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802034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7134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33802034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733802034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733802034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733802034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733802034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33802034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33802034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1、主、引桥主要结构2、工程地质概况3、气候、水文条件三、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3.1 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3.2 评估办法四、二郎河特大桥风险评估4.1总体风险评估4.2专项风险评估4.3 风险分析4.4 风险估测五、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5.1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六、风险控制6.1 一般风险源控制6.2 重大风险源控制6.3风、雨天气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七、评估结论二郎河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交质监发【2011】217号。2、仁赤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

2、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4、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项目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1、主、引桥主要结构 二郎河特大桥为一座整体

3、式大桥,桥梁起止桩号K53+382.46K54+083.54桥梁全长701.08米,设计为340+(106+200+106)+440预应力砼连续钢构、预应力砼T梁。40m T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主桥桩基4#、5#墩桩基直径为2.8m,桩长分别为45m、40m,共32颗桩基;3#、6#墩桩基直径为2.0m,设计桩长为25m,共16颗桩基;1#、9#墩桩基直径为2.0m,设计桩长为18m,共8颗桩基;2#、7#、8#墩桩基直径为1.8m,设计桩长为20m,共24颗桩基;共全桥桩基80棵。全桥直径墩柱1.8m 8个,双肢薄壁墩2个,空心薄壁墩10个;地系梁4个,墩系梁2个,主墩系梁6道;盖梁

4、12个,帽梁4个;U型台扩大基础4个,预制40m T梁70片。主梁设计标号为C55;预制T梁设计标号为C50;护栏设计标号为C30;搭板设计标号为C30;双柱式墩墩身设计标号为C40,墩帽为C40;空心薄壁墩墩帽设计标号为C50,墩身为C40,主墩墩身设计标号为C50;桩基、承台、地系梁、桩帽设计标号均为C30。 主桥上部为(106+200+106)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采用分离的上、下行独立的两座桥,单幅单箱单室截面,箱梁底宽6.0m高度跨中为4.4m,支点处箱梁中心梁高12.2m,由距主墩中心8.0m处往跨中方向91m段按1.8次抛物线变化。主桥箱梁在中墩对应桥墩薄壁位置设计4

5、个中横板,厚度各为0.7m;中跨跨中设置0.4m的跨中横隔板,边跨端部设厚度为2.0m的横隔梁,其余部位不设横隔板。箱梁在横桥向底板保持水平,腹板竖直,顶板设2%的横坡,单向横坡通过内外侧腹板高度来调整。箱梁根部底板厚130cm,跨中底板厚32cm,箱梁高度以及箱梁底板厚度按1.8次抛物线变化。箱梁腹板根部厚90cm,跨中厚55cm,箱梁腹板厚度在腹板变化段按直线段渐变,由厚90cm变至70cm,再由70cm变至55cm。箱梁顶板厚度28cm,箱梁顶宽10.65m,底宽6m,顶板悬臂长度2.325m,悬臂板端部厚18cm,根部厚70cm。箱梁顶设有2%的横坡,箱梁浇筑分段长度为18m长0号段+

6、73.5+44.0+114.5m,边、中跨合拢段长均采用2m,边跨现浇段长4.5m。主桥上部构造按全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采用C55混凝土,采用三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采用标准强度1860Mpa的钢绞线,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箱梁纵向钢束每股直径15.2mm,大吨位群锚体系;横向预应力钢束布置于顶板和0号段横隔板处,采用单向张拉;竖向预应力采用精轧螺纹钢筋和钢绞线。纵向预应力束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竖向预应力束管道采用预埋铁皮管或加厚金属波纹管成孔。本桥4、5号桥墩为主桥桥墩,即墩梁固结墩,采用双肢空心薄壁墩配桩基础,4号桥墩双肢墩高分别为166.405m和166.205m;5号桥墩

7、双肢墩高分别为163.005m和162.805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肢间净距12.5m;单肢截面外侧3.58.0m、内侧1.56.0m,壁厚1.0m,四周设0.50.5的倒角;空心墩在其底部和顶部设3m厚的实体过渡段;纵横向隔一定距离用系梁将纵向双臂墩和横向两幅墩连成整体以满足结构稳定要求,每墩纵横向共设3道系梁。主墩承台采用左右幅整体式承台,平面尺寸22.622.0m,厚5m。基础采用桩径2.8m的挖孔灌注桩,基桩按纵向四排、横向四排布置,每墩整幅桥宽共16根桩,主墩基桩均按端承桩设计。主、引桥间3、6号过渡墩采用等截面矩形空心墩,3号过渡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94.42m和99.4

