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7198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甘肃省肃南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建设单位(盖章):甘肃冀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制- 2 -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

2、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甘肃省肃南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建设单位甘肃冀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袁红硕联系人袁晓通讯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玉泉南路498B号联系电话18009477555传 真/邮政编码735100建设地点张掖市肃南县祁丰乡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

3、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固体矿产地质勘查M7472占地面积(m2)勘查面积9.92km2绿化面积(m2)总投资 (万元)120.4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7.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1.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开工日期2014年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建设背景甘肃省肃南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位于肃南县祁丰乡境内,地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内,距离最近实验区边界15km,距离最近缓冲区边界约为27km,距离最近核心区边界约为35km,属祁丰保护站管辖。本项目探矿权首次设立时间为2005年8月25日,勘查面积为19.97km2;此后分别在2007年、20

4、09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进行了矿权延续,勘查面积由19.97km2缩减至9.92km2。2014年8月为第五次矿权延续(为本期普查矿权),探矿权人:甘肃冀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勘查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勘查证号:T62120090802032801;勘查面积:9.92km2;有效期限:2014年8月26日至2016年8月25日。为进一步探明甘肃省肃南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资源状况,为下一步地质勘探工作及矿产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甘肃冀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6月,委托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编制完成了甘肃省肃南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

5、普查实施方案,并通过相关部门评审。二、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本项目不属于国家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为国家允许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的符合性分析规划指出:“加强重要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促进资源基地建设。以铜、铝、铅、锌等为重点矿种,合理部署和加强勘查。鼓励勘查区内通过优先设置探矿权,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促进社会资本投入。”本项目以铜及多金属普查为目的,资金由企业自筹,项目建设符合该规划要求。 与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6、(2008-2015年)及甘肃省“十二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环评(2011-2015)的符合性分析规划指出:“结合甘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和市场需求,规划期内鼓励勘查铁、锰、铜、铅、锌等矿种;规范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对勘查过程中影响和破坏的土地进行全面的恢复治理;”由此可见,本项目为该规划鼓励勘查项目,勘查资金由企业自筹,勘查工作结束后将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恢复治理,项目建设符合该规划要求。 与张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符合性分析规划指出:“积极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活动,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勘查;鼓励社会投资开展商业性勘查;规划期内鼓励勘查煤、铜、铅、锌、镍、钴、钨等

7、矿种;”本项目以铜及多金属普查为目的,属该规划鼓励勘查项目,项目建设符合该规划要求。 与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的符合性分析规划指出:“积极配合国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性地质、矿产、环境调查评价。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和矿产资源储备。在祁青皇城一带陆续开展三岔口、红柳头子、高崖泉、祁青、白水河中岔、陶丰等10幅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本项目勘查区位于三岔口、高崖泉区域,以铜及多金属普查为目的,项目建设符合该规划要求。三、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1、勘查区勘查历史概述勘查区地质工作主要开始于解放后,1956年-1990年,多家地质勘查

8、单位对该区域实施地质勘查工作,在此期间开展的地质工作除基础地质外,矿产调查工作多带有工作区域或矿种的侧重性,形成的资料较为零散,在工作区一带找矿未取得进展。“甘肃省肃南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探矿权的首立时间为2005年8月25日,勘查面积为19.97km2;此后分别在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进行了矿权延续,勘查面积由19.97km2缩减至9.92km2。2014年8月为第五次矿权延续(为本期普查矿权),勘查证号为T62120090802032801,勘查面积为9.92km2,有效期限为2014年8月26日至2016年8月25日。2、本期普查勘查境界范

9、围本期探矿权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8月26日设立。探矿权人:甘肃冀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勘查面积:9.92km2;有效期限:2014年8月26日至2016年8月25日勘查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勘查区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见表1。表1 勘查区拐点坐标拐点号东经北纬19755263911002975656391100397565639113049758303911305975830391015697580039101579758003910008975526391000肃南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工程布置,见图1和图2。3、项目组成本期普查工程(即2014年8

