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1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279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1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1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1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1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1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1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福建志和药业医药中间体系列品生一1环评报告.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的鸟类外,现有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极少,分布密度和出现频率很低,且未见大型兽类分布。现有陆生野生动物是以适应南亚热带农田、果园及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生活的种类为主。这些陆生野生动物为普通的昆虫类、蛙类、蛇类和小型兽类(如家鼠和田鼠等常见啮齿类动物)等一般陆生野生动物,不属于地方特有物种,而属于广布性物种。未发现有其他受国家、级重点和省重点保护的陆生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分布。5.3.4.5 水土流失现状云霄的水土流失主要是大搞人造平原、乱砍滥伐、开山采石、顺坡耕作等直接破坏地貌人为造成的,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5%,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根据云霄县遥感调

2、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55.82km2,占总土地面积13.36%,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78.36 km2,占流失总面积的50.29%;中度水土流失面积54.46 km2,占流失总面积的34.95%;强度水土流失面积22.92 km2,占流失总面积的14.71%;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0.08 km2,占流失总面积的0.05%。目前,水土流失现状比1982年水土流失面积212 km2,较少了56.18 km2,下降了26.5%。5.3.5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3.5.1 点位布设与监测项目本项目位于漳州市云霄县列屿工业集中区,根据福建省环安节能监测检验有限公司的华威电源科技二期的监测报告(1

3、)监测布点项目共布设7个地下水调查点位,监测点位位置见表5.3.21和图5.3-5。监测单位:福建省环安节能监测检验有限公司;监测时间:2014年08月10日-11日;监测项目:本项目引用监测6项pH、CODMn、硝酸盐、亚硝酸盐、NH3-N、溶解性固体。表5.3.21 地下水监测点位序号位置备注用途1-1#N 235207.91 E 1172555.37山泉水无1-2#N 235146.30 E 1172609.83现有水井生产用水2#N 235140.67 E 1172605.28自打水井无3#N 235206.20 E 1172503.91自打水井无4#N 235306.72 E 117

4、2352.68现有水井洗涤5#N 235207.91 E 1172555.37现有水井灌溉、生产6#N 234957.39 E 1172659.27自打水井无 1-1#点位 1-2#点位 2#点位 3#点位 4#点位 5#点位 6#点位 图5.3-5 地下水监测点位图(2)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本次调查项目与分析方法见表5.3.22。表5.3.22 调查项目与分析方法 单位:mg/L序号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mg/L)方法来源1pH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2CODMn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0.5GB/T11892-19893NH3-N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0.025HJ 535-2

5、0094硝酸盐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0.08HJ/T 346-2007 5亚硝酸盐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0.003GB7493-19876溶解性固体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4mg/L(250ml水样)HJ/T 51-19995.3.6.2 地下水监测结果与评价(1)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进行评价,见总论表1.6.4。(2)评价方法根据导则要求,单项水质参数采用标准指数法,其公式为:Pij = C ij / C si式中:Piji水质参数在j监测点的标准指数;C iji水质参数在j监测点的监测浓度,mg/L;Csii水质参数的地下

6、水水质标准,mg/L。对pH,其水质指数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PpHj pH的标准指数;pHjpH监测值;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3)监测结果与评价地下水监测结果见表4.3.23,评价结果见表5.3.24。表5.3.23 地下水监测结果 单位:mg/L(pH无量纲)检测项目单位标准1-1#1-2#2#3#4#5#6#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pH/6.5-8.56.736.785.875.885.845.826.596.616.386.405.545.564.494.52CODMnmg/L3.00.05

7、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NH3-Nmg/L0.20.7890.7450.0750.0700.0380.0310.3680.3370.3630.3240.4120.3990.3990.410硝酸盐mg/L201.741.565.685.762.262.170.350.449.718.363.763.600.160.28亚硝酸盐mg/L0.020.0030.0030.0080.0090.2040.1900.0080.0090.0030.0030.0030.0030.0030.003溶解性固体mg/L1000148136

8、137177149147209188230255265267214228表5.3.24 地下水评价结果 Si检测项目1-1#1-2#2#3#4#5#6#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10日11日pH0.540.442.262.242.322.360.820.781.241.22.922.885.024.96CODMn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NH3-N3.953.730.380.350.190.161.841.691.821.622.062.002.002.05硝酸盐

