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XX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7575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XX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XX县XX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XX县XX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XX县XX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XX县XX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XX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XX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徐县东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咨询公司二六年二月清徐县东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咨询公司二六年二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5第一节 项目概况5第二节 主管单位概况6第三节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要点7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10第三章 工程建设内容13第一节 改造方案的确立原则13第二节设计依据13第三节 主要建设内容14第四章 环境保护21第一节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21第二节 污染防治对策21第三节 生态休护22第五章 建设工期24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5第一节 编制依据25第二节 总投资估算25第三节 编制说明27第三节 资金使用计划29第四节 资金筹

2、措29第五节 贷款偿还计划29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30第一节 结论30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31附表1.总投资估算表2.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3.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附图 1.东湖广场鸟瞰图 2.东湖广场二期工程平面 3.环湖路纵断面设计图 4.亲水平台剖面图 5.东湖治理工程位置图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清徐县东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单位:清徐县建设局项目负责人:王献刚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太原市工程咨询公司建设地址:清徐县文源路以北,湖东大街以西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对东湖北岸和西岸的综合治理,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和城市园林景观。主要工程内容:工程分为两大部

3、分: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和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其中:污水管道配套工程684m房屋拆迁工程3377征用土地 6.084亩道路工程 4000园林美化绿化工程 3799亲水平台建设 840m续建广场 7920 公厕 1座路灯及灯饰项目总投资:1520万元,其中:1.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投资616万元;2.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投资 848.31万元;3.建设期贷款利息 55.69万元。资金筹措计划:清徐县政府自筹资金610万元,申请贷款910万元。贷款偿还计划:项目还款期共计15年,其中宽限期以5年计算,宽限期内每年偿还贷款利息55.69万元;还本期10年,每年等额偿还本金91万元及当年的利息5

4、5.695.57万元(各年不等10年内平均每年偿还利息30.63万元) 。工程建设进度计划:7个月第二节 主管单位概况清徐县建设局是县政府主管全县城乡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全县城乡的规划、建设、市政公用事业、建筑业、燃气业、勘察设计业的管理,多年来,紧紧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为宗旨,以“提升城市功能档次、优化人居环境”为着力点,不断强化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相继完成了醋都 广场、东湖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建成了污水截流泵站,截断了几百年来流向东湖的污水;实施改造完成紫林路一、二期工程、凤仪街改造工程、森泰大街改造一期工程、榆古路县城段改线工程,使县城路网框架

5、初步形成;实施完成307国道、紫林路绿化美化工程、县城便道改造铺装工程、白石河县城段综合治理工程,使县城环境面貌得到提升;实施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和城吴柳退水渠清淤砌坝工程,使清徐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清徐县也成为全省第一个具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县级城市。实施完成自来水扩容、集中供热增容、煤气管网延伸,城市保障能力逐步加强,路灯建设弥补了多年的历史欠帐,实现与路网建设的同步发展。同时在经营城市战略取得了多项突破,森泰大街打通、紫林路二期改造、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成功地采用市场化运作建成;广告阵地经营权的拍卖,使城市无形资产经营权首次实现有偿转让;县城三条主要街道冠名权的公开拍卖开创了全省县级城市

6、街道冠名权拍卖的先河。通过多年来的奋力拼搏,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有力提升,城市化建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走在了全省县级城市的前列。第三节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要点1.3.1编制依据1.清徐县建设局东湖工程实施方案、东湖综合整治方案2.清徐县环东湖景区改造规划 3.清徐县人民政府清政办机(2004)23号关于成立东湖综合治理工作领导级的通知4.清徐县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5.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7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指南8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及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9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10国

7、家其他相关政策与规定 11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1.3.2编制范围及要点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为:清徐县占地总面积525亩的东湖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和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编制要点:项目建设的历史沿革及文化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工程建设方案环境影响措施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社会效益分析存在问题及建议1.3.3编制原则 1.充分体现和尊重东湖的历史文化地位,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公园规划总体发展思路,符合现状使用功能及特色定位。 2.结合客观实际,综合分析东湖现状污染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方案,做到务真求实。 3.在技术可靠适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 4.造工程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