10、月26日至2016年8月25日),主体工程主要包括钻探工程和硐探工程,辅助工程包括测量工程和岩矿试验等;硐探工程主要是在前期普查工程基础上继续开展勘探作业,对原有工业场地和临时弃渣场地进行依托利用。本工程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见表2。表2 本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内容主体工程钻探工程ZK-1设计钻孔规格为110mm110m,环评期间钻探作业已完成,已封孔。ZK-2设计钻孔规格为110mm140m,环评期间钻探深度为90m,后期工程将对其继续开展钻探作业;ZK-3设计钻孔规格为110mm240m,环评期间钻探作业已完成,已封孔。硐探工程PD-1本期普查工程利用前期工程开挖平硐继续实施硐探作

11、业,洞口规模为1.8m1.8m,实际掘进尺寸为197m,本期设计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掘进200m;PD-2本期普查工程利用前期工程开挖平硐继续实施硐探作业,洞口规模为2.0m2.0m,实际掘进尺寸为220m,本期设计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掘进230m;PD-3本期普查工程利用前期工程开挖平硐继续实施硐探作业,洞口规模为2.0m2.0m,实际掘进尺寸为216m,本期设计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掘进200m;辅助工程测量工程1:2千地质草测2km2;1:1万土壤剖面测量2km;勘探基线测量3km;剖面线测量2km;工程点测量1点。岩矿试验基本分析样(BaSO4 300样,铜铅锌 100样,分析Cu、Pb、Zn、Ba

12、SO4);组合分析样5样(分析SiO2、Fe2O3、Al2O3);光片样5片;薄片样6片;体重样300样(用于圈定重晶石矿体)。公用工程施工营地本工程在普查区设置施工营地1处,占地面积300m2,建有活动板房3间。道路工程外联道路普查区通往外界道路利用当地乡间道路,与周边矿山共用,道路长度2.0km,路面宽8m,砂石路面。矿区道路普查区内建设矿区道路1.5km,路面宽5m,砂石路面。4、工程分析本期普查工程实施工程量主要包括钻探工程、硐探工程、测量工程和岩矿试验等。 钻探工程根据环评现场踏勘,本期普查实施钻探工程已完成钻孔2个(ZK-1和ZK-3),且已封孔。后期普查工程继续对钻孔(ZK-2)

13、进行钻探施工,钻探深度由90m延伸至140m。后期普查工程钻探工程量统计,见表3。表3 钻探工程工作量统计表编号现有工程实际钻孔规格本期普查设计钻孔规格本期普查钻探平台占地m2本期普查工程弃渣量m3ZK-1110mm110m110mm110m251.5ZK-2110mm90m110mm140m321.9ZK-3110mm240m110mm240m363.2合计936.6 硐探工程本期普查在前期工程已开挖探硐基础上继续开展探矿作业,利用前期普查工程遗留工业场地和临时弃渣场。本期普查硐探工程工作量统计,见表4。表4 硐探工程工作量统计表编号洞口规格本期普查设计掘进尺寸m本期普查结束后累计掘进尺寸m

14、本期普查工程弃渣量m3本期普查结束后累计弃渣量m3PD-11.8m1.8m2003976481286PD-22.0m2.0m2304509201800PD-32.0m2.0m2004168001664合计630126323684750 测量工程 地质工程布放根据地质人员的设计,将设计图纸上的钻孔位置准确地标定在实地。工作方法可采用交绘法、极坐标法,用光电仪测距。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探矿工程,必须进行初测和复测,确保其位置准确无误。 工程联测所有探矿工程结束后,要用高精度GPS直接测定,最终根据坐标数据,将所有工程位置展绘到地质图上。 探矿工程测量钻探工程布置采用高精度GPS全球定位仪直接测定,钻孔

