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276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环评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环境概况调查与评价5.1 自然概况 5.1.1 地理位置 云霄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位于北纬2345-2414,东经 11707-11733之间,辖区面积1054.3平方千米,人口41.6万(第六次人口普查)。县域有漳诏高速公路过境,境内24.8千米,以国道324线,省道210、211线为主干的公路通车400.7千米。内河通航30千米,沿海轮船直达厦门、东山、汕头、香港,有厦深铁路过境。云霄县地势从西北向南倾斜,东北、西部以及西南部边沿均为山地,中部至东南部为沿海平原。海岸线长48千米。漳江流经县境,上游建有峰头水库和向东渠配套。年均气温21.2,年降水量1730.6毫米。名胜古迹和纪

2、念地有尖峰夏商贝丘遗址、圆岭商周印纹陶文化遗址、仙人峰、青崎岩画、云山书院、威惠庙、树滋楼、漳州故城、石矾塔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闽南特委所在地乌山十八间洞。天地会创始地高溪观音亭和陈政墓是省文物保护单位。拟建福建志和药业有限公司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生产一期项目位于漳州市云霄县临港集中工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属于工业用地。根据现场勘察,项目目前场地已经基本平整完成,四周主要为山地及工业用地,东侧有疏港道路。项目用地范围没有居民和其他迁移工程。项目周边环境概况详见图5.1-1。5.1.2 地形地貌 云霄县三面环山,全县最高峰乌山西山源海拔1117米。中部和东部沿海有冲积平原、台地。岛屿3个。

3、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域面积1050.75平方公里,低山占13%,丘陵占49%,平原占28%,淡水水面占10%,属丘陵、台地、低山结合地带。 项目西侧 项目北侧 项目东侧 项目南侧图5.1-1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图5.1.3 地震烈度根据国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闽建设200237号文、200310号文,项目区域地震基本烈度等级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5.1.4 区域地质构造云霄县境内有三叠纪至第四纪的各纪地层出露。震旦纪(76亿年前)古中国地台基本形成,至二叠纪(2.72.25亿年前),云霄处于浅海环境,属古太平洋海湾。

4、由于古生代的长期海浸,沉积成巨厚石灰岩地层,为境内铝锌矿、钨矿等有色金属矿床的发育创造了条件。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白垩纪(1.350.7亿年前)至第三纪古新世(0.70.6亿年前),经夷平时期,形成早期地台,整体微抬升。在早第三纪古新世晚期(0.6亿年前)至晚第三纪上新世(0.03亿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地表整体急剧抬升,海水退出,出现了河流与山间盆地相的碎屑岩(砂砾岩、砂岩、页岩等)、碳酸岩(石灰岩等)陆地环境,为境内低山丘陵地貌奠定了地质基础,并开始接受外力的剥蚀、搬运、堆积。这期间伴有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而形成大面积分布的侵入岩。第四纪更新世(0.02亿年前)开始,区域构造运动为以继承

5、性上升为主的震荡性运动。由于断层断块差异运动,侵蚀基准面下降,河谷深陡,冲沟、河流阶地发育,在山间盆地、河谷的堆积物中积成粘土、砂和砾土层。全新世(距今1万年)为河流冲积相,有土状堆积和新石器文化层;晚期为近代河流冲积物的河漫滩,有砖瓦、陶片等文化层。云霄处于晚中生代(1.35亿年前)以来发展形成的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中列隆起带,构造以北东向(华夏系)为主,北西向(西域系)次之,表现形成为褶皱和断裂两种,力学性质以压扭性为主,继承性的断块活动和区域性的断块上升活动为特征。境内岩浆活动频繁,尤以中生代(燕山期)为强烈。燕山运动晚早期(1.701.30亿年前)为间歇性、不太强烈的喷发活动,以出露在大山

6、顶、下径、湖丘、梅山、三星、梅林、青尾、瓦坑、古楼、水头、柘林等处的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及部分花岗闪长岩为代表,构成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地层的一部分。燕山运动晚期(1.30.65亿年前),以大规模的岩浆侵入为主,形成巨大的花岗岩岩体,以出露在乌山、梁山、笔架山、上河、大坪溪、峛屿等地为代表。主要为晶洞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石英正长玢岩,是形成水晶矿的主要矿床,构成晚白垩世地层的一部分。其他各时期岩浆岩仅有零星分布。如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中粒二长花岗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石英斑岩、辉长玢岩、辉绿玢岩、辉长绿岩、辉长岩等,呈岩株、岩墙、岩脉状产出。5.1.5 水文状况漳江

