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134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三亚华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六月六日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由来11.2 项目位置11.3 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21.4 项目建设政策及规划符合性5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8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8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83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3.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03.2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03.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123.4 环境风险评价183.5 清洁生产评价193.6 总量控制指标193.7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203.8

2、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204 公众参与23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234.2 公众意见征求24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244.4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25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66 联系方式276.1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276.2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27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据了解,目前三亚市建筑用碎石、碎片较为紧缺,供应较为紧张,三亚市的碎石未能满足自身建设的需要,需从三亚市周边的乐东、陵水、五指山等市、县购进,以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为了进一步规范三亚矿业秩序,保护三亚市生态环境,三亚市依法取缔了8家非法采石场。目前,全市依法开采石场只有两家。为此,市政府已制定并

3、通过了矿产资源开发规划,正抓紧推行建筑用石场采矿权招拍挂工作,以满足三亚城市建设市场的需要。三亚市建筑用石料市场供应紧张趋势有望得到缓解。近年来,三亚市政府实施了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对采石场采矿权进行挂牌出让,增加采石场的数目,以满足三亚城市建设的需要。三亚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6月30日给出了关于挂牌出让三亚市七选区建筑用花岗岩采矿权的批复(三府函2011341号)的批示。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依照矿产资源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于2012年3月22日在海南省土地矿产交易市场挂牌出让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矿区建筑用花岗岩采矿权,三亚华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最终竞得了该采矿权。经对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试,

4、各组分及元素的含量均达到GB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岩石质地坚硬,抗压强度较高,品质安全。根据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2012年5月),划定矿区面积为40260m2,生产规模为30万m/a,矿体出露标高240m至85m,服务年限为4.3年。根据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琼土环资函20111494号文的要求,本矿山开采要严格遵循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确保矿区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好生态环境。1.2 项目位置矿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属于凤凰镇管辖范围。矿区地理拐点坐标为(北京54坐标3度带系统):

5、J1、X:2031635,Y:36652125;J2、X:2031765,Y:36652298;J3、X:2031579,Y:36652416;J4、X:2031509,Y:36652177;面积约40260m2,南岛农场至凤凰镇的二级公路从矿区西侧经过,矿区有简易公路与之相连,里程约500m。矿区距凤凰镇约15km,凤凰镇距三亚市约10km,交通方便。本项目总占地为0.07326 km2。项目位置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1.3 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1.3.1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利用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三亚华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

6、)占地面积:0.07326 km2。(5)生产规模:计划年生产规模为30万m/年,矿山服务年限约4.3年,矿产品为建筑用碎石、片石。(6)项目总投资:总投资814.0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2.9万元,占总投资的19%。1.3.2原矿区基本情况及遗留的主要环境问题(1)基本情况根据采矿证得知,矿山2006年4月4日2009年4月4日是由三亚通宝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区面积为0.0086km2,生产规模为15.36万m3,因此前期的开采留下一个采坑区,采坑剖面面积3683m2,块段宽度10m。矿区地理拐点坐标为:J1、X:31112.441,Y:102035.451;J2、X:31028.

7、773,Y:102021.576;J3、X:31005.288,Y:101916.561;J4、X:31034.806,Y:101903.805。原矿区面积为0.0086km2,根据图2-3与现场核实,原矿山已开采面积约为52000m2,超出了采矿证上所规定的矿区范围。详见图2-3、2-4。 (2)主要环境问题 在开采过程中,剥离覆盖物未及时清理,与开采废石大量废弃物堆积在矿山工作面周围,导致开采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粉尘并排放到大气中。 矿山前人已经进行开采,留有采空区边坡较为陡峻,矿山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雨水和生产用水囤积于矿山半坡的坑内,存在水土流失现象,同时也会给矿区的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带来一

