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645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XX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XX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XX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XX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 XX县XX新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概况1第二节 建设单位概况2第三节 编制依据和原则3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6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6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改造工程分析和建设规模10第一节 改造工程范围的确定10第二节 建设规模的确定10第四章 建设条件12第一节 自然条件12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14第三节 本工程位置15第四节 建设条件23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23第五章 工程设计25第一节 工程总体布置25第二节 设计原则25第六章 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30第一节 环境保护30第二节 劳动安全32第七章 节能33第八章

2、 劳动组织34第九章 工程项目实施计划35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第一节 投资估算37第二节 资金筹措38第三节 投资使用计划38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分析39第一节 编制说明及成本费用估算39第二节 效益分析40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41附表 . 驳岸、护坡示意图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XX县XX新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工程二、项目承建单位:XX县三、法人代表: XX四、主管部门:XX县五、项目建设地点:XXXX县城南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内容:XX新河城区段水域治理、河道疏浚、驳岸砌筑、 河岸绿化、美化,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建设。 规模:从李星耀闸口至第一污水处理厂,总

3、长5公里。七、建设目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向南部发展,提高城区的排水能力;带动沿河两岸经济发展,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需求。八、项目建设性质:改造九、项目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一)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二)资金来源如下1、县财政拨款4800万元2、申请上级补助借贷资金5000万元 第二节 建设单位概况 XX县建设局是主管全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和人民防空工作的县政府工作部门。 局系统在职干部职工487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02人;专业技术人员290人,中级以上职称65人。 机构设置:XX县建设局内设办公室、计财科、政工科、公用办、开发办、墙改办和审查办7个

4、正股级机关科室,下设建管处、规划处、园林处、质监站、市政处、环卫处、设计院、人防办8个事业单位和建安总公司、市政公司、华益混凝土公司、正信监理公司、华瑞造价咨询公司、恒成新型墙体材料公司、长城房地产开发公司7家局属企业。 近年来,该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连续8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获得省、市、县各类表彰奖励60多项。 第三节 编制依据和原则一、 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六)取水许可实施办法(七)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督规定(八)XX市水资源管理办

5、法(九)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2006年城乡环境 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十)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碧水蓝天行动计 划2006年度工作任务的通知(十一)XX县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GB/T206-2005(十三)XX县城总体规划(十四)XX供水工程专业规划。(十五)其他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二、项目可行性研究应遵循的规程规范以及应采用的标准(一)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及执法规范实用手册(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三)城镇规划绿化与环境卫生规范(四)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标准规范实施手册(五)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规范(

6、试行)(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CJJ3-90(八)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九)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4-87;(十)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28-89;(十一)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2-98;(十二)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102-87;三、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一)项目区选定、建设规模确定、建筑设计选定及材料选定;(二)工程项目组成与实施计划;(三)环境保护与节能;(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四、编制原则(一)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

7、规 范及标准。(二)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近、远期相结合,合理规划设 计。 (三)因地制宜,根据XX县的社会经济基础、生产管理能力, 选用先进可靠、经济合理、高效节能的处理技术,尽可能 的节省投资,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四)贯彻节能方针,力求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五)在建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 条件, 做到节约投资,以及运行管理便利相结合。(六)坚持节地节能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 综合 开发配套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七)要做到当前和长远相结合,近期与总体性协调。 (八)发展规划留有余地,做到项目实施的前瞻性。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第一节 项

8、目提出的背景 河道整治是集水利、农业、工业及环保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公益项目,沿XX新河有众多学校、工厂、企业及居民村庄。针对这种情况,XX县政府立足实际,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逐年实施,周期轮疏”原则,坚持除害与兴利相结合,治涝与治旱相结合,骨干河道治理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原则,抓好河道治理工作。为了恢复河道各项功能,提高河道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改善水环境。按照全面、长远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编制了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和XX县XX新河两岸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多项与河道治理相关规划文件,还根据河道疏浚整治的时效性,层次性,区域性和可操作性,按照河道整治目标

9、,坚持水利建设与时俱进,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如在XX新河城区段,考虑到附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污染,改善排污管道,并根据当地粉沙性土的实际,为防止滑坡,河岸采用双面石砌,岸上二边进行绿化,按照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理念,和亲水性要求,增加休闲、娱乐、健身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沿河岸绿化面积进行园林式布置。 近几年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关心和支持下,以“创造天蓝、水清、树绿的优美环境”为目标,以河道疏浚和河道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把河道疏浚整治同城市化进程,现代化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大规模河道整治工程,进行河道疏浚整治,使河道淤和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河道蓄水、行洪、排涝等综合功

