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195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9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时间:二一二年十月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南黎山区域”,项目区域位于新坡、龙泉、遵谭3个镇的交界处。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1.1.2 建设背景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6月8,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正式获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

2、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着力培育的十大重点旅游产品有:热带森林等特色旅游公园,即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适度开展生态旅游。逐步规划建设航天公园、海洋公园、野生动物园、影视动漫基地、火山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目前正稳步推进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原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位于海口市东山镇)1996年建成开业后,原选址是站在原琼山市的角度来规划和建设的,景区可进入性差,景区经营和发展一直较为艰难,长期负债经营,亏损巨大,虽勉强维持至今,却长期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局。为解危脱困,谋求发展,积极投身建设国际旅游岛大业,经多方论证和反复征求意见,拟把海

3、口市新坡镇的“南黎山、美面溪”区域作为新建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选址。通过高水平策划、规划和建设,打造一个以“动植物王国”为主题的领先国际标准的5A级新景区。总投资额不低于30亿元。从根本上解决原景区生存发展困局,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品体系切实创建一个亮点和骨干项目。由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有限公司开发的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将原先位于海口市东山镇境内的海南野生动植物园进行搬迁至海口市新坡镇,搬迁新建打造全新的项目,由原海南野生动植物园单一的观光型旅游项目过渡到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科研、教育、会展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项目。为发展高端、高效和高辐射力产业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根据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委托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建设项目“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环评工作人员对原项目以及拟建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进行实地踏勘,查阅相关文件并收集有关资料,在对该建设项目工程内容及区域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 工程概况1.2.1 建设内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1-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汇总编号项 目计量单位数值1规划总用地面积h529.252

5、其中主题公园h368.22火山泉养生度假区h161.033总建筑面积万167.2741)计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万165.05其中游客服务中心万5.40后勤设施区万13.30日行动物园万5.14夜行动物园万4.88水上动物园万7.42热带植物观光园万1.50热带农业观光园万3.40儿童科普乐园万11.51水上娱乐场万5.14植物主题酒店万3.96动物主题酒店万3.37火山泉养生度假区万100.032)不计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万2.225建筑占地面积h27.736建筑密度%5.27容积率0.3128绿地面积h350.289绿地率%66.1810道路面积h42.6511广场面积h10.3612水体面积h86

6、.5413停车场h11.69根据拟规划用地及其周边资源的空间配置和旅游活动的空间组织,以中心广场为空间转换的节点,将项目划分为多个功能。表1-2 项目功能分区经济技术指标汇总序号建筑类别单位建筑面积备 注1游客服务中心万5.401-3层1.1大型游客集散中心30000游客接待、景点介绍、游览路线安排、游客等待大厅等1.2中心广场20000餐饮、购物、商业1.3其他配套4000人防及其他2后勤设施区万13.302-4层2.1办公区150002.2动物驯养中心400002.3动物饲料加工车间20000负责园区动物饲料配置及加工2.4动物隔离检疫中心10000园区动物疾病检疫2.5动物救护中心180

7、00园区动物医院及野生动物救治2.6员工培训中心300002.7其他配套设施10000人防及其他3日行动物园万5.14 1-2层3.1动物展示设施 31400动物展示、观赏设施、安全围护等3.2综合服务区18000游客服务中心、商业、餐饮、休憩等3.3其他配套2000览车停靠站、公共卫生间等4夜行动物园万4.88 1-2层4.1动物展示设施 18600动物展示、观赏设施、安全围护等4.2综合服务区10000游客中心、商业、餐饮、休憩等4.3影视表演区19000驯兽表演、奇妙演示、4D影院等4.4其他配套1200览车停靠站、公共卫生间等5水上动物园万7.421-2层5.1动物展示设施37200动

