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美亚宝铝业煤气发生站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194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远市美亚宝铝业煤气发生站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清远市美亚宝铝业煤气发生站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清远市美亚宝铝业煤气发生站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清远市美亚宝铝业煤气发生站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清远市美亚宝铝业煤气发生站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远市美亚宝铝业煤气发生站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远市美亚宝铝业煤气发生站报告书.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远市美亚宝铝业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建设单位:清远市美亚宝铝业有限公司评价单位:荆门市环境保护研究所二六年十一月第1章 总 则1.1评价由来略。1.2评价目的略。1.3编制依据略。1.4环境功能区区划1.4.1 水环境功能区划 类水功能区内1.4.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二类区1.4.3 声环境功能区划 3类区1.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略。1.6 评价标准1.6.1 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的通知(环发20011号)中的二级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

2、-93)中的3类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6.2 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新建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新建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3、-200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1.7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7.1 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三级评价,评价范围为项目选址龙塘河及下游长约5km河段。1.7.2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地主导风向为主轴,长约4km,宽约2km的矩形内。1.7.3 声环境评价等级评价等定为三级。声环境评价范围厂区边界外一米包络线以内的范围。1.8 评价因子略。第2章 拟选址周围环境概况略。第3章 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1清远市美亚宝铝业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略。3.2本项目(煤气发生

4、站)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清远市美亚宝铝业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站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D4500煤气生产和供应业3建设地点:清远市龙塘镇广清高速公路银盏收费站西侧(见图2-1地理位置图)4项目投资:总投资800万;其中环保投资60万元5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煤炭堆场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6劳动定员与生产制度:项目职工人数25人,每天三班制共生产24小时,年生产约330天。7建设及投产期:目前已经建设有两台煤气发生炉,分别为2.6米发生炉和3.0米发生炉,另外两台炉计划2006年10月开工建设,2007年1月投产。3.3产品方案与工艺路线3.3.1产品方

5、案与规模预计年生产煤气5702.4104 m3/a。3.3.2工艺路线选择略。3.4厂区平面布置及厂界周围环境略。3.5工程内容及规模3.5.1主体工程项目主体工程主要由煤气发生站与原料堆场组成,工程内容及规模见表3-1。表3-1 主体工程内容及规模工 程 名 称(车间或生产线)产品名称及规格设计能力年运行时数(h/a)煤气发生站冷净水煤气7200m3/h7920煤堆场存放原煤堆存能力为3000吨79203.5.2公用及辅助工程 略。3.6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能源消耗3.6.1生产工艺项目目前生产中熔铸、挤压工序采用轻油作为燃料,时效工序采用购置煤气加热,本项目建成后,项目将利用自身产生的煤

6、气替代上述加热工序。根据项目的生产实际,项目需冷煤气量约7200立方米/小时。项目设计选用当前较先进的2.6M和3.0M两段式煤气发生炉风冷工艺煤气站,煤气最大产生量分别为3000 m3/h和4500m3/h,最大煤耗分别为23t/d和35t/d,由于项目不设气罐,因此煤气发生炉的日常运行一般不会达到满负荷运转,正常情况下,本项目2.6M煤气发生炉小时产气量仅为1600立方米,日耗煤量为12吨,3.0M煤气发生炉小时产气量仅为2000立方米,日耗煤量为15吨。本项目采用的锅炉为发生炉自身配备的形式锅炉,不存在锅炉实体,其主要工作机理是利用煤气发生炉余热产生蒸汽,暂存于汽包内。煤气发生炉启动时需

7、要的热量和蒸汽主要来源于启动前在发生炉内燃烧木柴产生。1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煤气是块煤在发生炉内自上而下移动的过程中与由下而上的逆向气化剂(空气+水蒸汽)相接触,在高温下通过传热和介质,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生成CO、H2、CH4、CmHn、H2S等可燃气体和CO2、N2、O2、H2O等不可燃气体,再经过净化和冷却装置处理形成的。根据煤气发生炉的结构不同,煤气的制备工艺也有所不同。煤气生产原理:C+H2O CO+H2硫化氢产生原理:S+H2 H2S脱硫塔工作原理:2H2S+O2 2H20+2S2 工艺简述根据两段式煤气炉气化原理可知,炉内料层分为两段,上段为干馏段,所产生的煤气称干馏煤气,其

