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985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典可研报告).doc(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鄂)水保资证乙字第97003号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土保持监督中心2005年元月审核:柳先进编制:向慧昌周光启谢 巍目 录前言1Q.1工程概况1Q.2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Q.3前期工作进展、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1Q.4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2第一章 方案编制总则31.1编制目的和意义31.2编制依据31.2.1法律法规依据31.2.2部委规章41.2.3规范性文件41.2.4规范标准61.2.5技术文件61.2.6技术资料71.3方案编制深度71.4设计水平年7第二章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82.1项目概况82.1.1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

2、指标82.1.2建设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及工程布局82.1.3工程组织施工设计112.1.4环境影响评价142.1.5土石方平衡162.1.6经济评价及工程特性表192.1.7主体工程比选方案的水土保持评价202.2项目区概况232.2.1地形、地貌232.2.2地质232.2.3土壤262.2.4地面物质262.2.5植被272.2.6气象、水文特征272.2.7社会经济状况272.2.8发展规划282.3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282.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282.3.2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29第三章 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预测303.1预测基础303.2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303.3

3、预测时段303.4预测内容和方法313.4.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313.4.2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323.4.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323.4.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的预测333.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373.6指导性意见38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总体布局404.1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防治目标404.1.1指导思想404.1.2方案编制的原则404.1.3方案编制的目标414.2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424.3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454.3.1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且其投资应纳入水保方案投资的工程投资统计454.3.

4、2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评价454.4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484.4.1水土保持防治分区484.4.2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494.4.3方案的设计深度534.4.4设计水平年53第五章 分区防治措施545.1主体施工区545.1.1区域概况545.1.2主体报告对工程本身的防护措施545.1.3施工作业要求545.1.4遗留开挖、占压扰动裸露面的植物措施555.2土石料场区575.2.1区域概况575.2.2施工作业要求575.2.3土料场临时防护措施设计585.2.4石料场取土覆盖措施设计585.2.5植物措施设计595.3堆弃渣场区605.3.1基本情况60

5、5.3.2渣场规划原则605.3.3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出渣要求615.3.4弃渣场的选择615.3.5渣场布置625.3.6工程措施设计645.3.7植物措施设计705.4施工临时占用区705.4.1区域概况705.4.2临时排水措施设计715.5生活区715.6施工道路区725.6.1道路概况725.6.2施工作业要求725.6.3植物措施设计735.7水库淹没区745.8输电线路区745.9移民安置区75第六章 水土流失监测方案766.1监测内容766.2监测应遵循的原则766.3监测项目766.3.1监测的重点地段766.3.2监测项目776.4监测时段776.5监测方法776.5.1对项

6、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的监测786.5.2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786.5.3对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监测79第七章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807.1水土保持防护措施项目及工程量807.2施工时序827.3施工条件及方法827.3.1工程措施827.3.2植物措施827.4进度安排83第八章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858.1水土保持投资概算858.1.1编制依据858.1.2编制方法858.1.3总投资及年度投资安排858.2效益分析878.2.1水土保持生态效益878.2.2水土保持社会效益908.2.3水土保持经济效益91第九章 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929.1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929.

7、2技术保证措施939.2.1设计工作939.2.2明确施工责任949.3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办法949.4监理措施959.5监测措施959.6监督措施969.7竣工验收96结论与建议97J.1结论97J.1.1本工程的水土保持特点97J.1.2方案编制的结论性意见97J.1.3对主体工程的总体评价及修正性意见98J.2建议98附表 一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附表 二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施工总进度表附件 一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概算书附件 二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附件 三 关于开展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工

8、作的委托函附件 四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意向书附件 五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理意向书附件 六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认函(含附表1、2和3)附件 七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会专家组审查意见附件 八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评审会专家组名单附图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地理位置图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责任范围图(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01)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平面布置图(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02)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

9、工程麻湾弃渣场设计(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03)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哈池子沟弃渣场设计(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04)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沟边弃渣场设计(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05)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岩脚弃渣场设计(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06)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石头城弃渣场设计(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07)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石板坡弃场设计(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08)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排水系统建筑物设计(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09)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种植典型设计(石料场、弃渣场、施工临时占用区) (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10)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种植典型

10、设计(行道树、管线绿化) (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11)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保措施施工进度横道图(恩施云龙河三级初水保12)前言Q.1工程概况云龙河地处巫山山脉南麓,发源于鄂、渝边界,流经恩施市西北部山区板桥镇、屯堡乡,是清江上游支流。河长32.2km,河道落差740m,水能蕴藏量约40MW。云龙河三级水电站由于规划时间较早,规划时考虑投资省,建设期短等因素,推荐方案没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此,后来的项目建议书对三级电站原规划布置方案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13.1km,大坝最大坝高139.0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70.0m,总库容为4381万m;云龙河三级电