8、物观赏、安全防护、水族馆等5.2服务区60005.3水上表演区28000动物表演、游人互动5.4其他配套3000缆车、码头、公共卫生间等6热带植物观光园万1.501-2层6.1植被展示设施12000栽培、科研设施及室内展示设施等6.2配套服务设施3000游人休憩点、服务点、卫生间等7热带农业观光园(不包括植物主题酒店)万3.401-2层7.1农业观光设施22000农作物种植示范区、畜禽养殖示范区、科研设施等7.2配套服务设施12000农家乐、农产品超市、其他服务设施8儿童科普乐园万11.51 1-2层8.1服务区8000售票点、休息大厅、商业、餐饮销售点8.1游园配套设施101100各主题园区

9、相应娱乐配套设施、人防8.3后勤配套设施6000园区管理用房、员工休息、变配电等9水上娱乐场(不包括动物主题酒店)万5.141-2层9.1服务区8000售票点、休息大厅、商业、餐饮销售点9.2水上游乐设施38400各主题园区相应游乐配套设施、人防9.3后勤保障5000园区管理用房、员工休息、变配电等10植物主题酒店万3.9611动物主题酒店万6.3712火山泉养生度假区万100.03主要建设度假居住社区、火山泉养身文化中心、火山泉养生基地、特色商业中心、特色餐饮等度假设施总建筑面积(计容建筑面积)万165.05表1-3 酒店部分建设内容详细技术指标表项目名称用地性质用地性质代码用地面积(公顷)

10、容积率()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层)停车位(个)公共配套热带动物主题酒店旅馆用地B1410.620.66.3718555159餐饮服务点、银行服务点、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热带植物主题酒旅馆用地B146.600.63.9618555餐饮服务点、银行服务点、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表1-4 火山泉度假社区建设内容及技术指标表项目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容积率()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停车位(个)公共配套设施及大致方位火山泉养生居住社区83.151.299.78254512层高联排楼25栋,20层小高层30栋,3层别墅300栋9342配套设施分别分布在三

11、个居住组团中火山泉养生文化中心3.220.61.9328453层板楼4栋155配套休闲会馆、养生中心、火山泉养生文化展示馆等,位于养生度假区中部火山泉养生医疗中心4.350.62.6125455层主楼1栋,3层裙房3栋210配套理疗中心,健康会所等设施,位于火山泉养生度假区的中部特色商业中心7.490.85.9930403层板楼10栋479主要配置银行服务点、餐饮服务点、商业步行街等设施,位于养生度假区的中部社区服务设施1.820.81.4630404层板楼1栋117位于养生度假区西侧主入口处公共绿地、道路61.031.2.2 项目分区建设方案1.2.2.1热带日行动物园位于规划景区的西部,用

12、地在新坡镇范围内,占地面积约46.33公顷(合694.95亩)。园区内规划约3000只、300个种类的日行动物,其中主要动物为白犀牛、狐、黑猩猩、黑背豺、坡鹿、蓝牛羚等多种动物。主要建设多种热带日行动物栖息地、海南本土日行动物展示区、步行游览道路、步行观赏乐园、展览馆、特色餐厅、休憩设施等。区内利用地形变化,巧妙的构建出多种观赏场所,创建丰富景观空间和游园趣味,利用建筑小品和生态小品增添游览情调。提供特色情调餐厅、动物杂技观赏、人与动物互动活动、日行动物标本展示、日行动物科普演播厅等多种活动场所。1.2.2.2热带夜行动物园位于规划景区中部,用地大部分在龙泉镇范围内,少量用地在新坡镇范围内,占

13、地面积约25.71公顷(合385.65亩)。园区内规划约1000只、100个种类的夜行动物,其中主要动物为狼、丛林猫、狐蝠、眼镜猴、野牛、双峰驼、亚洲野驴、喜马拉雅羚羊、豹子等。主要建设热带夜行动物栖息地、海南本土夜行动物展示区、步行观赏区、游览车车站、驱车通道、特色餐厅、休憩设施等。区内应利用空间变化、根据夜行动物栖息方式构建多样化探秘空间,利用夜行动物的神秘习性营造科幻、神奇的观赏环境。提供特色情趣的晚餐餐厅、夜行动物杂技观赏、夜行动物科普展示、夜行动物科普演播厅等多种场所。1.2.2.3水上野生动物园位于规划景区南部,用地在新坡镇范围内,占地面积约30.79公顷(合461.85亩)。园区