8、本原则,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体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东湖位于清徐县城中心区域清徐县城区内,是清徐县城内唯一的一所大型天然淡水湖泊,也是镶嵌在清徐县城一颗璀璨的明珠。据清徐县志记载,此处原为一盆形洼地,内有水井1 8眼,明代末年,地下水位升高,城内有芹馥泉水长年不断灌入洼地,再加上白石河水涨,流入此处,久之,形成湖泊。东湖湖面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710米,东西宽520米,整个水域呈锅底状,水面面积约525亩,现水深平均3米,最深处4.5米,蓄水约80万立方米,是北方城市少有的城内天然湖泊。东湖水面原来较大,60年代以前,熬盐填湖,使湖面逐步缩小,

9、湖内盛产鲤鱼、鲫鱼。解放后清徐县成立渔场,属清徐县水利局主管,负责东湖的管理和水产养殖。1974年,东湖收归山西省水利厅管理, “清徐县渔场“更名为“山西省水产养殖试验场”。1998年9月1日,东湖又正式移交清徐县管理,水域面积为现在的525亩。历届政府都很重视东湖的开发建设。1978年将东湖南岸砌成石坝,长430米;1984年又在西岸、南岸修建铁栏杆,长约600米。1997在湖的东侧拆除部分单位房屋,打通修建了环湖路,砌筑湖坝,部分湖坝用草坪作护坡,在湖边种植了垂柳、灌木、草坪,还栽种了葡萄树,架起了600米长的葡萄长廊。1999年,又紧靠通湖路,在东湖靠近东岸南北中心建起了县城的第一个公园

10、一一东湖怡心园, 公园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总投资516万元。公园砌驳岸650米,绿化面积4700平方米,主要有香波榭、怀远楼、金牛出水池、古井亭、母子鱼、喷泉等大小景点30余处。2001年又在东湖北岸建起了三座景观风车。2002年,在东湖西岸建设完成旧城污水截流泵站,将旧城区的污水由泵站提升后排入文源路污水管网中,解决了旧城区污水排入东湖的污染问题,但不能解决多年沉积的淤泥、杂物对东湖造成的污染。2002年还针对东湖水位不断下降,水质日益恶化的这一情况,把东马峪村废矿井内的断层水引入东湖,对东湖进行了补水,解决了东湖水面日益下降的情形。此时,东湖已被改造成为清徐县城区内最大的园林景观。

11、近年来,清徐县政府提出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档次,优化人居环境,进行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东湖是清徐县城中唯一的水体景观,东湖公园是清徐县城最大的城市公园,2005年县政府对东湖进行了总体规划,第一步对东湖湖水进行全面抽换,彻底改善东湖水质,第二步对东湖周边的环境进行治理,使东湖成为清徐县优美的城市景观和居民休闲的场所。并将该项目列为清徐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之一。2005年完成了一期工程,针对东湖水质问题进行了抽排、清淤,并重新补水,并形成了汾河清泉湖东湖污水处理厂汾河的循环体系,使“死水”变成了“活水”。并对东岸、北岸堤坝进行整修

