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187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 电影建党伟业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建党伟业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党伟业观后感1我们是幸福的。以前有过和80后同龄人一样的困惑和愤懑,困惑舆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愤懑这个时代给80后生存空间的诸多压力,譬如考学、工作、成家立业等等。但看过庆祝建党90周年献礼大片建党伟业后,我突然对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审视和感悟,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个时代真的亏待我们了吗?我们又真正从中索取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我们大多习惯了身处和平年代,去做自我喜欢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着五

2、彩斑斓的梦想去努力奋斗。相比那个备受列强欺凌、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我们不用提心吊胆的辗转流亡、饥寒交迫,至少我们还有和平的生活,追求梦想的权利和实现梦想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幸福的。当然,我们在通往梦想和成功的路上也会有失败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驱者的鲜血和生命比起来,显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为我们还有更多再来一次的机会,直至获得成功的喜悦。而革命先烈们有的只是前赴后继的坚定信仰,以及将这种信仰托付给同志继续传递的信任,他们甚至大多还没见到过成功的曙光,和他们比起来,我们还是幸福的。此刻有很多人把幸福指数时常挂在嘴边,或抱怨自我的幸福感差,或抱怨国家整体幸福指数不如一些发达国家。孰不知如美

3、国、英国、荷兰、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也才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幸福指数的研究。相比连活下来都不容易的旧社会,我们这天还能座而论是否够幸福,这本身难道不就是一种幸福吗?更何况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都把民生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并在大力实践之中,而幸福指数也渐渐成为了各地政府在改善民生道路上的新追求。从某种好处上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国人体验的更多的是来自于西方物质文化的浸染,比较解放前,大家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没有变,但为之奋斗和付出的精神信仰有所缺失。我们往往会身在福中不知福,会更多的患得患失,会感觉迷茫没有目标,而忽略了我为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或许是如古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

4、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或许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处在转型期,从上到下都会感到阵痛,会暂时降低对幸福的感觉,但从这一刻觉醒还不算晚,我们还有用双手去创造完美幸福未来的大好时光。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纯净信仰,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净化了我的心灵。为了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了后人更加完美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的活着。就让我们一齐从此刻开始,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和使命,用最初的平实心态,去携手创造和谐幸福的完美家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建党伟业观后感2作为一名第三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思想的洗礼和鞭策对我们有

5、着重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光辉伟大的思想对于每一名青年学生来说都是未来道路上明亮的航标灯,都是人生前进中不可或缺的思想理论指导。因而,怀着对党的无限敬仰,抱着学习党伟大思想的坚定信念,我与同学们一同观看了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的影片-建党伟业。观看之后不禁为之震撼并学到了很多深刻的,将利于一生的哲理。影片建党伟业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看建党伟业,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的冲击。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

6、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主线是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

7、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演员陈道明在剧中沉痛的话,告诉了人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

8、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党对我们做的一切贡献,忘记党的伟大。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九十年的光辉灿烂,使我们的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他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把党比做母亲,他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她把幸福留给我们,把苦难留给自己。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那么多党的优秀儿女,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是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

9、国。使中华民族已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是党!带领我们走向新世纪的道路;是党!用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安康的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带领下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10、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才智。建党伟业观后感3今天全体党员教师,一起去万达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看完之后很震撼,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上映得很及时,正逢建党90周年,是献礼之作,这部电影云集中国明星108人,很有观赏价值。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故事,剧情自孙中山回国开始,至中共“一大”召开告终,展现了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可以说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后的知识精英崛起以及最后点睛之笔的建党伟业这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整部电影。最精彩的还是“建党伟业”这部分历史,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

11、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电影建党伟业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由于自己是性情中人,在观看影片时候仍然有三处让人感动落泪的场景。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

12、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由于自己是性情中人,在观看影片时候仍然有三处让人感动落泪的场景。十三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感谢建党伟业摄制组,再次让我感受那段历史, 重温入党誓言,让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共产党员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今后我会以优秀的品德、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才能,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为党旗增光添彩。建党伟业观后感4建党伟业讲述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

