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域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五万亩甘草生态种植基地及十五万吨新型沙产业甘草制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279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7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天域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五万亩甘草生态种植基地及十五万吨新型沙产业甘草制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甘肃天域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五万亩甘草生态种植基地及十五万吨新型沙产业甘草制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甘肃天域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五万亩甘草生态种植基地及十五万吨新型沙产业甘草制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甘肃天域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五万亩甘草生态种植基地及十五万吨新型沙产业甘草制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甘肃天域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五万亩甘草生态种植基地及十五万吨新型沙产业甘草制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天域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五万亩甘草生态种植基地及十五万吨新型沙产业甘草制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天域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五万亩甘草生态种植基地及十五万吨新型沙产业甘草制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2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2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21.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0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3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3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0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23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23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283.3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

2、及其预测评价结果283.4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343.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543.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623.7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654公众参与714.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714.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等;714.3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7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726联系方式72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本项目甘草种植基地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北部沙漠区边缘四道沟,甘草深加工厂位于古浪工业集中区双塔

3、产业园,厂区四周为待建空地,仅西北面零星分布几户村落。甘草作为甘肃天然而古老的沙地资源,除其自身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外,野生甘草作为沙区的自然植被资源,对沙区的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作用,人工栽植甘草在冬春季节可有效防止就地越沙和耕地沙化,对防治沙尘暴、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项目发展人工甘草栽植产业是退耕还林草的最佳模式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大面积绿色甘草的规范种植,对区域生态平衡及生态环境的改良及良性循环均可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古浪县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甘沙地与沙化面积逐年增加,种植农作物的难度越来越多,而且地表水位逐年下降,蒸发量逐渐增大,为了减少污染与土地沙化

4、,保护环境,改良土壤和沙地,大面积种植耐旱、耐寒的甘草可以增加绿地和绿色屏障,防风固沙,改善当地植物蒸腾作用,增湿空气,改善气候环境造福人类有着积极的作用。甘肃天域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从事甘草制品深加工的生产厂家,本着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原则,公司拟投资建设五万亩甘草生态种植基地及十五万吨新型沙产业甘草制品深加工项目。本项目突出的优势是以甘草为原料加工生产为甘草中药饮片;同时可以以甘草毛草和甘草饮片切片的下脚料为原料提取甘草有效成分将甘草进行综合提取,采用“超声波连续辅助提取方法生产甘草提取物系列产品”的技术方案,从甘草中连续提取甘草酸等有效成分,提取后甘草残渣经干燥后作为饲料添

5、加剂使用,使甘草原料得到综合利用。本项目可延长产业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拉动整个甘草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对拉动地方经济、解决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1.2.1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规划建设5万亩甘草种植基地,同期异地建设甘草加工厂一座,设计年加工甘草15万t。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成5万亩甘草标准化种植基地,公司规划自建种植基地11122.6亩,位于古浪县北部沙漠区边缘四道沟。本项目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组成。主体工程主要由甘草饮片生

6、产车间、提取生产车间组成,辅助生产设施主要由原辅料库房、成品库组成,公用工程主要由锅炉房、配电室、供水工程等组成。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组成见表1.2-1。表1.2-1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序号建设内容规模、能力备注一甘草种植基地5万亩甘草种植位于古浪北部沙漠区四道沟、五道沟、六道沟1灌溉用水黄河水(民调渠供水工程经过种植基地)二甘草加工厂年深加工甘草15万t1主体工程甘草深加工车间甘草饮片1.5万t/a甘草酸3000t/a甘草酸单铵500 t/a甘草酸A 900 t/a甘草酸单钾M 630 t/a甘草酸二钾540 t/a甘草酸二钠850 t/a甘草酸三钠700 t/a甘草酸二铵120 t/a甘草甜