7、是云霄县的主要河流,其干流全长62.2公里,自北向南贯穿县境,在云霄县内长52.8公里。全流域面积为1038平方公里,县城内为855.2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为火田溪、安厚溪、车圩溪、西溪和南溪。它的干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城,河道平均坡降为4.2。漳江的最枯流量2m3/s,发生在一月,最大流量在七月,多年平均流量为31.78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1122亿m3。过城区后,河道弯曲,距城区下游2公里处有漳江水闸拦截,该处为感潮河段,常有潮水顶托,汛期常常发生洪水漫滩。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383.6m3/s,平均年输沙量332吨,当雨季洪峰下泄时,河口湾水含沙量可达每升数百毫克。云霄县城内有

8、三条排水渠:大人公港、太师公港、汀仔洋排洪渠,大人公港、太师公港排入漳江,汀仔洋的排放口位于漳江的南江。该区地下水为坡积碎石、角砾层及冲洪积卵石层孔隙潜水,基岩强风化带中的孔隙裂隙水,节理裂隙密集带的裂隙水。山间盆地、沟谷及低洼地带出现的泉水多属冲洪积层中的孔隙潜水,流量不大,一般小于0.25L/s,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云霄县位于东山湾海区西侧,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潮汐形态系数F=0.58。东山湾水深,海岸比较稳定,没有大规模泥沙流。东山湾泥沙来源不多,淤积物主要是悬移质的淤泥,其淤积速度相当缓慢,东南湾沿岸主要为低山丘陵,台地间海积平原地貌。5.1.6 气候概况全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

9、候。四季划分以县城为准。春季35月,各月气温在16.323.9之间。天气多变,晴雨无常,一遇冷空气影响即降雨,俗有“春寒雨落”之说。因整个季节多雨,亦称春水梅雨。夏季69月,气温在26.528.2之间,以7月份为最高。整个季节白天至上半夜炎热,凌晨至清早有微弱西北风,凉爽宜人。由于闷热,经常在午后发生雷阵雨,并时有台风暴雨袭击。秋季1011月,气温在23.219.5之间。初秋白天仍时有雷阵雨天气出现,晚秋则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在15.413.4之间,以1月份为最低。整个季节干燥少雨,但遇有南风出现时便会降雨,俗有“十二月南风现报(马上降雨)”之说。历年平均气温以云陵、常

10、山最高,为21.3。其余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低丘地区为21.320.3;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带为20.018.5;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区,一般低于18.5,和平乡通贝村为16.4,龙床石、西山源为15.014.0。云陵城郊地区,常年无霜期347.4天,有霜日2.7天。云霄县气温极值最高记录38.1,出现于1982年7月28日和1996年7月31日;最低记录0.2,出现于1963年1月27日(城关)。水晶坪地区夏天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34,冬天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4。气温日较差沿海比内陆小,海拔高的比谷地、盆地小。各测点气温日较差平均6.49.7,每年56月多阴雨,日较差最小,秋末冬初

11、多晴,日较差最大。地温变化趋势与气温同,但变化幅度大。云陵地区1月平均15.3,比同期气温高1.9;7月平均32.3,比同期气温高4.1。年平均地温24.1,比气温高2.8。极端最高66.7,极端最低-3.0,地中5、10、15、20厘米深处平均23.023.3。全县多年平均年雨日138.0天,雨量12002400毫米,平均降雨量1730.1毫米。干旱指数0.66。由于受季风强弱及进退时间迟早的影响,雨情变化较大,主要特点为:1.地理分布不均匀,沿海雨量偏少,常年陈岱1251.8毫米,峛屿1380.5毫米;西北部山区、半山区偏多,乌山东南坡棪树村常年2403.3毫米,为漳州市各测点之最;云陵地