8、定的隐患。 项目属于露天开采,对地形、地貌破坏面积较大,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地表剥离面积约为52000m2,造成土地裸露,影响景观。 矿山及道路的截排水设施已损毁。 成品堆场扬尘控制措施不够完善,控制效果不明显。 矿山脚下倾斜裸露地面坡度较大,存在水土流失现象。 矿区未设挡土墙,存在水土流失现象。 周边果园受扬尘影响比较明显。1.3.3整改措施(1)及时清除剥离物,减少剥离物对采矿的影响;(2)增强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开采矿区的水土流失;(3)加强矿区的植被绿化管理力度,做好景观恢复与保护;(4)完善排水系统,及时排掉矿山积水。(5)硬化碎石加工场、成品堆场等倾斜裸露地表及厂区道路。(6)

9、矿区要设挡土墙,以免雨水冲刷。(7)厂区要经常洒水,四周堆砌一定高度围墙,减少粉尘对周边果树的影响。 (8)对原开采矿山遗留的环境问题,应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进行整改。1.3.4采矿及加工工艺与产污环节噪声、扬尘、散落石料图2 项目采矿工艺及产污环节图1.3.5 项目组成采矿工程由主体工程、辅助及配套工程和办公生活设施组成。其建设内容有:采场(露天)、废土石临时堆场、矿区道路、排水系统、破碎加工及产品堆场、办公区等,并考虑矿区外运输道路的环境影响。1.3.6矿山开采与治理方案(1)开采范围及开采对象根据以上露天境界圈定原则、依据、方法,并结合矿床的埋藏条件及矿山周围的环境,经对露天境界圈定和

10、估算,境界范围内的矿石量为135.72万m(342万吨),剥离量为8.28万m,境界内的剥采比为0.05m/m。台阶高度:12m台阶坡面角:6570运输平台宽度:8m安全平台及清扫平台:均为5m最小平台宽度:20m露天底最小宽度:20m露天底标高:+85m最高开采标度:+240m最终边坡角:60平均剥采比:0.05m/m(2)矿区开采方式矿体埋藏在山坡上,最高标高+240m,最低标高+85m,根据矿山自上而下的开采原则,设计确定从矿体的最高位置进行开拓,首采位置也从矿体的最高位置开始。从碎石加工场将运输通道修建到矿体的顶部附近,首先用推机或装载机把运输公路修到矿体顶部,然后对覆盖层进行剥离,剥

11、离宽度按开采进度及安全要求逐步进行,不必提前全部剥离,将剥离物运至选定的弃土场堆放,从矿体的顶部进行穿孔开拓,按台阶高度12m,由上至下依分层开采。各水平开采结束后,终了平台保留台阶宽度不小于5.0m,而且在台阶根部设顶宽1.0m、底宽0.5m、深0.6m倒梯形截水、缓冲沟,拟起消力缓冲、收集崩落块石,排水及同步复垦绿化作用,采坑最终边坡角不大于60,高度不大于12m,严禁整个采坑边帮一帮到底。开采出来的建筑用花岗岩矿石用汽车运往破碎加工厂进行加工,废石运往弃土场堆放。为减少基建工程投资,加速矿山建设,尽快获取经济效益,矿床所有新层面的开拓位置均应尽量靠近最终边帮,并尽可能沿最终边帮布线开沟。

12、根据本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已选定的露天开采方式等因素,本设计采用小型单斗挖掘机采剥法。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开采,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3)穿孔爆破矿山中深孔爆破,整个台阶高度一次性进行爆破。考虑到矿石的破碎和运输安全,矿山生产矿石的块度必须在60cm以下,所以矿石的块度大于60cm,岩石大于60cm均应进行二次破碎,二次破碎采用振动锤进行破碎。根据同类矿山的实践经验,大块率约占总量的7%,全年有5.3万吨大块需进行二次破碎,一台振动锤可以满足生产要求。(4)矿石加工 矿石性质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石岩性为中细粒似斑状花岗岩,块状构造,中细粒似斑状结构,呈灰白色。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