8、特点是温度低(120度)不含尘,含焦油量大,热值高,净化时首先要经过电捕焦油器捕掉焦油。下段为气化段,所产生的煤气为气化煤气,也称底部煤气,其特点为温度高(450650度)不含焦油,但含尘量大,净化时首先要经过旋风除尘器,然后经过热交换器和风冷器降温。上下部煤气都经过间冷器,将煤气中的80%轻质油以及冷凝液(酚水)除掉,再经过二级电捕器捕掉轻油和脱硫塔处理。经过以上处理的煤气便是无尘、无焦油的净化冷煤气。随上部煤气析出的煤焦油以雾状形态随煤气离开煤气发生炉,经过电捕焦油器捕集落入储存罐中,定时排出。随下部煤气产生的烟尘进入旋风除尘器后,经除尘器收集落入排灰管,定时排出。经除尘处理后的下部煤气温

9、度基本没有变化,经热交换器初步降温至200度,再经过风冷器冷却至80度左右。经处理和初步冷却后的上下段煤气经混合后,再经过间冷器(也是单程列管式热交换器)进一步冷却,煤气出口温度在35度左右。同时,煤气中饱和水蒸汽、大部分轻质油、含酚、含氰挥发的有机物也被冷凝下来形成酚水,经分离后分别贮存于轻油罐和酚水罐中。降温除水气后的煤气再进入电捕轻油器,进一步降低轻油含量,捕集的轻油收集入轻油罐中。煤气经活性碳吸附脱硫塔净化后即可使用,脱硫塔副产品硫磺作为产品外卖。两段炉所需蒸汽通过热交换器获得,煤气站启动时的蒸汽通过配套锅炉制得。间冷器产生的热水可供生活使用。上述过程收集的酚水量虽少,但含酚浓度较高,

10、有机化合物污染大、处理难,煤气厂酚水污染多有报道。因此,本项目拟采用焚烧炉焚烧酚水达到彻底净化的目的,避免产生二次污染。3原煤前处理工序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分上、下两段煤气,煤块过细将增大炉膛的阻力,上段煤气无法排出,所以需将原煤进行筛分处理,筛分的过程主要是先在密闭条件下将原煤破碎,再通过振荡筛筛除25mm以下的煤粉,经处理后的煤通过输送带送入煤气发生炉煤仓。在煤的筛分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建设方采用大风量引风机收集粉尘,废气通过布袋除尘后排放,收集到的煤粉出售。3.6.2主要原辅材料及水电能源消耗1主要原辅材料项目煤气发生炉日常运转消耗的主要原材料为煤炭,项目正常情况下,四台煤气发生炉日耗煤量为5

11、4t/d,则年消耗煤炭约17820吨,由于项目正常情况下,煤气发生炉使用的煤炭需要直径在2550mm的块煤,因此,煤炭使用前需要将煤粉筛分掉,预计项目年需要进口煤炭约20000吨,筛分出的煤粉约2180吨,另外出售。2水电及能源消耗表3-2 能源及水消耗序号名称年用量来源及运输1新鲜水13985m3当地自来水厂2电20万千瓦时电网3.6.3主要生产设备略。3.7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分析表3-3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去向一览表污染种类主要污染物主要来源污染物去向废水生产废水间冷器冷却水(热、Ca、Mg)间冷器进冷却水循环系统,间歇排放酚液间冷器、旋风除尘器、风冷器冷凝水收集后通过焚烧炉焚烧,不排

