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教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959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科教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科教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科教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科教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科教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科教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科教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科教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1 课题:1.“小 喷 泉” 主备人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 1节 会制作简易的小喷泉。 、乐于参与探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操作感知吹的气越多,喷泉喷得越高;吹的气越少,喷泉喷得越低。 、在实验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乐于参与探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喷泉形成的原理 1 、广口瓶2个2、橡皮泥若干3 、吸管2根 4、适量的水 5.锥子1个 教 学 过 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谈话导入:你们看见过喷泉吗?当我们在公共广场欣赏喷泉的时候,你想过什 么?你是否想过你也可以制作一个喷泉。 独立阅读

2、“ 做一做”,了解“小喷泉”的制作方法。 一)师生共同设计制作步骤: 准备有盖广口瓶2个,细长塑料管2根。 2、在一个盖上钻2个孔,大小正好能插入塑料管。 将管插入孔中,一根插入50毫米,一根插入10毫米。,用橡皮泥封好插孔边缘。 在瓶中倒入水:一个装满,另一个四分之一。将钻孔的盖盖在盛水少的瓶口上,拧紧。 将有盖的瓶子倒过来,将瓶盖外较短的塑料管插入另一个瓶子中 分组制作“小喷泉”。 注意事项:1、提示使用工具时要注意,不要打逗、嬉闹。 2、提示倒水的时候注意部要把水撒到地上 想一想 水通过B管流出时,瓶内的气压有什么变化?水通过A管进入上面的瓶中,有说明了什么?喷泉的形成与大气压力有关系吗

3、? 在广口瓶中装入三分之二的水,将2跟塑料管并排插入水中,插入深度相同,用橡皮泥密封插孔边缘。口含其中一根塑料管吹气,另一根塑料管会出现喷泉吗? 阅读了解“广角镜”- 喷泉景观 课题:2.测一测你的感觉针刺反应 主备人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针刺反应 通过针刺反应知道自己身体最灵敏的部位发布的地方. 针刺反应活动过程。 找出自己敏感部位的发布。 回形针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 2 节 教 学 过 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活动引入: 你和小伙伴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你身体上哪儿最怕被人挠痒痒? 做一做 做实验:针刺反应 A.把回形针拉直弯成U形,并且使针尖并在一起。 B

4、.请一个同学闭上眼睛,用针头轻轻的碰触他的手掌,问他感觉到是一个还是两个针尖。 C.将两个针尖分开一点,重复实验,知道对方感觉到有两个针尖。测量出这时两个针尖的距离。并且记录下来。 D.换个部位进行以上4个步骤,并且记录实验情况。 F.换角色实验。 找出自己身体中最敏感的部位。 想一想 将自己的数据和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你的实验有误差吗?找出原因并且改进。 三、课外思考:人除了身体可以感觉物体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感觉物体吗? 课题:2.测一测你的感觉抓尺实验 主备人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抓尺实验 通过抓尺实验测试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的灵敏度。 抓尺实验

5、的过程。 找出实验中的误差。 尺子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个性化批注 教 学 过 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活动导入:人除了身体可以感觉物体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感觉物体吗? 做一做 抓尺实验 取根直尺,让同学把手张开适当的距离,将尺子竖直放在他的虎口上方,并使尺子的零刻度线跟他的手齐平。 突然双开尺子,看看同学抓住尺子的哪个部位。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发出“抓紧”的信号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轻轻拍同学的肩膀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换角色实验。 想一想: 你发现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中,哪个感觉最灵敏? 将自己的数据和同学比一

6、比,你有什么发现? 你的实验有误差吗?找出原因并且改进。 广角镜-大脑 课题:3.纸盒烧水 主备人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用纸盒烧水 1、通过活动明白纸盒烧水的原理。 2、通过查找可燃物的着火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培养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的兴趣。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棉线为什么绕在粗铁棒上烧难得烧断,绕在细铁丝上容易烧断的原因。 明白:水的沸点是100,而一般情况下纸的燃点是130,当水达到沸点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左右不再升高,当然就不会达到纸的燃点,因此用纸盒烧水,水可烧开而纸不会烧着。 挂历纸、胶水、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粗铁棒、棉线、细铁丝