13、英、少量黑云母等组成。岩性与北罗岭矿区建筑花岗岩类似。岩石的SiO2含量为78.29%;Al2O3的含量为10.78%;Na2O+K2O含量为8.78%,K2O含量为4.74%,属酸性岩系列。各组分及元素的含量均达到GB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因此作为建筑用花岗岩材料是安全的。 产品方案矿山生产的产品为建筑用碎石、片石,碎石粒径要求在540mm,片石规格要求不一。年建筑用碎石、片石生产量为30万m。 选矿工艺流程本项目产品是建筑用碎石,矿石的化学成分均达到GB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要求,产品加工过程不需要选矿工艺,只需要对矿石进行破碎和筛分,使矿石的粒径符合

14、用户要求即可。矿山设有碎石加工厂,对采出的花岗岩矿石进行加工,工艺流程粗破筛分细破筛分产品。碎石加工采用的设备主要为卧式破碎机一台,圆锥破碎机两台,筛分机四台。矿山不设选矿厂,不进行选矿作业,没有尾矿排放,因而未设有尾矿设施。矿山只设有排土场,排土场设在矿区西南侧,该处地形宽阔,周围属于荒坡荒岭,而且处于矿山本部及生活区长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口位置,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1.3.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1。表1.3-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单位指标数量备注一地质部分1经济基础储量万m3135.72122b二采矿部分1矿石产量万m3/ 年302采剥总量万m3/ 年3

15、1.933剥采比m3/ m30.054矿山开采方式露天开采5开拓方式汽车-公路6采矿方法小型单斗挖掘机采剥法挖掘机配合汽车7矿山爆破方法中深孔爆破8采矿回采率%959采矿损失率%510台阶高度m1211台阶坡面角度7012最终边坡角度6013露天底宽度m11014最小工作平台m2015采掘带最小宽度m81016最高开采标高m24017最低开采标高m8518矿山工作制度d/a30020矿山服务年限年4.3三效益评价1建设投资万元704.62流动资金万元89.833项目总投资万元814.084资金来源-自有资金6年成品矿产量 万m3307年总收入万元67868开采总生产成本万元36659税金万元1

16、03210矿山总利润万元1275.991.4 项目建设政策及规划符合性1.4.1 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为花岗岩矿的开发利用项目,未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之第十三条规定,项目凡未列入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因此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开采范围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

17、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观范围内,不属于地质灾害危害区,项目开采矿产为高品位的花岗岩矿,矿区开采后只要采取有力的生态保护和复垦措施,进行土地整理,生态绿化与植被恢复,本项目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本上是可以恢复的。因此,本项目的开发建设不违背“禁止与限制类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规定。(3)与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的符合性根据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2009.12)之开采规划分区与区块,划分出划分为重点、限制、禁止等3类不同功能的矿产资源开采区。项目在海南省主要矿产资源开采

18、规划区块图的位置详图8-1,矿区未处于禁止与限制开采规划区域,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的要求。(4)与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2005)的符合性本项目为花岗岩矿开采利用项目,属于小型矿山,处于I-3-2三亚旅游与城镇发展生态功能区,属于以本地矿产资源加工为主的资源加工业,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产业发展与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2005)要求基本一致,其选址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很小。本项目不属于以上的限制和禁止类项目,则项目选址可行。(5)与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符合性根据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见图8-3和8-4),本项目露

19、天采场工程占地为0.04026km2,其余占地为废土石临时堆场、碎石加工场及产品堆场、办公区、生活区、排土场等,共0.033km2,则矿区总占地为0.07326 km2,占用土地类型为林地和木本园地,占用的林地主要为规划林地,不占用公益林,只要建设单位尽快完善相关林业手续,则项目的建设与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不相违背。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五指山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12月2425日进行监测分别对矿区位置、南岛农场先锋队和木棉村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评价区内大气环境监测点位中,项目矿区SO2、NO2的小时平均浓度

