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147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西部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西部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西部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西部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西部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西部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西部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西部45万吨战略性高端铜加工材制造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 要)项目顾问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铜业部四川省冶金行业协会二O一三年九月目 录1项目概述12产品市场分析23项目建设方案44组织架构与核心团队建设85项目投资估算106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107成本与费用估算118达产年销售收入估算119达产年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210综合财务分析1611机遇、挑战和风险防控1612项目综合评价17附件及附图:1区域位置图1份2四川高性能现代铜加工项目专家评审论证意见;3发明专利材料3份;4易切削无铅环保黄铜合金ROHS符合性认证证书1份;5稀土镧碲铜高导合金材料项目获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无偿

2、支持网上验收合格材料1份;6非含银稀土镧碲高导合金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份;7四川45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新材料项目平面图1份;8两家军工、国企新材料应用证明2份。1项目概述铜及铜合金材料是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广泛用于新能源、信息技术、电力电子、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装备制造等领域,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因此,铜材和铜材品种消耗的多少,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衡量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从“十五”到“十一五”的十年间我国铜材生产产量增长了5.5倍,2012年我国铜材总产量达1100万吨,已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一

3、位,但是从人均耗铜量来看,我国人均耗铜量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人均仅为8公斤,在产品结构上主要是初级产品居多,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在铜材生产企业战略布局方面十分不合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铜加工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作为国家“战略大后方”的西南地区具有规模以上的铜加工企业尚属空白,然而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工业经济发达,铜材需求市场巨大,据调查西南地区年耗铜材约150万吨左右,仅四川地区年耗各类铜材约50万吨以上。为适应四川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四川省政府于2009年9月4日将本项目列入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工业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详见川府发200929号省政府文件附表)作为

4、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支撑项目来抓。由于本项目在国家鼓励的七大新兴产业中,占有“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概念,本项目于2013年7月15日经省经信委批准列入四川省2013年第二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项目建设对推动我国铜加工行业升级换代具有示范作用,对发展地方经济、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和我国铜加工产业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四川45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加工项目,是打造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也是填补四川基础材料产业一项空白项目,项目建设目标:打造中国西部现代高端铜加工产业、做强、做大产业高端,在行业中起“领头羊”的作用。项目总投资312588.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202913.0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9675.98万元。占地面积830亩,设计年产高精铜材及新材料45万吨,估算达产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上缴税金12亿元以上,利润30亿元以上。项目分两期建设,3年内全部建成投产。2产品市场分析铜是古老的金属,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使用时代最悠久的金属。中华民族有5000年以上的文明史,早在48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就已掌握了冶炼、铸造、加工青铜刀技术。进入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金属更为广泛的用于现代科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由于铜具有独一无二的加工性好、强度好、韧性好,并具导电、导热、绝磁、抑菌、耐蚀、耐磨等特殊功能,是其它金属不可替代的材料。

6、为此,可利用现代加工制造技术生产出不同用途的功能新材料。如:航空、航天器燃烧室冷动壁;高速列车用高强高导接触网线;航空、舰船、电站、化工及海洋工程用的高强耐蚀合金铜管,空调、制冷、制热用内螺纹管和外翅片管;电子芯片、电子器材用引线框架和散热器、联接器、变压器等高精带材;电机、电器、仪表、信息产业用的功能性铜合金新材料;电力、建筑、城镇化建设方面用的电线、电缆以及人民生活用的家电、水表、水管等都离不开铜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当前正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际国内加工业加速向西部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本项目的建设将作为西部铜加工产业的主体,承载和迎接“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产业转移