13、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一系列的大事,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建党伟业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可以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

14、眼眶濡湿,如蔡锷与小凤仙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看到温馨处让我心生羡慕,默默祝福相爱的人幸福绵长,如年轻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泽东坦诚告诉自己的新婚妻子:“做我的媳妇,是要吃苦的,跟了我,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日子”,然而杨开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我愿意。”最简单的台词却道出了最真挚的爱情,让我焉能不深受感动?!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

15、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

16、单薄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影片的结尾真美啊:在那水气氤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面上,年轻苗条的王会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上,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力的共产党人放风;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

17、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隐若现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建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看的

18、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建党伟业观后感5不知道起初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看建党伟业的,或者是仅仅因为义务,然而看过一边,情不自禁的看了第二遍。如果要对影片作个感悟,我想我们不该再局限于去讨论影片的制作技巧和抨击演员的演技,她实际传达的精神和文化才是我们应该深深思考的主题。同建国大业一样,其明星阵容是够强大,同时每个人对这种现象的反应也千差万别,是骂或者赞扬,这些都不重要,一部影片熟面孔多有错?关键人家艺人或许仅仅只是想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做做贡献,为何要去揣测人家的思想?为什么要用子虚乌有的口水去将人都丑化?

19、每个人都知道,影片是为了建党90周年而制作,主线之一是展现我们的党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动荡社会的压迫,各种社会制度的混乱,各种外来势力的剥削,外国先进思想的引入,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义无反顾的探索追寻。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我们需要为那份执着和探索的精神而感动,更应该为各个在前进道路中而不幸牺牲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必须意识到我们的党是伟大的,我们的党能在动乱的局面里茁壮成长是我们中国人展现出来的强大力量,应该为作为中国人而自豪,同时要将自己中国人的特有品质发扬光大。这部影片是对我们已流失或者掩埋的中国精神的召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想对其

20、中自己觉得比较有价值的情节或者语言做自己的的品味。品味之一有这样的一句话“高喊着共和的口号,却又大肆地祭祖祀孔”,言外之意,民主共和和孔子的思想即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对立的,二者有你没我。这点从某人对辜鸿铭老先生的指责中可以明显的体会出来。那么,谁对谁错呢?共和是我们所寻求的社会制度,而孔子的思想,是一种文化、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底蕴。是的,不能否认,孔老圣人的话的确是和民主对立,曾经中国的20_多年的封建社会是在孔子的思想指导下构建管理的,然而,请问孔子的思想是为封建而生的吗?我想不是吧,只不过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古人们将他的思想用在了封建统治上。为什么不抛开封建和民主共和的矛盾不说?为什么不将儒家

21、的精髓和封建脱离?我们要制度改革,改革就该把那些本质是瑰宝的东西丢弃吗?所以说,当时的改革,完全的反孔是中华文化流失的源头。或许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早已焦头烂额的顾不上文化的保有了,寻找适合中华大国崛起制度才是奋斗的核心,所以不怪前辈们。在今天,我们该意识到文化保有是我们的职责。品味之二辜鸿铭。“我的辫子是长在头上的,而你们的辫子是长在心里的,这就是中国人的本性。”面对学生们的嘲笑,这位星宿级别的人物一语中的。他本质思想传达的和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初衷是一样的,我们要本质改变的是那种心态那种总是带来灾害的心态。知道辜鸿铭的人都会向他致敬,虽然他对中华文化的维护最后太过偏执,走向极端,然而就他的预

22、测而言,我们正在承受抛弃文化的后果。品味之三屋外,学生为国忧心伤神,游街,呐喊;屋内,贼人欢声笑语玩着麻将。是什么造就了卖国贼,又是什么成就了爱国青年?而这痛心的一幕是否是如今现实社会的真实映射?能否想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重庆那像皇宫一样的政府建筑,和普通民众缺衣少食,房屋破旧是正常的吗?如此可见,不管是在哪个年代,社会上这种腐败的根基从来都没有根除过,而也正说明我们中国人的潜意识里那种破败的思想没有消灭。这必将是艰难而又长远的斗争。品味之四工字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工人就组成了天,我们最底层的工人就是天振臂一呼,虽无天下云集之壮观,却撼动无数工人长久闭塞的渴望自由的心。那是时代