20、及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 TSP 、PM10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0.30和0.70,超标原因为区内进行破碎、运输等过程中未进行洒水抑尘,则造成个别监测因子超标。环境敏感点南海农场先锋队和木棉村监测点位SO2、NO2、TSP 、PM10的小时平均浓度及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说明经过距离的衰减,本项目营运期对敏感点的大气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2.1.2 声环境质量现状五指山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12月2425日进行

21、监测分别对南岛农场先锋队、木棉村、厂界西侧和厂界东侧进行监测,项目厂界东侧、西侧噪声昼夜监测值超标,不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类功能区标准。项目最近村庄南岛农场先锋队、木棉村的环境噪声昼夜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1类功能区标准,项目所在区域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引用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2年3月)中的监测数据。项目距离响水二级电站和响水河分别为1500m和400m,监测结果表明,项目监测断面均能满足类水质要求。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22、价范围根据各评价工作等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有关规范,并结合该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如下:(1)生态评价范围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中对评价工作范围的要求: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因此,本次生态评价范围为项目矿区并向外延伸200m区域内以及周边植被覆盖连接区域。(2)声环境评价范围矿区边界并向外延伸200m及敏感点。(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矿区边界并向外延伸1000m的区域。(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为以矿区为中心,半径2.5km的范围。3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主要

23、措施与效果3.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3.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保护目标常住人口或户数距离(m)影响要素1干沟一332人,83户2053噪声、扬尘2南岛农场前哨队145人,49户2300噪声、扬尘3南岛农场前(先)锋队200人,60户1200噪声、扬尘4响水三级电站30人1940噪声、扬尘5响水河-400扬尘6木棉266人,48户1200噪声、扬尘7扎业289人,46户1780噪声、扬尘8大恩208人,31户1990噪声、扬尘9抱密275人,45户1630噪声、扬尘10大园417人,72户1890噪声、扬尘11矛村293人,66户2140噪声、扬尘12白超1155人,400户2300噪声

24、、扬尘13响水二级电站25人1500噪声、扬尘14海南巴豆-扬尘15野生龙眼-扬尘3.2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水环境: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1m3/d,生活污水本身含有丰富的氮、磷肥和有机质,生活污水量较少,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可用于周边林地浇灌,不外排。矿区边界距响水河最近的距离约400m,项目产生的污废水不外排,则不会对响水河造成不良影响。露采过程中的采矿废水部分回用于矿区的喷水抑尘,这部分废水经地表吸收、蒸发等进行消化,部分废水与采区的大气降水积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SS,其浓度较高,经沉淀后抽出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等,不外排。雨季采矿坑会有不同程度积水,经截流沟引出经沉淀池

25、后,全部回用于场地降尘、周边林地浇灌等,不外排,因此不会对响水河水质造成不良影响。如遇雨期,矿区将产生汇流水,则应通过截排水沟将雨水排入路边的排水渠里,避免造成水土流失等其他灾害。项目在营运期的污废水经处理后充分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2)固体废物:矿山剥离时所产生的废土石统一外运出售,因此废石可全部得到综合利用,这也符合国家提倡的循环经济、资源开发的综合利用等理念。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玻璃瓶、废钢铁等集中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塑料袋等集中收集定期清运至当地环卫部门处理,其它有机质垃圾集中进行堆肥,用于农业。因此采石场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不大。 (3)大气环境:项目产生的粉尘下风

26、向最大浓度为0.0185 mg/m3,下风向最大浓度占标率:5.14%,最大落地距离为421m。最近的村庄南岛农场前锋队和木棉村距离项目约1200m,其贡献浓度为0.0144 mg/m3。另外,响水二级电站、抱密村、扎业村、大园村、响水三级电站、大恩村、干沟一村、茅村、南岛农场前哨队、白超村距离项目分别为1500m、1630m、1780m、1890m、1940m、1990m、2053m、2140m、2300m、2300m,通过预测分析结果,矿山产生的粉尘对这几个敏感点的贡献值分别为0.0126 mg/m3、0.0119 mg/m3、0.0105 mg/m3、0.0099 mg/m3、0.009

