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7299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工程概述21.1.设计依据21.2.工程概况21.3.设计水平年31.4.主要设计原则31.5.设计内容32.电力系统一次42.1.电力系统概况42.2.建设必要性92.3.接入系统前提条件102.4.110千伏接入系统102.5.电气计算112.6.导线截面选择122.7.主变压器选择122.8.系统对有关电气参数的要求122.9.无功补偿容量132.10.消弧线圈补偿容量132.11.电气主接线143.电气二次工程设想143.1.继电保护部分143.2.计量部分183.3.调度自动化183.4.系统通信214.XX变所址选择及工程设想274.1.所址选择275.变电站工程设想325.1.

2、电气主接线325.2.电气布置325.3.主要设备选择325.4.防雷接地335.5.电气二次345.6.房屋土建355.7.水工部分355.8.消防部分365.9.暖通365.10.环境保护366.送电线路工程设想376.1.出线规划376.2.110千伏工程设想376.3.10千伏工程设想407.项目用地概况407.1.变电部分407.2.线路部分408.投资估算418.1.编制原则418.2.送变电概算表419.结论42附图一 XX市2009年城市电网地理位置现状图附图二 XX市2010年城市电网地理位置规划图附图三 XX市2015年城市电网地理位置规划图附图四 新建110kVXX变电站

3、联网方案图附图五 线路路径图附图六 塔杆一览图附图七 基础一览图附图八 2009年冬大方式潮流结果图附图九 2009年冬腰方式潮流结果图附图十 2009年冬小方式潮流结果图附图十一 110kVXX变电站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图附图十二 110kVXX变电站远动化范围图附图十三 110kVXX变电站远动接入系统方框图附图十四 110kVXX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附图十五 110kVXX变电站一层平面布置图附图十六 110kVXX变电站二层平面布置图附图十七 110kVXX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图附图十八 220kVXX变电站110kV部分电气主接线图(改造后)附图十九 220kVXX变电站110kV

4、部分平面布置图(改造后)附图二十 110kVXX变总平面布置图1工程概述1.1. 设计依据受XX电业局委托开展本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XX供电区“十一五”及2020年电网规划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1.2. 工程概况根据XX地区负荷增长情况,结合XX供电区电网“十一五”及2020年电网规划,提出新建110千伏XX输变电工程,即新建110千伏XX变、新建1条双回110千伏XX甲乙线。根据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2007】71号文件的批准,同意开展该项目前期工作。经XX电业局与XX市规划、土地等部门多次沟通、协商,已经将该工程的输电线路走廊通道纳入城市规划中

5、,取得规划、土地等部门协议。(1)新建110千伏XX变工程概况XX变占地面积为4636=1656平方米,110千伏侧采用户内GIS组合电器布置方式,采用架空进线;主变采用户外布置方式,10千伏侧采用户内手车柜布置方式;110千伏采用内桥接线方式,10千伏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本期新上2台31.5兆伏安主变;110千伏进线2回,为110千伏XX甲乙线;本期10千伏出线8回,即市街线、惠民甲乙、东富甲乙、伟强甲乙线、工业线;新上备用柜1面;预留6回出线; (2)新建110千伏线路工程概况本期在220千伏XX一次变110千伏侧新建2个间隔,即XX甲乙线间隔。由220千伏XX一次变110千伏XX甲乙

6、线至XX变新建1条双回线路,线路亘长10.2千米,导线采用LGJ-240钢芯铝绞线,避雷线采用24芯OPGW光缆和GJ-50钢绞线。1.3. 设计水平年110千伏XX输变电工程计划2009年建成投产,设计水平年为2015年,远景年为2020年。1.4. 主要设计原则根据电网现状、规划及当地负荷的特点、分布及供电要求,提出新建110千伏XX输变电工程,110千伏XX输变电工程设计方案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 本期工程应满足当地中长期负荷发展的要求。2、 近期电网建设应与长远电网规划相结合。3、 严格执行“两型一化”国网公司建设思路和原则。4、 推广采用适用输变电新技术,提高线路输电容量,集约使用站