12、区1730.6毫米。2.雨期较集中,云陵夏半年(49月)1402.8毫米,占年总雨量81%,各月均达140毫米以上;冬半年(103月)327.8毫米,占年总雨量19%,其他观测点与此近似。3.干湿季节差异明显,春雨季(34月)264.4毫米,占全年15%;梅雨季(56月)557.2毫米,占32%;台风雷阵雨季(79月)684.1毫米,占40%;干季(102月)224.9毫米,占13%。5.1.7 土壤与植被 (1)土壤类型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县主要有水稻土、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冲积土、风沙土、盐土六大土类;淹育型、潴育型、潜育型、漂洗型、盐渍型、砖红性红壤、黄色赤红壤、粗骨性赤红壤、赤土、红

13、壤、粗骨性红壤、黄红壤、水化红壤、红土、冲积土、灰沙泥土、滨海盐土、滨海风沙土等18个亚类,划分为47个土属,68个土种。六大土类按耕作种植使用条件分为水田、旱耕地、山地及滩地、风沙土土类。 (2)植被资源红树林保护区植被 主要分布于漳江出海口南岸,是中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广、植被种类最多的红树林天然群落。据2001年厦门大学林鹏院士调查队的调查,保护区可分为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3个植被类型。 红树林植被,由白骨壤林、桐花树林、白骨壤桐花树林、秋茄林、秋茄桐花树林、木榄林构成。白骨壤林,灰绿色,郁闭度0.8,高度1.5-3米,平均高2米,地表分布指状呼吸根。林中点状混生秋茄、桐花树和木榄。

14、桐花树林,呈多分枝丛生状,黄绿色,郁闭度0.9,高度2-3米,平均高2.5米。林内伴生秋茄、鱼藤、白骨壤,成单株分布。白骨壤桐花树林,灰绿色间杂黄绿色,郁闭度0.8-0.9。乔木层为白骨壤与桐花树混生,还混入秋茄、木榄。林分高2-3米,平均高2.5米。茄林,青绿色与深绿色,郁闭度0.7-0.8。伴生桐花树、老鼠簕、白骨壤和木榄,成星点状或小块状混生。林分高3-6米,秋笳根茎6米,平均高4.5米。秋茄桐花树林,青绿色或深绿色,郁闭度0.8-0.9。乔木层以秋茄及桐花树为主,伴生白骨壤、老鼠簕、木榄,偶有鱼藤共生,成点状分布。秋茄高4.5米、胸茎5厘米,桐花树高2-3米、胸茎3厘米。木榄林,深绿色

15、,郁闭度0.8-0.9,偶有秋茄、鱼藤、桐花树混生,林分树高4-6米,平均5米,平均胸径10厘米。 滨海盐沼植被,分为卡开芦盐沼、芦苇盐沼、短叶茳芏盐沼、铺地黍盐沼4种类型。卡开芦盐沼以卡开芦苇为主,偶有桐花树、秋茄单株混生,平均树高1.5米,植被繁茂,青绿色,郁闭度0.8-0.9。芦苇盐沼以芦苇为主,混生空心莲子草、凤眼莲、合萌及鱼藤,植被繁茂,灰绿色,郁闭度0.8-0.9。短叶茳芏盐沼以短叶茳芏为单优势种,伴生桐花树、秋茄、鱼藤,树高1-1.5米,植被繁茂,青绿色,郁闭度0.9。铺地黍盐沼以铺地黍为单优势种,伴生秋茄、鱼藤,树高1-1.8米,植被繁茂,青绿色,郁闭度0.8-0.9。滨海沙生

16、植被,分为厚藤、苦蓝盘、露兜树等群落。厚藤群落以厚藤为单优势种,伴生地鼠尾粟、铺地黍、狗牙根、海边月贝菜,郁闭度0.5。苦蓝盘群落以苦蓝盘为单优势种,伴生铺地黍、狗牙根、鼠尾粟、毛草龙,郁闭度0.9。露兜树群落以露兜树为单优势种,平均高1.5米,最高3.5米,混入白茅、小蓬草、龙舌草,郁闭度0.6。 陆地植被 属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本境现存植被共有123科413属585种,其中乔木185种,灌木285种,草本115种。 常见乔木主要为麻栎、楠木、火力楠、垂柳、泡桐、苦楝、南洋槛、喜树、母生、木菠萝、银桦、厚壳桂、团花、降香黄檀、酸枣、贵州木瓜红、黄连木、凤凰木、白桂木、榔榆、重阳木、刺桐、肥