27、3 mg/m3、0.0093 mg/m3、0.0087 mg/m3、0.0082 mg/m3、0.0081 mg/m3、0.0081 mg/m3,则项目粉尘无组织排放对周边的村庄敏感点影响较小。只要在矿区内采取经常洒水降尘等措施,即可抑制粉尘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向周围环境排放一定量的粉尘,主要为破碎、筛分和传送带传输过程产生并飘向附近的果园。其主要成分是Si、Al、K等的氧化物,这些粉尘是大气粉尘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针对矿区周边的芒果树等农作物,矿区的开采和生产对以上作物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建设单位应与果农协商赔偿方案,由双方协商的方案为准,对造成伤害的农作物进行赔偿。 (4)声环

28、境:根据预测结果可知,环境敏感点南岛农场先锋队、木棉村距离矿区较近,昼间、夜间噪声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由此可见,矿山开采对敏感点的声环境影响较小。爆破引起的噪声是瞬时噪声,由于采用中深孔微差爆破,因此噪声的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爆破时产生的噪声据同类矿山测定,据爆破源400m、800m和850m的瞬时噪声强度,分别为79dB、72dB和67dB,离矿区最近的敏感点为400m处的响水河,但爆破不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南岛农场先锋队和木棉村距离采矿区约1200m,因此对其有一定影响,但爆破时间短且在白天进行,爆破噪声瞬间即逝,总体而言爆破噪声对周围影响不大。

29、(5)生态环境:本项目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较小,对其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影响不明显,但对所在地局部生态环境在地形地貌、植物资源以及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和采后复垦。在落实必要的防治措施后,对当地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6)地下水环境:根据地下水现状评价及预测分析,本项目运营期及服务期满后两个阶段均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地下开采疏排地下水主要影响范围仅包括为矿区划定范围及其周边山地,并不影响周边各村民小组。矿山营运期,随着采矿深度的加大,由于水位下降,可能引起岩溶塌陷。服务期满后地下水将不再被疏干,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渐恢复,所以服务期

30、满后对地下水水位影响较小。 (7)水土流失: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发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7.70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4.23hm2。工程无弃渣。工程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7548.82 t,新增土壤流失总量7325.52 t。生产运行期(包括试运行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矿山开采区是主要的水土流失源,其次为排土场和辅助运输公路区等水土流失部位,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发生。综上所述,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开挖矿山,扰动原地表,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降低水土保持功能,加剧水土流失,可能对工程的

31、施工生产安全造成影响,并对周边水系及当地自然景观造成影响。 为防止发生山洪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害,本评价针对矿区的地形特点提出设置截流沟的要求。3.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 根据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荔枝岭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区现场调查,本区岩性主要为中三叠世花岗岩,边坡为花岗岩岩质边坡,为硬质岩,稳定性较好,根据类似采石场治理经验及选取的治理方案,对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治理技术方法说明如下: 、采空区边坡治理技术方法边坡治理以主要消除地质灾害为主,岩石边坡不适合植物生长,可行的绿化方式是在坡脚栽植山黄麻、细基丸、南蛇藤等木本植物,通过植被覆盖护坡达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这种

32、技术主要针对岩石边坡的植被防护,方法简单实用。结合同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经验,本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选址岩石边坡坡脚设置种植沟槽附图栽植山黄麻、细基丸等木本植物护坡技术方法,即可达到复绿的要求。具体是在最终边坡每个终了平台根部设顶宽1.0m、底宽0.5m、深0.6m倒梯形截水沟,拟收集回填部分耕植土,及时种植木本植物(如山黄麻、细基丸、南蛇藤等)。达到边开采边恢复植被的效果。种植土回填深度不低于50cm;然后选择生长迅速的木本植物(山黄麻、细基丸、南蛇藤等),种植株距20cm。在岩石边坡坡脚向上8m范围的坡面上不知附着细长的竹竿,根据木本植物的生长导向,及时做好生长牵引。矿区年平均