15、竣工后,采用光电仪测距或高精度GPS全球定位仪对其位置再次测定,确保工程位置准确无误。硐探工程结束后,对见矿或有重要地质界线的探硐位置采用光电仪测距或高精度GPS全球定位仪对其精确测定,对其它探硐采用精度5m的手持GPS定位,并标定在图纸上。 基线、勘探线剖面测量 依据勘探基线、剖面线设计数据,现场布设勘探基线、剖面线的各端点、基点的实地位置,实测勘探基线、剖面线上的地形数据,绘制剖面图。勘探基线、剖面线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仪定向、测距方法进行,勘探线剖面比例尺1:1000,沿剖面线测绘地形变汇点、工程位置点、地质界线点、勘探线端点等。 地质点测量地质点的点位采用手持GPS全球定位仪结合特征地形确

16、定,重要地质点定位采用半仪器法和GPS联测。 岩矿试验主要查明重晶石矿和铜铅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及含量,旨在圈定重晶石矿和铜等多金属矿体,分析项目为BaSO4、Cu、Pb、Zn。本工程矿石化验由勘查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将矿石样带回实验室化验,现场不涉及矿石化验。根据本矿山实施方案化探结果可知,本矿山矿石以重晶石为主,铜及多金属含量相对较少,重金属含量较低。本矿山矿石组分分析结果,见表5。表5 矿石组分分析结果表元素CuPbAuAgBaSO4含量(%)0.122.520.0002660.00037594.14元素SrSO4Al2O3CaCO3Fe2O3SiO2含量(%

17、)0.160.1660.800.0471.255、工程布置及占地 工程总平面布置本期普查工程内容集中布置在1:2000地质草测范围内,主要有钻探作业平台、硐探工业场地和临时弃渣场、矿区道路和施工营地等。本期普查工程总平面布置,见图3。 工程占地本期普查工程总占地11893m2,其中原有占地10900m2,新增占地993m2。本期普查工程占地,见表6。表6 工程占地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占地面积m2土地类型备注原有新增1钻探工程093草地其中1#钻探工程占地28m2,2#钻探工程占地33m2,3#钻探工程占地32m2。2硐探工程3100900草地硐探工程位于同一沟谷内,共用1个工业场地。3施工营地3

18、000草地4道路工程75000草地小计10900993合计118936、主要工程机械本项目主要工程机械,见表7。表7 工程机械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台数备注1柴油发电机3连续2钻机1间断3空气压缩机2连续4运输汽车4间断7、原辅材料来源及用量本工程实施过程中使用的柴油、水泥等原辅材料均采用外购,主要来自嘉峪关和玉门等周边城市。项目实施使用原辅材料主要为柴油,勘查期用量约20t。7、依托工程可行性分析本期普查工程是在前期普查工程基础上继续开展探矿作业,对前期普查遗留工业场地、临时弃渣场、施工营地和矿区道路等工程依托利用。 硐探工程依托可行性分析本期硐探工程是在前期普查工程已开挖探硐基础上继续开展探

19、矿作业,利用前期普查工程遗留工业场地和临时弃渣场。前期普查遗留临时弃渣场紧邻探硐口设置,位于沟谷中,其上部经平整后作为工业场地使用,占地约3100m2,堆存探矿废渣约2382m3。本期硐探工程依托利用现有临时弃渣场和工业场地,预计新增占地900m2,新增废石弃渣2368m3,本期硐探工程实施过程中,同时对现有临时弃渣场修建挡渣墙,对现有工业场地建设导水沟或过水涵洞。由此可见,本期硐探工程依托原有基础设施可行。 矿区道路依托可行性分析前期普查工程在普查区内建设矿区道路1.5km,路面宽5m,砂石路面。本期普查继续利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依托可行。 施工营地依托可行性分析前期普查工程在普查区设置施

20、工营地1处,占地面积300m2,建有活动板房3间。本期普查施工人员与前期接近,现有施工营地可以满足食宿需求,无需新建,且该施工营地距离本期普查作业区较近。由此可见,依托可行。7、公用工程 给排水 水源本期普查工程使用水源由水泵从普查区东南侧的北大河抽取。 给水本期普查施工人员约20人,普查作业期间施工人员用水量为1m3/d(按50L/人d计)。探矿作业区建设有临时蓄水池2座(5m3/座),普查期间定期用水泵蓄水。 排水本期普查工程产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8m3/d(按用水量的80%计),用于泼洒降尘处理。 供电项目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 道路工程 外联道路勘查区通

