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人工新城芦潮gmp.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7238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mp人工新城芦潮gmp.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gmp人工新城芦潮gmp.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gmp人工新城芦潮gmp.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gmp人工新城芦潮gmp.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gmp人工新城芦潮gmp.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mp人工新城芦潮gm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mp人工新城芦潮gmp.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工新城芦潮:世界上第四个乌托邦? gmp设计专辑Post By:2005-10-4 12:00:01 只看该作者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当建筑设计同行问起GMP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冯格康教授,最困难的经历是什么,他总是回答:“最困难的经历也许是芦潮市的完工。”对69岁的冯格康来说,2005年将是他近40年职业生涯中最最受到挑战的一年:他亲手设计的世界上第四个“人工城市”芦潮市第一批居民将入住,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体现出来。德国GMP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这座“围海造城”的人工新城仿照德国汉堡市的布局,以直径为25公里的人工湖为中心向四周环状扩散,计划容纳城市人口30万。对于GMP建筑师来说,这种前所

2、未有的设计任务就像设计一个理想国、一个乌托邦。上海正在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国际商业、金融和经济中心,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就是在上海的出海门户芦潮港建设一个集装箱深水港。据规划人员透露,这座“人工城市”实际上是配合附近的洋山深水港兴建的,后者肩负着与日韩争夺海上贸易的重任。“没有人知道芦潮市投资到底有多少,钱到底要花多少。这是个前所未有的设计项目,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可以借鉴,我们要完成一个乌托邦。”一位规划人员说。有9家国际咨询设计公司参与竞争,德国汉堡市的GMP建筑设计事务所最终赢得标的。上海是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设计师理想的用武之地。这座有着1700万人口的城市每天都在膨胀和发展,其城市规模早

3、已突破了原来城区的界限,与世界上其他大港口城市交流成了重中之重。“虽然上海和汉堡两个城市有很多不同,经验交流还是非常值得的。例如,学习如何扩建港口或新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港口;学习如何扩建城市和使新建设的城市更加人性化,以使生活在那里的人感觉良好。”GMP建筑设计事务所北京首席代表吴蔚说。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这座计划中的芦潮海港新城位于上海东南长江与杭州湾的交汇处,与嵊泗及大小洋山隔海相望,是上海通向沿海各大岛屿的重要门户。新城设计仿照汉堡城市的布局,以直径达25公里的人工湖为中心向四周环状扩散,计划容纳城市人口30万。上海希望在2010年举办世博会之际向世人展示这座新城,按计划2005年第一批

4、8万居民就将迁入新城。这将是近100年里继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巴西的巴西利亚和印度的堪迪迦之后兴建的第四座这样大规模的全新城市。承担设计工作的GMP建筑设计事务所曾经设计过许多大型项目,包括汉堡机场、柏林的雷尔特火车站和莱比锡的宝时捷新厂。不过设计一座完整的城市的确非同一般,主设计师说:“对建筑师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这种前所未有的设计任务就像设计一个理想国、一个乌托邦。”GMP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曼哈尔德先生说,这样的工程“超出了理性的欧洲人的想象”,这只有在今天的中国才成为可能。GMP在中国设计了很多项目,了解中国人的特点。比如中国人十分注重比喻和象征的意义,一颗坠入水面的水珠和它周围一圈

5、圈涟漪就是芦潮的象征。设计中的湖中一座300米高的塔,顶端会喷水,能形成一片水雾,象征落下的水滴。德国人对这样的点子也许会一笑了之。中国人还喜欢好听的名字,将来芦潮的居民会走过诸如“川流大厦”、“记忆岛”或“月光广场”之类的地方。芦潮市的“理想城”几何对称结构布局设计在古埃及、古罗马和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就有过。与这些古典设计思想不同的是,德国人设计的芦潮市中心不是市场或者是庙堂,而是一个由95公里海滩环绕的人工湖。湖中有两个岛屿,其中一个上面将建一座剧院,另一个上面将建一座博物馆。最靠湖的一圈“涟漪”由住房、办公楼和小型城市广场组成,建筑将不得超过38米。第二圈“涟漪”是环状的城市公园,中间穿插