33、降雨量约1263mm,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域。满足岩石边坡坡脚种植沟槽覆土栽植木本植物护坡技术的应用条件。为达到治理效果,本次治理工程所有植物设定的养护时间为12个月。结合矿区实际情况设计参数选取:A、木本植物类型根据施工所在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植物以适宜本地生长环境的木本植物为主。选择当地具有生长优势的种苗,可优选适宜本地气候、土壤的植物物如:a、山黄麻:采空区边坡栽植选用山黄麻木本植物,生于海拔100-2000米湿润的河谷和山坡混交林中,或空旷的山坡 ,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小乔木,高达10米,或灌木;树皮灰褐色,平滑或细龟裂;小枝灰褐至棕褐色,密被直立或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绒毛。叶纸质

34、或薄革质,宽卵形或卵状矩圆形,稀宽披针形,长7-15 (-20) 厘米,宽3-7 (-8) 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稀锐尖,基部心形,明显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两面近于同色,干时常灰褐色至棕褐色,叶面极粗糙,有直立的基部膨大的硬毛,叶背有密或较稀疏直立的或稀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绒毛(茸毛),有时稀疏地混生褐红色(干时)串珠毛,基出脉3,侧生的一对达叶片中上部,侧脉4-5对;叶柄长7-18毫米,毛被同幼枝;托叶条状披针形,长6-9毫米。雄花序长2-4.5厘米,毛被同幼枝;雄花直径1.5-2毫米,几乎无梗,花被片5,卵状矩圆形,外面被微毛,边缘有缘毛,雄蕊5, 退化雌蕊倒卵状矩圆形,压扁,透明,在

35、其基部有一环细曲柔毛。雌花序长1-2厘米;雌花具短梗,在果时增长,花被片5-4,三角状卵形,长1-1.5毫米,外面疏生细毛,在中肋上密生短粗毛,子房无毛;小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具缘毛,在背面中肋上有细毛。核果宽卵珠状,压扁,直径2-3毫米,表面无毛,成熟时具不规则的蜂窝状皱纹,褐黑色或紫黑色,具宿存的花被。种子阔卵珠状,压扁,直径1.5-2毫米,两侧有棱。花期3-6月,果期9-11月,在热带地区,几乎四季开花。 山黄麻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成活率较高,是边坡、护坡的必选植物。 b、细基丸:细基丸,叶纸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有时为椭圆形,长6-19厘米,宽2.5-6厘米,顶端钝,

36、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叶面除中脉被微柔毛外无毛,干时蓝绿色,叶背淡黄色,被柔毛;侧脉每边7-8条,纤细,上面微凸起,下面凸起,网脉明显;叶柄长2-3毫米,被疏粗毛。花单生于叶腋内,绿色,直径1-2厘米;花梗长1-2厘米,被淡黄色疏柔毛,中部以下有叶状小苞片1-2个;萼片长圆状卵圆形,长8-9毫米,渐尖,外面被疏柔毛;花瓣内外轮近等长,或内轮的稍短,厚革质,长卵圆形,长8-9毫米,被微毛,干后黑色;药隔顶端截形;心皮长圆形,被柔毛,柱头卵圆形,顶端全缘,每心皮有胚珠1颗,基生。果近圆球状或卵圆状,直径约6毫米,红色,干后黑色,无毛;果柄柔弱,长1.5-2厘米。花期3-5月,果期4-10月。