14、内规划约2000只、100个种类的水生动物,其中主要动物为水禽、水豚、凯门鳄、黑蜘蛛猴、吼猴、水羚、神仙鱼、马来长吻鳄、倭河马。主要建设热带水生动物栖息地、海南本土水生动物展示区、缆车通道、轨道船通道、水族馆、各类主题展馆、特色餐厅、休憩设施等。区内应利用地上空间、地下空间,充分展示水生动物的奇特性,利用水生动物的生活方式建设趣味游览通道。提供特色趣味餐厅、水生动物游戏表演、标本展示、动漫演播厅、娱乐观赏方式等多种场所。1.2.2.4儿童科普乐园位于规划景区东部,用地在龙泉镇范围内,占地面积约30.50公顷(合457.50亩)。主要建设儿童趣味乐园、动植物科普基地、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动植物标本

15、展示区、趣味餐厅、趣味休憩设施等。区内应利用场地地形的特色营造活泼、动感、愉悦、卡通的儿童活动环境,利用热带野生动物、植物的科普知识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提供儿童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亲密自然的机会,提供趣味探秘、科普学习等多种为儿童服务的场所。1.2.2.5热带植物大观园位于规划景区北部,用地在龙泉镇范围内,占地面积约35.78公顷(合536.70亩)。园区内规划约2000个种类的热带植物,其中主要植物为红木、桃花心木、柚木、檀香木、紫檀木、青梅、坡垒、铁力木及各种本土野生灌木等。主要建设热带植物研究基地、海南本土植物观赏园、森林康体场所、观景眺望平台、步行游览小径、生态休养设施等。区内应利用热带

16、植物特性营造密林幽静、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热带自然环境,利用仰视、俯视、平视多维度观赏点展现热带植物奇观。提供观景平台、户外活动、热带植物标本展示、科普演播厅等多种场所。1.2.2.6热带农业观光园位于规划景区西北角,用地大部分在龙泉镇范围内,小部分用地在新坡镇范围内,占地面积约40.01公顷(合600.15亩),其中热带植物主题酒店占地6.60公顷。主要建设热带农业产业园、热带植物主题酒店、热带农业观光园、热带农业科技园、采摘园等。区内应利用热带农作物的多样性营造硕果累累、果香四溢的景观,提供自由采摘、参与耕种、农业观赏、农业知识科普等多种活动。1.2.2.7水上娱乐区位于规划景区东南角,用

17、地大部分在龙泉镇范围内,小部分用地在新坡镇范围内,占地面积约136.12公顷(合2041.80亩),其中热带动物主题酒店占地10.62公顷,规划北湖水面(原美面溪)及周边防护绿带占地约96.6公顷。主要建设热带动物主题酒店,儿童戏水乐园,改造规划北湖(原美面溪)周边景观。1.2.2.8游客服务中心位于规划景区中心,用地大部分在新坡镇范围内,小部分用地在龙泉镇范围内,占地面积约15.93公顷(合238.95亩)。主要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园区内部交通换乘点、展览厅、讲解厅、零售店、特色商品店、特色饮食店及医疗服务点等。应发挥中心服务区的职能,建设完善的服务设施,提供游客在景区“吃、购、玩

18、、用”的需求,同时打造具有浓郁热带动植物特色标志性建筑景观。1.2.2.9后勤管理区位于规划景区西南角,用地在新坡镇范围内,占地面积约6.95公顷(合104.25亩)。主要建设建设后勤设施仓库、辅料储存室、职工培训室等。区内为园区的动物、植物提供辅料的储存基地,为园区设备、设施提供维修保养场地,建设园区管理中心办公用房,提供职工培训基地,为整个园区做好服务支撑。1.2.2.10火山泉养生度假区位于规划区北部,用地在三镇交界处,新坡镇、龙泉镇、遵谭镇各有一部分用地,占地面积约161.06公顷(合2415.90亩)。主要建设度假居住社区、火山泉养身文化中心、火山泉养生基地、特色商业中心、特色餐饮等