6、有行政机构、职业学校和体育场馆。第三圈是环线街道,街道旁是居民住房。最外一圈是一组组方块形的居民小区,小区内人工湖、超市和幼儿园等。工业区和大学等将建在最后一环之外的市郊。按照GMP的设想,芦潮城市应该为芦潮居民提供比上海更好的空气、更多的绿色、更多的儿童活动空间、更便捷的道路和更丰富的城市化生活。人类在过去的百年里建造了三个这样的人工城市,无论是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巴西的巴西利亚还是印度的堪迪迦,它们的设计原则是城市的三大主要功能居住、工作与休闲在空间上的分离。但是事实证明,这三大人工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上的最大失败,因为城市活力不是产生于功能上的空间分离,而是来自于小空间内的功能多样性。而且,

7、功能上的空间分离必然会导致交通堵塞,无论是工作、采购、逛街还是去办事,人们不得不在城市里奔波不停。设计师希望尽量从近一个世纪来这类“人造城市”的建设经验中吸取教训。比如巴西利亚是一座完全依靠汽车轮子的城市,没有汽车寸步难行。按照GMP的设计,芦潮将是一座人性化的城市,在居住区没有交通干道,市中心则几乎没有汽车。湖周围9公里长的沙岸将为水上运动提供场所。城市里将遍布绿地和河渠,是人们散步的好去处。在外环之间的居住小区都有各自的小区中心。有了完美的设计,GMP还是担心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会屈从于经济利益。如果当地政府想把绿地变成商业用地,GMP可一点办法也没有。中国有关部门虽然许诺给该建筑设计事务所一

8、个居民区的建筑合同,但是投资来源也将由该事务所自己去解决。冯格康教授对此抱怨说,我们在设计它的时候它是非常统一的,但是现在要接受各种利益的考验。虽然GMP建筑设计事务所吸取了这三大城市的教训,但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建筑师们还是把城市在功能上进行了一定的空间分割。例如,餐馆将集中在内环,工业区及大学被排挤到环线以外。另外,内环的地皮如此宝贵,估计其价格远远超出了小型企业和手工业者的支付能力,如果安排很多社会机构在那里也违反商业与市场规律。因为设计中的新城水域面积占了全部城市的12,引入的湖水又是受污染最严重的黄浦江下游水,有观点认为,水质问题很可能在将来极大地困扰这座城市。GMP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

9、尴尬的问题,即他们希望达到的“城市个性化”是否真的能够实现。例如,城市居民晚上真的会愿意为了吃顿饭而到内环去吗?他们不是可能会更乐于在自己家门口喝上一杯吗?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各个小区大同小异,他们还会对自己的街区特别认同吗?* * * * * * * * * * * * * * * * * * * * *世界三大“人工城”败笔堪培拉澳大利亚堪培拉最大几笔是城市美化运动,其幼稚和简单化的想法是通过城市设计可以轻易地解决城市的问题。往往实施美化计划是不能全面的,而且即使实施了,其对已存在的社会格局会造成严重破坏。美化运动只限于属于政府或公共用地的市政中心和公共广场及公园,而对城市的其他广大地区,

10、美化运动却很少光顾,因此,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是畸形的。城市美化运动基本上是城市中心主义的,即基于单一的中心商业核心,而不充分考虑将商业分散到城市的其他地区,导致城市中心的过度开发和交通拥挤。在中心城区的美化过程中,热衷于贫民窟的清除,并将其他同样需要中心地带的功能排斥掉,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人口向贫困区域集中。尽管城市美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没有对户外空间的形成和风格做特别的强调,但运动本身都往往顷向于新古典风格。堪迪迦堪迪迦最大的败笔是有些街道虽然经过了设计,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大,这些街道只是重复延伸,显得单调乏味。整个城市没有保证使人便于接近自然,公园不是它的主要内容,学校和其他建筑也没有科学地布置。城

11、市的躯体在膨胀的过程中,既被新的城市道路连接着,又被它切开,新的城市空间车流滚滚,机器代替人在空间中的地位,过去亲切的由人主宰的空间在逐步消失和减少,经济、效率的观念大大超过了历史、文化的观念,致使一些原有城市的良好建筑及空间遭到毁坏。巴西利亚环境的设计如果对人的行为、活动未加充分考虑,则会产生种种缺陷或导致失败。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规划设计就反映了这一问题。巴西利亚是按巴西建筑师柯斯塔获奖方案建设的。设计者的指导思想是将巴西利亚城市建为有秩序、协调、雄伟的城市,同时又是方便、有效率、亲切的城市。整个城市空间构图生动,能体现首都的宏伟气魄。但是,城市僵硬的功能分区,除办公区、居住区外,还有旅馆