7、素(食品级)3600 t/a采用超声波连续辅助提取技术2生产 辅助工程原辅料库2000m2钢结构药材库50000m2钢结构成品库4000m2钢结构3生活区域设施 办公楼5000m2框架4层职工宿舍4600m2框架4层多功能厅3800m2框架2层职工食堂2400m2框架2层门卫室220m2框架1层4公用工程供水综合水泵房500m2(框架结构)由古浪工业集中区双塔产业园自来水供水管网接入循环冷却水系统纯水制备系统供电变配电室200m2(框架结构),新增10/0.4kV变压器三台接入古浪工业集中区双塔产业园10kV高压线路供给供热锅炉房200m2,安装2台10t/h蒸汽锅炉5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站设计日

8、处理废水800m3/d,工艺采用物化+二级生化工艺废气治理布袋除尘器收集粉碎粉尘煤场防尘设置挡风墙、洒水设施库房、堆场防渗库房、堆场严格采取防渗措施1.2.2生产工艺(1)甘草种植工艺本项目甘草种植将采用文冠果套种技术,具体的种植工艺如下:1)品种选育文冠果选择文冠1号。陕西杨凌农业高科技园区提供苗木。甘草选择敦煌甘草研究所提供的赵氏甘草优质丰产植培技术及其应用该技术生产的优质种苗。该项技术2009年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全省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该项目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国内较领先地位,而且一些关键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文冠果建园合理密植文冠果的栽培因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作

9、为水土保持林、主要目的是郁闭地表,减轻水蚀风蚀,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应采取高密度栽培,按株行距11.5米栽植;作为田埂防护林,有加固塄坎、防止坍塌,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按株行距22米栽植,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产量。适当密植,可增加早期产量,提高效益。具体密植应根据立地条件而定。土质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宜稀一些,土壤瘠薄,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宜密一些。旱地条件下,可按2米2米行株距栽植,每亩定植170株左右;也可按3米2米株行距设计,每亩定植110株左右。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可按3米3米株行距设计,每亩栽植70至80株。我基地采用6米1米株行设计,每亩定植110株左右。计划定植5万亩。六米行距以便种植甘

10、草。适时定植文冠果既可秋季定植,也可春季移栽,以秋季落叶时(10月中下旬)栽植为最好,特别是大面积发展且不具备浇水条件的山区丘陵,特别要求秋栽,不需浇水成活率也能高达90%以上。春季早栽也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土壤解冻深度达到30厘米即可栽植。文冠果栽植成活率极高,较杨树高37%,较刺槐高18.5%,较山杏高49%。(3)甘草种植文冠果套种甘草,土地利用率约75%。采用一年采挖,每亩栽苗18000株左右的设计。适时种植在甘草适生区选择肥沃疏松、透气好、排灌便利的壤土、沙壤土、沙土地,PH值8.5以下、含盐量0.2%以下的盐碱地可种植。避免在地下水位高的二潮地、低凹积水地、芦苇丛生地、严重板结

11、地、林带下遮荫地种植甘草。适时栽苗 甘草从春季土壤解冻到冬季土壤结冻前的时段都可移栽成活,最佳移栽时间有两段:春季移栽:从4月中旬土壤解冻开始到5月底结束,这个时段栽苗的优点田间作业时间较长,劳动效率高;缺点:1.移栽后缓苗时间较长,6月份才能发芽生长,当年产量较秋栽的低;2.春季气温较高,种苗运输、存放过程容易发热,严重时影响成活率;3.宜板结的土地春季栽苗灌水后板结加重,影响出苗;4.春季劳力、机械相对紧张,费用较高。秋季移栽:从10月初甘草叶发黄到11月底土壤冻结前两个月都可移栽。优点:1.秋栽灌水后苗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春季缓苗早,5月初发芽,生长期长,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2.秋栽后冬