8、2m;6号过渡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90.88m和84.88m。单幅墩截面外侧3.56.0m、内侧2.34.6m,壁厚0.60.7m,四周设0.30.2的倒角,空心墩在其底部和顶部设1m厚的实体过渡段,沿桥墩高度每间隔30m左右设一道横隔板,共2道横隔板,中间开设人孔;单幅墩承台平面尺寸8.68.6m,厚3m;单幅桥基桩采用4根直径为2.0m的挖孔灌注桩,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过渡墩顶设9.7m宽钢筋混凝土双悬臂高低帽梁,以满足两侧不同梁高的需要;主桥箱梁侧帽梁下设5000KN级单向、双向钢支座各一套;T梁侧帽梁下设GJZF4滑板支座5套。引桥下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双悬臂高低帽梁,各墩均为固结墩,桥墩根

9、据墩高采用分幅双柱墩和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实心墩,基础采用挖孔桩基础,桩基直径1.82.0米。1、9号墩为双柱式分幅墩,1、9号墩均为固结墩、与上构T梁固结;1、9号墩墩身分别采用180、160cm矩形双柱式墩身,墩顶设9.7m宽、1.7m高钢筋混凝土双悬臂帽梁;基础采用200cm挖孔桩基础,桩柱对应,桩顶设桩帽、桩顶系梁。2、7、8号墩均为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实心墩,与上构T梁固结。2、7号墩为等截面矩形空心墩,2号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58.85m、63.85m;7号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69.92m和62.92m。2、7号单幅墩截面外侧3.06.0m、内侧1.84.6m,壁厚0.60.7m,四周设0

10、.30.2的倒角,空心墩在其底部和顶部设1m厚的实体过渡段,沿桥墩高度每间隔30m左右设一道横隔板,共两道横隔板,中间开设人孔;单幅墩承台平面尺寸7.57.5m,厚3m;单幅桥基桩采用4根直径为1.8m的挖孔灌注桩,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8号墩为等截面矩形实心墩,8号墩左右幅墩高分别为48.22m、43.22m,8号单幅墩截面外侧2.26.0m。单幅墩承台平面尺寸7.57.5m,厚3m;单幅桥基桩采用4根直径为1.8m的挖孔灌注桩,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0#、10#号桥台均为一字型带耳墙式桥台,桥台胸墙及耳墙为厚0.5m的钢筋砼结构,基础为钢筋砼结构的扩大基础,单幅侧平面尺寸11.242.9m,厚

11、1m,基底承载力不小于400Kpa。桥面铺装采用8cm厚C50混凝土调平层+10cm沥青混凝土,伸缩缝为160mm、480mm型伸缩缝。2、工程地质概况桥址区属垄岗溶谷地貌,微地貌为河流沟谷、斜坡,大桥区位近南北向的河谷,横断面呈V型,地形坡度陡,沟壑深切,谷岸陡立,坡度约4060,局部陡壁发育,河谷底宽约30 m。区内桥轴线经过地面最高处标高约为702.0m,位于特大桥两端桥台处,最低处标高为448.0m,位于河流沟谷中心,相对高差254m。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度。桥址区新近构造活动迹象不明显,基本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适宜公路桥

12、梁建设。桥址区地基岩土层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土和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灰岩、溶塌角砾岩构成。第四系残坡积土层零星分布,工程性能差,承载力低,不能作为桥基持力层;9-2-1强风化灰岩分布局限,力学性能差,承载力差,稳定性差,不宜作桥基持力层;8-3-2中风化溶塌角砾岩呈层状多层分布,局部透镜状,分布不连续,具一定厚度,胶结程度一般较好,力学性能一般,承载力一般,可作桥基持力层,但应做好不均匀沉降防护措施;9-2-2中风化岩厚度大,力学性能好,承载力高,分布较连续,是桥基良好持力层。3、气候、水文条件本桥沿线属北亚热带冬春半干燥夏湿润型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最冷月1月平均2.4,最热月7月平均23