12、区、商业区等具体划分,以致使本应是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变得单调贫乏。巴西利亚的居民区被安排在与政府轴线十字交叉的弯曲轴线上,它象征着飞机的两翼衬托着机身,在空中鸟瞰时,构图良好。但在地面上的人无法感受到“飞机的两翼”,只是觉得这是一片相互非常雷同的居住街坊,生活在地面上的居民感到贫乏无味。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奔腾年代的新商业建筑 从建筑空间到消费符码的位移Post By:2005-10-4 12:10:52 只看该作者现在,每四艘从德国汉堡港口发出的远洋货船中就有一艘是开往中国的,总部在汉堡的冯-格康、玛格及合作者建筑事务所 (von Gerkan, Marg und Partner Archit

13、ekten,简称GMP)则在中国有超过十个项目正在设计或谈判,他们在北京的第二个建筑展览“gmp全球经典设计作品展”也将于6月26日在北京万达广场展示中心举行,边上的工人们正在根据他们的图纸修建三座高耸的塔楼。经济的全球化不仅让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更加紧密,也在改变相关联的建筑、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在中国,这种变化更为直接和明显:因为不论是哪个方面来说,这里都是过去二十年世界上变化最快的国家,50万平方米的北京万达广场将只用三年的时间就能矗立起来,这是欧洲人无法想象的速度。理性设计从德国到中国在奔腾的中国,建筑设计的方式、建筑师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都发生了改变。在中国特有的高速度、大规模的建造现实

14、中,对于设计个性的强调和规模化的商业生产往往处于矛盾之中。设计师采取的最普遍的策略就是在功能区分上适应规模化的商业应用,而在局部对于本地文化作出妥协,因此许多外国建筑师乐于把建筑造型比附中国的传统事物,或给建筑外立面加入中国式的外装饰,这让外国设计师在中国设计的大部分建筑都出现某种混乱的折中主义风格,另外一个倾向就是某些人试图以大胆新奇的造型展示个性。GMP是少数坚持自己的原则的事务所,他们并没有可以去迎合各种流行的装饰元素,而是直接从建筑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出发进行设计,对城市环境的呼应也是更为保守的策略,他们设计的万达广场三座塔楼就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只是通过立面的退进强调建筑凹凸有致的形态结构

15、,以抽象的石雕形式将建筑围塑在一起,基座中延伸出高塔,以此形成雕塑一样的效果。他们并没有用夸耀的手法试图在北京商业中心CBD内夺取观众的注意力,而是用相对低调的方式强调了自己的个性。位于北京万达广场一期南向地带的二期工程,是一个集超白金五星级酒店、国际甲级写字楼以及涉外连锁商业中心于一身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落成后将成为一个功能涵盖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的高效商业建筑,将与社区内近30万平方米的国际商务港共同组成近50万平方米的高效的24小时商业圈。GMP万达广场南区的设计策略是让这一区域的都市性格具体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和这一区域的商业需要一致,首先要求合理、清晰地安排整个空间功能需求,

16、酒店与办公高塔的立面设计从内部功能出发,并有很好的可辨认性,水平方向为购物中心旁门的柱廊,垂直方向则为高塔入口。为了表明一、二楼是面对公众的消费空间,他们把这两层设计为单层外立面,路过的行人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的店铺。其次,对于今天的商务人士已经不象工业时代那样总是工作,他们有着更为广泛的兴趣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这里也需要尽可能多的广大的户外空间,并在建筑细节上表达更多趣味。建筑使用天然建材,散发出亲切的个性。未经磨光的淡色天然石材与深色玻璃幕墙组成的浅色网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建筑一楼部分拥有人性化尺度的连拱廊与城市公共空间相结合呼应,做为人们休憩的荫凉处;连拱廊可以缓和高

17、层建筑的高耸感,提供亲切的尺度,引导公众进入购物。万达广场南区的三座塔楼的外立面由很多不同的立面单元组成,形成和谐的序列。在北京明朗的天空下,浑然一体的整体雕塑感和外立面的光影效果将让这一建筑和周围环境有更多呼应。而在技术上,双层呼吸幕墙外立面可以保证良好的通风、隔热并有效降低噪音污染,这对于办公部分,特别是面向建国门外大街的部分是极大的优点。在商业地产中,交通设计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尽可能消化整个区域的交通流量,以使日常交通无阻。鉴于建国路上的高交通流量,在此路上不设置进入建筑物的车道。而在各个购物中心入口处都有专属车道,可以进入地下两层空间的停车场,而酒店与办公大楼各自拥有专用车道,这样