17、皂夹、榕、绿果榕、丛花厚壳桂、木棉、朴树、二色波罗蜜、秋风、白果蒲桃、铁冬青等。 常见灌木主要为盐肤木、算盘子、胡颓子、岗梅、石斑木、胡枝子、冬青、构骨、余甘、铁冬青、石楠、阴香、扶桑、蜀葵、桃金娘、水冬哥、牡荆、栀子、檵木、鹅掌柴等。 经济林主要为三年桐、千年桐、桑树、南岭黄檀、板粟、棕榈、杨梅、乌桕、油茶、龙眼、荔枝、杨桃、芒果、橄榄、柚、金枣、蒲桃、番石榴、黄皮果、橙、香椽、佛手、枇杷、桃、李、梨、石榴、无花果、乌榄、柑、桔、茶叶。5.2社会环境概况5.2.1 漳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漳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临厦门、南与广东交界,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漳州市辖2个

18、市辖区、1个县级市、8个县,下设121个乡、镇、街道,247个社区、居委会,1667个村民委员会。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97.41万人,总户数136.63万户。全年出生人口10.11万人,出生率为20.47,死亡人口2.05万人,死亡率为4.15,自然增长率为16.3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6.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266.8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8%,比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根据常住人口推算,全年出生人口6.99万人,出生率为14.1,死亡人口3.37万人,死亡率为6.8,自然增长率为7.3。初步核算,2014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506.36亿元,比上

19、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5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00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907.84亿元,增长9.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685元,增长10.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全年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263.84亿元,比上年增收26.05亿元,增长11.0%;其中税收收入231.73亿元,比上年增收25.90亿元,增长12.6%。上划中央收入94.85亿元,

20、增长14.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8.99亿元,比上年增收14.13亿元,增长9.1%。全年公共财政支出272.97亿元,增长4.1%。其中,教育支出完成50.71亿元,增长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7.24亿元,增长8.3%,科学技术支出4.37亿元,增长9.2%,医疗卫生支出完成31.56亿元,增长12.2%,住房保障支出完成7.79亿元,增长20.5%,城乡社区支出完成26.10亿元,增长22.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完成1.18亿元,增长31.9%。漳州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境内拥有万亩“荔枝海”、万亩香蕉园、万亩水仙花基地。盛产“五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

21、、红梅、腊梅;“十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枇杷、杨梅、桃、番石榴;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红蟳、扇贝、牡蛎、泥蚶、鱿鱼等海珍品。水仙花、片仔癀牌片仔癀和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木偶雕刻、珍贝漆画、九龙璧玉雕等旅游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漳州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5.2.2 云霄县社会经济概况 云霄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位于北纬2345-2414,东经 11707-11733之间,云霄县下辖6镇、3乡及一个开发区,辖区面积1054.3平方千米,人口41.6万。县域有漳诏高速公路过境,境内24.8千米,以国道324线,省道21

22、0、211线为主干的公路通车400.7千米。内河通航30千米,沿海轮船直达厦门、东山、汕头、香港,有厦深铁路过境。云霄县地势从西北向南倾斜,东北、西部以及西南部边沿均为山地,中部至东南部为沿海平原。海岸线长48千米。漳江流经县境,上游建有峰头水库和向东渠配套。年均气温21.2,年降水量1730.6毫米。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尖峰夏商贝丘遗址、圆岭商周印纹陶文化遗址、仙人峰、青崎岩画、云山书院、威惠庙、树滋楼、漳州故城、石矾塔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闽南特委所在地乌山十八间洞。云霄境内耕地1.23万公顷,有林地5.8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42.4万立方米,毛竹2.38万根,森林覆盖率40.1%。漳江

23、入海处有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85万千瓦,矿藏有花岗岩、水晶、高岭土、盐。海岸线47千米。云霄为省荔枝、枇杷(早熟,包括早钟6号等品种)、凤梨、香蕉、甘蔗、乌龙茶、橡胶、热带名贵药材和香料作物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有稻米、咖啡、油棕、芦笋,常山白胡椒、湖丘荔枝、西林龙眼、霞河金枣和蜜柚为名产,禽畜良种顶溪云良鸭、龙透猪,大黄鱼、鲳、鳗、墨鱼、石斑鱼,江蓠、竹塔泥蚶,长竹蛏,巴菲蛤、褶牡蛎,列屿对虾,船场、浯田海鲟为特产。2014年,云霄年度经济增长率喜人,地区生产总值年度计划116.2亿元,增长13%。据统计,实际完成111.51亿元,增长12.4%,增幅位居全市第3,其中:

