件良好,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可行。1.6.2.2建议a)本项目属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项目,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建议政府给予政策优惠。b)项目投资较大,除企业自筹部分资金外,申请2011年陕西省茶产业发展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我国的茶叶分布于热带和边缘热带区域,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尤其是在海拔200-300米的低山丘

13、陵栽培最多。我国的茶区分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项目区位于江北茶区。XX县地处陕西省东南端三省八县结合部,已有47年的茶叶发展史,到2010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116个行政村,成为全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茶叶之乡”,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茶叶优势产区和重点生产县。XX县委、县政府将茶产业作为振兴XX经济头号主导产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计划通过茶产业的发展,干茶产量达到300万公斤,产值达到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700元,并明确提出了实施“茶树良种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名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

14、约化”的发展目标。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和农村经济工作规划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明确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引导农民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是主要途径。实施区域农业产业化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则是保证总体发展的战略措施。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如陕西省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商洛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关于商洛突破发展的决定,XX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等,结合本省、市、县实际,提出了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和产

15、业发展思路。2.2.2项目建设能够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推广运用无公害高新技术,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区域特色,通过对茶叶的精深加工,加速产业链延伸,建立完善的种植、加工、营销、市场和服务体系。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形成“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由零星分散茶叶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和高产高效茶叶种植转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向高效农业调整。2.2.3项目建设是实现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需求茶叶产业是XX的优势产业,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然而,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差,产业化水平很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户信息不灵,产品经常积压在茶农手中卖不出去。本项

16、目建成后,企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环环相扣,较好地解决茶叶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并以其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的超前作用,促进茶产业向现代化迈进。第三章 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建设地点选择3.1.1.1选址原则、依据根据茶叶加工企业的特殊要求,并从节约投资和经营费用等各方面考虑,初制加工厂必须建在茶园基地附近;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厂,在县城生态科技产业园(任家沟)XX茶业公司厂区内扩建。3.1.1.2地理位置a)初制加工厂建设地点及辐射范围本项目茶叶基地建设选在312国道沿线及丹江沿岸的河谷川道、低山丘陵

17、地貌区,项目覆盖6个乡镇50个行政村,初制加工厂分别设在茶叶基地附近;富水茶叶初制加工厂:覆盖茶坊、富水街、洋淇、桑树、王家庄、王家楼、黄柏、谢家店、黄土凸、马家沟、黑漆河、赤地、湖田、油房岭、龙窝等15个村;试马茶叶初制加工厂:覆盖观音堂、郭垭、红庙、大坪、毛河、石槽河、百鸡、琵琶、清泉、八龙、纸房、百家岗、栗子坪洋桥、吊庄、清油河、耀昌、硷场、后湾、团坪等20个村;过风楼茶叶初制加工厂:覆盖青山河、双垣、水利沟、徐家店、县河口、兴隆、姚楼、稻田河、冀家湾、太子坪、丹北、西湾、蒋家庄、二郎庙、梁家湾等15个村。b)年产 10万公斤茶叶加工厂建设地点选择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厂,在县城生态科技

18、产业园(任家沟)XX茶业公司厂区内扩建。3.1.1.3土地类型、来源方式、占地面积XX茶叶公司占地30余亩,属于国有土地,企业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其余三家茶业初制加工厂拟采用租赁或农户入股方式取得,每厂占地面积500。3.1.2自然条件XX县位于秦岭东南麓,属长江流域的汉江水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558-1100143,北纬330553-334437之间。地处陕、豫、鄂三省结合部,总面积2307平方公里,占陕西省的1.1%,商洛市的11.9%。XX县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西南和北部较高,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江自西向东横贯中部,把全县分为丹南、丹北两部分,境内最低点位于双庙岭乡梳洗楼附近的

19、丹江河谷,海拔为216.4米;最高点位于沙坪乡的琉璃庙,海拔为2057.9米。全县平均海拔896.3米。1000米的一下的低山丘陵地占总面积的77%。XX县地处我国中纬度偏南地带,属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交汇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县历年平均日照1973.5小时。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为40.5摄氏度(7月),最低气温为零下12.1摄氏度(1月),无霜期21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803.2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全县土壤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特点,土壤类型较多,有黄棕壤、棕壤、潮土、新积土等;海拔400-1000