7、,高品质铜材不局限于西南地区150万吨(四川50万吨)消费市场,可以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本项目在国内率先研发生产的C14500合金已占有国内30%左右的市场,并被美、德、法、日等10多个发达国家所选用。本项目所涉及的现代铜材与传统铜材比,主要具备高科技、高精度、高性能、环保、节能、节材等特点,本项目核心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现将本项目涉及的主要产品未来五年市场调查预测分述如下:(1)铜及铜合金棒材:当前国内年消费量为60万吨,西南地区年消费量约4.5万吨,预计2018年全国消费量约115万吨,其中:西南地区消费量约10万吨左右;(2)铜及铜合金管材:当前国内年消费量为55万吨

8、,西南地区年消费量约4.5万吨,预计2018年全国消费量约为110万吨,其中:西南地区年消费量约10万吨左右;(3)铜及铜合金板带:当前全国年消耗量为48万吨,西南地区年消费量4万吨,预计2018年全国消费量约105万吨左右,其中,西南地区年消费量8万吨左右;(4)导电铜排:当前我国年消费量约30万吨左右,西南地区年消费约4万吨左右,预计2018年全国消费量约45万吨左右,西南地区预计年消费约6万吨;(5)“高铁”接触线:当前我国年消费量10万吨左右,西南地区年消费量约2万吨,预计2018年全国消费量约15万吨左右,西南地区年消费量约3万吨左右;(6)无铅环保黄铜合金:当前全国年消费黄铜量为5

9、0万吨左右,西南地区年消费量约3.5万吨,预计2018年全国消费量将达到70万吨以上,西部地区消费量约8万吨左右;(7)电工导电铜杆:当前国内年耗量约480万吨,西部地区年消费量约40万吨左右,预计2018年全国消费量约550万吨左右,其中:西南地区年消费量约70万吨以上;仅以上7种铜材预计国内2018年消费量约1000万吨以上,其中:西南地区消费量约115万吨,加上其它铜材品种其消费市场在150万吨左右。3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建设原则和建设水平定位为: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目标,按“搞起点、高格局、高品质、高集中、大规划、分步走”的建设方针,采用边建设边投产,滚动发展模式,力争在3年内建成工艺

10、装备国际先进、产品质量国际一流的现代高精铜新材料加工制造基地。3.1项目选址:项目选址在成都周边,交通和生产要素等区位战略优势明显,地方政策环境宽松的经济开发区内。3.2工程布局:本项目为产城一体化项目,总体布局为生活行政管理区,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三个功能区进行布置,总占地面积830亩。行政管理区主要建构物有综合办公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楼、单身宿舍、食堂、浴室、文化活动室、车队车库等。生产区建构筑物主要有熔铸车间、铜管车间、铜棒车间、铜杆车间、铜排车间、高铁接触线车间、铜板带车间、铜深加工车间、机修模具车间、热工动力车间、检测中心等;辅助生产区构建筑物主要有35kv变电站、天然气站、制氧

11、站、空压站、保护性气体站、汽车衡站、污水处理站、净循环水系统、浊循环水系统、厂区供水设施、原料剪切打包间、综合仓库、成品库、备件库、物流中心等。3.3项目建设期与建设目标项目建设分二期三年内建成,实现年产45万吨高精铜材的生产能力,项目建设采取边建设边投产,以滚动发展的模式做到建设与生产两不误。项目一期工程年产20万吨高精铜材、建设期为16个月,一期用地400亩,建筑面积117200m2,其中:铜管车间14400m2、铜棒车间11632 m2无氧铜排铜线坯车间35500m2、铜杆车间28468m2、机修模具车间3000m2,热工动力车间与公用设施10000m2行政办公及生活区14200m2。总

12、投资约4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5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5000万元,达产年销售收入约1278580万元,一期达产年总成本1133502.22万元,纳税29810.56万元,净利润约115267.2万元。主要产品有:碲铜合金棒材10000吨、无铅环保合金棒材5000吨、高效空调铜盘管10000吨、高强耐蚀白铜管5000吨、汽车同步器齿轮管5000吨、无氧铜排、铜线坯15000吨,低氧光亮铜杆150000吨。项目一期工程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t/a2000002产品产量2.1高强高导碲铜合金棒t/a10000(ASTM)专有技术2.2无铅环