11、站装机容量为32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13亿kWh。工程等别为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其中大坝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调整后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比原计划分别增加了19.4MW和0.44亿kWh。工程总投资为26662.43万元,其中静态总投资为25030.43万元。Q.2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本工程的建设对满足恩施市在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的用电需要、增大恩施市电网内调峰容量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兴建后,可为系统提供急需的调峰容量和高质量的电能,缓解恩施市目前电力供需矛盾,其对本地区电力系统电源结构的优化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等有着较重要的意义。Q.3前期工作进展、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199

12、6年,恩施市政府委托恩施自治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对云龙河流域进行全面规划,设计院于当年12月编制完成了恩施自治州云龙河水电规划报告。2004年6月28日,省发展改革委在恩施市计委的要求下审批了云龙河三级水电站项目建议书。同年6月,业主(恩施市越峰云龙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申报程序及要求,受业主委托,我中心于2004年12月下旬正式开展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结合我中心技术人

13、员现场踏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等工作,我中心于2005年元月完成了本方案的编制工作。方案在通过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的审查并完成修订后,装订成册交付业主,由业主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批。Q.4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整个项目区为山区,紧邻清江景观走廊,下游邻近清江流域最大的城市恩施市。工程建设区域属省级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同时结合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重要性,考虑到该水系为清江上游支流,是恩施市市民饮用水源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级。第一章 方案编制总则1.1编制目的和意义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目的是:(1)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

14、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项目建设单位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义务和范围。(2)在调查工程对工程建设区及周边区域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情况的基础上,预测因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工作指出方向、提供技术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同时使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4)为方案实施提供技术服务。编制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对防治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和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设施造成的破

15、坏,减少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保障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 年 6 月 10 日发布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施行)。(4)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1993年8月1日)。 (5)湖北省实施办法(1994年12月2日公布施行)。(6)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土保持条例(1995年7月28日批准)。(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1998年1月1

16、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1.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1995年5月30日)。(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编制规定(水利部水保1999288号文)。(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年1月31日)。(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2年10月14日)。(5)国家计委、建设部计

17、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1.2.3规范性文件(1)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国土局198988号文)(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环保局1994513号文)。(3)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水利部水保1996393号)。(4)关于印发的通知(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水保1998423号)。(5)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的通知(鄂政发200028号)。(6)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鄂政发200047号)。(7)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

18、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115号)。(8)省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设施”问题解释的批复(鄂水保复2001593号)。(9)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及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的函(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文件,水保监测方案函2002118号)。(10)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338号)。(12)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3)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建管200379号)。(14)

19、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15)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发布2003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政部200421号)。(16)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水保2004332号)。1.2.4规范标准1.2.4.1国家标准(1)防洪标准(GB5020194)。(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4)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6)。(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6)生态公益林建设

20、技术规程(GB/T183372001)。(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Qxxxxxxxxx)。1.2.4.2行业标准(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6)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21、,ISBN7806216804/S49,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ISBN7806216812/S50,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1.2.5技术文件(1)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6月28日。(2)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交通部,2004年4月6日。(3)关于开展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委托函,恩施市越峰云龙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12月20日。1.2.6技术资料(1)湖北省2001年水土流失卫星遥

22、感资料。(2)恩施州统计年鉴2003,恩施土家族苗族州统计局编,鄂恩图内字2004年第30号。(3)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年6月。(4)恩施市水土保持规划。1.3方案编制深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编制规定的有关要求,本方案的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深度相当,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达初步设计深度)。水土保持措施将结合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合理划分防治分区,按分区进行水保方案设计,对工程措施提出较详细的设计图纸,对各项防治措施进行投资概算,并提出

23、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1.4设计水平年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工程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期。方案报告书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建成完工后的第1年,其各年的防治对象、范围及措施、进度等,结合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第二章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1项目概况2.1.1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位于恩施市屯堡乡云龙河(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地理位置图),工程由恩施市越峰云龙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工程总投资为26662.43万元,其中静态总投资为25030.43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14.76%;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7.17%,财务净现值414.12万元;投资

24、回收期(税后)13.8年。2.1.2建设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及工程布局2.1.2.1建设规模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13.1km,大坝最大坝高139.0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70.0m,总库容为4381万m;云龙河三级电站装机容量为32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13亿kWh。工程等别为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其中大坝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大坝和泄水建筑物的洪水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电站厂房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消能防冲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工程区

25、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1.2.2防治责任范围按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统计,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主体施工区、土石料场区、堆弃渣场区、施工临时占用区、生活区、施工道路区、水库淹没区、输电线路区和移民安置区等,防治责任范围的总面积为129.62hm。其中,主体施工区包括挡水大坝、泄洪消能建筑物、压力隧洞、地面厂房及导流洞等;土石料场区指长岭岗土料场和上峡口石料场;堆弃渣场区指麻湾弃渣场、哈池子沟弃渣场、沟边弃渣场、岩脚弃渣场、石头城弃渣场和石板坡弃渣场等;施工临时占用区主要包括工程施工人员的食宿营地和施工辅助企业用地;生活区指电站厂房旁的宿舍区;施工道路区指施工道路、临