9、0.0870.0780.2840.2880.1130.1090.0180.0220.4850.4180.1880.180.0080.014亚硝酸盐0.150.150.40.4510.29.50.40.450.150.150.150.150.150.15溶解性固体0.1480.1360.1370.1770.1490.1470.2090.1880.2300.2550.2650.2670.2140.228(2)地下水评价结果分析pH:其中1-4#、3#监测点位测值为6.596.78之间,Si值在0.440.82之间,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1-2#、4#、5

10、#、6#、监测点位测值为4.496.40之间,呈弱酸性,Si值在1.205.02之间,超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达标率37.5%。高锰酸盐指数:各监测点位测值均小于0.05mg/L,Si值均小于0.02,所有监测值均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氨氮:1-2#、2#号监测点位测值在0.0310.075mg/L之间,Si值在0.160.38之间,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1-1#、3#、4#、5#、6#监测点位测值为0.3240.789之间,Si值在1.623.95

11、之间,超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达标率25%。硝酸盐:各监测点位测值在0.169.71mg/L之间,Si值在0.0080.485之间,所有监测值均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亚硝酸盐:2#测点位测值为0.1900.204,Si值为9.510.4,表明2#点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其余测点所有监测值均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达标率87.5%。溶解性固体:各监测点位测值在136669mg/L之间,Si值在0.1360.669之间,所有监测值均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2、/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综上所述,7个监测点位的地下水环境质量中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和溶解性固体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亚硝酸盐达标率87.5%,pH达标率37.5%,氨氮达标率25%。总的来说,项目附近的地下水质综合评价不佳。项目区工业刚刚开始开发,但田地果林较多,地下水氨氮、和硝酸盐超标应该是农业面源污染所致。第6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1水环境影响分析6.1.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分为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1)生产废水:主要是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等产

13、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油污消解时间长,且有一定的渗透能力,对附近水体及土壤会造成污染,必须加強管理。(2)生活污水:项目临近村庄,现场不新建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利用村庄进行租房。因此大部分施工人员租用工地附近的民房,租用民房作为施工营地的,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当地民房化粪池等处理后由村落排水沟排放或用于附近农田灌溉;项目区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新建的施工办公区,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原体。上述废水水量不大,但如果不经过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危害环境,因此施工期企业采取了以下水污染防治对策:(1)施工期工区内设置了一座的废水沉淀池,机械废水、混凝土拌合排水等生产废水在沉淀池内经

14、充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施工机械冲洗的含油废水由移动式油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洒水抑尘。(2)施工期设置临时卫生厕所和化粪池,生活污水经简单处理后回用于周边林地灌溉。(3)施工期,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施工单位在进行设备及车辆冲洗时应固定地点,不允许将冲洗水随时随地排放,避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4)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水平。6.1.2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6.1.2.1 生产废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的日产废水产生为27.8m3/d,

15、废水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NH4-N、SS,本项目排放的生产废水汇入车间集水池,通过废水管道输送至厂区污水处理站,采取预处理+水解池+ABR厌氧+UCT工艺+二沉池+混凝沉淀的水处理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项目废水进入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入东山湾纳污区。因此,本项目废水预处理达标后经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对东山湾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废水影响分析主要只针对废水纳入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6.1.2.2 生活污水环境影响分析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

16、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入东山湾纳污区。6.1.2.3 废水纳入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为了减少对企业建设的影响,及早对建设项目主要工作进行周密安排,达到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尽快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设进度初步安排从开工建设到一期建设建成约为24个月,本项目计划2016年2月开始建设,2018年2月投产。本项目所在工业区内拟建临港工业区集中区污水处理厂,预接纳工业集中区各项目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根据工业区污水量预测,同时考虑初期雨水的要求,处理规模预留有一定余量。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为充分发挥

17、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避免工业集中区建设初期污水量不足影响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污水处理厂拟增加投资及运行费用,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分期建设的模式,根据项目招商情况适时启动建设。结合规划项目及分期实施情况,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5 万立方米/日。根据云霄县人民政府文件,云霄县临港集中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将在2017年6月前建设完成,确保本项目污水可以纳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拟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的通知(闽政2011 45 号),北起青径,南到龟头角近岸海域划分为东山湾列屿四类区,主导功能为一般工业用水、港口,辅助功能为纳污。近期水质保护目标为二类,远