18、拜访酒店与购物中心的两大人潮互不妨碍。垂直交通体系也尽可能方便人流上下。全球化时代的消费符码和中央电视台新总部相比,万达广场南区不是CBD中最醒目的建筑,但是重要的是会形成一个最富有活力、密度最高的24小时商业生活圈。其中两座塔楼上部是办公大楼,而两大建筑体的地下连接部分则提供丰富的餐饮服务,并可方便抵达地面一、二层的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s)。和欧洲大陆多数主流设计师一样,冯-格康和玛格坚持理性主义的设计理念。从他们最早引起国际注目的柏林梯格勒机场可以看出他们的风格,1975年落成的这座世界第一做驶入式机场,以对交通、人员和不同空间的合理组织获得成功,至今保持着从下飞机到上汽车

19、最短距离的纪录。他们在机场、别墅、办公楼、教育、博物馆和交通设计都表现出卓越的设计能力,并在四十年间成长为拥有近400名建筑师的德国最大的建筑师事务所。他们也是过去五年在中国最为成功的德国建筑事务所,中国是他们在海外的最大市场。他们不仅获得北京万达广场南区这样的大型商业建筑合同,在大型政府公众建筑、文化建筑方面也引起瞩目。后一方面的代表作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它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就势逐层升高,让主建筑高高位于山坡上,最高处的穹顶则形如一朵硕大的朱槿花南宁市花,让建筑具有了文化象征意义,这里将举行东盟博览会。他们还获得中国举国关注的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设计权,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落成

20、的最让激动人心的建筑之一。如果就GMP的设计做一个区分的话,在文化建筑、政府公共建筑中他们更强调文化上的呼应,而在商业建筑中他们对建筑功能的研究占据压倒地位。而贯穿其中的是麦哈德冯。格康、,福尔克温玛格1965年创建GMP时就确立的设计理念,他们强调建筑必须揭示其内容与相关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筑,无论从经济,构造以及形式角度来看,都必须具有明确性。”尽管冯格康对于时髦的建筑现象、理论敬而远之,但是如果从社会角度观察,今天的建筑现象尤其是在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建筑师的概念转化的产物,也不仅仅是在场地、气候、功能、环境以及施工的和经济的条件之间妥协的产物。政府官员、商人、业主对于建筑空间的要求不仅

21、仅是大小、功能和交通,也对整个建筑的象征性资源有强烈的需求。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今天中国人如此热中于建造所谓标志性建筑、以及前景可疑的大型歌剧院中国并没有欧洲那样的歌剧传统和观众。就象GMP进入中国市场一样,万达也镶嵌在经济全球化的网络中,给开发商最大信心的是美国华纳影城、沃尔玛(WAL-MART)以及酒店业旗舰雅高酒店集团等的签约,这不仅保证了未来的人流,也向业主、市民许诺了一个“国际水准”的象征。今天,华纳影城、沃尔玛通过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比单独的商场更有保证,让顾客在获得商品的同时也获得一种身份认可和国际接轨的冲动在消费中得到部分实现。甚至我们可以说,GMP也是一个小型的沃尔玛,成为了一

22、个全球性的消费品牌和代码,他们的建筑师在总部解决中国客户的提出的问题、设计概念,然后据此产生详细的计划并发送到中国。整个北京CBD同样如此,已经成为一个集合了最多商业资源和国际品位的象征性场所,不仅有着可以感知的物质外壳,也表现出强烈的符号象征功能,在建筑中流通的是各种商业品牌组成的信息流,其中本地的文化因素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衰减。不过,中国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和美国城市相比,中国的大型购物中心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因为中国对汽车的依赖还不是太强。而美国的大型购物中心多在郊区,必须开车前往集中采购。造城运动下的建筑策略考虑到整个北京万达建筑面积有50万平方米之多,其规模可以说是北京CBD内的

23、一个微型城市。而在中国的大城市,这样规划的社区并不少见。“设计城市”在中国决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师的狂妄,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GMP建筑设计事务所就在上海小区规划设计一个可以容纳30万人口的小城芦潮,这个一个以直径为25公里的人工湖为中心向四周环状扩散的居住城市。而有单一开发商建设的面积超过百万平米的超级社区在中国也有数个,这样的工程只有在今天的中国才成为可能。自1985年以来中国出现的城市膨胀是20世界后期城市建筑发展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城市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尤其是1992年以后,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中国人对于住房、消费的需要得到释放,刺激了全