10、能得到恢复和提高,这对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巩固河道综合治理成果起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 本项目符合国家及省市“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第十九项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第六条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工程,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符合产业结构。符合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省 、市“十一五”规划要求。 二、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XX县地处黄河三角洲,是黄淮农业综合开发区。近年来XX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有改观,公用事业和市

11、容市貌大大改善。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大大提高。现已逐步发展为以农副产品加工、轻纺、化工、造纸和酿造等为主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XX新河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现状不能满足城市防洪排涝需要 XX新河县城区段河道年久失修,河堤残缺,淤积严重,致使沿河两岸每年不同程度出现涝灾,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二)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我县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XX新河水系,严重超过现有河道的纳污能力,水质指标大于地表水V类水,造成河水浑浊、渠水乌黑、蚊蝇滋生,臭不可闻,使得原本体现城市“灵性”的水系,变成了城市肌体的“毒瘤”。 (三)未能充分利

12、用现有河道为城市营造优美空间 XX新河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但目前的沿河环境十分恶劣,阻碍了公共活动的开展,难以形成与水体有机联系的滨河景观区,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采取必要措施综合治理水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四)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XX新河综合治理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生态建设与形象建设的有效手段。 针对当前XX新河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市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河道自然资源和条件,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等多方面来考虑,进行县城区段河道规划和综合治理,以发挥洪水河防洪除涝、沿河景观等综合效益,对改善人民群众的生

13、活和工作环境,美化城市,提升品位,塑造新安阳,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进行洪水河河道规划和综合治理是非常必要的。二、改善城镇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城市功能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生活和工业发展迅速,鉴于目前县城和县城周边地区发展情况,对河道水量和水质以沿河环境的绿化、美化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改善城镇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城市功能和改善投资环境,亟待对XX新河县城区段进行改造。三、本项目建成后将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对于新型的城镇化管理,尤其是在城镇排水面可以方便运行、管理实用、经济合理、成本费用低等优点。项目的建设可以使引黄供水工程发挥出最大能量和效益;这不仅使调配水量合理,更主要的是在河

14、道建设上投资少、供水量大、成本低。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区域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日益增长的城市就业人口,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繁荣市场经济,稳定社会大局。项目的建设可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综合功能;对区域内的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之,XX县XX新河城区段改造工程建成无论是对地区的社会效益,还是对县城的经济效益,都是非常显著的。也必将为今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章 改造工程分析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 改造工程范围的确定 XX新河为1977年按照高低水分排、涝分开原则,人工开挖的平原河道,控制排涝面积816.6平方公里,占XX县、博兴县排涝面积的50%以上,起着骨干

15、排水的作用,成为支脉河上游的北干流。但自1977XX新河开挖以来,工程已经运行30年,目前河槽淤积严重,淤积深度在1-3米之间,排水面缩小,工程老化,排水改碱功能减弱,防洪排涝标准降低为25%-47%,使洪、涝、盐、碱灾害日趋严重。为保持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进程,加强水利基础产业的建设,最XX新河进行治理是非常必要的。根据XX县XX新已形成的排水水区域和XX县城区的发展情况以及XX县长远发展规划(向南部发展),本次XX新河的改造工程范围主要为从李星耀闸口至第一污水处理厂,长度总计5公里。第二节 建设规模的确定本次改造治理河段总长5公里;总宽度为152米,其

16、中河面宽度为40米,两侧驳岸及绿化宽度均为56米。建设内容包括水域治理、河道疏浚、驳岸砌筑、两岸绿化,以及器材设施建设等。根据上述内容,建设规模计算见下表。 主要工程一览表 项目数量水域治理9.2万平方米河道疏浚(清理淤泥)17.5万立方米驳岸砌筑:土石方 砌体 钢筋混凝土9.5万立方米13.6万立方米8.9万立方米原进入XX新河污水管道改设(管道)3.5千米河岸绿化、美化(面积)57.6万平方米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38处第四章 建设条件第一节 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XX县位于XX市北部,北依黄河,南靠小清河。地处东经1173215至1180415,北纬370340至3715。西部、北部隔黄河