7、址资源,注重环境保护,节能降耗,控制工程造价。1.5. 设计内容1.5.1设计内容1. 系统现状分析2. 电力需求分析、预测3. 变电所接入系统方案4. 电气计算5. 投资估算6. 技术经济比较1.5.2 设计范围1. 110千伏XX甲、乙线双回本体设计。2. 新建110千伏XX变一次设计。3. 新建110千伏XX变二次设计。4. 新建110千伏XX变土建设计。2. 电力系统一次2.1. 电力系统概况2.1.1. 电网概述及存在问题2.1.1.1. XX电网现状XX电网是黑龙江省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佳木斯、鸡西电网的枢纽之一。现有发电厂3座,即矿务局矸石电厂、市矸石电厂和大唐XX发电公

8、司。共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即220千伏新民变、220千伏XX变,总变电容量分别为210兆伏安和18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5座,分别为勃利变、新兴变、富强变、北山变和市政变,总变电容量为176兆伏安。110千伏线路12条,总长度130.146千米。2.1.1.2. 勃利县电网现状勃利县电网现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和380/220 伏 5种电压等级。勃利县现有220千伏变电所1座,即新民变;110千伏变电所1座,即勃利变,由220千伏新民变配出110千伏新勃甲乙线供电;35千伏电网包括12座变电所,即双河变、倭肯变、杏树变、大四站变、青龙山变、红光变、青山变、小五站变

9、、庆云变、水泥厂变、亿达变、勃选变,变电总容量58.2兆伏安,分别由新民变、勃利变供电。截至2008年底,勃利县有化肥厂自备电厂1座,装机2x18兆瓦,正常自发自用,不足部分由系统补充。2.1.1.3. 220千伏XX一次变现状220千伏XX变现有2台90兆伏安主变运行,2008年最大负荷为108.2兆瓦。220千伏出线3回,还有2回预留出线间隔;110千伏出线2回,还有5回预留出线间隔;35千伏出线3回,还有2回预留出线间隔。2.1.1.4. 220千伏XX地区电网现状220千伏XX变现有220千伏线路3条,分别为七河线和双河线;七河线线路亘长10.1千米,导线型号为LGJ-2402;双河线

10、线路亘长104.8千米,导线型号为LGJ-2402;河杏线线路亘长66.56千米,导线型号为LGJ-240。220千伏XX变现有110千伏线路2条,即110千伏七富甲乙线,110千伏七富甲乙线接入110千伏富强变,线路亘长8.9千伏,导线型号为LGJ-185钢芯铝绞线;富强变现有2台31.5兆伏安主变运行,2008年最大负荷达到39.5兆瓦。220千伏新民变的110千伏新富线接入富强变,线路亘长28.2千米,导线型号为LGJ-150;富强变110千伏出线富市线接入110千伏市政变,线路亘长7.4千米,导线型号为LGJ-150。110千伏市政变位于XX市西部,现有2台20兆伏安主变运行,2008

11、年最大负荷达到26.6兆瓦;市政变110千伏出线2回,即110千伏富市线和110千伏新富线。35千伏出线5回,10千伏出线6回,其中农电线与电厂甲线为XX市XX区供电。XX市XX区2008年电网现状图见附图1。2.1.1.5. XX区供电存在问题l 主变容量小、线径小、供电卡脖子1XX区位于XX市区东部,是XX地区发展高新技术、煤炭、林业、农业及副产品加工的重要发展基地。近几年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依据XX市电网“十一五”规划,结合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及市政府“城市东扩,矿区东进”的战略规划,2009年之后将投产若干个项目。2009年市政府

1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大型企业将落户XX市,带动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使当地用电负荷快速增长,预计2009年将新增用电负荷达到12.7兆瓦,而目前市政变现有2台20兆伏安主变运行, 2008年负荷达到26.2兆瓦,已经满载运行,2009年市政变负荷将达到38.9兆瓦,将导致XX市XX区新增负荷上不来,供电存在卡脖子,现有市政变已不能满足负荷发展的需要。2现有XX区由市政变的10千伏农电线和电厂甲线供电, 2009年XX区将新增加12.7兆瓦负荷,10千伏农电线和电厂甲线导线线径小,供电能力差,供电存在卡脖子,无法满足供电要求。l 供电可靠性110千伏市政变主变已接近满载运行,当一台主变故障时,将

13、导致大面积停电,将无法保障该地区企业供电可靠性要求,必将影响生产生活。2.1.2. 负荷预测1)XX区负荷现状XX区电力负荷现状 单位:兆瓦名称2005200620072008最大负荷8.39.09.710.52005-2008年该地区负荷增长率达到8% 。2)2009年XX区新增用电负荷由于XX市经济的发展,XX区东部地区的负荷增长将领先于其它地区。黑龙江味噌食品有限公司、北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企业将落户XX区东部地区,新增用电负荷5.5兆瓦;2009年在XX区大唐电厂西侧加油站三角地带,将兴建建筑面积达9万平方米的大型物流中心,预计用电负荷达2.4兆瓦。2008年11月XX区所在地兴建41.

