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7851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课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课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课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课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课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语文六年级上新人教版1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山中访友,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小学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本组课文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本篇课文讲的是地球实际上能提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自然资源也有限,号召大家精心保护地球和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出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但是语言感受力相对比较缺乏

2、,同时,体会文章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不足。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组教材训练的重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词语,感受重点句子在表达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定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法学法说明: 三、说

3、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课件,与学生朗读相结合,引情入境,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再配合文中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让学生交流探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从而构建出新型的有活力的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能让我的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紧扣新课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要讲好一节,教师的导语很重要。精美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课文的开始,我先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然后,请学生说说“还可以怎么称呼地球?”然后自

4、然的出示地球图片、并出示课题。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纠错改错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适时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能概括介绍地球特点的句子。 、精读感悟 品词析句 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的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课文重要段落的讲述部分,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读上。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并配合相应的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在几组不同画面的对比中,使心灵受到震撼,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地球的渺小和地球被破坏后人类将别无去处的遗憾。 (1)、体会地球的“美丽”和“渺小” 学生在学习这一主体题时,首先引导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

5、通过范读,齐读,指名读,分小组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他们受到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课件“从太空中看地球”和“太阳系”优美画面的展示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本段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列数字);“一叶扁舟”(打比方);“地球?.茫茫宇宙”(作比较)这些词语,体会地球的“小”。 “地球的美丽,宇宙的广大”与“地球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之小”形成对比,给学生心灵一次深深的震憾。 (2)、体会地球的“易碎性”和“唯一性”。 学习这一部分,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明白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知道地球对人类的奉献和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课件“奉献、资源”和“

6、污染”前后两组画面的对比,让学生看到了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了地球母亲已经伤痕累累。此时,孩子们愤怒又伤感,禁不住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此时,再展示课件“生态”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抓住这一锲机,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现象来谈谈周围人对地球的破坏行为及造成的恶果,进一步深化孩子们的感性认识。 如果地球破坏了,我们将去何处?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开始学习地球的“唯一性”。学习本段,重点抓住“至少”、“本来”等几个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老师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相互交流课前搜集来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小结。 全文学完后,我进行激情小结,帮助学生

7、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明确全文感情的基调。让学生完全沉浸在预设的意境里,这样,情感的熏陶与文本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从而也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此时,学生的思绪早已汹涌澎湃了,他们已经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时,让学生设计一则环保警示语或者标语,以唤起更多的人来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同时让学生庄重向地球母亲宣誓,之后教师总结全文“同学们,你们真情的呼唤真的感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含泪的微笑,善待地球,珍爱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样由诵读到表达,一切都水到渠成,有感而发,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实践能力,也让他们真真正正地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五、板书设计 13、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渺小 保护环境 资源有限 精心保护 造福后代 移居无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