12、放场地冲洗废水(SS、石油类)场地冲洗收集后通过管道进入总公司废水站生活污水特征污染因子为CODCr、NH3-N主要是卫生间等普通生活污水进入总公司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废气煤气燃烧SO2、烟尘熔铸、挤压、时效、焚烧炉达标排放粉尘(煤粉)煤块筛分布袋除尘处理工艺废气CO、H2S煤气发生炉制气加强车间通风噪声各类风机、泵类以及铲车、振荡筛等生产机械运转的噪声固体废物煤渣和旋风除尘器粉尘煤气发生炉、锅炉收集后出售粉尘旋风除尘器收集后出售煤炭煤块筛分收集后出售硫磺脱硫塔收集后出售生活垃圾办公、生活交环卫部门处理3.7.1废气源分析1煤气燃烧废气(G1)煤气燃烧主要污染物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CH4、

13、CmHn、H2S等可燃气体和CO2、N2、O2、H2O等不可燃气体,以及少量粉尘。CO、H2、CH4、CmHn等燃烧的产物是CO2和水,对环境无污染,不可燃气体对环境没有影响,而H2S的燃烧产物是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此外,煤气中还含有一定量粉尘。熔铸炉、加热炉、时效炉等设备燃烧煤气产生的废气拟通过排气筒排放,排放高度为18米。SO2产生情况本项目煤来自山西,年耗量20000吨(其中煤气发生炉消耗17820吨),含热量不小于6000Kcal/kg,主要用于煤气制造。四台煤气发生炉小时耗煤量2.25吨,平均产气量7200Nm3/h。该煤平均含硫率约0.7%以下。根据文献和实际生产分析,煤气

14、发生过程中煤中的硫80%会被气化出来,主要以H2S的形式存在。据此计算,存在煤气中的硫有124.74t/a,煤气站年生产330天,日生产24小时,则煤气中H2S产生量将达到13.388kg/h,即1859mg/Nm3。理论分析,煤气燃烧后废气产生量约为煤气量的2.5倍,H2S随煤气燃烧后的产物是S02,若不治理,SO2的排放浓度将达1400mg/Nm3,排放速率达到25.2kg/h,远超过排放标准。SO2治理及排放情况因此,项目拟安装脱硫塔对H2S进行专项治理,拟采用活性碳催化吸附工艺,该法是常用的煤气净化工艺方法,H2S平均去除效率为90%,经H2S治理后的煤气燃烧后SO2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15、分别为140mg/m3和2.52kg/h,排放高度为18米,可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时段一级标准。焚烧炉废气排放情况本项目配备有1台酚液焚烧炉,用以焚烧煤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酚液,焚烧炉不是连续运转,一般待酚液池积满酚液后连续运行3至4小时,焚烧炉使用的燃料为本项目自身生产的水煤气,其煤气的消耗量约500 Nm3/h,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则SO2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分别为140mg/m3和0.35kg/h,由于焚烧炉消耗的煤气在本项目煤气发生炉小时产生煤气7200Nm3之内,因此上述源强不重复计算,美亚宝公司在改用煤气作为燃料以后,SO2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分别为1

16、40mg/m3和2.52kg/h。烟尘产生及排放情况根据煤气站设计要求,净煤气粉尘含量32mg/m3,则煤气燃烧后粉尘排放浓度为12.8mg/m3,排放量约0.23kg/h。能源结构改变前后美亚宝公司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变化表34 美亚宝公司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能源废气量104m3/a二氧化硫排放速率kg/h二氧化硫年排放量t/a烟尘排放速率kg/h烟尘年排放量t/a燃油13240.8036.360.0660.52燃煤180002.5219.95840.231.822变化情况+16676+1.717+13.5984+0.164+1.3022.工艺废气产生情况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的特点是连续制气、连

17、续排渣,不存在蒸汽上吹和蒸汽下吹的过程,整个生产过程中要求生产设备完全密封,理论上不存在工艺废气的产生,但由于设备是组装设备,阀门的泄漏会产生一定的工艺废气,检查探火孔时虽然有高压蒸气密封,还是会有少量工艺废气产生,加煤的瞬间需将发生炉上部阀门打开,也会产生一定的工艺废气。工艺废气的成分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氢气等,产生量很少,根据对同类厂家的调查结果,在煤气发生炉5m之内有轻微的异味,根据同类厂家的调查结果,车间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大致为1015mg/m3,硫化氢的浓度一般低于3 mg/m3,均可以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的要求,对车间内有一定