14、2万平方米的“沉陷三期治理惠民小区”已经实施,2009年11月正式使用,新增用电负荷为4.8兆瓦,到2015年该小区用电负荷达到20兆瓦。预计2010-2014年增长率达到10% ,2015-2020年增长率达到8%左右,电力负荷预测结果详见下表。l XX区新增负荷预测 兆瓦、兆伏安 项 目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20新增负荷12.71415.416.918.620.522.132.5增长率10%10%10%10%10%8%8%2008年XX区负荷达到10.5兆瓦,2009年XX区将新增负荷12.7兆瓦,2009年XX区最大负荷将达到23.2兆瓦。l 市政变

15、负荷预测 兆瓦、兆伏安 项 目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20市政变负荷26.2XX区新增负荷12.71415.416.918.620.522.132.5负荷合计26.238.940.241.643.144.846.548.358.7需要变电容量65%42.46365.167.369.872.575.678.295现有主变容量404040404040404040功率因数0.950.950.950.950.950.950.950.950.95变电容量盈亏-2.4-23-25.1-27.3-29.8-32.5-35.6-38.2-55主变负载率68.9102

16、106109113118123127154l XX区负荷平衡预测 单位:兆瓦、兆伏安序号项目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201最大负荷23.225.528.130.934.037.440.159.32功率因数0.950.950.950.950.950.950.950.953规划变压器台数222222224主变容量63636363636363635需要变电容量(MVA)37.641.345.55055.160.664.9966变电容量赢(+)亏(-)+25.4+21.7+17.5+13+7.9+2.4-1.9-337主变负载率38.842.64751.656.86

17、2.56799从上表中得出,到2015年变电所供电能力大于城网导则N1要求的65%,供电能力较强,因此本期新建XX变选择2台31.5兆伏安主变, 2020年远期考虑选择2台40兆伏安主变。2.1.3. 电网规划2010年XX电网近期规划,在XX东部地区新建1座220千伏一次变。2.2. 建设必要性 2.2.1.满足新增负荷用电要求,增强供电能力XX区现有的主电源为XX市中部的110千伏市政变电站。市政变为2台容量为20兆伏安主变,2008年市政变最大负荷达到26.2兆瓦,如继续为XX区供电,2009年市政变负载率达130,已超过经济运行的极限。为适应该地区负荷的快速增长及保证供电能力,迫切需要

18、建设新的110千伏XX变电站,以满足负荷增长需求。XX区近年来新增负荷较多,在2008年负荷达到10.5兆瓦,在2009年新增负荷负荷就已达到12.7兆瓦,而市政变总变电容量为40兆伏安,负载率较大,供电能力不足。XX变电站建成后,不但可以满足新增负荷的供电要求,还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度,增强该区域供电能力,为招商引资打下良好的基础,推进经济发展。2.2.2.缩短供电半径,增强供电可靠性XX变位于XX区东北侧,北靠七密公路,距市政变约8千米。XX变建成后,可以大大缩短了XX区的供电半径,使供电更安全经济。并且XX变直接接入220千伏XX变,提高了XX区的电压质量,增强该区域的供电可靠性,减少网损。

19、因此2009年在XXXX区建设110千伏XX输变电工程是十分必要的,投产年为2009年。2.3. 接入系统前提条件(1)110 千伏XX变电站以2回110千伏线路联网;(2)联网方案采取就地接入电网的原则,并尽量避免“T”接线路;(3)结合以上两点,不应破坏现有的网架结构。2.4. 110千伏接入系统在110千伏XX变南侧有富市线和新富线2回110千伏线路,富市线亘长7千米,导线型号为LGJ-150;新富线亘长28千米,导线型号为LGJ-150。两条线路线径均过细,无法满足本工程接入要求,所以联网方案不考虑“T”接到这2条线路上。在XX变东南侧有2回110千伏线路,为七富甲乙线,导线型号为LG