20、米的河谷高阶地、塬地和“312“国道沿线以黄褐土为主;海拔1000-1300米以上的山区以黄棕壤和棕壤为主;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地以粗骨性黄棕壤为主。全县土壤PH值为5.0-7.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9%,全氮含量普遍值为0.05-0.08%;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依次为40PPM、15PPM、100PPM。PH值呈现弱酸性,符合发展无公害茶园基地。3.1.3社会经济状况XX县是1987年国定贫困县,1997年被国家确下为“新时期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6个乡镇,166个村,17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1.9万人,农业劳动力10.9万个。

21、XX县是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立足XX实际,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了中药材、茶叶、干鲜果、畜牧业等主导产业,并逐步向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方向迈进。2009年,XX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3亿元,增长87.1%;财政总收入1.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88万元,分别增长30.7%和41.1%,增速居全市第一;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74亿元,增长24.9%,各项存款余额27.5亿元,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43元,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2998元,增长20.5%。3.1.4本行业

22、及关联产业发展目前,XX县已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以茶场为纽带,以基地为依托的茶叶开发体系,“公司+基地+农户”良好的种植、加工、销售网络,使群众发展茶叶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年产茶150万公斤,产值过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带动2.5万人脱贫致富,拉动二、三产业收入400万元,年上缴利税100万元。茶业已成为兴县富民的头号主导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和财源支柱。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3.2.1.1政策、资源、市场和科技支撑条件XX县是陕西省规划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域,无矿山和工业污染,茶叶生

23、产不使用农药,并且土壤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符合人们现代消费观念,因而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容量,其发展前景广阔。商洛市政府将项目建设单位列为全市农产品加工的十大骨干企业之一,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要求企业抓住“工业反辅农业、城市支持农业”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形成规模效益,进一步将企业做大做强,打响绿色品牌产品。XX县人民政府将茶叶作为头号主导产业列入“十一五”规划中,并将本项目作为2010年重点建设工程,安排有专人配合企业工作,主管县长及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本项目工作给予跟方面的支持,要求尽快建成投产。项目区群众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地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4、,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劳动力基础。XX主产绿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出XX茶香高、味浓、回甜、耐泡的特点,具有汤绿明亮、香气清爽、滋味鲜醇的品质特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多年来,XX茶主要销往本省商洛各县和西安地区及甘肃、上海、北京等地,市场供不应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与保健强体的意识更加强烈,茶叶消费需求向优质、营养、健康、安全方向发展。XX县是陕西省规划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域,无矿山和工业污染,茶叶生产不使用农药,并且土壤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符合人们现代消费观念,因而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容量,其发展前景广阔。3.2.1

25、.2基础设施条件XX境内以“312”国道为轴线,县、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312”国道经过县境40公里,商郧路、山郭路两条省际公路159公里,全县通车里程1051公里。经过XX的西南铁路已修通,在该县有客、货转运站,向西距西安210公里与陇海线相接,向东距河南省南阳市190公里与焦枝铁路相接,向南距湖北省襄樊市200公里与襄渝铁路相接。邮电通讯实现了自动化,有以光缆传输为主的通讯网络,全球通移动通讯网,自动快速邮运网和可视电话系统,电力发展迅速,各乡村均通了网点或水电。项目建设地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建设条件及环境理想。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4.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

26、状及前景分析XX县目前茶叶生产企业规模较大的是茶叶联营公司,年产量约20万公斤,高档茶占10%,主要销往西安、重庆、兰州等城市和地区,在2000元-2500元/公斤,低档茶主要销往本市各区县。但由于XX县茶叶联营公司属国有企业,管理上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模式,体制和机制不活,企业缺乏市场竟争力。项目单位XX茶叶公司2008年新上茶叶生产项目,主要产品“XX翠芽”、“ XX雾峰”、“ XX绿茶” 一经上市,受到消费者广泛亲睐。XX茶业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市场化运作,项目产品设计生产规模是茶叶联营公司的3倍,在县域中的龙头位置趋势明显。除此之外,XX尚有初制加工厂30余家,产品主要