13、保黄铜合金棒t/a5000专有技术2.3高效空调制冷管t/a10000高于国标2.4高强耐蚀白铜管t/a5000GB2.5汽车同步器齿轮管t/a5000GB2.6高导无氧铜排、铜线坯t/a15000GB2.7高导低氧光亮铜杆t/a150000GB3原材料3.1主要原材料3.1.11#电解铜t/a1596393.1.21#紫杂铜t/a371383.1.3合金添加剂t/a35503.2辅助材料万元/a9204电kkwh7697612000kw5天然气万m3/a850日供2.6万m36水m3/d54623其中:循环水量m3/d52124复水率94.5%新水量m3/d24997在册职工人数人420其中

14、:生产人员人355管理人员人35服务人员人308工资总额万元/a13479全员货币劳动生产率万元/人a3044.2410占地面积亩400其中:建筑面积m211720011总成本费用万元1133502.22其中:制造成本万元1124588.8管理费用万元1616.62销售费用万元1732.80财务费用万元556412项目一期达产年销售收入万元127858013应纳增值税万元8704.6713.1销售税及附加万元870.514一期利润总额万元135502.6115应纳所得税万元20235.3916净利润万元115267.217可分配利润%7018一期工程总投资万元4000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

15、5000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500019资本金万元13250其中:固定资本金万元8750流动资本金万元450020债务资金万元26750其中:固定债务资金万元16250流动债务资金万元1050021一期工程建设期月12-1622一期工程投资回收期年1.35(含1年建设期)项目二期工程在一期年产20万吨高精铜材的基础上,再增加25万吨生产能力。二期工程建设期二年,用地面积430亩,一二期工程总投资312588.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2913.01万元,流动资金109675.98万元,达产年销售收入3010780万元,达产年总成本费用2535675.61万元,达产年增值税30881.78万

16、元,销售税及附加3088.18万元,所得税66170.16万元,净利润374964.27万元。二期工程完成后可实现年产无氧光亮铜杆30万吨;铜管棒新材料7万吨;无氧铜排、铜线坯2万吨;高精铜板带3万吨;高速铁路接触线3万吨生产能力。3.4项目“三期”规划为打造百年铜企,除向深度开发稀土铜合金,稀土镁合金、单晶铜、超硬合金、高导合金、新能源合金等特种合金新材料、打造具有西部资源特色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外,“十二五”末期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针对我国铜资源长期贫乏的局面,在国外收购铜矿资源,建一条30万吨粗铜(阳极铜)冶炼厂,在国内上一条30万吨阴极铜生产线和5000吨稀贵金属回收生产线,深度向

17、以铜为主有色金属上下游产品延伸、向全产业链发展,届时,本项目将名符其实的实现中国西部第一,国际知名的一流铜业企业集团。4组织架构与核心团队建设4.1核心团队建设组建的新公司将秉承“高效、卓越、团结、奉献”的企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拓展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科学管理为保证,打造国际国内一流的现代铜业企业。为此,在团队建设上必须选聘具有国际视野、德才兼备、廉政敬业、勇于创新的中青年人挑重担,引领企业快速发展。公司高层由5人组成,设董事长1人、常务董事1人、总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财务总监1人。项目前期发起人、牵头人赵秉钧为国内知名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专家,从事金属材料工作40多年,现为

18、四川省冶金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铜加工协会、四川省科技厅、成都市科技局注册材料专家,在铜合金新材料发明创新方面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成功策划和扶持多家小企业获科技部创新基金、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等奖项,同时个人也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和自有技术。2008年被国家四部门授予“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近年来曾参与江西鹰潭铜产业基地、福建紫金海西铜产业基地、山东阳谷祥光铜产业规划及四川、大西南地区“十一五”、“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和国家、省市新材料项目评审验收工作,对全国10万吨以上的大部分铜加工企业和国外知名的铜企业进行参观考察,这对做好本项目将起到一定借鉴作用。4.2