13、.1,极端最高34.4,极端最低-8.4。年平均最高气温30的日数为14.3天,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为33.4天,平均无霜期254.0天。年平均降水量1127.8毫米,集中于下半年。年平均降雨日数210.3天,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55.3天,暴雨日(日降水量50.0毫米)2.1天,大暴雨日(日降水量100.0毫米)0.4天。最大一日降水量达178.8毫米。全年平均雾日数30天。桥址区地表水较发育,主要为桐梓河支流两岔河,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控制显著,降雨时水流较大,枯水季时水量小,河流对大桥建设无影响,可供工程施工用水。区内地下水为松散层孔隙水及基岩岩溶裂隙水,能够满足本桥施工用水要求。三、评

14、估过程和评估办法识别风险的思路很多,本次风险识别主要以专家调查评议为主。根据施工设计图提供的资料、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综合类比分析,并对照国家标准、部门及行业规章进行识别分析。3.1 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具有工作经验的且对工程风险有足够认识的高级工程师组成。序号姓名职务职称1祖连春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2王计东项目总工高级工程师3许会生安全负责人工程师4孙海杰工程部部长工程师5于二军质检部部长工程师6刘哲平办公室主任工程师3.2 评估办法以地质勘探图和施工图的设计资料为主线,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进行评估。具体采用了专家评议法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矩阵法及指标体

15、系法定量分析的办法来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四、二郎河特大桥风险评估4.1总体风险评估在开工前根据桥梁的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桥梁的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等级。二郎河特大桥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得分说明建设规模(A1)40mLk150m或100L1000m1-22结合实际,综合判定地质条件(A2)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1-33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气候环境条件(A3)气候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2-32大风、暴雨影响高墩、架梁施工地形地貌条件(A4)山岭区:峡谷4-6

16、6峡谷内有河流,两侧山体陡峭桥位特征(A5)陆地 3-64综合考虑交通量施工工艺成熟度(A6)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0-10.5施工经验丰富根据公式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值R:R=A1+A2+A3+A4+A5+A6=17.5另根据总体风险值R划分标准,总体风险等级划分见表1表1 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极高风险)14分及以上等级(高度风险)913分等级(中度风险)58分等级(低度风险)04分根据总体风险划分标准,二郎河特大桥大总体风险等级级(极高风险),需要对其做专项风险评估。4.2专项风险评估专项风险评估按照以下评估流程图进行。 风险源辨识资料收集和现场勘察施工

17、作业程序分解分析主要事故类型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 风险分析分析事故的致险因子确定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一般风险源检查表法LEC法重大风险源风险矩阵法指标体系法桥梁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措施建议评估过程记录及签字编写评估报告动态评估 风险估测形成图1风险源普查清单表形成风险分析表形成风险估测汇总表形成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表图1 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为方便风险评估,先将本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到分项工程,本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表(表2)表2 二郎河特大桥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表序号施工作业活动1基坑施工2人工挖孔桩3灌注桩施工4钢筋工程施工作业5

18、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6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7墩(柱)塔施工8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和预应力混凝土T梁式上部结构施工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内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形成本桥梁的风险源普查清单(表3)表3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管理不当专家咨询2施工工人小组讨论3材 料相关人员调查4安全设施专家咨询5操作不当相关人员调查6作业不当小组讨论7物体打击专家咨询8作业环境小组讨论4.3 风险分析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应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实施,并采用鱼刺图

19、法进行分析。图2 鱼刺图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分析致险因子时应找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并结合以往施工中发生的典型事故得出如下事故类型对照表(表4)和风险源风险分析表(表5)表4 桥梁施工事故类型对照表 事故类型主要作业内容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中毒窒息坍塌容器爆炸人工挖孔灌注桩墩柱施工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与拆除钢筋工程作业悬臂挂篮施工现浇法作业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拆除架桥机安装作业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上部结构施工表5 风险源风险分析表施工作业内容潜在事故内容致险因子受伤害人类 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人工挖孔灌注桩高处坠落

