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7090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道家学说对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贡献,是在饮食之中以养生为尚,讲究服食和行气,以外养和内修,调整阴阳,行气活血,返本还元,以得到延年益寿。道家的益气养生学说促进了“食补”和“食疗”的发展,在中国开拓出“药膳”这一独特的食物品种。在养生食品中家常食用最普遍的豆腐,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门下一批方士修道炼丹的产品。一些著名的医药学家往往又是道教的信徒,东晋的葛洪、梁朝的陶弘景、唐朝的孙思道都是虔诚的道士,以他们的信念和医学知识创造出“食治”的理论和配方。道家对烹饪工艺的贡献是,将道教炼丹的“火候”概念引进烹调的制作。 佛教的素食和斋戒对中国人饮食习惯最大的影响,

2、是在社会上大开吃素的风气,促进了对素食的精益求精,并创造出素菜荤做的烹饪技术。中国佛教并非土生土长,它是从二千年前由印度传入本土,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教派,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一大特点是,在饮食上以茹素作为斋戒,形成禁欲修行和素食的制度,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佛教并非土生土长,它是从二千年前由印度传入本土,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综合而形成的中国教派,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一大特点是,在饮食上以茹素作为斋戒,形成禁欲修行和素食的制度,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

3、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娃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7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水、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总之,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而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