17、与惠民县、滨州市相望,东部与博兴县接壤,东南部与桓台县以小清河为界,西南部与邹平县相邻。东西最大横距4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6公里,总面积831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XX县位于鲁中平原北部,黄河下游平原地区,行政区划几经变革。1948年3月,高苑县与青城县合并而成XX县,县府设在田镇,隶属惠民地区,1990年划归XX市管辖。现辖田镇、青城镇、高城镇、黑里寨镇、常家镇、木李镇、花沟镇、唐坊镇、赵店镇九个乡镇。二、自然条件XX县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一般春季多风少雨,易干旱;夏季高温高湿,降雨集中;秋季凉爽,雨量减少,间有旱涝;冬寒少雪。全年属半

18、湿润、半干旱气候,水分不足, 一年中7、8月份属于湿润时段,其他各月为干燥期。干旱是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12.5C,6、7、8月份气温高,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6.6C(7月);12、1、2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最低气温为-3.8C(1月)。历年最高气温为40.9C(1968年),最低气温为-22.7C(1979年)。无霜期约210d,冻结期一般自11月中旬至翌年2月底,最大冻土深度小于0.5米。降水量:XX县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79.5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986.8毫米(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279.5毫米(1989年)。年内各季降水量相差悬殊

19、,稳定性较差,夏季(68月份)降水量最丰富,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冬季(122月份)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4%左右;春秋两季降水量较少,分别为年降水量的14%和20%左右。风向:根据XX县气象站1971年1999年30年资料统计,主导风向为西北西。年平均风速3.1m/s,年最大风速18.7m/s(1980年,西北西),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52m/s。日照、蒸发:常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813h,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259MJ/m2。库区多年平均陆上蒸发量为1325.6毫米,年最大蒸发量为1794.3毫米(1989年),年最小蒸发量279.5毫米(1964年),相对湿度65%。河流:XX

20、县主要过境河道有黄河和小清河,境内的支脉河和XX新河是县内的主要排涝河道,境内长度79.5km,XX县绝大部分面积为支脉河和XX新河水系。三号沟始于大芦湖,向东在博兴县境内入支脉河,是沿途5个乡镇的主要灌溉排水沟,境内长度16.8km。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发展目标 利用当地资源,逐步调整产业机构,将传统资源型、原材料型的加工业向精度加工业发展,加快精细化工业,加快大型集贸市场的建设。2010年,XX县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科技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先进城市行列,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标准。 二、经济发展规划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农业的结构和布局,充分发展各方面资源优

21、势,力争在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年递增达到15%左右,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到30亿元,即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调整为1:5:4。 三、社会发展规划 把科技攻关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放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突出位置上,制定各项政策吸引人才,使得科技人员的比重达到10%左右。同时建立大型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完善各级医疗卫生制度,使得社会保障面达到总人口的70%左右。 四、城市发展规模 2006年县城驻地人口为4万人,规划2010年常住人口为10万人。 五、城市规划布局 XX县城区以黄河路、中心路形成两条主轴线;文化路、青城路、田镇大街形成三条商业街;在XX新河以南建立

22、工业区,发展第二、三产业;在黄河路以南,高苑路以北,芦湖路以西,建立新的办公中心和城市广场;在现有的人民剧院、工人文化宫为依托,建立文化、娱乐中心;在城区西北部和XX新河以南建立仓储中心等。 以现有青苑公园作为县城绿化中心,将XX新河建成滨河绿化带,城区部分以集中和分散结合的方式来美化城区环境。 六、道路规划 南北向以芦湖路、中心路、青苑路、东环路、西环路为主干道,东西向以工业路、青河路、高苑路、青城路、黄河路、广青路、北环路为主干道。道路分为三级,主干道路红线宽度为3540米,建筑后退红线为1018米,次干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建筑后退红线为10米,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230米,建筑后退红线

23、为510米。 第三节 本工程位置 一、 本次治理XX新河河段从李星耀闸支第一污水处理厂,总长5公里。XX县XX新河两岸地区位于县城南部,北至高苑路,西至青苑路,东至东环路(规划,未建立),南至长江路(规划,未建立);南北长约1.6公里,东西宽3.8公里,面积约6平方公里。是未来XX发展的重要地段。 二、用地现状 XX新河治理改造工程总长度为5公里;总宽度为152米,其中河面宽度为40米,两岸绿化各为56米;所占土地性质为国有土地。 目前基地中的城市建成区域主要集中在清河路以北,用地构成以工业、居住与行政办公为主。清河路以南,XX新河以北地区现状用地构成以农田、居住与工业为主,呈现出城乡结合的风