24、第一产业增加值23.2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7.93亿元,增长19.3%;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2.73亿元,增长21.5%,增幅位居全市第1。第三产业增加值40.35亿元,增长9.6%。 农业总产值年度计划41.55亿元,增长4.5%。实际完成39.92亿元,增长5.1%,增幅位居全市第4。 工业总产值年度计划157.40亿元,增长16.5%。实际完成163.88亿元,增长21.0%。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度计划140亿元,增长14%;实际完成150.03亿元,增长22.4%,增幅位居全市第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125.6亿元,增长30%。实际完成124.97亿元,增

25、长29.4%,增幅位居全市第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年度计划120.6亿元,增长30.1%。实际完成120.66亿元,增长30.2%,增幅位居全市第3。财政总收入年度预算6.74亿元,增长16%。实际完成6.75亿元,增长16.2%,增幅位居全市第2。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度预算4.97亿元,增长13.9%。实际完成5.00亿元,增长14.7%,增幅位居全市第2。出口总值年度计划1.46亿美元,增长12.5%。实际完成1.72亿美元,增长32.7%,增幅位居全市第3。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度计划0.54亿美元,增速持平。实际完成0.5808亿美元,增长5.0%,增幅位居全市第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度

26、计划47亿元,增长14%。实际完成45.68亿元,增长13.2%,增幅位居全市第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计划上涨3.0%,实际上涨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口径)年度计划21170元,增长11%。实际完成23306元,增长10.5%,增幅位居全市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口径)年度计划11893元,增长12%。实际完成11705元,增长10.2%,增幅位居全市第8。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度计划0.37万人,实际完成0.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实际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实际控制在8.47以内。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实际控制在0.063%以内。 5.2.3峛屿镇社会经济概况峛

27、屿镇位于福建省云霄县南部,距县城20千米。辖山前、林坪、顶城、城内、城外、宅坂、半山、南山、油车、宅后、青径、人家12个行政村。镇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海岸线长15千米。有县文物保护单位墓林山尖峰贝丘文化遗址及剑石岩、梅川等名胜古迹。 峛屿镇是漳州市二十九个沿海重点乡镇之一,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与东山岛一衣带水。全镇总户数6751户总人口23009人。云霄县峛屿镇素有“沧海桑田,鱼米之乡”。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温高、日照长,全年无霜期长达360天以上,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1380毫米,海水咸度1221度。5.2.4 云霄县临港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 (1)云霄县临港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介绍福建

28、省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东南部沿海区域,行政区域跨列屿镇和东厦镇,其东南距列屿镇区约4.5 公里,西北距云霄县城约10 公里,西北距东厦镇区约9.0 公里。福建省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西侧临近碗窑水库、齿尖山、赤岭内水库、下径村,与云霄县节能光电科技产业园(二期)毗邻;东邻沿海大通道;南邻大山顶-石笼山-安后山一线,北邻岭头水库、东崎村、坪尾山。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1.99 平方公里。园区的就业人口4.5万人,规划期限为近期2012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的目标是根据现代工业发展特性,规划力求创造一个能满足现代工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发展

29、需求的空间构架,营造一个有效保护自然、服务现代、保障可靠、和谐发展的园区。通过资源的有序利用和设施的共建共享,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增长体。充分利用云霄县拥有的港口条件和便捷的陆地交通优势,高水平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并发展轻工、纺织、装备制造(小型)等相关产业,打造产业特色,把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且具有环境生态化、技术高新化、产业精细化、社会效益集聚化等特点的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工业聚集区。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主要承接古雷石化基地的辐射,以古雷石化基地的产品为原料,重点发展节水、轻污染和高附加值的石化下游加工产业;规划利用十年时间初步建成轻工、纺织、装备制造、