19、公司组织构架项目公司管理模式按二级组织机构设置。公司一级机设“三部一中心”,即:生产运营部:主要负责生产组织、设备管理、安环管理、生产调度、生产统计等工作。市场营销部:主要负责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市场调查、售后服务、驻外人员机构和代理机构的管理。行政事业部:主要负责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监察审计、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物资采购、物流库管、行政文秘等工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要负责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改进、新产品研发与推广,质量监督管理、产品标准、工艺方案制订、化验室日常管理、博士后工作站管理等工作。项目公司二级机构设置:熔铸车间、铜管车间、铜棒车间、铜杆车间、铜排车间、高铁接触线车间、铜板带车间、机

20、修模具车间、热工动力车间、检测中心。4.3项目公司在册职工定员1098人,其中:直接生产人员965人,占87.89%;管理人员93人,占8.47%;服务人员40人,占3.64%。工作制度:主要生产车间实行连续工作制、熔铸、管棒、铜杆、铜排、铜板带车间年工作天数330天,每天工作三班,每班8小时;其余车间年工作天数300天,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管理及服务人员每周只休星期天和国家法定假日,每班8小时。5项目投资估算本项目为“华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战略性高精铜材产业化基地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12588.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2913.01万元,流动资金109675.98万

21、元,占地830亩,建筑面积为31万平方米。6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6.1项目资本金根据国家和有色金属加工行业要求:固定资产投资中,资本金应35%;流动资金投资中,流动资本金应30%的要求,本项目固定资产资本金应为71019.55万元,铺底流动资本金为32902.79万元,项目资本金总额为103922.34万元,符合国家和行业投资要求。6.2项目债务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债务资金为131893.46万元;流动投资债务资金为76773.19万元;债务资金总额为208666.65万元6.3资金筹措:债务资金来自银行借款,项目资本金由企业自筹及引资扩股。6.4资金使用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安排在建设期前二年内投入

22、使用,其中:第一年投入固定资产投资12.3%,约为25000万元;其余的固定资产投资集中安排在第二年使用。流动资金根据不同生产阶段和生产负荷的大小合理安排使用。7成本与费用估算7.1达产年45万吨铜材总成本估算为2535675.61万元;其中:制造成本:2515619.51万元;管理费用:3637.39万元;销售费用:3898.81万元;财务费用:12519.9万元。8达产年销售收入估算达产45万吨铜材销售收入估算为3010780万元。9中国西部45万吨高精铜材项目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2表2 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t/a4500002

23、产品产量t/a2.1低氧光亮电工铜杆t/a3000002.2铜管棒新材料t/a700002.3铜板带新材料t/a300002.4无氧铜排、无氧线坯t/a200002.5“高铁”接触线t/a300003主要原料年需要量3.1紫杂铜t/a831103.2阴极铜t/a3591893.3合金添加剂t/a82954辅助材料万元19365劳动及工资5.1在册职工人数人1098其中:生产人员人965管理人员88服务人员人455.2企业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t/人.a409.835.3企业全员货币劳动生产率万元/人.a2742.065.4企业全员工资总额万元/a35316给排水6.1总用水量m3/a1092456

24、.1.1生产总用水量m3/a108245其中:新水m3/d3995循环及回用水量m3/a1042506.1.2生活用水量m3/d10006.2污水排放量m3/d1519其中:生活污水m3/d180仅热污染废水量m3/d13396.3生产用水重复制用率%96.316.4单位产品用水量m3/t0.247供电7.1设备安装总容量KW620007.2设备工作容量KW598007.3年耗电量k-kwh1836007.4单位产品用电量Kwh/t4088供气万m3/年19009总图及外部运输9.1占地面积亩8309.2建筑面积m23102079.3绿化率%25.239.4外部运输t/a100000010投资