24、国范围内地产的大跃进,政府官员和商人都热中推进快速和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城市改造,相应的,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富豪榜上几乎一半都是房地产商。在这个巨变的时代,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似乎要比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们更敏锐当然,也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例如,万达集团自己总结自己的地产开发经验,提出 “万达新城市计划( China New Town Plan )”就是例证。理解这个模式的关键是,是他们与众不同的是“订单地产”的商业房地产模式万达已与不同业态的国际著名商业连锁企业以及中国的行业领导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万达投资的每一个大型商业广场前,都与它们共同进行市场调研,从地产和商业经营两个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论

25、证,按照合作伙伴的订单要求实施投资、提出设计要求。订单商业模式不仅一种经济的创新,也给建筑设计带来新的挑战。首先,开发商和未来的入驻公司一起选址,然后对规划设计根据零售商的意见和不同要求进行修改完善,之后才进入图纸设计阶段。因此建筑师需要在不同业态的需要之间进行平衡,比如日常百货、建材超市、餐饮和影院对建筑高度、荷载和通风要求的要求就不同,需要设计前就预先考虑,尽可能适应最大限度的调整;其次,在中国出现的城市大扩张中,建筑师如何在局部区域内形成有效的交流成为难题。在中国建筑事务所必须速度更快的建造,往往没有时间思考一个建筑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建设造价更低、更容易替换的建筑,就像

26、伊东丰雄期望的那样,而GMP提供的是德国式的简朴思路,他们坚持简洁和耐久的品质,尽可能地少需要维修与保养,同样可以达到适应社会变化的目的以不变、少变应万变,这不仅是中国人的智慧,德国也有同样的传统。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gmp 是德国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von Gerkan,Marg und Partner Architects) 的缩写。麦哈德.冯.格康,福尔克温.玛格1965年所创立的建筑师联合事务所到目前为止已有七个合伙人加入。gmp拥有300多名员工,分布于十个办公地点,在德国国内和国际上积极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gmp是少数几个进行全方位设计的建筑师事务所之一。其对建筑项目

27、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建造直至室内装修全面负责。麦哈德.冯.格康,福尔克温.玛格和他们的合伙人过去四十年中在近乎所有的德国大城市进行了规划和建造。其项目涉及面极为广阔,从私人别墅,旅馆,博物馆,剧场及音乐厅,办公楼,贸易中心,医院,直到科研教育设施,以及交通建筑,工业建筑和总体规划。在国际上,gmp尤以机场建筑设计著称。1975年柏林的泰格尔机场作为第一座驶入式机场被启用。这一创新设计在斯图加特机场及汉堡机场航站楼的出港和到港层的设计建造中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受到世界广泛重视的不仅有已建成的作品如莱比锡新交易会展中心,意大利芮米尼会展中心,2000年世界博览会基督教展厅等,而且也有诸如柏林奥林匹克体

28、育场的改建项目,科隆莱因河能量体育场和柏林新中央火车站莱尔特火车站等的建筑设计。在德国国内和国际性设计竞赛中,gmp获奖三百八十多次,其中一等奖一百八十多项。另外因其具有开创性的建筑设计而获得了众多的优秀奖项。2006年gmp在中国的各种项目的投标中以其实力共获得了十多项第一名。可谓硕果累累。在中国已建成的有南宁会展中心,深圳会展中心,上海浦东新区博物馆等。还有一系列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有仅次于国家大剧院的重庆大剧院,北京国家博物馆等重大建设项目。此外,“斯图加特21”和“法兰克福21”的城市规划设计,布加勒斯特2001的规划设计以及包括临港新城在内的众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项目,也充分证明了gm

29、p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专业能力。目前gmp承担了中国,俄国,越南,意大利,德国,拉脱维亚,卢森堡,西班牙,土耳其,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项目的设计任务。gmp认为,在设计过程中问题和答案的两方面具有紧密的交互关系:“建筑作为一种服务于社会的实用艺术,无论从经济,结构以及形式角度来看,都必须具有明确性。建筑必须揭示其内容与相关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rchitekt小大7楼|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加好友发短信等级:超级版主帖子:5067积分:7219威望:5精华:1注册:2005-8-10 21:44:46Post By:2

30、005-10-4 13:22:04 只看该作者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BD的大小龙德国GMP万达广场设计方振宁撰文在中国这个建筑时代,向世界开放的中国建筑市场,给国外许多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了实验设计的机会。但是像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这样,在中国开展如此庞大的业务,可能没有任何一家外国事务所可以比拟。知道GMP的水平和事务所的规模是2000年。我先在汉堡下榻,汉堡机场就是GMP的杰作,接着我前往汉诺威举行的世界博览会,GMP设计了巨大的未来馆展厅,然而一座展区内临时教堂留住我的脚步,致使我在里面停留观看了两个小时,并且耽误了看其他国家馆的机会,那是GMP设计的魅力让我在教堂内外往返,也是我首次感