24、貌特征。XX新河以南地区以农田和林地为主,有两处农村居民点,以及青苑纸业的堆场。 范围内的工矿企业有造纸厂、纺织厂、服装厂、化工厂、医疗器械厂、造酒厂、工业材料厂及汽车修理厂等;村庄有李星耀村、官庄等;市政设施有水闸管理所、供热站、变电站;教育设施有中心路小学及若干幼儿园。 三、建筑、设施现状 1、建筑性质 规划范围内建筑性质有以下几类:居住、商住混合、学校、商业、办公、工业、市政和临时建筑。清河路两侧建筑大部分为工业建筑,其次为居住建筑、商业建筑,有少量的行政办公建筑、市政建筑和其他类建筑。文化路两侧主要为商业建筑,有少量商住混合建筑、商业金融建筑、工业建筑。中心路两侧主要为办公建筑、工业建

25、筑,有少量的商业和住宅。高苑路南侧主要为办公建筑、商业业建筑,有少量的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和市政建筑。 性质 面积() 比例(%) 居住建筑 127339 23.91 学校建筑 3933 0.74 办公建筑 18410 3.46 商业建筑 29515 5.54 商住混合建筑 25346 4.76 工业建筑 215821 40.53 临时建筑 30536 5.73 市政建筑 6794 1.28 村镇住宅建筑 74774 14.04 总建筑面积 532468 100.00 2、建筑层数 规划范围内建筑层数绝大多数为13层,少数建筑为47层,无7层以上建筑。 层数 面积() 比例(%) 13层 687

26、376 93.56 47层 47286 6.44 总计 734662 100.00 3、建筑质量 (1) 民用建筑质量 规划范围内民用建筑根据当地总体情况分为四类,大部分建筑质量为四类;其次为三类、二类、一类。 一类建筑指建造于90年代后的装修好、结构强度好的多层或高层建筑;二类建筑指建造于80年代后的质量、装修还算可以的多层建筑和质量、装修很好的低层建筑;三类建筑指建造于50到80年代、还能正常使用的多层建筑和质量装修一般 的低层建筑;四类建筑包括临时建筑、破败建筑、农村居民点的建筑等。 建筑质量 面积() 比例(%) 二类建筑 66227 12.44 三类建筑 21641 4.06 四类建

27、筑 195437 36.70 总建筑面积 283305 53.21 (2)工业建筑质量 规划范围内民用建筑根据当地的总体情况分为三类,大部分建筑质量为四类,其次为三类、二类、一类。 一类工业建筑指2000年后新建、结构强度好的建筑;二类工业建筑指1995年后建设的、质量还算可以的建筑;三类工业建筑指年代较久、外观较为破旧的建筑。 建筑质量 面积() 比例(%) 一类建筑 40938 7.69 二类建筑 118926 22.33 三类建筑 89299 16.77 总建筑面积 249163 46.79 4、建筑产权 规划范围内大部分建筑产权为私有,小部分为国有,还有个别建筑产权为集体或股份。除在高

28、苑路南侧国有产权建筑较多、其余干道两侧多为私有产权的建筑,给将来建设拆迁带来一定的难度。 建筑产权 面积() 比例(%) 国有 35746 6.71 集体 169314 31.80 私有 327408 61.49 总建筑面积 532468 100.00 5、道路交通 规划范围内现状道路主要有清河路、清苑路、齐东路、高苑路、中心路、文化路和张田路。 6、景观现状(1)居住景观现状 基地范围内的居住景观主要有三中形态:其一为下商上住的商住混合形态,主要分布于道路沿街界面两侧。其二为居住小区,以多层为主,有些建设年代比较早,建筑质量与设施配套较差;有些为新建小区,建筑质量与设施配套较好。其三为农村居

29、民住宅,以低层为主,建筑质量普遍较差。(2)公共设施景观现状 基地范围内有建设质量较好的行政办公建筑如XX县卫生局、XX县公路局、XX县公安局等,多数沿高苑路布置。 基地内的高苑路、中心路与文化路两侧多为商业建筑,具有较浓厚的商业氛围,主要的商业形态为下商上住,也有一些功能纯粹的、商场形的商业建筑。(3)工业景观 基地范围中有兰俊集团、扳倒井酒厂、青苑纸业等XX县的重点企业,其中兰俊集团、扳倒井酒厂、等建筑形态与质量较好。青苑纸业的景观形象较差,并且有喷吐黑烟的巨大烟囱,对城市景观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基地中还有零星分布有一些小型工厂,如预制件厂、木材加工厂、模具厂等,普遍景观形象较差。(4)绿