30、精细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产业板块。根据云霄县临港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云霄县临港工业集中区应加快需加快污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解决现有的企业排水问题。本项目位置图5.2-1 云霄县临港工业集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本项目位置图5.2-1 云霄县临港工业集中区产业布局规划图(2)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现状建设情况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现状基本尚未开发,目前,入驻园区项目累计4个,其中2个已建成投产。主要产业为钢结构加工、蓄电池生产等,项目总投资15亿元,企业主要分布在疏港大道两侧,现状各企业基本情况见表5.2.1。表5.2.1建设用地内现状各企业基本情况表序号企业名称经营范围规模生产状况1华

31、威科技公司铅酸蓄电池和蓄电池极板一期500万只/年铅酸蓄电池、1.2亿片/年蓄电池极板;规划二期2400万只/年铅酸蓄电池、2亿片/年蓄电池极板投产2十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一期6万吨/年;二期14万吨/年投产3燕宁交通科技生产橡胶沥青为主的沥青类新型路面材料 /在建4 荣源化纤科技纤维制品 /规划中 (3)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进展情况道路建设工业区已经铺设完成的道路主要有:疏港道路;其余道路均未建设。供水管道现状企业供水主要是由云陵工业区水厂提供。排水管道规划范围内尚未形成污水系统,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开始建设,污水基本自流排入附近水体。现状雨水基本处于自流排放状态。污水处理厂

32、和相应排污管道尚未建设。供热及供气设施目前集中区内尚未建设供热及供气设施。(4)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污染物产生现状根据云霄县环保局对工业区内已竣工验收和有统计的污染源调查资料,已投产企业污染物产生量见表5.2.2。周边主要污染源是常山华侨开发区北部片区的工业区,与本规划相距约4km,常山华侨开发区北部片区的工业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5.2.3。表5.2.2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现有引进项目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企业名称SO2(t/a)粉尘(t/a)CODcr(t/a)NH3-N(t/a)华威科技12.023.162.723.20十八重工/1.04/表5.2.3 常山华侨开发区北部片区的工业区主

33、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企业名称SO2(t/a)粉尘(t/a)CODcr(t/a)NH3-N(t/a)源源成食品/0.119/福农生物/0.93/5.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漳州市云霄县列屿工业集中区,根据福建省环安节能监测检验有限公司的华威电源科技二期的监测报告及福建省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监测资料。A监测时间:2014年7月4日5日 (1#,2#),2013年1月6日7日(3#)B监测断面:具体监测断面布置见图5.3-1和表5.3.1。表5.3.1水质现状监测断面及执行标准一览表序号

34、监测位置执行标准监测时间1山涧小溪项目厂区上游50米处1#III2014.07.042014.07.052山涧小溪项目厂区下游200米处2#III3大坑内水库3#III2013.01.062013.01.07C监测项目:pH、CODMn、TP、NH3-N、石油类、D监测时间和频率:每天监测一次E监测及分析方法: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分析均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方法详见表5.3.2。F评价标准:见表5.3.3。G监测结果:本次监测的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5.3.4。表5.3.2 地表水水质分析方法一览表分析项目分析项目依据检出限(mg/L)pH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

35、极法GB/T 6920-1986/CODMn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 11892-19890.5氨氮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0.025总磷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0.01石油类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20.01表5.3.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标准值 分类项目类类类类类 pH(无量纲)69 高锰酸盐指数 2461015 总磷(以P计) 0.02(湖、库0.01)0.1(湖、库0.025)0.2(湖、库0.05)0.3(湖、库0.1)0.4

36、(湖、库0.2) 氨氮(NH4-N) 0.150.51.01.52.0 石油类 0.050.050.050.51.0表5.3.4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检测项目单位采样日期:2014年07月2013年01月山涧小溪项目厂区上游50米处1#山涧小溪项目厂区下游200米处2#大坑内水库3#04日05日04日05日0607pH/7.097.056.906.936.626.43CODMnmg/L3.74.84.83.12.92.8TPmg/L0.060.060.180.070.040.05NH3-Nmg/L0.4510.4120.1550.2410.3560.348石油类mg/L0.010.010.