12、灌,春季不浇水,土壤不板结,出苗整齐;3.种苗不易发热,调运、存储技术易掌握;4.生产周期长,劳力机械成本较低。缺点:苗圃易被破坏。精耕细作 改变对甘草粗放栽培管理、广种薄收的传统习惯,将其视为高效经济作物,实施高投入高产出的全新理念。以精耕细作技术措施尽可能满足甘草生长过程中的生理需求,是甘草优质丰产的基础。 a、细整地: 甘草栽培地应提前整平,以便用较少的水均匀灌溉,避免土壤部分涝,部分旱;栽苗前土地要深翻细整,清除杂草根,增强通透性,使种苗与土壤紧密结合。 b、浅栽苗:栽苗方法:小四轮带转向犁,或用畜力犁在地里犁出15-20的沟,将种苗斜平植入沟的右侧,苗头抬高到离地表1-2,苗尾植入沟

13、底,苗子呈45角,下一犁正好翻过填平上一犁的沟,用同样方法植入种苗,依此循环,作业完成后专人检查,将未埋好的苗子补埋,遗失地表的苗子捡回栽苗。 株行距与栽苗量:行距以犁的大小确定,以第二犁的土能够埋平第一犁的沟为宜,株距以行距和栽苗量确定,一年采挖的甘草每亩栽苗18000株左右,行距40cm时,株距12-13cm,行距30cm时,株距15cm左右。二年采挖的甘草每亩栽苗12000株,行距40 时,株距15左右。行距30时,株距18-20。三年采挖的甘草每亩栽苗8000株,行距40cm,株距20cm左右。 c、巧施肥: 甘草的产量和品质与肥料的施用有直接关系,本技术特别强调多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

14、混,注重多部位、分季节、全营养、巧施肥,以满足甘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d、控制水: 赵氏甘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用水与常规栽培有很大区别,强调控制用水,除栽苗、追肥的两三次灌水外,其它时间不特别干旱(10下的土层有湿土,茎叶基部叶片不发黄)不灌水。 e、勤锄草: 杂草不仅与甘草争水肥,地上遮光对甘草生长影响更大,清除杂草是提高甘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f、防病虫: 防治病虫害的综合方法:一是不能从疫区调进种苗。二是甘草栽培和育苗地须与非豆科作物倒茬轮作。三是及时清除杂草。四是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自身的抗性。 核心技术 赵氏甘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是“赵氏壮根素”,该技术2009年12月

15、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的成果鉴定(甘科鉴字2009第548号),“赵氏壮根素”由六十多种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生理调节因子、壮根因子组成,无毒副作用,与其它栽培措施配套使用,能大幅提高甘草的产量和品质。根据甘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不同使用期的配方、功能和使用方法各有不同。 种植基地污染工艺流程见图1.2-1。租地开垦、整地浇水、施肥田间管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变化断枝残叶、除草剂、化肥图1.2-1 种植基地污染工艺流程图(2)甘草加工工艺1)甘草饮片生产工艺本项目根据中药材炮制通则中药材饮片炮制制备方法将甘草原料采用挑选后水洗的方法进行净制,然后将药材切制为24mm的厚片,切片规格按原料

16、质量分为特级(d=12mm)、甲级(d=10mm)、乙级(d=6mm)、丙级(d=4mm)、丁级(d3mm)五类。低温干燥后按GMP的要求包装出厂。本工段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甘草中的泥沙等(GF-01)。甘草饮片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筛选清洗:将甘草原料采用先挑选后水洗的方法进行净制,除去甘草中的泥沙、夹杂物及毛根须根,根据甘草个体大小、粗细和长短进行分类,以便于软化浸润时便于控制其湿润的程度,便于进行切制;闷润:甘草采用热汽软浸,将药材经热汽蒸煮处理,使热汽渗透甘草组织内部,加速软润;切片:利用压条机以及压段机将甘草压制整齐,根据甘草粗细程度,较细的甘草利用旋转式切片机按药材的顺纹纵切成2mm-4

17、mm的直片,较粗的甘草利用往复式切药机将药材与刀口按一定的倾斜偏角,斜切成片;干燥:切制好的饮片,须经干燥后备用,干燥温度不超过70;拣选、分等:对加工后破碎较多形成的碎屑要进行筛除,不符合切制要求的异形片要挑除;检验包装:测定饮片中水分,进行质量检查,水分含量不超过13%,符合要求后进行包装入库。甘草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90%回用于清洗工段,剩余废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沉淀泥沙、夹杂物及毛根须根等进入暂存场定期送往附近农田施肥。2)甘草酸生产工艺本项目甘草有效成分提取物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可以大大缩短提取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甘草酸提取在超声波辅助萃取罐内进行,采用