18、的影响,只要对车间加强通风,就可以将该影响大大降低,超出车间5m以后基本闻不到气味。3振荡筛粉尘的产生与排放情况本项目的粉尘主要来源于振荡筛筛煤工序,粉尘的颗粒都比较大(一般在0.5mm以上),可以迅速沉降下来,建设方在振荡筛上设大风量抽风机(7000Nm3/h)收集含细微粉尘的废气,经抽风机收集粉尘后,振荡筛附近粉尘浓度较低,废气经布袋除尘后达标排放。根据同类厂家的调查结果表明,布袋收尘器前后粉尘的浓度分别可以达到1500mg/m3和30mg/m3。4食堂油烟废气项目员工共25人。不单独设食堂,职工的就餐与总公司一起,职工食堂炉灶液化石油气,属清洁燃料,无污染。食堂原有一个灶头,可以满足本项

19、目增加员工的需要,不需要新增灶头,每个灶头废气排放量按2000m3/h,油烟含量约20mg/m3,一天使用5个小时,计算含油烟废气产生量约为10000m3/d,油烟产生量约0.2kg/d。项目拟采用高效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油烟处理效率约90%,可实现达标排放。 项目废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统计见表3-5。表35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汇总表污染源名称排放参数治理措施污染物名称产生状况去除率%排放状况执行标准排放高度m出口内径m出口温度废气量m3/h浓度mg/m3产生量kg/h浓度mg/m3排放量kg/h浓度mg/m3速率kg/h燃料燃烧180.4601324燃油/二氧化硫4800

20、.803/4800.803850/18000燃气脱硫塔140025.2901402.52+16676增量/-340+1.717/-340+1.717/1324燃油/烟尘1000.066/1000.066150/18000燃气12.80.2312.80.23+16676增量-87.2+0.164-87.2+0.164/煤气发生车间无组织排放加强车间通风排气一氧化碳1015/1015/监控点8无组织排放硫化氢3/3/监控点0.06振荡筛150.3307000布袋收尘器煤粉150010.598300.211200.42食堂150.3352000油烟净化器油烟200.29020.022.0/注:项目以

21、平均日生产24小时,每年生产330天计。3.7.2水污染源分析1生产给排水分析煤气站用水煤气站用水有两个方面,一是制煤气的水蒸汽,根据煤气站设计,蒸汽用量0.9t/h,即需水量约0.9t/h,煤气站每日生产24小时,则日用水量21.6吨。水蒸汽通过热交换器制得;二是间冷器冷却用水,根据设计,这部分用水量约240t/h,由于冷凝器的出水变成了温度较高的热水,经冷却后循环使用,每日补充水量约6吨。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酚液,主要来源于风冷器,其产生原因为,煤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在煤分馏过程中分解,生成酚。过量的水蒸气随煤气一起经过风冷器时冷凝成水珠后沉降而成,另外,旋风除尘器也会产生少量酚液,量

22、不大,产生的原因与间冷器一样,间冷器中有小量水直接冲洗煤气,吸收煤气中的酚。酚液用管道输送至酚液池储存,经过酚液池的沉淀作用,上层清液回用于间冷器冲洗煤气。煤气冷凝过程中产生的含酚水约100kg/t煤,煤气站日产生含酚水5.4吨,酚液中酚的浓度可以达到9000mg/L。这部分水暂存于酚液池内,每隔一段周期送焚烧炉焚烧,不排放。冲洗场地用水项目生产面积不大,冲洗场地用水主要用于煤气发生车间内,煤炭堆场不冲洗,冲洗用水的使用量约600吨/年,损耗约200吨,由于需要外排的水量不大,单独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从经济角度看不可行,本项目冲洗场地产生的废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SS、COD,污染物成分简单,考虑送