20、安全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重伤坍塌作业环境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重伤死亡物体打击物体打击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中毒窒息作业环境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死亡墩柱施工高处坠落安全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重伤坍塌作业环境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重伤、死亡起重伤害作业不当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死亡物体打击物体打击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钢筋工程施工作业容器爆炸作业不当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轻、重伤触电安全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重伤、死亡物体打击物体打击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机械伤害操作不当作业人员本身轻、重伤模板、支架和爬模翻模安装与拆除高处坠落安全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重伤坍塌

21、施工人员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轻、重伤、死亡物体打击物体打击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拆除坍塌施工人员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轻、重伤、死亡物体打击物体打击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高处坠落安全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重伤0#块、悬臂浇注、挂篮施工高处坠落安全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重伤起重伤害作业不当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死亡坍塌施工人员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重伤、死亡物体打击物体打击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机械伤害操作不当作业人员本身轻、重伤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张拉、防撞拦施工高处坠落安全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重伤机械伤害操作不当作业人员本身轻、重

22、伤物体打击物体打击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起重伤害作业不当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轻、重伤、死亡4.4 风险估测风险估测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数量估算。风险估测方法应结合工程施工内容、安全管理方案、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等因素确定。评估小组通过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对本桥梁进行了风险估测,形成了风险估测汇总表(表6)。表6 风险估测汇总表 编号风险源风险估测作业内容潜在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可能性风险大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1人工挖孔灌注桩坍塌一般一般偶然中度物体打击一般一般很可能高度高处坠落一般一般可能中度中毒窒息一般一般不太可能低度2墩柱施工坍塌重大重大偶然高度物体打击较

23、大一般很可能高度高处坠落较大一般很可能高度起重伤害较大一般偶然中度3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与拆除高处坠落一般一般可能中度物体打击一般一般可能中度坍塌重大重大偶然高度4钢筋工程施工作业容器爆炸重大较大不太可能中度触电一般一般很可能高度物体打击一般一般可能中度机械伤害一般一般很可能高度5悬臂挂篮施工现浇法作业高处坠落较大一般可能高度起重伤害较大较大偶然中度坍塌重大重大可能高度物体打击较大较大可能高度机械伤害较大一般可能高度6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拆除坍塌重大较大偶然高度物体打击一般一般偶然中度高处坠落一般一般偶然中度7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上部结构施工高处坠落较大一般可能高度起重伤害较大较

24、大偶然中度物体打击较大一般可能高度机械伤害一般一般可能中度五、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重大风险源估测按指南推荐的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进行动态风险估测。其中事故可能性取决于物的状态引起的事故可能性与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起的风险抵销的耦合。事故可能性的等级分为四级,如表7所示:表7 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绘概率等级0.31很可能40.030.30.1可能30.0030.03001偶然20.0030.001不太可能1事故严重程度主要考虑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根据人员伤亡类别或直接经济损失其等级可以分为四级,见表8、表9:表8 按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等级1234定性描述一般较大重大特大人

25、员伤亡死亡(失踪)3或重伤103死亡(失踪)10或10重伤5010死亡(失踪)30或50重伤100死亡(失踪)30或重伤50表9 按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等级1234定性描述一般较大重大特大经济损失(万元)Z1010Z5050Z500Z500专项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见表10:表10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严重等级程度可能性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大1234很可能4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可能3中度高度高度极高偶然2中度中度高度高度不太可能1低度中度中度高度5.1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桥梁工程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事故严重程度的估测采用专家调查法,事故可能性的评估采用指标体系法。5.1.1 安

26、全管理评估指标,见表11:、表11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赋分值得分总承包企业资质A三级3二级2一级1特级00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B无资质1有资质00历史事故情况C发生过重大事故3发生过较大的事故2发生过一般事故1未发生过事故00作业人员经验D无经验2经验不足1经验丰富00安全管理人员配备E不足2基本符合规定1符合规定00安全投入F不足2基本符合规定11符合规定0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G不符合合同要求2基本符合合同要求11符合合同要求0专项施工方案H可操作性较差2可操作性一般1可操作性较强00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公式:M=A+B+C+D+E+F+G+H=1因为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能引