18、超声波辅助(弱碱性10%酒精水溶液)浸提工艺提取甘草酸粗品,再利用大孔树脂(DM-130型,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吸附分离技术精制纯化粗品中甘草酸含量,是近年来研制的新工艺,用于工业大生产,将提高甘草酸的收率和含量。粉碎:将甘草原料粉碎至1020目的甘草粉;提取:在提取罐内加入甘草粉,加氨水调节PH值为8.09.0,常温提取2小时,过滤,滤液进入酸析阶段; 酸析、分离、洗涤:将提取液打入酸化池中边搅边加入10%硫酸,调节pH值为23,打入沉降离心机中分离,收集沉淀物并用水洗,洗涤后的沉淀物进入干燥;干燥:洗涤后的沉淀物自然干燥即得甘草酸成品。3)甘草酸单铵生产工艺成品甘草酸加93%乙醇常温提

19、取2小时,离心分离,残渣弃去,滤液加适量活性炭回流脱色1小时,过滤,废活性炭弃去,滤液加氨水调节PH值为5.05.1,析出结晶,离心分离,母液回收乙醇;结晶为甘草酸单铵盐粗品。甘草酸单铵盐粗品重结晶为甘草酸单铵成品。4)甘草酸A生产工艺甘草酸单铵盐精品加50%乙醇加热溶解,经树脂交换柱置换,交换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干燥喷雾得甘草酸A。5)甘草酸钠(钾)盐生产工艺甘草酸单钾M:甘草酸单铵加50%乙醇加热溶解,经树脂交换柱置换,交换液加碳酸钾中和,调节PH值,加活性炭回流脱色1小时,过滤,废活性炭弃去;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干燥喷雾得甘草酸单钾M。甘草酸二钾:甘草酸单铵盐精品加50%乙醇加热溶

20、解,加碳酸钾中和,调节PH值,加活性炭回流脱色1小时,过滤,废活性炭弃去;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干燥喷雾得甘草酸二钾。甘草酸二钠:甘草酸单铵盐精品加50%乙醇加热溶解,加碳酸钠中和,调节PH值,加活性炭回流脱色1小时,过滤,废活性炭弃去;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干燥喷雾得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钠:甘草酸单铵盐精品加50%乙醇加热溶解,加碳酸钠中和,调节PH值,加活性炭回流脱色1小时,过滤,废活性炭弃去;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干燥喷雾得甘草酸三钠。5)甘草酸二铵生产工艺甘草酸单铵加80%乙醇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结晶加5mol食品助剂氢氧化钠回流反应8小时,冷却加盐酸中和调节

21、PH值,再加正丁醇萃取,下层水层弃去,上层萃取液中加氨水调PH值,减压浓缩,回收正丁醇,干燥喷雾得甘草酸二铵。6)乙醇回收工艺本项目乙醇用量较大,若不经回收利用,势必会造成乙醇的大量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因此,项目采用3台2000kg/h乙醇回收塔对乙醇进行回收,其原理就是利用乙醇沸点低于不及其它溶液沸点的原理,用稍高于乙醇沸点的温度,将需回收的稀乙醇溶液进行加热挥发,经塔体精镏后,析出纯乙醇气体,提高乙醇溶液的浓度,达到回收乙醇的目的。乙醇回收塔底的浓缩液经过干燥喷雾即得副产品甘草甜素。1.2.3生产规模本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全年自主种植甘草5万亩,在甘肃本地收购甘草10万t。加工