27、以低档茶生产为主,产量约在20万公斤左右。商洛市产茶区域除XX外,镇安县和山阳县也生产茶叶,产量分别为9万公斤和5万公斤。通过调查,商洛区域内生产的茶叶目前主要满足于区域内的消费需求,部分高档茶叶销往西安、重庆、兰州等城市。中低档茶消费以个人消费为主,高档茶消费以礼品消费为主,因此,大力发展XX茶产业,前景非常乐观。4.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a)技术和装备 本扩建项目所引进的加工设备技术成熟,工艺先进,是目前国内茶叶加工生产所普遍使用的工艺设备。b)新产品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商誉等 XX县已有40余年茶叶生产历史,XX县茶叶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拥有一直专业研发队伍,新产品研

28、发能力极强;同时,企业所聘请的高级农艺师肖斌是陕西省茶叶专家,具有丰富的制茶经验,项目新产品研发具有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持,完全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较好收益,维护XX茶地域品牌声誉。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4.2.1品牌销售策略茶叶产品品牌是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本项目建设单位已设计出适合本项目产品特征、功能的 “秦露”商标,并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局商标注册证书。为培育本项目商标,需筹集一定的资金,利用电视广告、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制作户外广告牌等诸多形式不断传播品牌的标识。同时请相关专家、学者对本项目产品进行宣传。组织现场推广会,加大产品的宣传力

29、度,创造企业形象,在全国范围实施品牌经营。4.2.2产品销售方案和模式由于产品未在社会上形成品牌效应,因此在导入市场的初期,采用渗透定价策略低价格策略,即在本项目产品投入市场时,价格定得较低,本项目建设单位对出厂价格、经销商的中间价格、最终消费者的接受价格进行合理考虑,在保证公司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经销商的利益,调动经销环节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并兼顾最终消费用户的消费能力。建立与完善销售激励机制,为销售人员提供优厚的薪资福利待遇。项目公司分配政策将重点向营销体系倾斜,销售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要高于机关和生产系统的平均水平,并全部与业绩挂钩。4.3市场风险分析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

30、析就目前的茶叶市场情况而言,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着巨大的市场,在有效的市场推广运作下,项目产品将会迅速占领市场,并显出强大生产力。本项目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a)在进入市场初期,未在社会上形成品牌效应,会处于相对的弱势;b)本项目种植需要大量的肥料及其他动力材料,材料供应变化而导致鲜茶种植成本变化,对项目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c)在市场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出现不法分子推出假冒本项目的伪劣产品冲击市场,对项目的营销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d)推向市场还须建立完善的营销计划、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a)加强市场的前期辅导和市场营销力度,使有关企业尽快认识本产品的技

31、术优势和经济效益,在形成一定的客户资源后,努力开拓新的需求市场;b)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和升级,开发多种系列产品,以保证合理的市场份额;c)加强产品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的建设,不断扩大本产品的市场占有量;d)建立与完善项目公司产品的售后服务制度;e)加强市场监管。第五章 建设方案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5.1.1茶叶初制加工厂分别在富水、试马、过风楼三乡镇各建一个茶叶初制加工厂,每厂建厂房500,购置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各一条。5.1.2 10万公斤茶叶加工生产线在县城生态科技产业园区(XX茶业公司厂区)扩建车间、库房等设施,购置乌龙茶和杜仲保健茶加工生产线各一条。形成年加工生产乌龙茶5万公斤