7、等。 教 学 过 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活动导入: 你家里的炊具一般用什么制作的?它们的好处是什么?可是有个小朋友说他能用纸盒烧水,你相信吗? 做一做: 做纸盒烧水的实验。 根据教材上的提示做好纸盒。 将三脚架上放石棉网,将装了大半盒水的纸盒放在石棉网上,把酒精灯放到三脚架下给纸盒加热。 你发现纸盒能把水烧开吗? 讨论:纸盒能把水烧开的奥妙是什么? 个性化批注 议一议 找出教材中图中实验失败的原因。 一根细棉线容易被火烧断,把棉线绕在粗铁棒上,它容易被烧断吗?为什么呢? 把棉线绕在细铁丝上,它容易被烧断吗?为什么呢? 记录2、3的实验结果。 广角镜纸盒能烧水的原因 物体燃烧的三要素:有可燃物

8、、可燃物达到燃点、与助燃物接触。 了解几种物质的燃点。 3、纸盒能烧水的原因 水的沸点是100,而一般情况下纸的燃点是130,当水达到沸点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左右不再升高,当然就不会达到纸的燃点,因此用纸盒烧水,水可烧开而纸不会烧着。 课题:4.自制冰激凌 主备人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自制冰激凌 通过活动了解盐和冰块能降温。 能自己制作冰激凌。 培养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的兴趣。 能自己制作冰激凌。 了解盐和冰块能降温。 塑料杯、牛奶、可密封塑料袋、糖、巧克力酱、冰、盐等。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 学 过 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活动导入: 不用冰箱能制

9、作冰激凌,你们相信吗? 做中学 拿2个塑料杯,每个杯子中装半杯冰,测量出它们的温度,并且记录下来。 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加入几勺盐,搅动两分钟,再静置两分钟。你发现哪个杯子里的冰先融化?然后再次分别测量两个杯子里的温度,并且记录下来。 从上面的实验里你明白了什么?盐能使冰融化,但是周围的气温下降了。 自己动手制作冰激凌 把牛奶倒入小的塑料袋,再加入糖、巧克力酱并将塑料袋口封紧。 用手挤压塑料袋,使里面的配料混合均匀。 在大塑料袋中放2杯冰和四分之一杯盐。然后,将小塑料袋放进大塑料袋里,再在大塑料袋中放2杯冰和四分之一杯盐,使小塑料袋被冰覆盖。 个性化批注 将大塑料袋封闭好,然后前后上下摇晃15分

10、钟。 打开塑料袋,品尝自己做的冰激凌。 测与评 自己制作的冰激凌味道怎么样?同学制作的呢? 你在制作冰激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你是怎么解决它们的? 课题:5.制作昆虫“琥珀”标本 主备人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了解制作琥珀标本的过程 1.理解琥珀标本的形成原因; 2.能动手做琥珀标本。 琥珀标本的成因和制作 实验过程 昆虫数只、松香、大头针、火柴盒、酒精灯、小刀。 教 学 过 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课题引入 师问:为甚麼要制作标本 每一次去采集,总会带回很多珍贵的昆虫标本,这些都是心血的结晶,如果不赶快作成标本,很快就会腐烂生臭,

11、非常可惜。做好的标本可以永久保存,可以作为私人的收藏品,就像集邮一样,是一种很好的嗜好。标本也可作为学术研究之用,例如进行形态解剖学观察,分类特徵鉴定,甚至作为发表新种的依据。此外,制作良好的标本,可提供做为教育展示之用,存放博物馆,让人们可以藉由栩栩如生的标本展示,认识周围环境,进而体验自然之美,启动自然生态保育的心愿。 二、做一做 1.请学生认真看书学习如何做好标本的实验。 2.实验步骤。 制作标本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针插和液浸。对于昆虫来说,一般多采用针插法制作标本。用针插法制作标本都需经过下列8个步骤: 1.杀死 要想制作形体完整、色彩和形态都栩栩如生的标本,常常需要用刚刚捕捉到的新鲜