37、 我国主要分布于琼、粤、桂、滇。东南亚地区亦有分布。生于丘陵山地或低海拔的山地疏林中。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印度等也有。 B、南蛇藤:南蛇藤小枝光滑无毛,灰棕色或棕褐色,具稀而不明显的皮孔;腋芽小,卵状到卵圆状,长1-3毫米。叶通常阔倒卵形,近圆形或长方椭圆形,长5-13厘米,宽3-9厘米,先端圆阔,具有小尖头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到近钝圆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光滑无毛或叶背脉上具稀疏短柔毛,侧脉3-5对;叶柄细长1-2厘米。聚伞花序腋生,间有顶生,花序长1-3厘米,小花1-3朵,偶仅1-2朵,小花梗关节在中部以下或近基部;雄花萼片钝三角形;花瓣倒卵椭圆形或长方形,长3-4厘米,宽2-2

38、.5毫米;花盘浅杯状,裂片浅,顶端圆钝;雄蕊长2-3毫米,退化雌蕊不发达;雌花花冠较雄花窄小,花盘稍深厚,肉质,退化雄蕊极短小;子房近球状,花柱长约1.5毫米,柱头3深裂,裂端再2浅裂。蒴果近球状,直径8-10毫米;种子椭圆状稍扁,长4-5毫米,直径2.5-3毫米,赤褐色。花期5-6月,果期7-10月。南蛇藤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一般多野生于山地沟谷及临缘灌木丛中。垂直分布可达海拔1500m。性喜阳耐阴,分布广,抗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栽植于背风向阳、湿润而排水好的肥沃沙质壤土中生长最好,若栽于半阴处,也能生长。 C、种植土:土壤可因

39、地取材,选取矿区附近原有的地表土或选取就近可以采集的粘土、黄土或沙土。如沙土、粘土、黄土的肥力不足,选用优质的种植土,种植土要干净无杂质、无杂草。D、肥料:主要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化学肥料多采用缓解复合肥,有机肥主要有鸡粪、家畜粪,但都必须经过充分的发酵,以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过多的病害。E、施工设备:冲击钻、锄头、铁铲、斗车、铲车等。、采空区植被恢复治理技术方法矿山采空区为石质区域,不适合植物生长,可行的绿化方式是在采空区底板覆土栽植园林绿化植物。根据采空区周边地质环境条件,考虑植树、覆土的绿化成本,绿化方案可选择扶桑、黄花夹竹桃等。树穴尺寸一般为0.4m(长)0.4m(宽)0.5m(深

40、),或以施工单位选用树种而定,种植株距为22m。常用的园林绿化植物类型:A、扶桑:落叶灌木,高达6米,一般温室培高约1米1。叶宽卵形或狭卵形,长49厘米,基部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粗齿或缺刻,两面无毛,或在背 面沿侧脉疏生星状毛。花下垂,直径610厘米;花柄长35厘米,近顶端有节;小苞片67,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合生,疏生星状毛;花萼钟形,裂片卵状披针形,有星状毛;花冠漏斗形,淡红色或玫瑰红色;雄蕊柱和花校长,伸出花冠外。蒴果卵状球形,长约25厘米,顶端有短晓。花期67月。 扶桑鲜艳夺目的花朵,朝开薯萎姹紫嫣红,在南方多散植于池畔、亭前、道旁和墙边,盆栽扶桑适用于客厅和入口处摆设。木槿又名朝开

41、暮落花,原产我国和印度。喜温暖湿润气候,宜阳光充足,也稍耐阴,耐干旱,耐湿,耐瘠薄土壤,抗寒性较强。 B、黄花夹竹桃:原产美洲热带,西印度群岛及墨西哥一带;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南方各省广为栽培,长江流域及其以北行温室栽培。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有乳汁。叶互生,线形或狭披针形,长1015cm,宽612mm,光亮无毛,边缘稍反卷,无柄。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花冠色,漏斗状,裂片5,左旋,喉部有5枚被毛鳞片;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子房2室,柱头盘状,花盘黄绿色,5浅裂。核果扁三角状球形,直径34cm,熟时浅黄色,内有种子34粒。种子两面凸起,坚硬。花期612月,果期11月至次年