19、度假设施。建设具有“养生、养心、养性”特色的高端度假居住、度假酒店等产品。1.2.3 建设项目总投资总投资估算为30亿人民币。1.3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3.1项目于海口市土地利用相关规划一致性分析根据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海南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选址的复函市土资规耕2012160号文件同意本项目选址于龙华区新坡镇、龙泉与遵潭镇交界处的“南黎山”区域,文件同意项目选址范围和边界。根据新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龙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遵谭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见建设占用土地类型为旅游建设用地、部分为一般耕地、林地,项目新区不占用基本农田。1.3.2新坡镇总体规划编修(20112030年)等三个镇规划

20、一致性分析本项目海口市重点项目,在新坡镇总体规划中直接规划为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用地,因此本项目符合新坡镇总体规划。根据海口市龙华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关于征询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海龙住建函201250号;其他两个镇遵谭、龙泉两镇规划正在编制,本项目将正式已纳入编修范围。1.3.3与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环境保护不开发区域规划相互关系分析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位于海南省南渡江下游,地处东经11014031103047、北纬193901195017,包括海口市龙华、琼山、秀英3 个区,涉及东山镇东南部,遵谭镇中部,龙泉镇东南部,新坡镇大部,旧州

21、镇大部,三门坡镇局部和甲子镇局部。项目区南与定安县相接,西邻澄迈县。东线高速公路和南渡江从项目区中部南北穿越而过。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海南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本项目的实施将会与南渡江流域土地整理重大工程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从本项目规划区域与南渡江流域土地整理重大工程中规划不允许开发的相对位置关系上看,本项目与改规划在美面溪一处形成重合,本项目规划与规划北湖(美面溪)禁止开发区域交叉处规划红线后退50m,岸边50m区域划定为禁止开发区域,在两岸纵深50米属于南渡江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生态敏感脆弱区,该区域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

22、在规划已经针对规划北湖(美面溪)交界处设置生态防护带,因此本项目与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环境保护不开发区域规划相符。1.3.4小结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区)位于海口龙华区南部的南黎山区域,地跨新坡、龙泉、遵潭三镇的“南黎山”片区,紧邻海南东线高速公路,距海口市中心26公里,距美兰机场19.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本项目选址是在海口市政府牵头下,由海口市国土资源局推荐的选址地点, 项目选址合理避开周边的村庄和基本农田用地,拟建区域内村民相对较少,水源充足、生态良好,适合动植物生长,是野生动植物园理想的建设地点。从风景资源优越条件分析,规划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

23、旅游资源。 而且规划区内整体地势较为平缓,起伏不大,无论在施工工程量,还是因地制宜建设各类景点来说都是较为有利的。规划区选址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环境资源敏感地区,总体而言项目选址合理。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1)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位TSP和PM10日平均浓度污染指数均小于1。因此,评价区内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2012一级标准。(2)由监测结果可知,美面溪的水质较好,各常规监测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3)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环境噪声监测点其昼间环境状况良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4、)中的1类标准,而夜间噪声监测值超过1类标准要求,但超标范围不大。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根据各评价工作等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有关规范,并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如下:(1)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评价范围确定的主要依据是:考虑到工程分布状况、人口分布特征参照项目范围,作适当放大,根据规划实施后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确定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区及周边5km5km内;(2)声环境:声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占地并向四周延伸100m范围;(3)生态环境:项目用地范围向外延伸200m范围;(4)土壤环境:项目区域内;(5)社会环境:项目区域周边村庄乡镇社会经济环境;

25、(6)地下水:项目区域内。(7)地表水:美面溪(规划北湖)区域第3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主要控制措施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污染物类型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类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3.1.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污染。(2)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动物粪便、餐饮油烟废气、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应急发电时产生的废气、汽车尾气以及生活垃圾堆放和污水处理所散发的恶臭等。3.1.1.2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污染源主要为生产废