30、化空间与水系景观 基地中的绿化空间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分布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与建筑之间的绿化带;其二为道路中间的绿化分隔带。总的来说,基地中缺乏绿化空间,现有的绿化空间建设品质有待提高。 基地中水系较为丰富,主要的河流有XX新河和干二排,在局部地区形成了一些1公顷左右的水面,此外,基地内还有具有较多的沟渠。 7、市政设施现状 (1)电力现状 (A)XX电网概括 至2005年底,XX县境内已有3座110kv变电站,XX电网现形成以110kvXX变电站、110kv元河变电站、110kv城北变电站为电源中心,35kv为输电网、10kv为中压配电网,380/220v为低压配电网的区域电网。3座110kv电

31、源来自木元线和桓高线。110kvXX变位于规划区内。 (B)XX变电站概括 110kvXX变电站位于XX县田镇清河路以南,XX新河以北,主变容量为:2X40MVA。该变电站110kv电源进线两回,分别为220kv桓台变电站的110kv桓高线河元河变电站的110kv高元线,一路运行,一路热备用;35kv出线7回;10kv出线7回。全站最高负荷达6万kw。该变电站所有进出线均为架空敷设。 (C)中压网络 规划区内的10kv中压线路均为架空敷设,电缆入地和线路绝缘化率较低,公用变压器大部分为杆架式。 (2)电信现状 XX县城区现有电信局一处,位于县城文化路25号,现有局用交换机容量18816门,接入

32、网容量9344门。XX县城区移动公司现有基站7处。规划区内电信线路以架空为主。 (3)燃气现状 现XX城区内燃气供应以天然气管道和液化石油气为主,天然气管道主要分布在北环路以南、高苑路以北、青苑路以东、东环路以西,主管道为273、219的无缝钢管河De250、De110的PE管。天然气门站位于城区西南,西环路以东、XX新河以北的交接处。 规划区内现尚无管道燃气,燃气供应以液化石油气为主。 (4)给水现状 现状规划区内用水主要依靠市政给水管网,水源来自黄河厂,现有黄河水厂位于县城北环路5号,日供水能力20000立方米,实际供水6000立方米/日,水源为大芦湖水库水源。现状给水管道建设:中心路、文

33、化路、高苑路、清河路分别建设有给水主管道,管径DN100DN400。现状城区供水管网配置不合理,存在管道管径小现象。 (5)排水现状 规划区内现状排水体制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未经过统一规划,没有形成完整的排水西听,雨污水合流排入河内造成河道水体污染。主要排水管道布置:清河路1000X10001400X1200排水暗渠,中心路600X5001000X800排水暗渠。 (6)供热现状 规划区内部分居民实现集中供热,其余仍然自家然煤分散取暖。XX现状城区西南角有丽村热电厂一座,规模为3X75t/h,2X1.2万KW。位于区内的换热站有三座,城东换热站,城西换热站,公路局换热站,这几座换热站实现了部分居

34、民的集中供暖。第四节 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政府重视。为缓解XX县生活和工业排水状况,县政府和水务部门、城建部门已就如何开展XX新河治理改造进行了多次认真探讨。2、该工程在原有河道基础上进行改造,基本无永久占地,迁占量小,便于施工。4、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5、建设部门具有自行设计、施工的能力,技术力量雄厚,实施容易。6、工程所需材料,设备均容易购置。第五节 社会经济条件XX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和“较大城市”。全市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下辖张店、博山、淄川、周村、临淄5个区和桓台、沂源、XX3个县,总人口416.7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75.6

35、5万人。XX县隶属山东省XX市,下辖田镇、青城、花沟、高城、塘坊、黑里寨、木李、常家、赵店9个镇,总面积831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交通发达,四条省道贯通境内。架有通向京津的黄河第一、二承压舟浮桥。XX县城距滨博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胶济铁路和济南国际机场分别仅有5公里、3O公里、50公里、12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青岛港200公里。XX县文化源远流长,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众多。狄城的遗址、宋朝的“扳倒井”、清代的文昌阁分布境内,均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碧波荡漾的大芦湖、天鹅栖息的艾李湖和气势磅礴的九曲黄河,已被列为省、市级风景名胜区。XX县石油、天然气储量非常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