12、加固,修建亲水平台,安装栏杆,沿岸结合地形铺设便道,修建花池绿地,建设大型灯光音乐喷泉,并对东湖东岸、北岸及文源楼进行亮化,改善了城市景观环境。2006年准备再投入一定的财力,完成二期治理工程,并将二期治理工程列为2006年清徐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通过综合治理,使东湖成为清徐县的一座景观公园,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因此,有必要对东湖加紧实施改造,使其符合公园发展需要,全面地发挥公园的游憩功能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东湖二期治理工程是清徐县城总体改造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的建设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第三章 工程建设内容第一节 改造方案的确立原则 1. 改造工程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3、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体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与城市整体生态和功能相适应,与城市发展和建设相适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2. 充分体现和尊重东湖的历史文化地位,服从东湖公园总体发展思路,符合现状使用功能及特色定位。达到保护水体、优化环境、美化城市、为居民创造优良的生活、休闲、游憩场所的项目预期目标;3. 在技术可靠适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缩短建设工期。4.尽量减少拆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加强对东湖水体的保护功能,加强对周围建筑的保护。 第二节 设计依据1.公园设计规范建标1992384号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14、CJJ45-91)4.室外排水工程规范(GB50014-2006)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1002)6.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 1487)7.公共厕所建设标准(DB11/t 190-2003)第三节 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工程包括两部分: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和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1.东湖北岸环湖路工程建设(1)道路工程:在东湖北岸建设环湖道路,东起湖园五巷,西至现状森泰大街,全长500米,规划道路宽8米。道路设计要求:以总体设计为依据,确定路宽、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线形以及路面结构。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满足连

15、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本道路为公园内主要道路,供园内浏览车、工程车、游人等通行,道路设计要满足机动车辆通行要求。因此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道路的横断面型式为单幅路,主路纵坡小于8%,横坡小于3%。路面设计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全年通车,减少车辆机件磨损,降低运输成本,有益于环境卫生与市容美观。道路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路面面层:上面层采用2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3cm中粒式沥青碎石。上面层采用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4cm中粒式沥青碎石。联结层:铺设透层油。基层:15cm三

16、灰碎石。道路下雨水管道,道路两侧设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雨水口的间距40m。(2)路灯工程路灯照明设计原则:道路照明不仅要满足道路照明的功能要求,还要起到亮化美化城市之效果。道路照明设施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技术先进。为保证道路照明质量,达到辨认可靠和视觉舒适的基本要求,道路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照度)、亮度(照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三项指标。道路照明标准:本道路为公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根据我国道路照明照度的要求做适当提高,平均照度设计为20lx。照明光源: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及我国道路照明标准为根据,考虑道路路面情况及节能要求,选用高压钠或金属卤化物灯为照明光源。高压钠灯具有发

17、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工作特性良好,紫外线少,使用简便等特点;金属卤化物灯具有高光效、高亮度、高显色性、多色调、长寿命的特点,不仅成为最理想的高效节能光源,而且正在向多功能、全方位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由小功率到大功率、低色温到高色温、一般显色性到高显色性等各具特色的品种规格。是园林亮化美化的理想灯具。采用双侧对称布置,庭园灯h3.54m,灯间距20m。柔和的光线,低眩光,创造出温馨的园林夜景。设照明灯具52套。电源从公园照明配电箱引入,照明线路采用埋地敷设,电缆应选择带铠装的VV22型电缆。(3)绿化美化工程根据公园设计规范要求,公园中的绿化用地不应有未种任何植物的裸露地面。树林下游条件可设法种

18、植灌木、草皮或其他矮生植物以增加绿量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改善环境、气候的功能,也可以防止二次扬尘。对东湖北岸至环湖路范围进行绿化美化,绿化美化面积3799平方米。主要工程内容:设置适量的草坪,草坪与地被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绿化、美化环境,而且在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草坪种植选择播种、分株、茎枝繁殖、植生带、铺砌草块和草卷等方法。根据北方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园林植物,也可以引进成片林相,如山毛榉、香樟、杜英、青桐,或季相特色植物品种,如春天杜鹃、樱花、桃、李、梅,夏季白玉兰、紫薇,秋日红枫、黄叶枫、银杏,冬季腊梅等。本区域的绿化与公园总体绿化协调。通过建设高