26、水和施工点生活污水。(2)运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污水本项目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办公人员和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根据前述分析,本项目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全部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标准后,用于浇洒绿地和园区内植物园用水。本项目污水排放量见表3-1。表3-1项目生活污水排放一览表项目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削减量(t/a)排放量(t/a)污水量(t/a)106.9万106.9万0CODCr350374.1374.10BOD5200125.5125.50SS220235.1235.10氨氮404

27、2.842.80总磷55.345.340(2)地表径流在绿地维护过程中会使用一定量的农药和化肥,在灌溉时,部分农药和化肥将会随地表径流下渗至土壤中,若农药和化肥下渗进入该区地下水,将对该区的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在下雨天,残留在绿地的农药、化肥将随地表径流有可能进入地表水体,从而影响到其水质。(3)动物散养区初期雨水 动物散养区初期雨水,散养区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较高,一般来说收集至污染因子是COD、SS、粪大肠肝菌等,产生量5000t/a。 (4)兽医院废水 兽医院废水来源于项目区内兽医院,的主要污染因子是COD、SS、LAS,细菌等,产生量120t/a。 3.1.1.3 噪声污染物

28、排放情况(1)施工期噪声污染排放情况项目结构阶段:距施工机械昼间60m、夜间140m处,可达对应标准限值要求;土石方阶段:距施工机械昼间35m、夜间140m处,可达对应标准限值要求;打桩阶段:距施工昼间8m处即可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施工机械中,混凝土搅拌机的噪声源强在距离声源5m处,可高达91dB(A),其余大部分施工机械声级水平在8490 dB(A)。施工期间噪声影响最大为结构阶段,昼间距离施工机械60m处方可满足标准限值要求,夜间140m处噪声方能达标。根据现场调查,距离较近的噪声敏感点村庄较多,同时施工期间需注意对敏感点噪声产生的影响,可采取周边建设围墙隔音,采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或降噪措施

29、,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2)运营期噪声当游客量超过50人/10分钟,由于人群活动动引起的声级将超1类标准。因此,各景区适当控制游客量是必要的。 本预测仅给出景区的平均声级,而实际上游客在景区的不同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于活动内容多、游客分散等高噪声活动场所外,大部分休闲区、野生动物观赏区的声环境质量是良好的。 总之,本项目的建设将增加交通噪声、游客的活动噪声和兽类吼叫及鸟类啼鸣等噪声。项目应在规划设计中规划好游客路线,避免游客过度聚集,同时在节假日做好安全工作,不但提升游客游览品质同时也减轻对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3)东线高速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根据预测结果和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对比分析后发现

30、,项目总图中第一排建筑物昼间、夜间噪声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根据预测结果,项目规划设计保证与东线高速有90m的间隔,可以保证声环境昼夜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1.1.4 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施工期建筑垃圾主要有建设施工中开挖出的土方,产生的碎砖、水泥、木料等。施工期间大量施工人员工作生活,必定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2)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野生动物粪便:类比原项目野生动物园粪便产生量,项目动物粪便产生量以20t/d计算,全部运至粪便堆场堆肥后作为项目园区植被肥料使用。兽医院医疗固废

31、:兽医院医疗固废的日产生量约为5.0kg,年产量约为1.65t/a。其处置方式: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如一次针筒、药棉、塑料袋等)是消毒、封装,外运至医疗固废集中站处理。对于纸张等纤维类固废,首先消毒,然后运送至医疗固废集中站一并处理。 生活垃圾: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度假人口和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新区项目客流约为32000人/日,每人日产垃圾约0.2kg/d计算;员工和非旅游常住人口2000人,短期度假人口675人,日垃圾产生量均以1.0 kg/d,产生量为9.1t/d,年产垃圾约3003t/a。 生活垃圾实行分级清运的方式,每隔50100m设置垃圾收集箱,然后统一集中至项目中部垃