27、起风险的抵消,所以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M找出与之对应的折减系数,见表12:表12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计算分值(M)折减系数121.29M121.16M813M50.90M20.8得出本项目的安全管理折减系数=0.85.1.2 人工挖孔桩作业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见表13:表13 人工挖孔桩作业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序号评估指标分类赋分值得分1桩长L15米4662地形条件山岭区2333土石条件四类六类土(常采用爆破法)304地质条件施工区域内地质条件不良,存在滑坡2335地下水地下水深层分布,施工基本不可能穿越0-116有毒有害气体无有毒有害气体分布007地下构造物无地下构筑物分

28、布00合计(R)13根据公式人工挖孔桩事故可能性分值P=R=10.4,结果四舍五入取10,参照表14得出本桥梁人工挖孔桩重大危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为3级。表14 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标准等级标准计算分值(p)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级p14很可能46p14可能33p6偶然2p3不太可能15.1.3 墩柱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见表15:表15 墩柱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序号评估指标分类赋分值得分1墩柱高度H303662气候环境条件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1-313施工方法机械滑架翻模0-104临时结构设计采用专业设计方案0-10合计(R)7根据公式墩柱施工事故可能性分值P=R=5

29、.6,结果四舍五入取整6,参照表14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标准等级标准得出本桥梁墩柱施工重大危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为3级。5.1.4悬臂浇筑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悬臂浇筑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主要基于挂篮坍塌事故,见表16。表16 悬臂浇筑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序号评估指标分类赋值得分1挂篮形式三角挂篮13 12行走方式一次走行到位0103节段尺寸节段长度5米以上(不含)或节段宽度15米以上(不含)1324气候环境条件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1315设计与制作采用专业设计方案0116交通状况跨域公路、铁路等开放交通364 合计(R)9根据公式悬臂浇筑施工事故

30、可能性分值P=R=7.2,结果四舍五入取整7,参照表14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标准等级标准得出本桥梁墩柱施工重大危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为3级。5.1.5悬臂拼装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悬臂拼装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主要基于起重吊装事故,见下表17。表17 悬臂拼装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序号评估指标基准分得分1吊具及锚具设计、制作采用专业设计验证方案或相关合格且可靠产品0111吊装方式采用卷扬机吊装1333气候环境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1314施工位置山区133总分(R)8根据公式悬臂拼装事故可能性分值P=R=6.4,结果四舍五入取整7,参照表14典型重大风险

31、源事故可能性标准等级标准得出本桥梁墩柱施工重大危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为3级。5.1.6 架桥机安装法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架桥机安装法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主要基于架桥机倒塌事故,见下表18。表18 架桥机安装法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序号评估内容基准分得分1行走方式横向墩顶移梁133纵向步履式012导梁形式双导梁0114喂梁方式侧向取梁型1324桥梁线形弯桥1325气候环境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1316设计与制作采用专业设计验证方案或相关合格且可靠产品011总分10根据公式架桥机安装事故可能性分值P=R=8,参照表14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标准等级标准得出本桥梁墩柱施

32、工重大危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为3级。5.1.7 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级,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本桥梁具体施工作业活动的风险等级,并形成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表19)。表19 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严重程度等级风险等级评定理由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人工挖孔桩坍塌312专家调查法 风险矩阵法墩柱施工坍塌233专家调查法 风险矩阵法模板、支架安装与拆除坍塌233专家调查法 风险矩阵法钢筋工程触电411专家调查法 风险矩阵法爬模、翻模施工312专家调查法 风险矩阵法塔吊、龙门吊拆除 坍塌232专家调查法 风险矩阵法悬臂浇注、拼装施工高处坠落321专家

33、调查法 风险矩阵法架桥机安装法施工物体打击321专家调查法 风险矩阵法六、风险控制6.1 一般风险源控制一般风险控制措施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要求来制定。一般风险源应对的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的风险控制措施应简明扼要,明确安全防护、安全警示、安全教育、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6.2 重大风险源控制为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并保证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施工过程中方案的科学化、合理化,降低各种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决策风险等不稳定因素,针对二郎河特大桥的特点,针对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编制了相对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并举办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其措施如下: 表17 人工挖孔桩施工

34、风险防控对策人工挖孔桩施工前,风险防控应重点考虑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事故、高处坠落事故以及中毒窒息事故类型。序号风险防控对策及建议1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根据桩的直径、桩深、土质、现场环境等状况进行混凝土护壁结构的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企业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2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对现场环境进行调查,掌握以下情况:(1)地下管线位置、埋深和现况;(2)地下构筑物(人防、化粪池、渗水池、古坟墓等)的位置、埋深和现况;(3)施工现场周围物建(构)筑屋、交通、地表排水、振动源等情况;(4)高压电气影响范围3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工程项目经理部的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承担施工的专业