32、、杜仲保建茶5万公斤。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项目建设围绕“312”国道和丹江两岸茶叶适生区和茶园集中区为轴线,建设初制加工厂。在茶园基地中心地带-县生态科技产业园(XX茶业公司厂区)扩建车间建设10万公斤茶叶项目,对各初制加工厂产品进行精选、包装、储藏和销售。形成以综合加工厂为中心,以初制加工厂为纽带,与广大茶农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共同体。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5.3.1建设标准由于茶叶鲜叶不便长途运输,因而在茶叶基地建3个茶叶初制加工厂,按照清洁化茶叶生产标准建设乌龙茶、杜仲保健茶生产线各一条。 5.3.2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内控参数表 表5-1品种级别外 形肉 质色泽形状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33、含杂劣度变味杜仲保健茶一级绿润紧细显锋面匀整鲜嫩高爽清绿明亮鲜醇柔嫩匀整嫩绿明亮二级绿尚润紧结匀整有锋苗清高绿明亮浓醇嫩绿明亮三级绿紧实尚匀整清香黄绿明亮醇和黄绿明亮尚嫩乌龙茶特级油润砂绿润亮紧结主实颗粒状花香浓厚高长黄绿鲜明醇厚鲜爽绿腹红边柔软鲜亮一级油润砂绿较明较肥状结实沉重颗粒状清高幽长橙黄明亮醇厚尚鲜软亮匀齐红边欠匀 理化指标表 表5-2品 种级 别理 化 指 标水份总灰份水浸出物粉末粗纤维含量杜仲保建茶珍藏6.5%7%34.0%碎茶6%16%特级7%7%36.0%碎茶6%16%主一级7%7%36.0%碎茶6%16%乌龙茶特级6.5%6.5%38.0%碎茶15%粉末1.3%一级5.4工

34、艺(技术)方案5.4.1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图5.4.1.1乌龙茶加工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乌龙茶加工技术采用浙江乌龙茶先进工艺加工生产,其工艺流程为:鲜叶 摊凉 萎凋(晒青) 凉青 做青(摇青)凉青 杀青(炒青) 反复包揉造型 足火。5.4.1.2杜仲保健茶的加工技术及工艺流程杜仲保健茶是我公司开发研制的保健茶新品种,采取绿茶制作工艺加工生产,其工艺流程为:鲜叶 摊放 杀青 摊凉 揉捻 解决筛分 毛火 辉干 摊凉 包装入库5.4.2工艺技术流程说明5.4.2.1乌龙茶工艺流程(技术要点)说明-鲜叶采摘以形成驻芽小至中开面3-4叶为标准。采摘时间以晴天早上9时以后无露水为好,最佳时间为下午3时至4时

35、30分。手采或用采茶剪逐个剪下,茶叶轻采轻放,以免碰伤。采后及时收菁,避免晒伤,保持鲜叶的新鲜度。-摊凉鲜叶进厂后,摊放在在清凉、洁净的竹筛上,每筛摊叶厚度为5-10厘米,摊叶量1-1.5千克,具体摊叶厚度和重量依品种和采摘时间而定,厚叶品种和早菁、晚菁宜薄摊,薄叶品种和中午菁宜厚摊。当气温高于24时,则开启空调制冷保菁。-萎凋萎凋分晒青和热风萎调两种,热风萎凋是解决阴雨天气无法晒青的问题。乌龙茶晒青时间为下午4-5时,即在“花花”太阳下晒青为佳,晒青使用晒青专用布并薄摊,鲜叶不翻晒,或竹筛直接移到室外晒青,以免在翻晒过程中损伤鲜叶。晒青叶以第二叶下垂、叶面失去光泽转暗、微发“萎调香”、失水率

36、掌握在8%左右为适度。晒青程度依品种、季节、天气、鲜叶含水率等灵活掌握。叶色深绿、绿,叶较厚的品种如金观音、铁观音等晒青可采用两晒两凉,失水率通常掌握在8%-10%为适度;叶色黄绿、叶较薄的黄观音、黄旦等晒青程度可轻些,失水率通常掌握在5%-8%为适度。春天鲜叶含水率高,晒青时间宜长,程度宜重;秋天鲜叶含水率低且天高气爽湿度小,晒青时间宜短,程度宜轻。晒青结束后移入做青间,摊凉在竹筛上养青。-做青做青通常由摇青和凉青组成,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乌龙茶做青关键技术为:轻摇:摇青次数为2-4次,每次摇青时间由少到多。叶厚、叶色深绿或绿的品种摇次多,摇青时间长;叶薄、叶色较黄绿色的品种摇次少,