21、往外界道路利用当地乡间道路,与周边矿山共用,道路长度2.0km,路面宽8m,砂石路面。 矿区道路勘查区内自建矿区道路1.5km,路面宽5m,砂石路面。8、劳动定员本期普查工程需施工人员20人。9、工作安排本期普查工作按2个年度完成总体普查任务。具体工作安排如下:2014年9月,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和工作成果,编写2014年度设计。2014年10月,展开野外地质工作,实施钻探工程。2014年1112月,编写年度工作总结。2015年1月4月,根据前一年工作成果,编写2015年度设计。2015年5月10月,展开野外地质工作,以组合异常为中心做1:2千地质草测(2 km2),并在组合异常地段做1:1万的土

22、壤剖面测量2km(点距20m),继续用钻探和硐探对重晶石矿进行揭露。2015年1112月,编写本年度工作总结。2016年1月8月,对普查区开展综合研究,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普查地质报告。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前期普查工程完成实物工作量本次评价对前期普查工程勘查范围内(面积为19.97km2)的工程量进行统计,前期普查工程(即2005年8月25日至2014年8月26日)以地质测量为主,仅在局部区域内实施了槽探和硐探工程。前期普查工程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8。表8 前期普查工程已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km22021:1万地质测量km

23、27.531:1万地化综合剖面km5.541:500勘查线剖面测量m7725槽探m3768探槽2个6硐探m633探硐3个7基本分析样件168分析Cu、Pb等8小体重样件459组合分析样件3分析Zn、Mo、Sn、Mn、Au、Ag、Co等 10光片件111化学全分析样件1 槽探工程前期普查工程实施探槽工程2个,槽探工程量统计,见表9。表9 槽探工程工作量统计表编号探槽规格工程弃渣量m3工程占地m2TC-1长70m宽(上口宽2m、底宽1.5m)深3m368480TC-2长50m宽(上口宽2.5m、底宽1.5m)深4m400390合计768870 硐探工程本矿山原为酒钢公司铁矿,于2005年转让甘肃冀

24、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于铜及多金属矿产勘查。前期普查在原铁矿开采矿硐的基础上开展硐探勘查作业,已开挖探硐3个,本期普查继续使用该探硐。3个探硐均位于同一沟谷中,最终形成工业场地1处,占地面积约2000m2;同时在工业场地东侧设置临时弃渣场1处,探矿废石弃渣均堆存于临时弃渣场中,环评期间已堆存废石弃渣量约2382m3,占地面积约1500m2。硐探工程工作量统计,见表10。表10 硐探工程工作量统计表编号洞口规格m掘进尺寸m工程弃渣量m3PD-11.81.8197638PD-22.02.0220880PD-32.02.0216864合计6332382 前期普查勘查成果 进一步查明了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

25、条件,查明了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通过槽探等工程揭露的手段,初步于地表追索、圈出了铜矿化体; 对该区铜等矿产成矿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2、主要环境问题 槽探工程施工结束后未对施工场地进行恢复治理,工程废石弃渣均就近堆存于探槽两侧,对周边草地造成占压,同时在有风天气存在一定的扬尘影响; 硐探工程工业场地及临时废石堆场占压自然冲沟,在雨季上游汇水对其存在冲击影响;废石堆体下游边坡未采取挡护措施,存在堆体滑坡等影响; 前期工程对现有生活区东南侧已废弃施工营地未进行垃圾清理和场地平整,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开挖坑基仍存在; 生活区生活垃圾未及时清理,仍露天堆放在生活区东侧土坑中,堆存量约2.5t;第55页建