22、厂年加工15万t甘草,主要产品为甘草饮片、甘草酸、甘草酸单铵、甘草酸A和甘草酸盐,副产品主要是甘草甜素。具体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见表1.2-2。表1.2-2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规模(t/a)年生产批次(批/年)包装形式1甘草种植规模500002甘草收购规模1000003甘草加工规模1500004甘草产品生产规模258404.1甘草饮片15000300 2kg/袋25袋;单层塑袋内包装编织袋外包装4.2甘草酸300030025kg/袋;双层塑袋内包装,编织袋外包装4.3甘草酸单铵50050025kg/袋;双层塑袋内包装,瓦楞纸箱外包装4.4甘草酸A90090025kg/袋;双层塑袋内

23、包装,瓦楞纸箱外包装4.5甘草酸单钾M63063025kg/袋;双层塑袋内包装,瓦楞纸箱外包装4.6甘草酸二钾54054025kg/袋;双层塑袋内包装,瓦楞纸箱外包装4.7甘草酸二钠85085025kg/袋;双层塑袋内包装,瓦楞纸箱外包装4.8甘草酸三钠70070025kg/袋;双层塑袋内包装,瓦楞纸箱外包装4.9甘草酸二铵12012025kg/袋;双层塑袋内包装,瓦楞纸箱外包装4.10甘草甜素(副产品)360036025kg/袋;双层塑袋内包装,瓦楞纸箱外包装1.2.4建设周期和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70151.11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为21028.44万元,银行贷款为38600.00万元,国

24、家补助资金为10522.67万元。拟建项目共计投资65万元用于环保工程,其中主要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0万元,用于噪声治理3万元,废气治理17万元,监测管理10万元,这些环保工程在建设中做好三同时并达标运转,将大幅度减少负面效益。本工程项目环保总投资为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1.2.5主要原材料及动力消耗一览表表1.2-3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及动力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产品消耗定额年消耗定额备注单位数量单位数量1甘草饮片生产1.1甘草t/t1.25t18750按1.5万t甘草饮片计1.2塑料袋个/t500万个7501.3编织袋个/t20万个302甘草提取物生产2.1甘草t/t11.11

25、t150000按13500t(甘草酸成品3000t,甘草酸盐原料10500t)甘草提取物计2.1.1氨水(20%)kg/t12.5t168.82.1.2硫酸(50%)kg/t25.0t337.52.1.3内衬塑料袋个/t80袋2400002.1.4编织袋个/t40万个1200003甘草酸盐生产3.1酒精(95%)kg/t123.9t525按4240t甘草酸盐计3.2HPD450A树脂kg/t1t4.23.3氢氧化钠kg/t12t50.93.4盐酸(31%)kg/t37.5t1593.5碳酸钾kg/t22t93.33.6碳酸钠kg/t29.2t124.03.7活性炭t/t0.25t10603.8

26、内衬塑料袋个/t80袋3392003.9瓦楞纸箱个/吨40个1696004甘草甜素4.1内衬塑料袋个/t80袋288000按3600t甘草甜素计4.2瓦楞纸箱个/吨40个1440005水m3/t3.5万m347.2 按全部产品计6电kWh/t103万kWh1545.07煤t /t0.31t80001.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3.1厂址选择与园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古浪工业集中区双塔产业园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双塔产业园功能定位是古浪工业集中区双塔产业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以发展商贸物流产业为主,建设成为中国东西部物资交易平台。双塔产业园重点地区规划

27、形成“一极核、两轴、三区”的规划结构。一极核:位于基地中部的绿化开敞空间。两轴:包括形象展示轴与功能服务轴。三区:包括商贸区、公共服务区及工业区。规划一类工业用地36.40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79%。规划在古九路南侧布置一类工业用地,主要以污染较小的小商品制造业为主。规划二类工业用地27.49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15%。规划二类工业位于盛兴路东侧,纬一路古九路之间。在保留现有工业企业基础上,主要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为主。拟建项目加工基地选址位于古浪工业集中区双塔产业园规划的二类工业用地内,选址符合古浪工业集中区双塔产业园总体规划,具体见图5-2-1图5-2-3。拟建项目自建种植基地