23、总公司生产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保证本项目排放污染物的达标排放。2生活污水项目有员工25人,厂内(于总公司一起)吃住,按照每人每天用水300升,则项目年需要用水量约2475吨,排水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用水量约1980吨/年。由于本项目员工日常食宿生活都是与总公司一起,所以生活污水纳入总公司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起处理,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可以保证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生活污水的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6。表3-6 本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汇总表废水类型污染物名称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措施去除率%污染物排放量执行标准(mg/l)排放去向浓度(mg/l)产生量(kg/d)浓度(mg/l)排放量(kg

24、/d)生活污水(6m3/d)SS3001.8隔油隔渣-化粪池-二级生化装置80600.3660龙塘河COD3001.870900.5490BOD2201.3291200.1220NH3-N300.1867100.0610动植物油300.188350.0310含酚废水(5.4t/d)酚类900048.6焚烧炉焚烧100/00.3不排放场地冲洗废水(1.2t/d)SS8000.96絮凝沉淀池92.5600.07260龙塘河COD2500.364900.10890注:废水排放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二时段一级。5项目水平衡分析纵上所述,项目水平衡分析见图3-1。新鲜水13985吨煤气炉8910吨冷

25、却为酚液1782吨生产中消耗7128吨间冷器2000吨自然损耗2000吨地面清洁600吨自然损耗200吨排放进入总公司废水处理系统400吨生活用2475吨自然损耗495吨排放进入总公司污水处理系统1980吨由图可见,项目总用水量13985t/a,废水排放量2380t/a。 图3-1 项目水平衡图3.7.3噪声源分析项目噪声源较多,但大多数声源都安置在工厂厂房内或相应的设备室内。根据对同类工厂的现场考察,项目主要噪声源是风机噪声、冷却塔噪声以及搬运设备和物品碰撞产生的噪声。主要设备的主要噪声值见表3-7。项目拟采用厂房屏蔽、合理布局和加装防噪设备进行综合治理,降低噪声污染。表3-7 产噪设备与噪

26、声排放情况生产车间主要产噪设备噪声产生声级dB(A)消声措施距厂界最近距离(米)煤气站风机95隔声罩20冷却塔90隔声罩50振荡筛85厂房屏蔽30污水处理站风机、泵85隔声罩、隔声房20食堂风机、抽油烟机70墙体隔声20搬运及运输车辆车辆80禁鸣、文明行车和搬运103.7.4固废源分析项目固废包括生产固废和生活垃圾。1筛分及布袋收尘器回收的粉煤项目年用煤量为20000吨,真正应用于煤气发生炉制造煤气的仅17820吨,有2180吨煤因为粒径不符合煤气发生炉的使用要求,只能收集起来出售。由于项目布袋除尘器有部分煤粉排放至大气环境中,所以项目每年实际收集到的煤粉约为2178.5吨。2煤渣及旋风收尘器

27、收集的粉尘项目煤气发生炉年使用块煤17820吨,按照25的煤渣转化率,项目年产生煤渣约4455吨,旋风收尘器年收集到的粉尘大约120吨,由于项目煤气发生炉采取的是湿式排渣工艺,因此实际产生的煤渣量和粉尘量合计约为7000吨/年。3副产品硫磺存在煤气中可转化为H2S或SO2的硫有99.8t/a,经过脱硫塔处理后最后变成硫磺,硫磺产生量约89.8吨,全部作为副产品外卖。4焦油焦油主要是煤气站电捕焦油器和电捕轻油器产生的,焦油产量主要受煤质影响。本项目吨煤焦油产量约30kg,年产生量约534.6吨,作为副产品销售。5.生活固废生活固废包括员工日常生活垃圾,按照每人每天产生1.2千克生活垃圾,则生活垃

28、圾年产生量约10吨,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第4章 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4.1煤气脱硫措施活性炭脱硫技术活性炭脱硫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催化和吸附作用,活性炭的催化活性很强,煤气中的H2S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与煤气中少量的O2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生成的单质S吸附于活性炭表面。当活性炭脱硫剂吸附达到饱和时,脱硫效率明显下降,必须进行再生。活性炭的再生根据所吸附的物质而定,S在常压下,190时开始熔化,440左右便升华变为气态,所以,一般利用450-500左右的过热蒸汽对活性炭脱硫剂进行再生,当脱硫剂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单质硫便从活性炭中析出,析出的硫流入硫回收池,冷却后形成固态硫。活性