26、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一、自然环境简况1、交通地理位置本项目勘查区隶属于肃南县祁丰乡管辖,位于玉门市西南直距76km处,距镜铁山矿约10km,北祁连北麓前山地带。勘查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75530980000,北纬:390900391200,面积9.92 km2。勘查区附近有S215及简易公路贯通,交通基本便利。本项目交通地理位置,见图4。2、地形、地貌勘查区地处祁连山中段,山势陡峻巍峨,属高山区。一般海拔在3000-4061m,相对比高500-1500m。山体较高且山坡较大,山坡坡度为3050,地形切割较强,山陡沟深。山体主要由基岩组成,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层中节理、裂隙较为发

27、育。3、气候气象据肃南气象站资料,区内气候大部分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339mm,最大24h降雨量38.9mm,最大小时降雨量17.0mm,降水在年内分配极为不均,主要集中于6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584%。多年平均蒸发量1796.6mm,约为降水量的6.7倍。区内年平均气温77.3,最高气温37.538.3,最低气温-28.8-28.7,日温差最高为31.231.6。无霜期83d,多年平均降水量189.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96mm,平均风速2.4m/s,最大冻土深度2.5m。4、地质概况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为青白口系龚岔群(QnG)和第四系。现对地层简述如下: 青白口系龚岔群

28、青白口系千枚岩(QnG(Ph)):灰绿色,地表风化强烈,岩石破碎,呈北西走向出现在勘查区的西南侧。青白口系含铁千枚岩(QnG(Fe)Ph):黄色、紫红色、黄褐色,地层普遍出现褐铁矿化、镜铁矿化,局部地方有铜蓝,在破碎带发育地段,重晶石化、镜铁矿化、碳酸盐化强烈,裂隙中偶见方铅矿、黄铜矿细脉,勘查区中部新发现的重晶石矿即赋存于该地层中。地层呈北西向出现在勘查区的西南部和中部。青白口系千枚岩夹石英岩(QnG(Ph+q)):灰白色,在地貌上表现为正地貌,主要出现在勘查区的西南部。青白口系千枚岩夹灰岩(QnG(Ph+Ls)):灰白色、灰黒色,少数地方为黒色,地表破碎、风化强烈,呈北西走向出现在勘查区的

29、中南部。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勘查区东北部,按成因可分为风积、冲洪积、冲积等。主要由砂砾、砾石、细砂、砂质土、松散砂土等组成。 构造勘查区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系北缘-陶勒山褶冲断带内,区内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属陶勒山复背斜的一部分,构造走向315,地层走向与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倾向SW,倾角5075,局部地层倒转或产状混乱。区内次一级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断裂构造以北西西向为主,沿断裂带岩层挤压、揉搓剧烈,张性、张扭性断裂发育。 岩浆岩勘查区未见岩浆岩。 围岩蚀变在重晶石的下盘有明显的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镜铁矿化,矿体下盘围岩的裂隙中见黄铜矿细脉和方铅矿细脉。断裂破碎带内表现为碳酸盐化、褐铁矿化、

30、镜铁矿化,局部地段出现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和重晶石化、方解石化。 矿体地质在勘查区中部的青白口系含铁千枚岩地层中,发现一呈透镜状的重晶石矿露头,矿体处于组合异常的北缘,长约30m,最宽处10.7m,地表出露产状:22550-30,经连续打块采样分析,重晶石质量较好,BaSO4含量在95%以上,密度在4.0kg/dm3左右,具有一定的经济前景。肃南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区域地质,见图5。5、水文特征勘查区内水系发育,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及地下水补给。受大气降水及季节变化影响,区内地表水动态变化较大,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为勘查区的枯水期。5-10月为勘查区的丰水期,其中7-9月为洪

31、水期。勘查区东南侧为北大河,为常年流水,河床宽10-20m,水深0.2-0.6m。珠龙关河为北大河支流,从勘查区东部汇入北大河。西柳沟为季节性沟道,从勘查区北侧汇入北大河。勘查区位于祁连高寒山区,但矿体比较集中出现在海拔3000m处,冰封期一般3个月左右,雨季为79月。矿区东部为珠龙关河河谷,勘查区位于该河侵蚀基准面以上200350m。从钻探所做的简易水文观测资料看,稳定水位为海拔3018m。总体看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6、动植物资源 植物本项目位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内,保护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95科451属1311种,其中苔藓植物6种,蕨类植物19种,裸子植物12种,被