37、摇青时间短;时机掌握以青草气消退,清香气显露时摇青,青草气散发时下叶摊凉。薄摊凉青:每次摇青后均薄摊在竹筛上,每筛摊叶量随摇青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最后1次每筛摊叶量以0.5千克为宜;凉青时间先短后长,前两摇摊凉时间一般为2-4小时,最后1次凉青时间长达8小时以上。轻发酵:做青结束后,做青叶叶色转黄绿透亮,叶缘梢有红边红点,叶质软如绸,青草气消退,花香显露即可杀青。做青间温湿度控制:做青间温度超过25,相对湿度超过75%时开启空调,控制做青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60%-75%。看青做青、看天做青:做青程度依茶树品种、叶色、叶相、发酵程度和天气等因素灵活掌握。-杀青(炒青)杀青是固定茶叶品质的关

38、键工序。做青达到要求后应及时杀青。杀青时滚筒温度达300左右,茶叶在滚筒内发出鞭炮响声为佳,每次投叶量5-10千克,杀青时间5-10分钟。杀青相对“老杀”,以手握茶叶有刺手感,不成团,茶叶失水30%-40%为适度。出叶时让筒体出叶端向下倾斜,利用重力将茶叶排出机外。-反复包揉造型 乌龙茶的紧结、重实、圆形的优美外形是通过速包机、包揉机(球茶机)、松包机等配合反复包揉造型的结果。其工序为:杀青叶 (揉捻)速包 (反复6-8次) 包揉(反复2-3次) 初烘 定型 足火。具体技术要点为:杀青叶放置回潮2-3小时,梗叶水分重新分布,叶片回软后揉捻,每次投叶量5-10千克,作业时间3-5分钟;或不揉捻,

39、直接用速包机包揉,每次投叶量6-9千克,作业时间1-2分钟。再用包揉机包揉,每次投叶量8-18千克,作业时间3-7分钟,之后用松包机筛末解块,每次投叶量6-16千克,作业时间1-2分钟,如此反复6-8次,再经烘干机初烘加热,趁热打包,快速解包,包揉造型,反复2-3次,直到茶叶外形达到圆球形(颗粒状)要求时再次进行速包定型。名优乌龙茶定型时间不宜太长,以2-3小时为宜。定型结束后解包足火。-足火采用手拉式(液化气)烘干机,每次投叶量25-30千克,杀青时间10-20分钟,60-70烘焙至足干。足干茶叶含水率为2%-5%,有利于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烘干后及时拣剔,然后包装,低温保存。5.4.2.

40、2杜仲茶工艺流程(技术要点)说明-鲜叶的验收、分级及处理。设定简便实用的分级标准。鲜叶在检验环节工的拣剔(针对不合格鲜叶)。分级分别摊放,摊放厚度一般不超过20cm,时间不超过12小时,每间隔1-2小时应翻动一次。-杀青杀青的原则: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快速短时,迅速摊晾,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杀青适度的标准:鲜叶失水率达30%左右。感官判定时叶色由鲜绿变暗绿,青草气逸失,青香显露。操作要求:杀青的原则和适度的标准是通过合理的温度,适度的投叶量,适当的时间和恰当的操作方法来完成的。-温度:用炒干机杀青,温度一般开始为200-220左右,随后降至180-200,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温度可高达230

41、-240,随后降至200-210。杀青温度过高,会产生焦叶,焦边,从而在毛茶中出现胡星子和碎黄片;杀青温度过低时,会出红梗,毛茶有明显生味,青草气,香气明显不足。-投叶量:早期春茶,芽叶含水量高,投叶量宜少。随着原料变老,含水量降低,应适当加大投叶量,雨水叶,露水叶应降低投叶量,杀青时投叶人、接叶人应和烧火人随时保持对话,以确定是否升温或降温。-杀青时间:鲜叶由入口到出口的转动时间,一般在4.5分钟。杀青时间不是绝对的,是否出叶,应看杀青适度与否,但杀青时间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度,一般杀青超过6分钟,或时间短于3分钟都是不恰当的。此外,老叶嫩杀,除了加大投叶量外,应适当缩短时间;嫩叶老杀,除减少投