25、及资金筹措10.1项目总投资万元312588.9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02913.01流动资金万元109675.9810.2单位产品投资元/t4509.1810.3资金来源10.3.1资本金万元103922.3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71019.55流动资金万元32902.7910.3.2债务资金万元208666.65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31893.46流动资金万元76773.1911成本与费用11.1总成本费用万元/a2535675.61其中:制造成本万元/a2515619.51管理费用万元/a3637.39财务费用万元/a12519.9销售费用万元/a3898.8111.2单位产品总成本

26、费用元/t56348.3512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12.1销售收入(含税)万元/a301078012.2应纳增值税万元/a30881.7812.3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a3088.1812.4利润总额万元/a441134.4312.5所得税万元/a66170.1612.6净利润万元/a374964.2712.7可分配利润%7013清偿能力%13.1偿债备付率%2.2120.0013.2利息备付率%10.1482.2413.3资产负债率%72.0812.7514盈利能力14.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66.38税前%88.5112%(ic)14.2项目投资利润率12%达产年平均税后%82.98

27、达产年平均税前%110.6414.3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a(年)3.2含建设期2年税前a(年)2.9含建设期2年14.4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99.6813%(ic)14.5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249.60达产年平均15盈亏平衡点%31.85达产年平均15.1还款期第一个达产年%36.5015.2还款后第一年%32.2510综合财务分析本项目设计规模为年产高端铜加工产品450kt/a。项目总投资312588.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2913.01万元。流动资金109675.98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为3010780万元,增值税30881.78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为3

28、088.18万元。达产年平均利润总额为441134.43万元,所得税66170.16万元,净利润374964.27万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为88.5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66.38%,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9.68%,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前)2.99年,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3.2年,生产期资产负债率为72.0812.75%,项目偿债备付率为2.2120.00(按5年等额本金偿还考虑),利息备付率为10.1482.24,还款期达产第一年盈亏平衡点为36.50%,还款后第一年盈亏平衡点为32.25%,达产年平均盈亏平衡点为31.85%,以上指标表明项目的经济益好,具

29、有较好的清偿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11机遇、挑战和风险防控今天,面对新的经济格局,为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在西部四川建设大型铜加工项目,适逢机遇又有挑战,也存在风险。机遇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2020年实现小康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和宽松的政策支持,本项目于2013年7月列入四川省2013年第二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这对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本项目资金流、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清偿能力等方面分析,可看出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本项目的主要风险应是经营管理方面的风险和市场竞争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但也是可以规避的风险。为此,我们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主要产

30、品除按国际ASTM、CW005A等标准执行外,其余产品均按高于国家的标准执行,严格把好质量关;市场方面,实行以销定产,直销、网销、代销相结合,采用“快进快出”的措施,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在资金使用方面除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外,本实体经济不搞炒空卖空投机行为,严控期货市场及其它对外投资;在用人方面,实行目标责任制,优胜劣汰,不搞终身制;在技术方面鼓励科技创新求发展,制定和健全各项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重点抓好核心团队建设,培养和秉承“高效、卓越、团结、奉献”的企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面对风险与挑战,我们深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是机遇和挑战同在,成功与风险共存。12项目综合评价(1

31、)项目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产品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2)建设年产45万吨战略性高端铜材规模适当,产品结构合理、在经济转型期定位水平为: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路线、在西南地区行业内起“领头羊”作用,在战略方针上是科学的;(3)采用环保、节能、短流程工艺和先进可靠的装备,节能减排效果显著;(4)项目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项目填补了西南地区一项基础材料 产业空白;(5)测算数据可行、项目经济效益好;(6)项目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7)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对发展地方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以及提升我国铜加工行业水平有推动作用。本项目为我国西部最大的铜加工产业项目,项目走与西部资源相结合的路子,也就抓住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精髓把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源深加工优势,项目建设对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和国家铜加工制造业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二一三年九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