32、子植物1274种。其中:乔木47种,灌木189种,草本1066种。饲用植物156种,绿肥植物类47种,纤维植物61种,芳香植物38种,中药材植物496种,观赏植物127种。经本次评价样方调查,矿区植被群落主要以耐旱植物为建群种和优势种组成,尤其以芨芨草、旱生针茅等为主要植被类型所组成的植被群落面积较大。该区植被群落呈斑块状、片状分布,植被组成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植被覆盖度在15%30%之间。 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共有28目、63科、286种,其中,鱼纲1目2科4种,两栖纲1目2科2种,爬行纲2目3科5种,鸟纲17目39科206种,哺乳纲7目17科69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53种,其中国

33、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9种。还是我国雉鸡类集中分布地区,有11种。本项目位于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内,该区域内人类活动较为频繁,无法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觅食场所。野生动物为避开人类干扰,栖息地一般在远离人类活动区域。在本项目所在区域及周边范围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基本为当地常见的鼠、兔、蛇等,偶尔有少量岩羊出现。经现场调查和咨询当地牧民,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区域内很少有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野生动物出没,偶尔有少数岩羊等动物出现在附近山谷中。大多数受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内,其觅食、繁殖、栖息活动也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部,在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很少有分布,

34、在项目所在区域出现几率更低。7、资源概况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初步探明的矿藏资源有19种,分布地达115处。其中金属矿有铁、锰、铬、铜、镁、铅锌、钨钼、金等8种,分布94处,非金属矿有石灰岩、白云岩、石棉、石膏、玉石、粘土、硫、高岭土、重晶石、大理石、煤等11种,分布21处。8、地震烈度从中国主要地震区和地震带分布图上可知,本区位于祁连山褶皱系地震带内,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为7度。9、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丰保护站概况根据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件甘祁资函字【2014】89号,关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关

35、系的复函,肃南县红尖一带铜及多金属矿普查项目位于保护区祁丰保护站243、255、258、259林班,处于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勘查区距离最近的实验区边界约为15km,距离最近缓冲区边界约为27km,距离最近核心区边界约为35km。本矿山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见图6。祁丰自然保护站位于祁连山西段北麓,河西走廊南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境内,东起马营河与隆畅河保护站隔河相望;西至石油河与肃南县毗邻;南与青海省祁连、天峻二县为邻;北与酒泉、嘉峪关、玉门三市接壤。东西长160km,南北宽105km,地处东经9759910,北纬38573943之间。保护站隶属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36、区管理局和肃南县双重领导。保护站下设派出所、天保办、行政办、财务办、防火办、7个资源管护站、3个苗圃。现有在职职工55人,专业技术人员4人。全站总面积88.83104hm2,林业用地面积为3.30104hm2,其中有林地面积0.77104hm2,疏林地面积1016.4hm2,灌木林地面积2.12104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60.6 hm2,苗圃3.3hm2,无林地全为宜林沙荒地,面积2982.4hm2。保护站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在4000m左右,大部分地区属半湿润和半干旱地草原气候区。形成的水源主要有三种,即冰川、地表径流、地下水。地表水有疏勒河和黑河两大水系,集水面积0.88104

37、km2,总径流量为12.77108m3。祁丰自然保护站管辖区域内土壤从山顶至川地分别有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森林灰褐土、山地栗钙土、山地棕钙土、灰漠土、草甸土。主要乔木树种有云杉、祁连圆柏,灌木主要有金露梅、杜鹃、山生柳、锦鸡儿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仅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就有23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6种,分别是:雪豹、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斑尾榛鸡和雉鹑;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豺、灰熊、石雕、水獭、草原斑猫、猞猁、兔狲、甘肃马鹿、藏原羚、岩羊、盘羊、猎隼、雪鸡、蓝马鸡、白头鹞、苍鹰、雀鹰等17种。二、社会环境简况1、行政区划及人口肃