42、2月。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常绿大型灌木。树冠开展。枝直立而光滑,丛生,嫩枝具棱,分枝力强。叶披针形,常34叶轮生,枝条中下部多对生,厚革质,叶脉明显。枝叶内均有少量乳汁。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漏斗状,5裂,瓣上有皱,裂片向右扭旋,粉红至深红色,多数为重瓣和半重瓣。花期长,自6月开始到10月陆续有花。园艺品种甚多,常见者有白花夹竹桃、红花夹竹桃。、排土场整理及植被恢复治理技术方法对原采空区内的堆土平整平稍加压实,并覆土植树绿化(由于土层浅薄,岩石较多,水分条件欠佳,根据现有的林木生境,应以耐贫瘠的树种为主,选用如扶桑和黄花夹竹桃等园林绿化植物。具体树种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确定)。、完善排水系统及技术方法

43、沿采空区顶部和两侧距离采场边界510m的地方开挖顶宽1.0m、底宽0.5m、深0.6m的简易排水沟及在最终边坡每个终了平台根部设顶宽1.0m、底宽0.5m、深0.6m截面为梯形的建议排水沟,防止地表降水对治理工程的破坏,减小地表水对治理工程的冲刷作用。采用机械如冲击钻、挖机、打眼爆破等。、临时场地的治理及植被恢复治理技术方法主要对矿石破碎加工厂及产品堆场、办公、生活区整理,并植树绿化。根据治理目标,本次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沿采空区设置警示牌、场地整理(采空区底板、矿石破碎加工厂及产品堆场、办公、生活区整理,临时设施拆除),开采台阶覆土、绿化、修建排水系统等。结合矿区实际情况,选择当地具有生长优势的

44、种苗,可优选适宜本地气候、土壤的植被物如山黄麻、细基丸、南蛇藤等木本植物恢复原有植被。主要工作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为开采结束前和开采结束后两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治理工作量详见表9.1-1。矿山开采结束后采取的治理工程是本次估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经费的依据,该阶段设计采取的治理工程分述如下:、采空区治理采场治理面积约23641m2,治理内容包括:在采空区外围显眼位置设置警示牌4块;采空区覆土23641m3(排土场堆放的剥离土,覆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壤1.0m),植树5910株(株行距22m2);总台阶面积9456 m2,开采台阶覆土4728 m3(排土场堆放的剥离土,覆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壤0

45、.5m),植树2364株(株行距22m2);终了平台根部覆土851 m3(倒梯形截水沟截面积截水沟长度),开采边坡坡脚种植木本植物1891株(株行距1m)。、排土场治理利用原有采空区作为堆土场,面积25000m2,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已在采空区中堆放的剥离土,加上该采空区本身的剥离层,只需加以平整、压实,就可以种树绿化。堆土场共植树6250株(株行距22m2)。、临设场地治理碎石加工厂及产品堆场,面积6000 m2,覆土6000 m3(排土场堆放的剥离土,覆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壤1.0m),植树1500株(株行距22m2);办公、生活区场地,面积750 m2,覆土750 m3(排土场堆放的剥离土,覆

46、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壤1.0m)植树188株(行距22m2)。总台阶面积28992 m2,开采台阶覆土14496 m3(以剥离表土层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壤0.5m)植树7248株(株行距22m2);终了平台根部覆土752 m3(倒梯形截水沟截面积截水沟长度),开采边坡坡脚种植木本植物957株(株行距1m)。、治理工程施工工艺及措施采矿施工要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设计进行施工,防止边坡过高过陡的现象出现,及时清理开采坡面松散岩土体;合理设置挡墙(挡土墙的施工应按有资质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排水系统,防止被水冲刷坡面而影响土体内部结构,形成崩塌;确保边坡的稳定性。A、边坡休整根据设计方案,采空区边坡需进行休整,对于高陡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