19、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空间环境,创造一个舒适、美观、休闲、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态景观。设置适量休憩、服务和公用等设施。讲究园林的艺术效果并设有供短暂休憩的设施。(4)雨污水管道工程暴雨强度公式确定暴雨强度公式144622 (土+0867lgT) q = (升秒公顷) (t+5)0.796径流系数的确定重现期采用053年,一般采用1年,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8。雨水计算公式 Q=qF(L/S) F一一汇流面积 50万平方米。森泰大街至湖园五巷埋设D=300的污水管353m;湖园五巷至美锦大街埋设D=500的污水管331m。污水管道总长684m。采用双波纹塑料管道。(5)拆除工程拆除道路用地范

20、围及东湖北岸公园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现有房屋,拆迁房屋面积1672平方米(包括北岸水务局平房)。(6)征用土地工程共涉及新征用地4056平方米(合6.084亩);2.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1)西岸护堤及亲水平台建设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和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对东湖西岸修建护堤及2.5m宽的亲水平台,总长840m。亲水平台向湖面悬挑0.5m。 设计考虑到水体及护堤外侧土体冻结后产生的冻胀对驳岸的影响,采用毛石混凝土结合片石砌筑的加固方法:自设计水面以下至湖底浇注毛石混凝土,基础采用毛石基础,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要求。设计水位以上砌筑片

21、石。地基处理:根据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设计。为防止地层变化地段的不均匀沉降,建议采用换土垫层法对基础简单处理。换填土厚度为0.30.5m,换填土料采用砂卵石夯实即可。主要工程量为:毛石基础900m3,毛石混凝土2520m3,片石砌筑210m2。毛石混凝土标号C15;片石等级MU30,M7.5水泥砂浆砌筑,凸缝勾缝。亲水平台为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2)配套灯饰亲水平台周围安装灯饰进行亮化美化,灯距15m,灯杆高度3.5m。采用庭园艺术灯。平均照度设计为20lx。柔和的光线,低眩光,创造出温馨的园林夜景。设照明灯具56套。电源从公园照明配电箱引入,照明线路采用埋地敷设,电缆应选择带铠装的VV

22、22型电缆。(3)广场建设工程续建东湖广场以北至原灯光球场范围的广场建设工程,建设面积7920平方米,与已建成广场相衔接,主要建设活动平台、羽毛球场、篮球场等体育活动设施、雕塑小品、修建花池绿地,安装灯饰进行亮化美化。(4)公厕一座公共厕所的设计原则:适用、卫生、经济;在便于排运粪便的前提下,适当注意美观。设计规模:150,厕所每一蹲位为57(二类)。男女厕位比例(不含男用小便器):1:1。外观:新颖美观,有特点,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造型:根据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选择厕所主体造型,形成独特景观。色调:根据周边环境、厕所建筑主体及建筑形式设定色彩。厕所大门:厕所大门采用感应式自动门,男女厕所分

23、门采用内外开式大门,材质高档,与厕所建筑风格一致,设有防蝇风帘。材料:防风化、防腐蚀、无污染高档建筑材料。室内高度:3.7米以上。室内顶棚:防潮防腐高级材料吊顶。室内墙壁:瓷面砖到顶。室内地面:地面用色彩淡雅防滑地面砖,厕位内地面需与厕所内地面高度一致,地面砖材质、色彩和大小相同或色彩相近,铺设地砖前需做好防水。室内管线:室内所有管线不暴露。供水(有水型厕所适用):管径60 mm90 mm,不暴露。地面排水(有水型厕所适用):设防腐水封地漏男女厕所各两个,采用工程塑料,底下排水管200 mm以上。无障碍设计:厕所出入口有轮椅进出坡道,并符合坡道设计的国家标准,厕内地面及厕间内均需无障碍。老年人

24、厕位:男女厕所各设一个,厕位安排应在所有厕位靠近男女厕所进门处。残疾人厕位:采用节水座便器,男女厕所各设一个,厕门采用内外开式,厕位安排在靠近男女厕所进门处。(5)拆迁工程治理范围内涉及拆迁房屋1705平方米。第四章 环境保护第一节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次东湖清淤改造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包括施工噪声及扬尘、运输沿途污染、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1.施工噪声 由于交通部门和环卫部门的要求,大量的运输一般在夜间进行,各类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噪声会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 2.施工扬尘 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卸料、摊铺压实作业等扬尘会严重影响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而物料运输,特别是干物料