31、受到GMP设计的严谨。那么在北京我们可以看到GMP的作品,当你从东三环上走过,可以看到一幢土红色的建筑,那就是2000年竣工的北京德国使馆学校,面积只有九千多平米,但却是京城有数的有品质的现代建筑。2002年10月的一天,有友人打来电话,问我在红门画廊有一个展览是否值得去看,结果先去探路的我发现是GMP的建筑设计展览,让我喜出望外。令我感到意外的是,GMP在中国已经做了那么多投标项目。一个沙盘上插有15个标牌,都是GMP在中国项目所涉猎的城市。然而在北京,还有一个巨大的项目,那是GMP在2003年9月设计的万达广场二期工程,从正面看,这是由两个正反L型构成的建筑群,无论是底层栋还是高层摩天楼的

32、部分,几何风格的运动线向上挺拔,有着完美的比例和谐调。万达广场位于金地国际花园的西侧,从CBD南立面来看,万达广场建筑的外形构成完美的天际线。那么GMP在万达广场的设计上注重哪些因素?他们有一个基本概念的配置,首先追求建筑造型整体上的独一无二,其次是建筑语汇的统一性和建筑元素的多样性,然而简洁明了的空间组织是GMP最大的长项。CBD说两个正反L型构成的建筑群是抽象的石雕,在每一基座上延伸出一高塔,两座高塔的造型基本一样,但高度有所不同:两个稍有变化的高塔是“大龙和小龙”的象征,在整个CBD景观中,由于拥有棱角分明的建筑外观,使他有着地标性特征。建筑使用天然建材,让它拥有散发温暖和亲切的个性,淡

33、色的天然石材与铜框窗口,在阳光下发光的效果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建筑外观凹凸有致,使他具有雕塑性造型,特别是在阳光下构成的光影效果可以丰富建筑的表情。德国设计向来都有理性特征,那么在设计中又怎样体现人性化,万达广场建筑在一楼部分拥有人性化尺度的连拱廊,做为人们休息的荫凉处,连拱廊大方宽阔的窗洞,是邀请人们到此停留,目的是让人由此进入购物中心。一座建筑在城市规划构想中位于怎样的位置,应该成为设计者的自觉。我们看到两大建筑体被外环绿带所围绕,以此作为户外空间,并和城市的公共空间相结合。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概念是在实体上嵌入“盒式窗”,所谓“盒式窗”的结构体系会使超高楼层能够有自然通风的功能。此外外层玻璃

34、为单层玻璃,这样可以防风雪,而内层玻璃则是双层隔热玻璃,在两层玻璃之间设置遮阳装置,可以是木百叶,或者是色彩鲜艳的织物。这样一个人流集中的地方,交通设计至关重要,而设计的目标在于尽可能消化整区的交通流量,使日常的交通无阻。停车场安排在地下。为了使交通顺畅,在每个单元都设有独立的车行入口,即酒店与办公大楼各自拥有专用车道。由于建国路上的高交通流量,在道路上不设置进入建筑物的车道,这样可以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交通拥挤。除此之外,GMP在北京的项目还有CBD中心区的财富中心,这座高层建筑的夜晚照明设计也非常有特点,还有一项大工程就是国家博物馆扩建,GMP的中国项目大都不会那么成为新闻,然而GMP在中国

35、稳步的战略,已经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波助澜。当我们寻找有品质的建筑时,GMP的设计会进入我们的视野。“三年后,当青岛大剧院建成时,一定要请汉堡的芭蕾舞团来青演出。”在青岛大剧院的奠基仪式上,来自德国的冯格康说。冯格康是青岛大剧院的设计单位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的总裁,此次来青是专程参加大剧院奠基仪式的。作为设计方,他对青岛大剧院的感情不亚于咱青岛人。在奠基仪式上,他说要把一个最美的大剧院送给大家。屋顶恰似大钢琴“大剧场和音乐厅的屋顶恰似两座大钢琴,白色透明的条板梁好似钢琴的琴键,波浪起伏的条板梁犹如五线谱,夜间灯光反射在条板梁上,好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冯格康和事务所有关人士如此介绍这座独具特