29、炭脱硫的脱硫反应过程如下:2H2S + O2= S+2H2O4.2煤气站酚水治理措施含酚污水喷入焚烧炉,使酚类有机物在1100左右的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CO2和H2O排放,此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能耗较大,每焚烧1吨含酚废水其成本约在100元左右。由于本项目含酚废水的产生量不大,仅1782吨/年,因此,项目经过比较,拟采取焚烧的方法彻底处理酚液,针对焚烧炉的特点,项目有专人负责焚烧炉的使用,确保其炉温稳定,处理效果彻底。经过该处理工艺处理后,可以确保酚液的零排放,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本评价认为项目采取的酚液防治措施是可行的。4.3生产废水防治措施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为场

30、地冲洗废水,产生量不大,单独建立废水处理设施从经济上不可行,从技术上讲也难以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因此,项目拟将生产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总公司的废水处理站进行统一处理,该废水处理站采取的是絮凝沉淀的处理工艺。可以确保本项目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4.4振荡筛粉尘防治措施项目在振荡筛下方设煤池收集煤粉,对3mm以下的细微煤粉设大风量引风机收集后用布袋除尘设施处理。根据同类厂家的调查结果,采用大风量引风机收集后振荡筛附近基本没有粉尘,布袋除尘设施处理效果可以达到98%以上,经处理以后,外排废气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本评价认为该治理工艺可行。4.5食堂油烟治理措施采用高压静

31、电油烟净化装置进行有效处理,经过处理后的烟气优于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排放标准。4.6生活污水防治措施与总公司废水一起生化处理,可行。4.7噪声防治措施项目应努力做好噪声防治工作。一是项目在平面布置上优化设计。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施原则,尽量将高噪声源远离噪声敏感区域和厂界。二是采取声学控制措施,要求风机、冷却塔、各类泵均建有良好隔声效果的站房,避免露天布置,并视条件进行减震和隔声处理。三是在车间、厂区周围建设一定高度的隔声屏障,如围墙,减少对车间外或厂区外声环境的影响,种植一定的乔木、灌木林,亦有利于减少噪声污染。四是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

32、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对各类噪声源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可降低噪声源强1025dB(A),可使厂界达标,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4.8固废防治措施表41固废贮存、处置周期名称及编号产生工序贮存方式处置周期处理处置方式排放量(t/a)回收的粉煤筛分仓库每月销售0硫磺煤气站仓库桶装销售0焦油煤气站仓库桶装销售0煤渣和粉尘煤气站贮存池回收出售0生活垃圾生活区垃圾桶每天环卫处理04.9排放口规范化设计方案本项目实际仅新增1个废气排放口,其它排放口不变。4.10厂区硬化及绿化要求略。4.11治理投资经济可行性分析略。4.12项目“三同时”验收略。第5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33、分析略。第6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因子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第7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与对策措施略。第8章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8.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投入营运后,由于本项目的废水排放量太小,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的情况下,对龙塘河几乎都不会造成影响,浓度增量微乎其微,为贯彻国家有关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政策,确保区域剩余环境容量最大化,项目必须切实治理,定期检查和维护污水处理系统,杜绝废水超标排放至龙塘河。8.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预测结果表明,正常排放下,由于项目所在地本底浓度比较低,所以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落地浓度在叠加了背景值后都没有出现超

34、标现象,浓度最大增量为0.0077mg/m3,最大增量占环境保准的1.54,增量很小,在叠加背景值后最大浓度为0.0407mg/m3,最大值占环境保准的8.14,也远远低于环境标准的要求,因此可见,项目在能源结构改变以后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大。事故排放时,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落地浓度在叠加了本底值后仍然不超标,其主要原因时当地环境本底值比较低,本项目燃料的使用两不大,而且原煤的含硫量比较低等因素。但最大落地浓度在叠加了本底后占标准值的46.44,出现了比较大的浓度增量,占用了评价区域将近一半的环境容量,不利于当地的长远发展,同时为响应国家有关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政策,项目必须维持脱硫塔正常运转