36、15亿吨、天然气储量15亿立方米、CO2气10亿立方米。近年来,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亿元,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亿元。建成了商品粮、优质棉、淡水养殖、商品肉牛、桑蚕六大农副产品基地,发展造纸、酿酒、纺织、机械、石油化工、油棉加工、机电等十几个工业行业。经济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增势强劲。2005年共引进投产、实施、签约项目91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43.9亿元。 “十一五”期间,XX县把加快工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紧紧围绕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这一主题,加大投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以增

37、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促进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五章 工程设计第一节 工程总体布置本工程主要是XX新河县城区段改造治理,主要内容有XX新河城区段水域治理、河道疏浚、驳岸砌筑、河岸绿化、美化,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第二节 规划设计原则一、规划设计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河道治理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例如根据河道现状情况采用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存在的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

38、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 二、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原则 以防洪、排涝为主,兼顾城市景观、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原则,将洪水河治理成花园式风景观赏河道;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则,创造高质量的城市河道滨水景观及优美的人际交往空间,营造“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境界;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争取“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的协调统一。 三、治理的总目标 结合XX县历史及洪水河自然环境,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基础上,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的城市水系公共空间,让自然舒展的河流游走于高楼大厦之间,珠玉般的湖泊构筑出都

39、市的诗情画意,清洁的水质、优美的周边环境让市民得到生活的享受和自然的赐予,以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XX县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努力将XX县建设成为“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鲁北地区特色城市。 四、综合改造治理规划设计 (一)、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 1、防洪排涝设计标准 XX新河为1977年按照高低水分排、涝分开原则,人工开挖的平原河道。XX新河未设水文站,因此,采用鲁徒骇河分析成果。经专家组审查确定采用徒骇河“64年雨型”加大30%,防洪采用徒骇河“61年雨型”加大30%。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XX新河县城区段防洪标准按二十年一遇标准设防,防洪设计流量为350m

40、3/s,排涝标准按五年一遇,排涝设计流量为150m3/s。 2.河道横断面设计 县城区段治理根据洪水河沿途两岸现状情况,规划河道治理横断面按两个的形式:河口较狭窄的河段,采用单级梯形断面形式;宽阔的河段,采用多级复式断面。 河道纵坡根据河道现状纵坡分段拟定,并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对河道淤积严重的地段,进行河底清理,疏浚河道。堤防设计内外边坡均采用曲线型断面,结合绿化区域面积,进行美化设计,堤顶结合城市道路规划设置砼路面。 3.水深设计原河水常水位为7.50米左右,河底淤积高度约为1.5米,河道改造治理后,设计常水位为9.5米,河底淤泥清理,疏浚河道。 (二)、 治污规划设计 1

41、、 XX新河县城区段生活污水是XX新河河的主要污染源。XX县镇府已经开始对县城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将城区污水收集到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对原有进入XX新河的污水管道应对关停,或进行技术改造,实施达标排放,从源头上解决或减少对XX新河的污染。 2、对少量进入XX新河的配套管网,进行雨污分流,同时在主要排污口修建溢流井将污水就近截流入相应污水管道,以杜绝污水对XX新河的污染。 3、引进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和生态化水体恢复手段,可通过修建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和水生植物处理技术措施实现。 (三)、 景观规划设计 1、沿河绿地 沿XX新河两岸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

42、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在绿化种类上,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绿化系统中采用树、花、草并茂,堤内以草皮为主(堤外以树为主),以种植较低灌木为辅的原则,增强两岸绿化空间的层次感,使完整连续的绿化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又有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节奏感,增强绿化空间的视觉效果。绿地中适当设置一些亭、廊、花架等园林建筑小品工作为游人休息场所。绿化带内可采用鹅卵石等石材布置自然弯曲步道;堤内绿化带中也可以设置喷泉等以丰富园林绿化景观。宽阔区域设置各种健身、娱乐器材及各种基础设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2、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本次规划XX新河进、退水闸等设施。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其中既有静态观景点(如平台、亲水步道等),又有动态观景点(如人、车、水生动物等)。动静景观相互穿插,给市民和游人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观景场所,产生人景交融的滨水景观。动态水系为景观增姿添彩,让游人产生“回归自然”的畅想。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3、生态护堤 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