35、分包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交底内容应包括施工程序、安全技术要求、现况地下管线和设施情况、周围环境和现场防护要求等。4人工挖孔作业前,专业分包负责人必须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5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物质准备情况,确认符合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材料充足,能保证正常的、不间断的施工。(2) 施工所需的工具设备(辘轳、绳索、挂钩、料斗、模板、软梯、空压机和通风管、低压变压器、手把灯等)必须完好、有效。(3) 系入孔内的料斗应由柔性材料制作。6当土层中有水时,必须采取措施疏干后方可施工。7人工挖孔桩必须采用混凝土护壁;首节护壁应高于地面20cm;相邻护壁节间

36、应用锚筋相连。护壁强度达5Mpa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施工中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的层深,挖一层土方施做一层护壁,严禁超要求开挖、后补做护壁的冒险作业。8人工挖孔作业过程中应满足下列要求:(1)每孔必须两人配合施工,轮换作业。孔下人员连续作业不得超过2h,孔口作业人员必须监护孔内人员的安全。(2)孔下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3)桩孔周围2m范围内必须设护栏和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3m内不得行驶或停放机动车。(4)严禁孔口上作业人员离开岗位,每次装卸土、料时间不得超过1min。(5)土方应随挖随运,暂不运的土应堆在孔口1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m。孔口1m范围内不得堆放任何材料。(6)料斗装土、

37、料不得过满。(7)孔口上作业人员必须按孔内人员指令操作辘轳。向孔内传送工具不得大于50cm,严禁超挖。(9)作业人员上下井孔必须走软梯。(10)暂停作业时,孔口必须设围挡和按安全标志或用盖板盖牢,阴暗时和夜间应设警示灯。9施工中孔口需要垫板时,垫板两端搭放长度不得小于1m,垫板宽度不得小于30cm,板厚不得小于5cn。孔径大于1m时,孔口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并扣牢保险钩,安全带必须有牢固的固定点。10料斗和吊索具应具有轻、柔软性能,并有防坠装置。11孔内照明必须使用36V(含)以下安全电压。12人工挖孔作业中,应检测孔内空气质量,确定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 孔内空气中氧

38、气浓度应符合现行缺氧危险作业安全指南(GB8958)的有关要求;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本指南附录N的有管要求。(2) 现场必须配备气体检测仪器。(3) 开孔后,每班作业前必须打孔盖通风,经检测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在要求范围内并记录,方可下孔作业;检测合格后未立即进入孔内作业时,应在进入作业前重新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并记录。(4) 孔深超过5m后,作业中应强制通风。13施工现场应配有急救用品(氧气等)。遇塌孔、地下水涌出、有害气体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孔内处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严禁擅自处理、冒险作业。14两桩净距小于5m时,不得同时施工,且一孔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达5Mpa后,另一孔方可开

39、挖。15夜间不得进行人工挖孔施工。16人工挖孔过程中,必须设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控,掌握各桩孔的安全状况,消除隐患,保持安全施工。17挖孔施工中遇岩石爆破时,孔口应覆盖防护,爆破施工应符合有关安全作业要求。18人工挖孔施工过程中,现场应设作业区,其边界必须设围挡和安全标志、警示灯,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表18挂篮悬臂浇筑施工风险防控对策说明 悬臂浇注法施工的风险防控重点考虑坍塌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等类型。序号风险防控对策1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挂篮组拼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并做静载试验;挂篮两侧前移要对称平衡进行,大风、雷雨天气不得移动挂篮,挂篮移动到位以后,要检查前后锚点、吊带、0号块临时锚固是否到位。挂篮移动中应设观察哨进行监护,并设限位装置。2在墩上进行零号块施工并以斜拉托架做施工平台时,在平台边缘处,应设安全防护设施。墩身两侧斜拉托架平台之间搭设的人行道板必须连接牢固。零号块拆模后,应保留一部分平台,为养生及其他作业使用。3使用的机具设备(如千斤顶、滑车、手拉葫芦、钢丝绳等),应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