32、圾转运站,收集间的垃圾可由市政统一运出,日产日清。 其他固废:应急柴油发电机房发生的少量危险固体废物,这些固体垃圾若随意丢弃,将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应统一收集交由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统一处置。3.1.1.5 污染物排放汇总本项目的污染源汇总见表3-2。表3-2 项目营运期污染源汇总表污染物名称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厨房油烟废气量2.19107N/a2.19107N/a油烟0.291 t/a0.247 t/a0.044 t/a柴油发电机废气量1.2105N/a1.2105N/aSO20.028 t/a0.028 t/a烟尘0.0018 t/a0.0018t/a汽车尾气NOx0.55 t/a0.55 t/

33、aCO18.9 t/a18.9t/aTHC8.1 t/a8.1 t/a恶臭NH30.009t/a0.009t/aH2S0.009t/a0.009t/a反刍动物产生的甲烷气体少量少量废水废水量106.9万/a106.9万/aCODcr374.1t/a374.1t/aNH3-N42.8t/a42.8t/a固体废物生活垃圾3003t/a3003t/a0动物粪便20t/a20t/a0医疗固废1.65 t/a1.65t/a03.1.2 污染物排放方式及排放途径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及排放途径汇总情况见表3。表33污染物排放方式及途径项目污染源排放方式排放途径达标情况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直接排

34、放达标排放柴油发电机动物粪便恶臭厨房油烟废水排放动物散养区初期雨水经过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内绿化、植物园绿化用水达标排放生活废水(COD、总氮、总磷)地表径流兽医院废水噪声排放游客活动噪声直接排放达标排放鸟兽鸣叫声固废排放野生动物粪便动物粪便堆肥后回用,医疗固废交由由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置零排放生活垃圾兽医院医疗固废其他固废3.2 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其中主要环境敏感点如下表。见图3-1 主要环境敏感点分布图;表3-4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保护目标与项目区相对关系距离(m)保护要求1保亭村东侧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声环境

35、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2儒逢村北侧4003涌潭村北侧4002下市村东南侧50021旧村南侧1004文郁村北侧2005仁新村东侧1505儒传村东侧806雅永村北侧1507大叠村东北侧300 8坊门村北侧50010仁里村西侧100011小仁里村西侧100012斌腾村西侧12013养豪村西侧100仁里小学西侧70014仁台村西侧10015君美村西侧70017美位村西侧35018仁南村西南侧50019洋星村西南侧50020蔡村南侧100表3-5 其它环境保护目标序号环境敏感目标位置保护要求1美面溪项目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36、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1.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期间,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地表植被,使砂土裸露,因风力作用,易产生地表扬尘,将造成局部环境污染。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且难量化的问题。本评价采用类比法,分析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施工现场扬尘的影响范围最远可到下风向150m处,影响区域内TSP浓度约为上风向对照点的1.5倍,相当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0.30mg/m3)的1.6倍。因此必须对施工扬尘进行控制,以减轻对

37、厂址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仅会对近距离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上建设项目施工机械数量有限,且施工均为间歇式作业,作业点也比较分散,因此排放的尾气对厂址以外周边环境影响不大。3.3.1.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前述分析内容,规划区施工期生活平均污水产生量51m3/d,规划在施工营地设立临时简易旱厕,并由周边农民拉走作为农肥。建筑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地基开挖、区内道路铺设和构筑物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运输车辆和机械的洗刷废水等;这些废水若不经适当处理,乱排乱放可能会对规划区内水体造成污染。因此,规划应在施工场地设置隔油沉淀池,将施工废水引进池中,进行隔油沉淀处理,然后回用于施工场地