28、11122.6亩,位于古浪县北部沙漠区边缘四道沟,本项目在沙漠边缘种植甘草,甘草作为甘肃天然而古老的沙地资源,除其自身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外,野生甘草作为沙区的自然植被资源,对沙区的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作用,人工栽植甘草在冬春季节可有效防止就地越沙和耕地沙化,对防治沙尘暴、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项目选择沙漠边缘发展甘草种植符合古浪县防风固沙规划要求。1.3.2厂址选择对重要保护目标的环境影响拟建项目加工基地选址位于古浪工业集中区双塔产业园规划的工业区,选址占地现状为耕地,为工业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经现场调查,拟建污水处理厂周围3k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国

29、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重要保护目标分布。1.3.3公众意见通过对项目区公众意见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总体意见是支持的,他们认为该项目建设有利于该区经济的发展。他们希望在解决该项目环境污染的同时,合理设计规划。公众对项目建设和发展的意见、要求和建议是积极的、认真的、负责的。综上所述,拟选项目选址符合古浪工业集中区双塔产业园总体规划,周边公众对项目在拟选厂址建设无反对意见,厂址周围无水源地等限制性因素,选址合理。1.3.4政策符合性(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在鼓励投资产业中含有:第一类(农林业):第25项-道地中药材及优质、丰产、濒危或紧

30、缺动植物药材的种植(养殖)。第十三类(医药):第4项-濒危稀缺药用动植物人工繁育技术及代用品开发和生产,先进农业技术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的应用,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中药饮片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中成药二次开发和生产。因此,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投资产业。(2)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医药产业。发挥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丰富和比较成本低的优势,加强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依托医药骨干企业,建设特色医药产品生产基地。”“

31、加快国际化步伐,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努力扩大中成药和天然药物的国际市场销售。”“开展符合中药生产所需的工艺技术研究,重点加强新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促进生产技术的升级。加强适合中药特点的制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重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改造中药传统制剂生产技术,提升中药制剂生产水平。针对中药成份复杂、质量控制困难等现状,重点加强中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在线监测和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制药工程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重点开展中药材优良品种繁育技术、优质中药材种植技术及采收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运用生物技术进行优良种源的繁育,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在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中的

32、应用,推进野生药材的家种家养。加强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技术的规范化研究和产业化推广。” 本项目大力发展人工种植甘草,并以甘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连续辅助提取方法生产甘草提取物系列产品”的技术方案,从甘草中连续提取甘草酸等有效成分,提取后甘草残渣经干燥后作为饲料添加剂外售。可见,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鼓励类项目,符合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以项目厂址为原点,厂址周边2.5km范围内布点,布点时重点考虑污染源对主导风向和下风向周围敏感点的影响,本次评价在

33、评价范围内共布设2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1.项目厂址、2. 厂址下风向1.5km(下和村)。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具体见表2.1-1。表2.1-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特征表序号监测点名称方位距离(km)环境功能要求1项目厂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厂址下风向1.5km(下和村)N1.5监测因子主要监测因子为:SO2(小时、日均),NO2(小时、日均),TSP(日均),PM10(日均),NH3(小时)。监测时间及频次各监测因子的监测时间和频率见表2.1-2。表2.1-2 监测时间和频率序号监测项目监测日期监 测 时 间采样频率每次采样时间1SO21月6日-1月12

34、日7:00、14:00、16:00、19:004次/日1h2NO21月6日-1月12日7:00、14:00、16:00、19:004次/日1h3TSP1月6日-1月12日1次/日12h4PM101月6日-1月12日1次/日12h5NH31月6日-1月12日7:00、14:00、16:00、19:004次/日1h监测分析方法各监测项目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采样分析。监测结果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汇总见表2.1-3、表2.1-4、表2.1-5、表2.1-6。表2.1-3 环境空气质量SO2小时平均监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mg/m3监测时间1#本项目厂址2#厂址下风向1.5km (下和村)1月6日7:00

35、0.0230.02314:000.0240.02116:000.0220.02219:000.0210.0201月7日7:000.0230.02114:000.0210.02316:000.2220.01919:000.0200.0191月8日7:000.0230.02014:000.0250.02016:000.0230.02319:000.0190.0211月9日7:000.0180.02214:000.0190.02116:000.0210.02119:000.0220.0201月10日7:000.0210.02114:000.0190.02016:000.0240.02019:000.