42、叶量外,应适当延长时间。-杀青叶的降温与摊凉:杀青叶出机后,应迅速降温至室温,然后摊凉,这期间应有专人负责。如果杀青叶未经降温热堆或热的摊的,哪怕只有半个小时,制出的毛茶也会出现水闷气,滋味不鲜爽,汤色泛黄,香气不高等弊病,杀青不足和过度都会对毛茶质量产生明显影响。-揉捻揉捻的最重要目的是成条,就成条而言,即要向前看,看杀青效果,又要向后看,看干燥方式,这一点很重要,所以,不能孤立地认为成条只与揉捻有关。揉捻时间:嫩叶30-35分钟,中期鲜叶35-40分钟,老叶45-50分钟,时间超过55分钟是不适当的,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不能很好成条的,应在加压、热揉、原料分级等方法上加以改进。投叶量:以80

43、-90斤为宜,最低60斤,最多110斤。投叶时自然装满揉筒,不能用力按,力求使杀青叶在揉筒内受力均匀。加压方法加压原则是加压和松压相结合,轻-重-轻相结合。在实践中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两轮次加压法:即把加压过程分成两个过程,第一轮从轻到重分3-4次加压,中间要松压4-5分钟,第二轮次又从轻到重分3-4次加压,最后压紧1-2分钟,松压2-3分钟出机。二是逐次加压法:从轻到重分7-8次加压,即每揉3-4分钟就加压,最后松压出机。第三种方法是第二种方法的改进,也是从轻到重分7-8次加压,但到中压阶段至重压阶段时中间有2-3次松压。揉捻适度的标准有成条率、细脆破损程度和断碎比例三个尺度,一般来讲,

44、一级春毛茶成条率要达到85%以上,茶汁适度溢出,揉盘上不能看到茶汁痕迹,扁条很少,揉盘边缘断碎少。揉捻过度时,因断碎多,茶汁过多溢出,反映在毛茶质量上表现为条索不完整,碎茶多、末子多,茶汤浓度大,苦涩味重,汤色混沌不清。-干燥分毛火,二青和足干三个工序。毛火:毛火的目的是迅速使揉捻叶失水,并弥补杀青不足。-温度:比杀青温度略低,一般开始温度为170-180,稍后降至140-150。-投叶量:一般为一揉筒揉捻叶,为避免沾锅,起锅巴,上叶时先用手抓撒投叶,让机身转动2-3分钟后方可用簸箕倒入。-时间:一般为15-25分钟,超过30分钟是不恰当的,时间长短与投叶量和温度相关。-毛茶出叶程度:使揉捻叶

45、失水30%左右,即二到三成于感官判定:叶色由暗绿转为墨绿,茶条变弯,锋苗显露,茶香明显。毛火叶过度或“起虱子”,则由于失水太快,毛茶条型松散,干茶变枯黄,无油润光泽,等级低。-毛火叶摊凉。二青-温度:一般为120-130,手握茶叶有明显热感。-投叶量:2-3锅毛茶叶。-时间:30-40分钟。-二青出叶程度:达到六到七成干,此时叶色变黑,茶条弯曲变细变紧,锋苗明显,手抓茶条有微刺感。-二青茶摊凉。足干应坚持投叶量大,温度低,时间长的原则。-温度:一般为70-80。-投叶量:2-3锅二青叶。-时间:1.5-2小时。-足干程度:含水量6-7%,手捺茶条成末状,色泽瓦灰油润或有光泽。-摊凉装袋。 5.4.3主要技术来源及可靠性本项目生产技术和产品加工工艺均由XX县茶叶协会负责,该协会精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