25、如砂石等运输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沿途扬尘污染。 3.生活垃圾 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于施工期在夏季,如果处置不当、随意丢弃,可能造成影响环境卫生和蚊蝇滋生,危害人体健康。 4.恶臭污染清淤过程中淤泥会散发恶臭,影响周边特别是文源路、美锦大街的卫生质量,淤泥暴露还会造成区域内蚊蝇和其他害虫孳生。第二节 污染防治对策 (1)施工噪声防治 夜间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施工噪声的防治,采用一些低噪声的施工和运输机械,加强施工管理,禁止车辆鸣笛并在沿湖周边设置施工围护屏障,尽量将噪声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2) 施工及运输扬尘防治 施工作业过程中采取洒水抑尘等方式,减小扬尘产生量。 散料运输采用蓬布

26、遮盖、挡板防护的方式,严禁车辆超载,并有防溢撒措施。 各类施工及运输车辆加强清洗和运输管理,防止沿途污染。 (3) 生活垃圾 加强施工管理,生活垃圾采用定点投放、每日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和焚烧垃圾。严禁在公园内部私设煤火炉灶,工人食宿统一解决,燃用液化气。 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第三节 生态休护现代生态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具有亲和性的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东湖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人文景观,更应在其区域内发挥改善生态质量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可研对于东湖的生态保护仅作一般性探讨,并提出如下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1)强调沿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在湖体四周

27、沿岸种植垂柳、乔木类等,形成绿化带,以与湖体环境协调、与人亲和为原则,既可隔离污染,又可以增加区域空气中的氧含量。 (2)强调湖体本身的生态修复,在湖水中种植莲藕、浮萍等水生植物,放养鲢鱼、鲫鱼、鲤鱼等水生动物,构成完整的生态链,保持湖水的生态活性。 (3)加强管理,杜绝人为造成的湖水污染;绿化施用有机肥料。 (4)增大园区内的绿化面积:以草坪、园林植物为主,近湖区的建筑物采用攀爬类植物垂直绿化,改善园区生态大环境质量。第五章 建设工期本次改造工程基本建设工期为7个月。具体安排如下:房屋拆除及清理工程:2个月北岸园林道路工程:4个月道路景观灯工程:2个月护堤及亲水平台:4个月广场续建工程:3个

28、月绿化美化工程:2个月预期于2006年10月可完工并交付使用。工程实施进度计划表日期项目名称1234567房屋拆除及清理工程北岸园林道路工程道路景观灯工程护堤及亲水平台广场续建工程美化绿化工程景观灯工程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 编制依据1.山西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0年)2.山西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00年)3.山西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00年)4.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2002年)5.2005年四季度山西省各地市建设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第二节 总投资估算总投资:1520万元。其中:1.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投资 616万元;2.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投资 848.31万元;

29、3.建设期贷款利息 55.69万元。总投资估算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单位造价(元)估算值 (万元)一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污水管网工程m684 24.55 1.1双波纹塑料管D300m353 310.15 10.95 1.2双波纹塑料管D400m331 410.97 13.60 2道路工程m24000 120.00 48.00 3路灯工程座52 2000.00 10.40 4绿化美化工程m23799 55.00 20.89 小计103.85 第二部分其他费用1房屋拆迁及安置费m21672 372.54 2土地补偿费亩6.084 120000.00 73.01 3建设单位管理

30、费1.04 4勘察测量费0.83 5设计费9.00 6施工图预算费0.90 7可研报告编制费4.00 8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1.04 9工程监理费2.08 10招标代理费0.73 11图纸审核费1.17 小计466.33 基本预备费45.82 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总投资616.00 二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护堤及亲水平台m840 800.00 67.20 2广场续建工程m27920 300.00 237.60 3公厕m270 1700.00 11.90 4灯饰工程60.00 小计376.70 第二部分其他费用1房屋拆迁及安置费m21705 350.13 2建设单位管理费3.77