36、0220.0211月11日7:000.0230.02314:000.0210.02216:000.0210.02119:000.0220.0201月12日7:000.0230.02314:000.0240.02216:000.0230.02219:000.0200.021表2-2.1-4 环境空气质量NO2小时平均监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mg/m3监测时间1#本项目厂址2#厂址下风向1.5km (下和村)1月6日7:000.0190.01714:000.0210.01816:000.0220.02019:000.0230.0161月7日7:000.0210.01814:000.0200.0201

37、6:000.0230.02119:000.0210.0181月8日7:000.0200.01914:000.0190.01816:000.0200.02019:000.0200.0201月9日7:000.0230.02014:000.0240.01916:000.0210.01819:000.0220.0181月10日7:000.0230.01814:000.0210.02116:000.0210.02219:000.0230.0231月11日7:000.0240.02114:000.0210.02016:000.0190.01819:000.0190.0211月12日7:000.0180.0

38、2014:000.0190.02116:000.0200.02019:000.0210.021表2.1-5 环境空气质量NH3小时平均监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mg/m3监测时间1#本项目厂址2#厂址下风向1.5km (下和村)1月6日7:000.03L0.03L14:000.03L0.03L16:000.03L0.03L19:000.03L0.03L1月7日7:000.03L0.03L14:000.03L0.03L16:000.03L0.03L19:000.03L0.03L1月8日7:000.03L0.03L14:000.03L0.03L16:000.03L0.03L19:000.03L0.03

39、L1月9日7:000.03L0.03L14:000.03L0.03L16:000.03L0.03L19:000.03L0.03L1月10日7:000.03L0.03L14:000.03L0.03L16:000.03L0.03L19:000.03L0.03L1月11日7:000.03L0.03L14:000.03L0.03L16:000.03L0.03L19:000.03L0.03L1月12日7:000.03L0.03L14:000.03L0.03L16:000.03L0.03L19:000.03L0.03L表2.1-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日平均监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mg/m3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

40、结果1#本项目厂址2#厂址下风向1.5km (下和村)委会SO21月6日0.0210.0201月7日0.0210.0201月8日0.0190.0181月9日0.0190.0181月10日0.0220.0211月11日0.0210.0201月12日0.0190.019NO21月6日0.0190.0181月7日0.0200.0191月8日0.0210.0201月9日0.0200.0211月10日0.0200.0181月11日0.0190.0191月12日0.0170.020TSP1月6日0.1960.1861月7日0.2010.1961月8日0.1950.2051月9日0.2040.2141月10

41、日0.2170.2141月11日0.2210.2011月12日0.2080.209PM101月6日0.0620.0681月7日0.0710.0691月8日0.0690.0721月9日0.0660.0631月10日0.0680.0721月11日0.0730.0591月12日0.0670.066根据监测结果作出统计,对照评价标准,采用超标率,超标倍数的方法作出评价。1、评价因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评价因子:TSP、PM10、SO2、NO2、NH3。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Ii 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 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或均值浓度,mg/Nm3; Coi第

42、i种污染物对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Nm3。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2、评价结果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见表2.1-7。表2.1-7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表 单位:mg/m3地点项目SO2NO2TSPPM10NH3厂址小时浓度范围(mg/m3)0.0180.0250.0180.024/0.03L标准值(mg/m3)0.50.24/指数范围0.0360.050.0750.1/超标率(%)00/最大超标倍数00/日均浓度范围(mg/m3)0.0190.0220.0170.0210.1950.2210.0620.073标准值(mg/m3)0.150.120.30.15七日均值(mg/m3)0.020.0190.2060.068指数范围0.0380.0440.1420.1750.650.7370.2070.242超标率(%)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2#厂址下风向1.5km (下和村)委会小时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