18、期水质保护目标为三类。本项目位于云霄县临港工业集中区,处于临港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内,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进度,本项目将在2018年2月投入试生产,时间上比临港工业集中区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晚。因此本项目污水可以排入临港工业集中区的污水处理厂。本项目厂外的园区的污水管网目前正着手开始建设,并计划早于临港工业区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已确保本项目投产后污水能顺利接入工业区集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因此本项目污水接入临港工业区集中区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从水质方面看,本项目厂区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60m3/d,工艺为预处理+水解池+ABR厌氧+UCT工艺+二沉池+混凝沉淀的水处理工艺,其混凝沉淀预处理工艺

19、有效的去除原水中的色度、大部分SS等,对原水的有机物起到部分去除,从而保证对原水的预处理效果,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水解工艺可将大分子和固体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给后续处理工艺带来了好处,能有效缓冲水质变化带来的影响;ABR厌氧工艺自身对固体有机物的降解可减少污泥量,污(废)水、污泥一次性处理,从而可降低污泥处理费用;在ABR厌氧工艺去除部分的CODcr,降低进入好氧阶段的容积负荷,UCT好氧工艺具有较高、稳定的去除率,有效保证出水达标;UCT工艺有利于氨氮硝化反硝化处理效果提高,脱氮得到保证。因此,处理后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排放标

20、准,因此项目生产废水排入临港工业集中区污水厂是可行的。项目污水进入临港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根据临港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拟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深度处理达到回用要求后回用(回用率不低于60%),回用水水质需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标准要求,剩余污水排放,水质不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因此项目污水对附近地表水的水质影响较小。6.1.3非正常工况下排水影响分析可能会出现非正常工况主要在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时,因出水水质变差不能达到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应该修建事故污水应急池。在废水处理设备不

21、能正常运行情况下,废水产生量各系统废水最大排放量27.8m3/d 考虑,由于废水处理设备属于较为简单设备,根据咨询此类技术人员,废水处理设备维修一般小于48小时。项目设置了1000m3的事故应急池,可降低事故排污风险的发生。可采用以下具体措施:当污水处理系统发生事故时,此时应在积极维修的同时,将未处理的生产废水排入事故应急池,待处理系统维修好后再进行处理;若污水处理系统维修时间较长时,建议项目短时间内调整运行方式,控制废污水量不外排。综上所述,在相关预防措施得以保障的前提下,项目的废水基本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6.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2.1 气象特征分析(1)云霄县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1

22、989 年至2008 年的最大风速28.8m/s,出现于2006年5月18日,年平均风速2.1 m/s;极端最高温度39.7,出现于2002 年7 月4 日,年平均气温21.9;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降水量1856.0mm,年最大降水量3079.2mm;年平均日照时数5.2 小时。(2)气象观测统计表表6.2.1近20 年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温度() 14.3 14.7 16.8 20.8 24.3 27.1 28.6 28.3 26.8 24.0 20.4 16.2 图6.2-1 近20年年平均温度月变化

23、曲线图表6.2.2 近20 年年均风速的月变化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风速(m/s) 2.2 2.1 2.0 1.9 1.9 2.0 2.12.02.02.12.22.2图6.2-2 近20年年均风速月变化曲线图图6.2-3 云霄多年年风频玫瑰图(C=12%)6.2.2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运输道路扬尘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阶段。按起尘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尘扬尘;而动力起尘,主

24、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5.2-1)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通过计算,表6.2.3给出了一辆载重量为10t的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结果表明,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限制入场施工车辆

25、的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控制汽车扬尘的最有效手段。表6.2.3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下的汽车扬尘量一览表 单位:kg/辆km 粉尘量车速0.10.20.30.40.51.0(kg/m2)(kg/m2)(kg/m2)(kg/m2)(kg/m2)(kg/m2)5(km/h)0.05110.08590.11640.14440.17070.287110(km/h)0.10210.17170.23280.28880.34140.574215(km/h)0.15320.25760.34910.43320.51210.861325(km/h)0.25530.42930.58190.72200.8536