37、011,表明该水质超过了规定的水质评价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次监测各断面的标准指数见表5.3.5。表5.3.5 各监测断面的标准指数一览表断面时间检测项目Sij1#2#3#07月04日07月05日07月04日07月05日01月06日01月07日pH0.0450.0250.10.070.380.57CODMn0.620.800.800.520.480.47TP0.300.300.900.350.81NH3-N0.4510.4120.1550.2410.3560.348石油类0.20.20.20.2/b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从表5.3.5评价标准值Sij可见,项目附近1#、2#号点地表水质现状

38、pH、CODMn、氨氮、总磷、石油类等指标均满足(GB3838-2002)中类标准,项目附近的大坑水库总磷已达到(GB3838-2002)中类标准水库限值,pH、CODMn、氨氮均达标,总的来说,项目附近地表水环境现状符合类标准。本项目图5.3-1 地表水监测点位图5.3.2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本评价引用福建省云霄临港工业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监测资料,福建力普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6日至2013年1月12日对该区域进行了连续七天的现场监测,监测项目为SO2、NO2、TSP、TVOC四项。另外,本评价委托福建南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周围的半山村、山坪村、白衣村和

39、高山楼村进行氨气的监测,监测时间为2015年07月13至19日。5.3.2.1 点位布设与监测时间(1)监测布点在评价区域内布设8个监测点。调查站位详见表5.3.6和大气环境监测点位见图5.3-1。表5.3.6 大气监测点位表序号点位名称方位监测项目性质1#下径本项目西北侧SO2、NO2、TSP、TVOC村庄2#山坪本项目西南侧SO2、NO2、TSP、TVOC、NH3村庄3#半山本项目东侧SO2、NO2、TSP、TVOC、NH3村庄4#白衣本项目北侧SO2、NO2、TSP、TVOC、NH3村庄5#高山楼本项目西侧NH3村庄本项目5高山楼3半山4白衣2山坪1下径图5.3-2 大气监测点位图5.3

40、.2.2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本次大气环境现状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见表5.3.8。表5.3.7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类别序号检测项目检测方法采样时间检出限环境空气1TSP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5432-199524h0.001mg/m32SO2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小时值60min日均24h小时值0.007 mg/m3日值0.004 mg/m33NO2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79-2009小时值60min日均24h小时值0.015 mg/m3日值0.006 mg/

41、m34TVOC气相色谱法GB/T 18883-2002附录C8h0.005 mg/m35NH3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3-200960min0.01mg/m35.3.2.3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项目附近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统计结果列表5.3.8-5.3.12。表5.3.8 SO2 监测结果统计序号点位名称小时平均日平均浓度范围mg/m3浓度范围mg/m31#下径0.0150.0390.0210.0332#山坪0.0210.0540.0230.0393#半山0.0150.0480.0210.0274#白衣0.0180.0420.0210.031表5.3.9 NO2监测结

42、果统计序号点位名称小时平均日平均浓度范围(mg/m3)浓度范围(mg/m3)1#下径0.0140.0430.0190.0282#山坪0.0160.0480.0200.0303#半山0.0150.0390.0180.0274#白衣0.0140.0460.0190.028表5.3.10 TSP日均浓度监测结果统计序号点位名称TSP浓度范围(mg/m3)1#下径0.1310.1652#山坪0.1080.1323#半山0.1250.1524#白衣0.1140.135表5.3.11 TVOC 8小时均值浓度监测结果统计序号点位名称PM10浓度范围(mg/m3)1#下径0.0520.0672#山坪0.05

43、70.0653#半山0.0550.0644#白衣0.0570.068表5.3.12 NH3日均浓度监测结果统计序号点位名称NH3浓度范围(mg/m3)2#山坪0.010.063#半山0.010.054#白衣0.010.065#高山楼0.010.075.3.2.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单因子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Ii第i种污染物的标准指数;Ci第i种污染物的监测浓度最大值(mg/m3);C0i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m3)。(2)监测结果各监测点监测结果统计见表5.3.13表5.3.17。表5.3.13 SO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统计序号点位名称小时评价结果最大值Si超标率%日均评价结果最大值Si超标率%1#下径0.0800.2202#山坪0.1100.2603#半山0.1000.1804#白衣0.0800.210表5.3.14 NO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统计序号点位名称小时评价结果最大值Si超标率%日均评价结果最大值Si超标率%1#下径0.1800.2302#山坪0.2000.2503#半山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