38、南县裕固族自治县隶属于张掖市管辖,全县由三块不连片的地域组成,东部以皇城为一块;中西部以马蹄、康乐、大河、祁丰四区为一块;北部以明花区为一块,总面积2.05104km。现辖2镇6乡,9个国有林牧场、101个行政村和3个城镇社区,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回等11个民族。2013年全县总人口为3.73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2.54万人,占总人口的68.12,非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31.88%。少数民族人口2.11万人,占56.57%,其中裕固族10058人,占总人口的26.98%。2、国民经济概况2013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41亿元,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3.31亿元,增

39、长5.5%;第二产业15.38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3.72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为15:69:16。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7元,比上年增加1759元,增长14%,人均消费支出12167元,恩格尔系数35.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71元,比上年增加1004元,增长15%,人均消费支出8422元。3、文教卫生2013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所,其中有完全中学1所,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1所,城镇小学1所,幼儿园1所,九年制学校5所,六年制学校5所,建成寄宿制学校11所,共有教职工546人。4、文物及风景名胜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

40、点140多处,构建以中华裕固文化走廊为龙头,马蹄寺、七彩丹霞为重点,祁丰文殊寺景区、皇城夏日塔拉景区为两翼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形成康乐七彩丹霞裕固文化旅游区、马蹄石窟艺术自然风光旅游区、皇城生态草原休闲避暑旅游区、祁丰冰川探险宗教文化旅游区、明花海子胜景大漠风光旅游区五大旅游板块。本项目所在地无文物和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一、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生态环境现状本次植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共设置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样方,选取样地采取随机的方式,但具有代表性,样地均分布在勘查区范围内。植物样方调查点位置分布,见图7。植被调查采用中

41、国植被类型图谱(2000年)的分类系统。首先根据中国植被(1980)、甘肃植被(1997)和甘肃植物志(第二卷)(廉永善等,2005),获得该地区植被分布的总体情况,再结合实地考察资料,精准的参考了野外实地调查的经纬度位置、项目区植被类型,合理布置调查样带和样点,以确保拟建项目区植被类型调查全面、合理。根据现场初步调查,项目勘查范围内植被类型相近。本次样方布点以工程扰动区域植被调查为主,重点布设在工程施工扰动区域内及周边范围。布设样方点位能够代表区域地表植被类型,能为工程生物量损失提供技术依据。由此可见,本次样方点位布设合理可行。结合本次植物样方调查,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中国植被编辑

42、委员会,1995),将10个样地所有植被划分四个植被类型和七个群系。其中,小叶金露梅灌丛、短花针茅草原和珍珠猪毛菜荒漠为优质植被类型,分布面积较广。根据野外调查,勘查区海拔在3000m左右,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由草原植被类型组成,植被盖度在15-30%之间。 盐生草甸植被型 芨芨草草甸群系(见1号样方表); 高山灌丛植被型 小叶金露梅灌丛群系(见2号、4号样方表); 荒漠草原植被型 短花针茅草原群系(见3号、5号样方表); 沙生针茅草原群系(见6号样方表); 半灌木荒漠植被型 红砂荒漠群系(见7号样方表); 珍珠猪毛菜荒漠群系(见8号、9号样方表); 中亚紫菀木荒漠群系(见10号样方表); 样地记

43、载表1群落名称: 芨芨草草甸群系 样号: 1 地 点: 勘查区内 海拔: 3040m 样方面积: 55=25m2 群落总面积: 环境条件:山坡草地,地表有白色盐碱,以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Trin) Nevski为主,伴生零星白茎盐生草组成盐生草甸植被,群落总盖度约30%。地理坐标: E=975734.9 N=391034.5 种类记载表种号种名数量(株丛)高度(m)盖度(%)胸径(cm)物候期生活力备注1芨芨草20丛50cm2白茎盐生草3丛10cm群落总盖度30工作人员: 孙继周等四人 日 期: 2015年3月7日 样地记载表2群落名称: 小叶金露梅灌丛群系 样号: 2 地 点: 勘查区内 海拔: 3060m 样方面积: 55=25m2 群落总面积: 环境条件:砾石山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