20、J-185,经济输送容量为40.4兆伏安。XX变东北侧有220千伏XX变电站,主变为290兆伏安,2008年最大负荷为108.2兆瓦,220千伏出线3回,预留2回出线间隔;110千伏出线2回,预留5回出线间隔。若接入XX变,能满足本工程接入要求。如果将XX变双“T”接到七富甲乙线,七富甲乙线需要为110千伏XX变和110千伏富强变同时送电,2015年以后,XX变负荷将达到40.1兆瓦,而富强变2008年的最大负荷就已达到39.5兆瓦,2015年富强变负荷将达到40兆瓦,届时七富甲乙线的输送负荷很大,基本已达到经济输送容量最大值,供电可靠性低,如果任意线路故障,将可能导致XX变和富强变同时断电。

21、而且根据XX电网规划,110 千伏电网“T”接线路过多,已有近一半的变电站由“T”接线路供电,导致电网供电可靠性过低。所以联网方案不考虑双“T”接到七富甲乙线上。如果直接接入220 千伏XX变电站,由XX变直接供电,供电可靠性高,而且XX变仍有预留110千伏间隔位置,接入方便。所以本工程接入系统方案为110千伏XX变出2回110千伏线路直接接入220千伏XX变,线路亘长10.2千米,导线型号为LGJ-185,同塔双回架设。新建110千伏XX变电站联网方案图,详见附图四。2.5. 电气计算2.5.1. 短路电流计算(1)计算水平年2020年。(2)110千伏XX变电站110千伏、10千伏侧短路电

22、流计算结果如下表: 变电站名称短路电流(千安)110千伏XX变4.6415.52.5.2. 潮流计算XX电网潮流计算采用2009年XX地区网架,运行方式采用冬大、冬腰、冬小方式。2009年潮流计算结果图,详见附图八至附图十(正常运行方式)。2.6. 导线截面选择按经济输送容量选择导线:导线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按变压器的最终规模并满足“N-1”准则要求进行校验。 式中:S导线截面(mm2); P送电容量(kW); Ue线路额定电压(kV); J经济电流密度(A/mm2)按2015年最大负荷计算,经济电流密度按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3000-5000时对应的值为1.15,计算出导线截面为161mm

23、。考虑到XX区以后的负荷发展和“N-1”准则要求,导线型号选为LGJ-240。2.7. 主变压器选择根据负荷预测,2015年,XX区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40.1兆瓦,若选择2台容量为20兆伏安的变压器,2015年变压器负载率将达到105.5%,显然负载较高,已超出经济运行范围。若选择2台容量为31.5兆伏安的变压器,2015年变压器负载率为67%,处于经济运行状态。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期选择2台31.5兆伏安主变比较理想,2020年负荷预测达到59.3兆瓦,远期选择2台40兆伏安主变。2.8. 系统对有关电气参数的要求2.7.1主变参数主变型式: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容量:31.5MVA;

24、电压比:11081.25%/10.5kV;接线组别:YNd11;阻抗电压: 16%。2.7.2短路电流水平计算水平年为2020年,根据2020年远景规划计算XX短路电流,110千伏为4.64千安,10千伏为15.5千安,短路电流在允许范围内。因此各电压等级的设备短路电流按如下水平选择:110千伏电压等级为31.5千安;10千伏电压等级为25千安。2.9. 无功补偿容量建议变电所本期装设并联电容器2组,每组25000千乏,远景并联电容器依据实际情况调整。2.10. 消弧线圈补偿容量2.10.1 110千伏侧110千伏XX变采用中性点直接接点方式,110千伏侧不上消弧线圈。2.10.2 10千伏侧

25、新建XX变110千伏侧电气主接线采用内桥接线方式;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本期10千伏出线8回,远期14回。正常运行方式下,每台变压器各带一段10千伏母线,每段母线10千伏出线8回,每回出线按架空敷设方式,每回出线架空线长度按3千米计算,故架空线总长度42千米。根据计算求得总电容电流约为1.6安,小于电容电流规定值,故本期不上10千伏消弧线圈,考虑远期发展,本期预留2个10千伏消弧线圈位置。2.11. 电气主接线2.11.1. 110千伏侧:110千伏采用采用内桥接线方式,110千伏进线2回。2.11.2. 10千伏侧:10千伏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千伏出线14回,本期出线8回