36、色的建筑。青岛大剧院规模宏大,造型别致,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是青岛城市的景观亮点,将是七百多万青岛市民和越来越多的造访者艺术欣赏和休息娱乐的绝境佳处。青岛大剧院的建筑方案紧紧抓住青岛山、海、城浑然一体的特征,建筑造型充分吸收了山海的元素,是一幢整体性、现代感很强的建筑,整个建筑富有诗意地暗喻着崂山独特的美景。功能分区很明确青岛大剧院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分区明确,大剧场、音乐厅、多功能厅和附属用房四个部分分开布局,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和空间分隔,可以独立开放而互不干扰,又便于管理和单独使用。大剧场设计为品字形舞台,包括主舞台和两个侧舞台及后台,可满足大型演出的需要。音乐厅位于建筑群的南侧,与多功能厅

37、位于一个建筑体内,音乐厅按照国际声学标准设计,管风琴设在合唱团上方的平台上,创造了独特的空间视觉焦点。多功能厅可以满足多种用途的需要。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rchitekt小大10楼|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加好友发短信等级:超级版主帖子:5067积分:7219威望:5精华:1注册:2005-8-10 21:44:46Post By:2005-10-4 14:48:41 只看该作者gmp在中国的另一个重要中标项目是国家博物馆的改建工程。从上面所贴的照片上看中德两国总理到场的情形,可见两国高层都对此项工程的关注。

38、下面摘录的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9月13日播出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方案公布的揭开面纱节目,以下是节目内容:沈冰: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新闻会客厅。一说到国家博物馆的话,可能在您的脑海当中一下子就会浮现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今天要告诉您,再过三年,我们国家也会有一个全新的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方案已经正式对外公布。一份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标通知书,9月1号这一天,交到了两个年轻人的手中,他们是来自国内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两个设计师。由他们共同设计的4号投标方案,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未来形象。一年前,国务院决定将原有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

39、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年初,成立不到一年的国家博物馆就传出了改扩建的消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家博物馆的未来新形象就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而这次改扩建工程首次采用的 “设计方案招投标”方式,也吸引了来自国际、国内的36家设计单位。7月11号至7月17 号,国家博物馆在“展出大厅”里首次展出4号、8号和9号三个入围方案,公开征集社会意见。在方案展示的那一周,北京下起了大雨,近1万名参观者冒着大雨,来为国家博物馆的新形象出谋划策。公众展示之后,有人支持拥有“博物大广场”的4号方案,有人赞同设计了6个百宝箱的9号方案,还有的人觉得,注重庭院设计的8号方案更能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形象。

40、一时间,究竟该选择哪个方案建设新“国博”,成为媒体和公众讨论的焦点。在激烈的讨论声中,国博新的方案迟迟没有确定。直到9月1号,当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接到中标通知书的那一刻,4号方案成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未来形象。这就是4号方案,一个面积14000平方米、高20米 的“博物大广场”,是未来国博的显著特征。它不仅使国家博物馆在高度上与人民大会堂更加协调,还丰富了国家博物馆的现代功能。看到这个模型,也许很多人都在想,除了外形的特征,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会有什么样的独特之处?这个全新的国家博物馆能够成为人们期盼的那种传世之作吗?沈 冰:坐在我身边这一位是我国国家博物馆副馆

41、长高崇理。高馆长您好。高崇理:您好。沈 冰:这个新的国家博物馆的设计方,来自德国GMP建筑设计公司的冯格康先生,坐在冯格康先生旁边的是我们这次设计方的中方代表,是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院长修龙先生。今天对你们来说应该个大日子。高崇理:是,非常高兴。沈 冰:你跟他们俩以前认识吗?高崇理:不认识。沈 冰:你是什么时候认识他们的?高崇理:应该说是前一两天吧,因为我们这次评标是暗标。沈 冰:你也不知道最终中的是谁。高崇理:我们从世界各地的最有名的这些设计公司,或者叫设计师事务所,36家,经过专家评审筛选出来11家,他们是11家的其中之一,他只是报名,但是设计单位是谁他自己不知道,所以我们都是按编号的,所

42、以应该说并不认识。沈 冰:所以你现在最熟悉的就是4号是吧?高崇理:对,他们报的是4号方案。沈 冰:既然4号是中标的,并且你看我们最后问题也问得很清楚,这样一个国家博物馆的设计的方案,能不能够成为我们中国建筑史上的传世之作,大家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怎么样冯格康先生,我看今天图都带来了,是不是可以跟我们好好地来说一说我国国家博物馆是什么样?冯格康: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博物馆的现状,我想未来也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大家都知道,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东部,所以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它跟天安门广场其它建筑的协调,你看天安门广场西边是人民大会堂,东边是国家博物馆,我们希望这两个建筑从高度上和体量上