26、1.4355如果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粉尘量减少70%左右,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洒水的试验资料见表6.2.4。当施工场地洒水频率为45次/d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内。表6.2.4 施工阶段使用洒水降尘试验结果一览表距路边距离(m)52050100TSP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101.150.86洒 水2.011.400.680.60堆场扬尘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方便,一些建筑材料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且临时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

27、,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Q=2.1(V50-V0) 3e-1.023W式中:Q:起尘量,kg/ta;V50:距地面10m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率,%。起尘风速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采取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土为例,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6.2.5。表6.2.5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一览表序号粉尘粒径(m)102030405060701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2

28、粉尘粒径(m)80901001502002503503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4粉尘粒径(m)45055065075085095010505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表6.2.5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尘粒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粒径的粉尘。拌合产生的尘污染距拌合站下风向50m处TSP浓度可达1.367mg/m3,超过二级

29、标准;下风向100m处TSP浓度为0.619mg/m3,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类比分析可知,本项目混凝土拌合时只要设在居民区100m以外地方和在施工现场四周洒水以防尘土飞扬,可满足执行标准要求。施工期对敏感目标的影响结合项目周边用地情况来看,项目最近的敏感目标是厂区东侧470m左右的半山村,根据以上分析,项目施工扬尘将会对敏感目标的影响较小。(2)施工期大气污染控制针对施工期扬尘的问题,工程在施工期可参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采取必要的降尘抑尘措施,具体措施见本报告污染防治措施章节。通过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相应的防治措施,施

30、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而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6.2.3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和内容评价内容:NH3、VOCs的大气浓度增量分布。(2)预测范围和环境敏感目标评价范围:以拟建项目厂区中心为原点(0,0,0),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各敏感目标和方位如表6.2.6。表6.2.6 敏感目标方位一览表编号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性质及与厂址方位和最近距离规模环境质量要求1白衣N1700m62户,253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2高山楼W 2250m45户,216人3半山村E470m85户,323人(3)大气预测结果分析影

31、响分析本项目排放的NH3和VOCs浓度分布经过SCREEN3筛选模式预测计算如下表6.2.7所示。根据预测结果,正常排放的氨气产生的最大浓度增量为0.0076mg/m3,占标率为3.81%,出现在下风向距离源284m的位置;正常排放时乙醇产生的最大浓度增量为0.0191mg/m3,占标率为3.18%,出现在下风向距排放源284米处。项目正常排放对周围的大气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最近的敏感目标为高山楼,与项目的距离约为470米,氨气在敏感目标的最大浓度增量约为0.0066mg/m3,浓度占标率仅约3.32%;乙醇在敏感目标的最大浓度增量约为0.0166mg/m3,浓度占标率仅约2.76%。因此项目建

32、设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很小。表6.2.7 估算模式预测污染物浓度扩散结果序号距离(m)废气净化系统氨气废气净化系统VOCsVOCs无组织排放氨气无组织排放浓度mg/m3占标率 %浓度mg/m3占标率 %浓度mg/m3占标率 %浓度mg/m3占标率 %11000.00592.930.01462.440.00230.380.00432.1422000.00723.590.01830.00160.270.00422.0933000.00763.80.0193.160.0010.160.00412.0344000.00653.270.01642.730.00060.110.00351.775500

33、0.0073.490.01742.910.00050.080.00331.6366000.00753.770.01883.140.00030.060.0031.4977000.00753.750.01883.130.00030.040.0031.588000.00723.590.01792.990.00020.040.00291.4399000.00673.360.01682.80.00020.030.00271.331010000.00673.350.01682.80.00020.030.00251.241111000.00673.340.01672.780.00010.020.00231.