26、,预留6回。本期出线8回分别为:市街线、惠民甲乙、东富甲乙、伟强甲乙线、工业线;新上备用柜1面;3. 电气二次工程设想3.1. 继电保护部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原则:根据国家和部颁规程、“规范”、“导则”及反事故措施的有关规定。3.1.1. 控制、保护部分:变电所线路部分采用分散与集中式结合的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监控系统,10千伏保护测控装置及电度表安装在高压开关柜上。具有“四遥”功能,微机“五防”及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自动有载调压功能,达到无人值守。3.1.2. 110千伏XX甲乙线路l 新建110千伏城XX变新建110千伏变电气主接线110 千伏侧采用内桥接线,本期110千伏XX变进线保护

27、按系统继电保护要求,配置光纤差动保护装置2套。新上110千伏线路保护屏1面。l 220千伏XX变2200千伏XX变110千伏侧新建2个间隔,即XX甲乙线间隔,本期XX甲、乙线接入新建XX变,本期在220千伏XX变110千伏XX甲、乙线配置2套微机光纤纵差主保护、距离后备保护及三相一次重合闸。3.1.3. 主变控制、保护部分:新上主变保护配置:a)主保护: 1)过流速断保护 2)二次谐波制动复式比率差动保护b)非电量保护 1)主变压器本体重瓦斯保护。 瓦斯继电器双接点引入,仅一个接点动作时,只发信号,双接点同时动作时跳闸并发信号。 2)主变压器有载调压重瓦斯保护,动作于跳闸或信号。 3)主变压器

28、本体轻瓦斯保护,动作于信号。 4)主变压器压力释放,动作于信号。 5)主变压器本体油位异常,动作于信号。 6)主变压器有载调压油位异常,动作于信号。7)主变压器温度高动作于信号。c)后备保护 1) 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高后备保护),复合电压取主变高压侧。设定两个时限,段跳10千伏分段断路器、段跳主变各侧断路器。主变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电流保护,主变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接地零序电流、电压保护。2)(低后备保护),设定两个时限,段跳10千伏分段断路器、段跳主变二次断路器。新上主变保护测控屏2面。3.1.4. 10千伏线路 a)定时限速断及定时限过流保护。 b)三相一次重合闸。3.1.5. 10千伏电

29、容器保护 a)过电压保护。 b)过电流保护。 c)低电压保护。 d)不平衡电流保护。e)开口三角电压保护。3.1.6. 10千伏分段开关保护 a)电流速断保护。b)过电流保护。3.1.7. 母线保护配置:本变电站不配制母线保护。3.1.8. 自动装置本变电站配置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1套、消谐装置4套;10千伏分段及主变综合备自投、110千伏进线及桥备自投装置各1套。新上公用屏2面;配置故障录波器柜1面。3.1.9. 交、直流系统直流系统采用220伏单母线分段接线,采用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和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N+1冗余模块并联组合方式供电,设控制母线,保证电压稳定。本站直流系统电压220伏,选用2

30、00Ah蓄电池。直流屏应配有数据接口与综合自动化连接,并配置直流接地检测系统。设充电屏1面,电池屏2面,馈线屏1面。本工程设置站用变压器二台,#1站用变接于10千伏段母线,#2站用变接于10千伏段母线,预留接地变位置。交流站用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380/220伏中性点接地系统,动力和照明共用的供电方式。站用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正常情况下,两台站用变各带一段母线分列运行,互为备用。重要负荷,应分别从两段母线上双回供电。变电站屋外照明采用分散布置庭院灯及投光灯联合照明,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采用荧光灯照明。3.1.10. 遥视安防系统根据国家电网公司110千伏变电所典型设计,为便于运行管理,保证

31、变电站安全运行,110千伏XX变建成后,设置一套遥视及安防系统。变电站大门、室内电子设备间、变电站主要设备等处安装摄像头,实现110千伏XX变的图象监控及安全防护。3.2. 计量部分 l XX变侧电度表采用智能型脉冲电度表且带有RS-485接口,电能采集器一台集中在电度表屏上。在110千伏线路侧装设双方向智能电度表及断流失压记时仪,10千伏出线及主变低压侧装设智能电度表,所用变计量表安装于交流柜上。10千伏侧馈线电度表安装在开关柜上,并设断流失压记时仪。l 220千伏XX变侧新建110千伏XX甲乙线装设双方向智能电度表及断流失压记时仪各2块。3.3. 调度自动化 3.3.1. 调度关系110千