12、活虫,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2.去除内脏 在制作标本前,必须先将昆虫的内脏取出,便于针插后能迅速干燥。但象蜻蜓中的豆娘那样身体极细的昆虫,则可不必去除内脏。 解剖时,可用镊子直接从虫的颈部和前胸背连接膜处插入,取出各个脏器。或在腹部侧面沿背板和腹板的连接膜处剪开一个口子,然后用镊子取出脏器。 个性化批注 接着用脱脂捏成一长条状的棉花栓,用镊子将其慢慢的塞人已掏空的昆虫腹腔内,保持虫体原来的体形。 3.临时保存 昆虫被杀死,除去内脏后,放在预先制备好的棉花纸包内,以避免携带时使虫子遭到挤压而变形受损。 棉花纸包的纸,宜选用吸水性好的,将其剪成方块,大小根据虫体的大小而定,以恰好能包住虫体为度

13、。脱脂棉可扯取一块约0.5厘米厚、比纸稍小一点的小块,压平后放在纸片中间。 最好再备一小张白纸附置在脱脂棉上,作为临时棉签,以记载采集的时间和地点等。 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在将虫子取去内脏之后,将其临时包裹在里面,防止其受到损坏变形。 保存期不宜过长,应在12天内,注意及时将包打开,让其通气干燥,不使变质。 4.还软 干燥变硬后的虫壳一般都会发脆,若不采取措施使其软化,很可能一碰就会碎成小片,所以在插针之前必须使其还软。 还软的方式是:用玻璃换软缸或别的器皿,底部加进蒸馏水,加入几滴石炭酸,在架空的架子上面放置虫子,加盖密闭23天后就可换软。 没有换软缸设备的,也可直接将虫浸于温水中,用热气也能

14、使其还软。 5.针插 固定昆虫标本用的昆虫针,系用不锈钢制成,由细至粗,共有00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等7个级别。 从0至5号,6个级别的针都带有针帽。只有00号不带针帽,其长度仅为其他各号针长的一半,是作为双重针插标本用的。 对于死后还未干燥变硬的或是还软后的昆虫,就是用上述的针将其固定起来的。使用哪号针,应根据虫体的大小来定 插针开始时,先将要制作的虫体放在刺虫台或桌缝上,再根据虫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号针,昆虫针插前翅基部背中线稍右部位,半翅目昆虫插前胸中央或小盾板中线偏右方,其他昆虫插中胸中央。 6.整姿 完成针插后的昆虫,还须根据该种昆虫最正确的姿势,对针插后的昆虫作局部

15、调整,如翅膀的位置、虫足的弯曲度、触角的伸长方向等逐项加以调整,使其完全与活昆虫具有相同的姿态。 7.干燥 当插针和整姿之后,下一步就可将昆虫放置到安全通风出去干燥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一般需时12周,就可以完全干透。 8.防腐和保存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制成的昆虫标本上加放适量的防蛀防霉药剂,然后插上标签。若标本的数量较多,则需分门别类将标本置入标本盒内,将其置于避光的干燥处保存。 若需要制成昆虫生态景箱,还可将昆虫标本与经过干燥处理的植物、花草配置在同一个玻璃罩内,也可配置在其他艺术镜框中。想一想 利用相同的原理再做2个标本。 课题:6.自制风筝 主备人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16、活动准备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风筝的结构和制作 1.掌握风筝的制作 2.能自己制作一些风筝 做中学 风筝的制作 竹丝、棉线、尼龙布、针、铅笔、剪刀、颜料等。 教 学 过 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课题引入 师问:你们放过风筝吗?今天我们学习自己制作风筝。 做中学 感受风能。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风是一种能源形式,它可以使物体移动。 怎么才能感知风的存在? 风来了,地上的纸头回飘起来;我会感到冷;树木会摇来摇去. 三、做一做 1.请学生认真看书学习如何制作风筝。 2.制作步骤。 1)准备竹条,宣纸,细棉线,将竹条用小刀像削铅笔一样削成约0.5cm宽的薄条,保证能够轻松弯曲,但不断。 2)用细