34、141212000.00653.270.01642.730.00010.020.00211.061313000.00643.190.01592.660.00010.020.0020.981414000.00623.080.01542.570.00010.020.00180.911515000.00592.970.01482.470.00010.010.00170.841616000.00572.850.01432.380.00010.010.00160.781717000.00552.740.01372.280.00010.010.00150.731818000.00522.620.01312

35、.190.00010.010.00140.681919000.0052.510.01262.090.00010.010.00130.642020000.00482.40.01220.00010.010.00120.62121000.00462.30.01151.920.00010.010.00110.572222000.00442.210.0111.8400.010.00110.542323000.00422.120.01061.7600.010.0010.512424000.00412.030.01021.6900.010.0010.482525000.00391.950.00981.630

36、0.010.00090.46表6.5.3 敏感目标污染物浓度一览表序号距离(m)废气净化系统氨气废气净化系统VOCsVOCs无组织排放氨气无组织排放浓度mg/m3占标率 %浓度mg/m3占标率 %浓度mg/m3占标率 %浓度mg/m3占标率 %1半山村0.00663.320.01662.760.00050.080.00341.682白衣0.00552.740.01372.280.00010.010.00150.733高山楼0.00432.160.01081.800.010.0010.52(4)恶臭影响分析项目的臭气来源于氨气的无组织排放、乙二胺的挥发以及污水处理厂厌氧产生的恶臭气体。根据工程分

37、析,项目无组织排放的氨气通过集气罩收集后进入末端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有组织排放;乙二胺采用密封的桶装,基本不会发生挥发泄漏现象;污水处理站调节池,产生的臭气统一收集,经生物除臭装置处理高空排放,项目排放的恶臭气体的量很少。根据调查,距离本项目厂址最近的村庄是半山村(距厂界约470m),敏感目标距离本项目较远,在控制好厂界恶臭浓度达标时,经过长距离的扩散,项目产生的恶臭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很小。6.2.4防护距离(1)无组织排放源强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的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乙醇及氨气。表6.6.1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强序号污染物名称无组织面源参数排放速率(kg/h)储罐区乙醇55m0

38、.00086生产装置区氨气4222m0.03(2)大气环境保护距离采用导则推荐的Screen3估算模式进行计算,本项目的无组织源外排特征污染物参数进行计算,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3)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按下式计算:式中: Cm标准浓度限值,mg/m3;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r(s/)0.5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根据GB/T3840-91推荐方法,由本项目产生的特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特点和本地区多年平均风速(2.1m/s),选取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

39、进行计算。按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10-91)规定,L值为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超过1000m以上,级差为200m。根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模式,采用迭代法计算L值,生产装置区无组织排放氨气和储罐无组织排放的乙醇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均为50m。表6.6.2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览表项目计算结果卫生防护距离生产装置区乙醇0.4 m50m氨气12.1m50m卫生防护距离包络图详解设置情况详见图6.2-3。根据图6.2-3,项目卫生防护范围大部分在项目厂界内,有部分稍微超出东南厂界,根据临港工业集中区的规划,

40、项目周边均为工业用地或者道路,项目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等环境敏感目标。图6.2-3 防护距离图6.2.5小结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预测结果,正常排放的氨气产生的最大浓度增量为0.0076mg/m3,占标率为3.81%,出现在下风向距离源284m的位置;正常排放时乙醇产生的最大浓度增量为0.0191mg/m3,占标率为3.18%,出现在下风向距排放源284米处。项目正常排放对周围的大气环境影响较小。(2)项目最近的敏感目标为高山楼,与项目的距离约为470米,氨气在敏感目标的最大浓度增量约为0.0066mg/m3,浓度占标率仅约3.32%;乙醇在敏感目标的最大浓度增量约为0.0

41、166mg/m3,浓度占标率仅约2.76%。因此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很小。(3)根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模式,本项目生产装置及储罐区需设置50m的卫生防护距离。项目卫生防护范围大部分在项目厂界内,有部分稍微超出东南厂界,根据临港工业集中区的规划,项目周边均为工业用地或者道路,项目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等环境敏感目标。(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上所述,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选址和厂区平面布置合理、废气排放方式可行,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福建志和药业有限公司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生产一期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6.3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预测与分析6.3

42、.1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1)噪声影响因素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和电锯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但往往施工作业噪声比较容易造成纠纷,特别是在夜间,这主要是由于在夜间一般高噪设备严禁使用,施工单位要注意各种工作的合理安排,把一些装卸建材、拆装模板等手工操作的工作安排在夜间进行。但由于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环境意识不强,在作业中往往忽视已是夜深人静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