32、伏XX变由XX地调调度。3.3.2. 远动信息根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本工程向XX地调传送的远动信息内容如下:(1)模拟量-110千伏、10千伏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功率因数;-主变压器低压侧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流;-母线电压;-电容器无功功率、电流; (2)开关量-断路器位置信号;-隔离开关位置信号;-全厂事故总信号;-时间顺序记录(3)脉冲量-线路有功电量;-主变压器低压侧有功电量;无功电量;-电容器无功电量(4)保护动作信息 -保护动作信息量(5)其它信息-消防信息量-防盗信息量-大门信息量3.3.3. 远动设备配置(1) XX变采用双以太网连接,设置1套主站微

33、机,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设备软件工作平台采用Windows-2000操作系统。站控层数据库以及主接线图等按变电站远景规模设置参数;为了将调度所需信息进行规约转换送至调度侧,设置1套远动工作站,远动主站主通道为2路2兆数字接口,2路模拟通道接口,支持多种RTU,并能与集控站、调度等多个主站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为了与调度系统时钟统一以及与间隔层设备时钟同步,设置1套GPS时钟系统。为了满足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需要设置1套电力专用UPS电源,容量为3千伏安。(2) XX地调侧l 在XX局地调侧自动化主站系统增加:1) 主站通道接口板1块。2) 对相关系统数据库画面及软件进行修改调试等。l 在X

34、X局地调侧计量主站系统增加:1) 二级主站计量接口板1块;2) 对相关系统数据库画面及软件进行修改调试等。(3) 集控站侧通道接口板1块,并对相关系统数据库画面及软件进行修改调试等。3.3.4.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根据电监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有关要求。110千伏及以下的变电站(不接入省调)安全防护要点:生产控制大区可以不再细分,可将各业务系统和装置均置于控制区。在控制区中的电能量采集装置可以通过调度数据网或拨号方式将录波数据及计量数据传输到上级调度中心。在与调度中心数据通信的本侧边界上,可采用简单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远程通信网络优先使用电力调度数据网,其次可以选用专线。因本期工程未考

35、虑调度数据网,本次设计不考虑二次安全防护设备,但在不间断电源和设备安装位置上充分考虑数据网和二次安防设备的安装。3.4. 系统通信3.4.1. 系统概况及调度组织关系110千伏XX变110千伏进线2回,接入220千伏XX变,线路亘长10.2千米。新建110千伏XX变由XX地调直接调度指挥管理,远动信息直送XX地调和新集控中心。本工程需要组织XX变至XX地调和新集控中心的调度通信电路。3.4.2. 通信系统现状目前XX地区的主要通信方式为光纤通信。XX变XX地调已经具有光纤通信通道,该光纤通道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光纤环网中,根据XX地区通信“十一五”规划设想:XX地区将建成城区SDH核心网、XX地区

36、SDH主干光环网以及若干个接入网。与XX变相关的622M bit/s接入网为:XX变XX变XX发电厂新民变,经北山变接入地区2.5G bit/s主干环网。3.4.3. 通信系统方案依据系统一次推荐的联网方案,本工程新建110kVXX变电站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将建立110kVXX变220kVXX变的通信通道,在新建的110kVXX变电站配置622Mbit/s光传输及接入设备,在XX变配置622M/S(STM-4)光方向板,建立XX变XX变富强变新民变北山变七局和XXXX变富强变市政变七供七局的622Mbit/s通信电路,通过北山变将110kVXX变接入XX光纤通信网中。XX地调和新集控站配置相应的

37、接入设备,对XX变进行调度管理。现有220kVXX变至110kV富强变采用12芯ADSS光缆,现有光缆通道已全部占用,无法满足新建110kVXX变光纤接入需要。接入后网络拓扑图光缆线路建设方案3.4.4. 光缆线路建设方案本工程新建一条110kVXX变220kVXX变的送电线路,线路长度为10.2km。新建一条110kVXX变220kVXX变的光缆线路,光缆采用24芯OPGW光缆,沿新建送电线路架空敷设,光缆亘长10.8km,引入变电站光缆采用24芯ADSS光缆, ADSS光缆0.7km。新建一条110kV富强变220kVXX变的光缆线路,光缆采用24芯ADSS光缆,沿新建送电线路架空敷设,光