17、棉线扎架子,最简单的就是扎成“田”字样,蒙上宣纸,在“田”字中间横上两端和中间竖下端穿孔用三根线引出,形成三点牵引线。 3)汇到一点,其中下端线略短。用宣纸裁出细长条2条做风筝尾巴,一般长度为风筝体长的2倍,根据情况可以裁剪配重。 4)可以在上面画上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即可。 四、测与评 1、你制作风筝飞得高吗? 2、风筝在天上飞时有什么影响飞行的想象?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3、风筝为什么能飞上蓝天? 4、怎么才能做出飞的高而稳的风筝呢? 5、利用相同的原理再做几个风筝。 五、自学“广角镜”。 个性化批注 课题:10.天气预报 主备人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活动时间 累计

18、课时 第 节 了解天气形成的过程和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1. 知道天气预报的流程。 2. 了解预报天气的常用简单方法,能坚持长期的天气预报活动。 了解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能坚持长期的天气预报活动。 查找资料了解天气形成过程和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有关天气预报的视频 教 学 过 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看好不好?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叫要下雨了,请大家边看边思考,下雨前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回答,给予鼓励。 师:当我们看到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冒头这些现象的时候,说明快要下雨了。你们还知道哪些现象也预示着将要下雨呢? 师:这些都是下雨前常见的现象。

19、其实,很多天气变化来临之前,都有一定的预兆,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刮风之前常见的现象:冬季黎明十分,天空若是出现彩色的云,预示着下午将会有大风;月亮周围的光圈叫做晕,这是一种奇特的气象现象,月晕的出现多预示着要刮风。下雨之前常见的现象:夏季天空出现积云,预示雷雨即将来临;太阳周围的光圈叫日晕,日晕的出现预示着将要下雨。 2.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现象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二、讨论与交流 1. 天气预报的作用 师:我们除了通过自然现在告诉我们天气情况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科技的力量来了解天气情况。大家经常看天气预报吗?指名问学生“你为什要看天气预报呢?” 板书课题:天气预报 讲述:天气预报为我们提供

20、未来的天气情况,它的作用小到为我们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便利;大到可以预知洪水、地震、风沙等自然灾害,便于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所以天气预报是我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很荣幸可以和大家共同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你们觉得高兴吗?在收看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认真一点,思考以下问题:从天气预报中,你获得了哪些气象信息? 师:天气预报已经收看完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家想好了吗? 气象预报员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呢?凭她一个人能完成整个天气预报吗?看来在她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的团体,她呈现出来的正是这个集体智个性化批注 慧和劳动的结晶。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团体是怎么制作天气预报的呢? 2. 讲解制作过程 讲

21、述: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环节。 板书:搜集信息处理信息预报天气 问:我们先看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搜集气象信息?教师分别说明它们是怎么搜集气象信息的。 讲述:通过这些先进的工具把各种气象信息搜集完整后,传输到气象台,由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然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传播给人民群众。 小结: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天气预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每一个环节的背后,都倾注了无数工作人员的心血和劳动,在整个过程中,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为群众提供便利。能够从事这项工作,也是很光荣的事情。 三、讲述: 师:刚才

22、同学们观看的天气预报认真的同学会发现讲述了“立冬”,哪位同学知道“立冬”是什么?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九九歌”,请同学一起看大屏幕。 师:九九歌,就是从冬至那天起,向后数九个九天,第一个九天叫一九最后一个九天叫九九。一共81天,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古人凭者长期的经验,通过冬末初春的物候现象,让人们直观而生动的知道寒暖变化的趋势,数到第九个九天,冬天过去,春天也就来了。 三、活动 气象预报员 师:同学们想不想也做一个气象预报员为大家服务呢?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比较准确而又全面的天气情况呢?使用工具,长期测量才能保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我们先来看看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测量气温观测风力和风向测量雨量观测云量参考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的天气预报搜集气象谚语讨论与交流。 小结:观测一段时间的气象,找出气象变化的规律,有效利用学过的气象知识和身边的资源,只要我们认真、负有责任心,并且持之以恒,就能成为一个小小的气象预报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 自由研究: a:气象卫星怎样收集和传递数据的? b:地面气象观测站是怎么工作的? C:自然界中哪些生物能够“预报”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