35、,确保煤气中的硫能及时去除,避免占用大量的环境容量。本项目距离银盏温泉度假区的直线距离约900米,度假区位于本项目的东北方向,由于清远市常年主导风为NE风,次主导风为ENE风,频率分别为23.3和13.0,本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可能对该敏感点造成影响时只有在SW风的情况下,清远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内,SW风向频率比较低,仅为2.6,SW风年平均风俗为1.9m/s,根据本项目对2.48m/s风速的预测结果,最大落地浓度出现的距离大约为900米,在风速比较小的情况下,该距离更小,所以,当发生SW风时,最大落地浓度不会出现在银盏温泉度假区内,根据前面常风情况下的预测结果,SO2浓度的最大增量仅为

36、0.11mg/m3,因此,通过类比分析,本评价认为项目投产后排放的污染物对银盏温泉度假区影响不大。8.4安全卫生防护距离根据风险预测(见第10.3节),项目煤气发生站如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影响范围为67以内,为确保周围安全,将本项目的安全防护距离定为100。8.5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经过厂房的屏蔽,噪声强度可以大大降低,该厂区面积相对较大,厂区有围墙与外界相隔,周围无声环境敏感点,噪声经过空气吸收、绿化带吸收、厂房屏蔽和围墙的隔音以后,经过上述预测,可以达到国家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 -90)的类标准的要求,本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8.6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经过分析

37、,本评价认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经过分类处理后对环境影响不大。第9章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9.1环境风险影响分析9.1.1煤气泄漏影响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假设的风险事故条件下,有风时的下风向CO和H2S小时最大浓度皆严重超标,最大超标面积为100万平方米,最大超标一百余倍;静风时煤气站周围500米范围内CO和H2S皆出现超标,最大皆超标数十倍。9.1.2煤气爆炸影响分析假设有50的煤气泄漏并发生爆炸,火球对建筑物和设备的严重损害范围(A级)为距离原材料堆放点39m以内的区域,C级为67m以内的区域,。由于建设项目占地较大,爆炸影响范围为67m以内,基本上不对外界产生影响,安全防护距离定为100。项目

38、必须按环评要求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设立100米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在此情况下,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不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第10章 产业政策和厂址选择论证10.1 产业政策符合论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05年版),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三类煤炭第6条“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开发及应用”,同时煤气属于清洁能源,本项目的建设将改进项目原有的以轻油作为燃料的供热系统,采用新型的清洁的替代能源也符合国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面的有关规定。因此,项目符合国家最新产业政策。项目不属于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04)中的限制类或者淘汰禁止类的项目,根据广东省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对于燃煤或

39、者燃油企业其含硫量必须分别低于0.7%和0.5%。目前随着对资源的不断开采,低硫煤的比例逐渐降低,成本升高,燃料油的价格不断上涨,从长远看,采取新型的替代能源势在必行。广东省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中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煤气等替代污染比较重的煤炭、燃料油等,因此,项目符合广东省的有关政策。根据中共清远市委、 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东省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若干规定,清远市正积极发展工业经济。因此,本项目符合清远市产业政策。第11章 总量控制分析表11-1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污染物废水COD产生量(t/a)23800.693处理削减量(t/a)00.479建

40、议总量(t/a)23800.214表11-2废气中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污染物SO2产生量(t/a)19.96处理削减量(t/a)0建议总量(t/a)19.96表11-3 固体废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污染物生产固废产生量(t/a)9813处置量(t/a)9813建议总量(t/a)0第12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略。第13章 公众参与略。第14章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略。第15章 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建设单位对可能影响环境的污染因素按环评要求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后,可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废水、生产废气、厂界噪声等达标排放,固废零排放,可把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同时经过加强管理和落实风险措施后,发生风险的几率很小,则本项目的建设将不至于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建设单位应认真执行环保“三同时”管理规定,落实有关的环保措施,尤其是生产废水、生产废气和废物的处理、处置措施必须落实,相应的环保措施须经当地环保部门验收后,整个项目方可投产使用。在此条件下,本项目的选址和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