38、。3.3.1.3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上表数据反映,结构阶段:距施工机械昼间60m、夜间140m处,可达对应标准限值要求;土石方阶段:距施工机械昼间35m、夜间140m处,可达对应标准限值要求;打桩阶段:距施工昼间8m处即可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施工机械中,混凝土搅拌机的噪声源强在距离声源5m处,可高达91dB(A),其余大部分施工机械声级水平在8490 dB(A)。施工期间噪声影响最大为结构阶段,昼间距离施工机械60m处方可满足标准限值要求,夜间140m处噪声方能达标。根据现场调查,距离较近的噪声敏感点村庄较多,同时施工期间需注意对敏感点噪声产生的影响,可采取周边建设围墙隔音,采用先进的低噪声

39、设备或降噪措施,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3.3.1.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1)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平整场地或开挖地基的多余泥土,施工工程中残余泄漏的混凝土,断砖破瓦,破残的瓷片、玻璃、钢筋、金属碎片。塑料碎片、抛弃在现场的破损工具、零件、容器甚至报废的机械等。这些废弃物多为无机物,其中大部分对水、大气环境及生物链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是它具有占地和造成二次污染的特点,尤其是粉状废料可随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下渗,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在建筑工地垃圾运应加强管理,尽量在施工过程充分回收利用,或填坑平整低洼地,不能利用的不能随意丢弃,经统一分类收集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处置,则对环境基本无影响。(2)

40、生活垃圾工程施工期,施工区内要安排施工人员的临时食宿和业务活动,因此,有一定量的生活垃圾产生。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食品废弃物、废纸、灰渣、金属、塑料、玻璃等,其余经统一收集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处置,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2.1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本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其废气污染源有动物粪便堆场恶臭、餐饮油烟、汽车尾气以及垃圾临时收集站恶臭等。(1)粪便堆场产生恶臭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动物粪便堆场挥发出的NH3-N,H2S等气体,根据工程分析,野生动物产生粪便日产日清,动物粪便等直接进入粪便堆场用于堆肥,由于项目野生动物放养密度较小,项目的管理部

41、门切实做好景区散养动物粪便收集工作日产日清,将粪便堆场设置于室内并及时堆肥,可以降低恶臭污染物排放,提升区域空气质量,同时也能提升景区区域环境。(2)柴油发电机废气对于应急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应由专用内置烟井引至建筑顶部排放。由于项目使用的柴油含硫量低(含硫量小于0.1%),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浓度较低,可达标排放,加之使用频率较低,属间断排放,其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含油烟废气餐饮产生的含油烟废气通过专用烟道引出至屋顶高空排放,由于其排放量不是很大,且餐饮油烟经过烟罩等高效除油烟装置处置,并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后排放,其不会

42、对评价区空气质量造成影响。(4)汽车尾气由于拟建项目内停车场较为分散,其产生的汽车尾气量不是很大,不会对评价区的空气质量构成威胁,同时项目采取合理布置停车场位置,避开游客集中地及主导风上风向;及时疏导车辆,保证进场、出场车辆畅通,减少起步、刹车时的尾气排放;停车场周围种植绿化隔离带,通过植物吸收和隔离的作用降低对周围空气的影响等措施,可使汽车尾气的影响降至最低。(5)垃圾临时收集站恶臭本项目营运期恶臭主要来自区内产生的游客与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恶臭气体是多组分、低浓度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类物质。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采取袋装化分类投放,

43、设专用垃圾房,由于目前尚无涉及垃圾收集点与建筑物之间防护距离的标准或规定,根据人的嗅觉感官,一般当距离10m左右时,对垃圾收集房的臭气感觉极弱。因此本评价建议区内的小型垃圾临时收集站的卫生防护距离大于10m,并设置绿化隔离带。垃圾临时收集站主要是临时收集、堆放区内的生活垃圾,然后才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进行处理。由于垃圾在垃圾临时收集站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在南方炎热天气下更易发酵变坏,发出恶臭。为了给项目区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旅游度假环境,生活垃圾应由环卫部门按时派人将垃圾清走,统一处理,不得让垃圾过夜,同时垃圾站管理部门要定期喷洒除臭剂与保持场内卫生,而小型的垃圾箱做到日产日清,减少垃圾贮存时间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通过以上措施可减少垃圾临时收集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