38、缆亘长8.5km,引入变电站光缆采用24芯ADSS光缆, ADSS光缆0.7km。3.4.5. 通道组织根据接入系统通信方案,需建立XX变与XX地调和新集控中心通信通道,分别实现调度电话、系统电话、远动信息、保护信息的传输。3.4.5.1 通道要求(1)调度电话对通道的要求XX变电站至XX地调增设专用通道。(2)调度自动化信息对通道的要求XX变电站XX地调、新集控站各1路全双工远动通道(1200Bd)。(3)数据网对通道的要求XX变电站至XX地调设2路2Mb/s通道,要求与远动通道互相独立。(4)行政管理电话对通道要求XX变电站至XX局设行政用户电话,以用户线方式接入XX地区行政交换机。(5)

39、110kV线路继电保护对通道的要求110kV线路每回出线组织2路保护通道,每回线路保护利用2芯光纤。3.4.5.2通道组织至XX地调:XX变PCM经至七局PCM接入调度交换网至七调(调度电话);XX变PCM经至七局PCM接入至七调(600-1200Bd远动);新集控站:XX变PCM经至市变PCM至新集控站(1200Bd远动)。 数据通道2Mb/s:XX变新建OPGW光缆至XX变经地区主干网至XX局。行政电话通道:XX变PCM经至七局PCM接入XX局行政交换网。备用通道;组织一路市话作为备用通信通道。3.4.6. 通信设备配置方案110kVXX变电站:配置622Mbit/sSDH光传输设备(两块

40、STM-4光方向板)一套,综合配线架(VDF200 DDF32 ODF48)一面,PCM接入设备二套。220kVXX变电站:配置622M/S(STM-4)光方向板两块,光纤配线单元(ODF24)一块,数字配线单元(DDF24)一块。XX地调:配置PCM接入设备一套,2M支路板一块,音频配线单元(VDF200)一块,网管系统扩容费用一套。3.4.7. 防雷接地装置根据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该系统包括电源防雷保护和信号防雷保护两部分。其中电源保护分为二级保护,一级保护安装在电源室的入口侧,二级保护安装在设备内部。信号防雷保护包括2M保护、交换机保护、RS2

41、32保护和语音保护,各保护器安装在相应设备内部防止雷电引起电涌损坏设备。本工程在XX变配置1套通信设备防雷接地装置。3.4.8. 通信电源光纤通信设备的工作电压采用直流-48V,本工程新建光纤通信站采用高频开关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110kVXX变配置-48V/150A(50A整流模块*3)高频开关电源一套,配置200Ah免维护蓄电池两组(含电池柜),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一套。其余各站利用现有-48V电源系统供电。3.4.9. 站内通信110kVXX变电站建成后,就近接入XX城网光纤电路,通信容量及可靠性按照无人值班要求设计;通信设备按照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要求配置;在110kVXX变电站的电子

42、设备间内设置调度电话一部,行政电话一部,不设调度总机;在值守室内设置市话一部。110kVXX变电站不设专用通信机房,通信设备与电气设备统一布置在电子设备间里。设 备 材 料 清 册附表3.4.9-1 系统通信设备部分 编号项 目 及 设 备 名 称 和 规 格数量单位备注(元)一110千伏XX变1622Mbit/s SDH光传输设备 (两个光方向) 1套200000.002PCM接入设备2套72000.003综合配线架 ODF48 DDF32 VDF200 (配200个保安器) 1套18000.004高频开关电源 48V/150A 1套32000.005免维护蓄电池 48V/2*200AH1套

43、30000.006动力环境监控系统1套20000.007通信设备防雷接地装置1套8000.008绝缘电缆 BV-500-116200米8000.009电力电缆 VV22-1000-316+110 100米9000.0010电力电缆 VV22-1000-25050米4000.0011电力电缆 VV22-1000-210200米6000.0012音频电缆 32芯100米3000.00设 备 材 料 清 册续附表3.4.9-2 系统通信设备部分编号项 目 及 设 备 名 称 和 规 格数量单位备注(元)二220千伏XX变1622M/ST米-4光方向板 2块80000.002光纤配线单元 ODF241块4000.003数字配线单元 DDF241块6000.0042M支路板1套7000.00三XX地调1PCM接入设备1套70000.0022M支路板1块16000.003音频配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