43、能够匹配。沈 冰:它从外观上来看是跟现在的,就是从长安街的景色来看应该没有太大变化。修 龙:不止是长安街,从广场上看也是应该整个周边应该是基本上还是要保持原有的风貌基本上延续一下。高崇理:这也是我们提出来的设计,任务书提出来的要求,希望新老建筑协调。第二点,和周边环境,周边的建筑物相协调。沈 冰:你们新增加的部分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冯格康:原来是一层,现在要改建为两层,就是说多加了一层,从建筑物的内部来讲,首先看到的是我们说的这个博物大广场,我们希望无论是使用这个博物馆的人,还是参观者,当进入这个大厅,也就是这个博物大广场之后,人们能够非常容易地确定方向,能够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找到自我,同时学习

44、到中国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两家合作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把中国的传统和现代建筑有机地融合起来,换句话说,我们最关注的是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代,旧与新的结合。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建筑,你看它有底座,它的柱子是红色的,它的屋顶结构我们也可以看得到,屋顶的颜色是古铜色的,未来的国家博物馆也将采用这种结构和红黄两种颜色。修 龙:实际上在这个创意过程当中,取了我们中国的那种传统的宫殿,我们有这种红的柱子、屋顶。实际上看到它一进去会感觉红色,绝对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颜色。在这个基础上,它又不是一个柱子,这个柱子实际上是有功能的,沈 冰:柱子有什么功能?修 龙:是一个交通的通道,是有

45、功能的。沈 冰:是电梯呀?修 龙:它是功能和艺术的一个结合。冯格康:这就是博物大广场的中心大厅,从这里可以远眺故宫,也可以向下俯視,看到天安门广场。这里有一些大的立柱,上边有非常高的屋顶,还有很多诸如电梯一类的技术设施。沈 冰:我想看了这么几张图之后,应该说从内到外,大家对于这样一个新的国家博物馆的外形、外貌感官上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了。谢谢。我们先问一下我们的高馆长,你看中这个方案看中它什么,最吸引你,最打动你的是什么?高崇理:这个方案刚才他们介绍,很有特点,包括大厅,我想我们主要是从博物馆的功能上,这个方案比较好地满足了我们博物馆的功能。沈 冰:举个例子吧。高崇理:比如博物馆的功能,从收藏、展

46、示、研究,为观众服务,所以这些都满足了我们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包括面积的分配,包括流线,流线讲的比如刚才说垂直电梯的,观众进到博物馆以后,在这个大厅里面,你要看基本陈列,就到上面,临时展览或专题展览主要是放在下面,所以这样功能上满足就比较理想。沈 冰:最看中的是功能、实用方面的。高崇理:对,实用,而且改扩建加建天顶基本是沿着我们西门,天安门广场的正门,一进去以后,很快就能进到博物馆,原来我们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是露天的,所以它这个方案比较快的使观众尽快地进到博物馆。沈 冰:马上能看到要想观赏的一些东西。高崇理:而且通过整个接待大厅,他可能讲叫博物大广场,后来我觉得这个名字,叫这个名字不一定好,当然

47、是我的个人意见。比如这个叫接待大厅,观众进来以后,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看展览,也可以做一些休闲活动。沈 冰:我去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一进大厅以后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指向各个不同的方位,你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再进去。当然在大厅里面还会有各种接待的台,服务台,你可以问询,你可以查找资料等等,可能看这个是不是也有点这样的感觉。高崇理:比如买一些博物馆的纪念品。沈 冰:因为是一个德方,一个中方,合到一块,一方面当然是大家要互相吸取一些东西,但另外一方面肯定会有侧重。你会不会觉得你们的方案或者风格,会更倾向于德国的风格、西方的风格还是说他们这边会更倾向于你们的风格,中国的风格。修 龙:不能说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它是一个良好的结合的,我们在合作过程中应该说也走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作、否定再创作再否定,最后形成这么一个,因为这个东西做的过程当中肯定是有争议的,我们的意见,我们的优势就是怎么样体现东方的一些,特别是中国的特色是什么,这个只有我们最理解,特别是像博物馆的位置,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位置、地位,是一般西方,包括境外建筑师不一定能理解到这个位置有多么重要,但是确实客观地讲,境外建筑师有他们的优势,特别在这种功能上的一些理解和经验,包括一些建筑创作的理念上也是有他们值得我们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