23、的召唤,是当家做主的最初的呐喊。这部影片是成功的,至少,她给了我很多的感悟,如果,非要去讨论批判质量什么的,那么就更多的针对的是商业的产物而非赞礼了。所以,建议抛开外物,用心去感受那些展示出来的精髓。首先我要认错,向这部片子认错,因为之前我说这部片子会和建国大业一样在若干年之后成为人们的笑柄。我的错在于不应该把对现实的不满连诛到这部片子上。换句话说,这部片子令我出乎意料。整体看,建党伟业有点纪录片的感觉,尊重历史。从革命先驱推翻满清,到民众本能式的渴求国家复兴,最后思想上抓住了革命的方向,这是一部催人奋进、予人启示、警示现实的好片子。它不像我之前所想的,跟建国大业一样在思想和政治上有一边倒倾向

24、。它在描写中国人的抗争、摸索和觉悟,每个迷茫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可以引导自己的答案。没有什么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看片的时候,我时不时地会联想到现实。所谓“谈古论今”,“论今”更有必要。人还是要有信仰的,没有信仰就没有方向。革命首先应该是思想的革命。我很赞叹革命先驱的前赴后继。他们一直在寻求救国真理,东学西渐。当统治中国20_年的封建思想以满清朝的结束为标准而宣告失败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庆祝,胜利的果实早有人觊觎。因为中国的情况实在太复杂了。到底什么思想才能救中国?今天也一样。最初的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为了革命事业“以身许国”,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但为什

25、么今天这种信仰成了“没有信仰”?我以为,马克思主义(包括后来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相对抽象的蓝图,实现这一蓝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到底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如果在他的有生之年不能见证或者怀疑,那么这种信仰就会动摇。其直接结果就是人们的“没有信仰”和再次迷茫。没有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思想重新凝聚人们,在这个个性飞扬的时代,一切抽象的信仰都是那么的无力。而人生短暂,人们对信仰就要求必须具体化。中国人没有信仰吗?有。穷人的信仰是生存,富人的信仰是享受,这两种信仰的共同基础就是物质。脱离物质的信仰就只有寄希望于能够在中间层(所谓的中产阶

26、级)孵化出来。但现实是,当前社会对中间层的打压正在将中间层强制分化,一半产生了穷人的信仰,另一半追逐富人的信仰。享受在挤压生存的空间,生存在积蓄反抗的能量。这就是当前中国的信仰。再回到影片。信仰的问题,湖南毛润之一直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中国人只有在颠簸中找到出路。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_,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尚处研读阶段的时候,这种运动可以看作是一种本能。看看那时候的学校,那时候的老师,那时候的学生。尽管影片些许描述学生的不成熟,这也确是事实,但不可否认,当今的学校、老师、学生是彻彻底底的输了。输在思想,输在行动,输在意志,输在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背景。起码“五四期间”,政府没有

27、对学生实施面对面的屠杀。现在的学校、老师、学生,他们已经没有团结的基础,因为他们之间或者内部,来自不同的阶层,代表不同的利益。当无产变得有产,这种分化就开始了。无产的概念必须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因此这种分化是必然的。影片的最后一直在酝酿党的诞生。看到最后,我是非常痛心的。我不是党员,但我为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感到惋惜。它曾经是那么值得人尊敬,是高尚的一个团体。一切皆因从无产到有产。不是说当前社会也要无产,无产的概念太超前了,我也想不通如何在一个有差别的社会让人们的眼睛看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相反,从无产到有产是历史的进步,而从有产到无产就是历史的倒退。但我们任何一个以生存为信仰的人看到的却是,“无产”正在复生。失败的教训,中国有太多可以学习。而成功的经验,只有通过自我超越。如果眼前的社会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历史将重演。无法成为新生力量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第二次救中国,但中国绝对可以产生第二个马克思,第二个陈独秀。这是本片给我的最大启示。建党伟业观后感影评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