31、 3勘察测量费3.01 4设计费27.91 5施工图预算费2.79 6可研报告编制费4.00 7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3.77 8工程监理费7.53 9招标代理费2.64 10图纸审核费3.63 小计409.18 基本预备费62.43 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848.31 工程建设投资合计1464.31 建设期贷款利息55.69 二期工程总投资合计1520.00 第三节 编制说明1.工程投资:根据山西省现行的投资估算、工程概算定额、工程预算定额、相关取费定额,及类似工程实际结算指标进行计算。2.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税字(1999)299号关于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

32、的通知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因此项目投资估算中,未计该项税,待国家有新政策时,按新政策执行。3.拆迁补偿费:根据甲方摸底估算。4.土地征用费:根据甲方提供的土地价格计算。5.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以工程投资的1%计算。6.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编制费: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1999)1283号,山西省计委、山西省价局晋价字(2000)17号规定,计算。按内插法计算。7.地质勘测费:根据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按建安工程费的0.8%计算。8.工程设计费: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计价格(2002)12号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

33、算。按内插法计算。9.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根据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按2%计算。10.工程监理费:根据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按建安工程的2.5%计算。11.招标代理费:根据国家发改委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算。12.基本预备费:取第一部分工程费用和第二部分其他费用的8%计算。13.建设期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从二00四年十月二十九日起执行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5年以上贷款利率6.12%计算。实际中根据与银行签定的贷款合同执行。详见总投资估算表第三节 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本项目建设工期为7个月。2006年投入全部资金1520万元。第四

34、节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计划:清徐县政府自筹资金610万元,申请贷款910万元。第五节 贷款偿还计划项目还款期共计15年,其中宽限期以5年计算,宽限期内每年偿还贷款利息55.69万元;还本期10年,每年等额偿还本金91万元及当年的利息55.695.57万元(各年不等10年内平均每年偿还利息30.63万元)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一节 结论清徐县是太原市的卫星城镇,清徐县总人口30万,城市人口已达到12万人。从七十年代开始,清徐人就开始对东湖进行改造,梦想着有一个绿水环绕、湖泊相连,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城市园林水系,并为此进行了长期细致而永不间断的努力,截止目前为止,已制定出了清泉湖、东湖的改造方案

35、并正在付诸实施。水是一切绿化的根本,城市水系的建设,既能增加公共水面、公共绿地、改善清徐县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又能给市民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东湖是清徐县城内一所大型天然淡水湖泊,水面面积约525亩,蓄水约80万立方米,是北方城市少有的城内天然湖泊。历史悠久,后经多次改造,已成为清徐县城内的一所大型公园。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加上湖泥多年淤积和周边环境污染,东湖水系遭到严重破坏,给水水源日益萎缩,东湖成为“死水湖”。 现状已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本次对东湖进行全方位的清淤、开通补水源、疏通排水渠道、对东湖进行美化绿化改造,对于净化城市地

36、表水环境,美化市容,发展城市建设,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是十分必要的。项目的建设符合清徐县城总体规划,2004年以来,清徐县全面制定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奋斗目标,东湖成为县委、县政府列入重点治理的“民心工程”、“生态工程”。项目完成后,500亩东湖将会再现流水潺潺、碧波荡漾的历史名湖景观。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1.东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是清徐县东湖景区总体改造工程和城市景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巩固和延伸一期改造的成果,应尽快筹集资金,使项目尽早实施。2.东湖公园的重要景观是东湖,一期工程对东湖的水体进行了全面清换,改善了湖水水质。建议将湖水的水质保持作为专项研究课题,进一步分析论证各种工艺的适用性,结合公园生态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方案以有效保护工程改造的成果。 3.进一步对东湖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并制定专项规划和管理措施,积极修复和改善东湖的生态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