26、时公路等;水库淹没区指水库蓄水后正常蓄水位以下被淹没的区域;输电线路区包括施工用电接入线路和接入电气系统的主接线区域;移民安置区指对水库淹没需搬迁的14户(计45人)的安置区域。2.1.2.3工程布局及主要建筑物(a)工程布局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由挡水大坝、泄洪消能建筑物、压力隧洞、地面厂房及导流洞等组成。河床布置砼三心圆双曲拱坝,在坝顶处设有3孔堰顶溢流泄洪,自由跌流,坝下水垫塘消能,距坝趾下95m处,设二道坝。左岸布置一条压力隧洞,全长4047.61m,坡底i1.5,后设调压井和压力钢管及钢管岔管与地面厂房相连接,全长890.6m。调压井高64m,直径为8m。厂房位于距清江1km的教牛坡(

27、沙子坝)处,云龙河的左岸,副厂房位于主厂房上游侧,与主厂房同长;开关站位于主、副厂房右侧。施工导流隧洞布置在河床右岸,采用6.0m(宽)7.5m(高)城门洞型断面,纵坡为1.5,全长为340.3m。(b)主要建筑物双曲拱坝选定三心圆平面拱圈形式,坝顶高程974.0m,河床建基面高程835m,最大坝高139m。坝顶上游面弧长161.5m。弧高比1.16,拱梁顶厚4m,底厚19.2m,厚高比0.138。设计洪水位时,下泄流量为1408m/s,校核洪水位时,下泄流量为2180m/s。在大坝顶部布置3孔堰顶溢流,堰顶高程961.5m,每孔净宽10m,闸墩厚3.0m。采用自由跌流水垫塘消能。在坝趾下游9

28、5m处设二道坝,顶高程为857.00m。引水系统为左岸压力隧洞线路方案。压力隧洞进水口为岸坡式进水口,进水口前设拦污栅和工作闸门进水口底板顶高程为922m,坡顶平台高程为975m。在进水口的迎水面设置拦污栅,过栅流速控制不大于1m/s,由设在岸坡顶的清污机进行机械清污。拦污栅后设置一扇钢质平面工作门,由设在岸坡顶的启闭机启闭。引水线路总长4938.2m。其中压力隧洞,采用圆形断面,洞径3.2m,全长4047.6m,单机引用流量10.05m/s,洞内最大平均流速2.50m/s;全线采用30cm厚的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调压井后压力钢管全长890.6m,其中K4047.6K4231.0为地下水平埋管

29、,直径为2.8m,采用钢板衬砌,钢板厚10mm;K4231.0K4908.2采用明敷压力钢管,直径为2.8m,钢板厚=1630mm;在近厂房30m处压力钢管由岔管分为两条支管与蜗壳连接,支管内径为1.3m,钢板厚=16mm。压力隧洞与压力钢管之间设调压井,井高64m,采用阻抗式圆筒型调压井,直径为8m,井壁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厚度80cm。厂房位于距清江1km的教牛坡(沙子坝)处,云龙河的左岸阶地。厂房区取水轮机中心点为控制点,控制点A,坐标为X=3366480.942,Y=613744.149,控制点B,坐标为X=3366471.441,Y=613747.267,可确定各建筑物的具体位置

30、。主厂房外形尺寸(长宽高)为32.014.412.0m,副厂房外形尺寸(长宽高)为32.06.6011.78m,副厂房位于主厂房上游侧,地上一层,地下一层,与主厂房同长。开关站尺寸(长宽)为32.018.0m,开关站位于主、副厂房右侧,出线方向同厂房纵轴线方向,主变压器安装于开关站靠厂房端。厂房安装两台立式混流式水轮机,单机容量16MW,总装机32MW。2.1.3工程组织施工设计2.1.3.1施工条件(a)交通条件云龙河三级水电站所在地对外交通便利,与板桥、恩施有直通公路,其距离分别为25km和60km。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坝址处可修施工道路与沐抚村连接,距离约2km;水电站厂房厂址处可修0.6k

31、m的施工道路与清江景观走廊的公路连接。场内交通运输采用左岸以沐抚进场公路为主干道,在上洋河坝处连接长3.63km;在清江景观走廊公路的云龙桥上坎,修建一条长0.6km进厂公路至电站厂房;在三铁寺附近,修建一条长1.18km施工道路至2号支洞进口;结合原有道路,在上洋河坝处修建长1.7km的施工道路至1号支洞进口。(b)水电供应与施工通讯由于云龙河水没有受到污染,施工期用水可在云龙河直接取水,供生产和生活使用。施工用电从沐抚变电站接入工区,线路等级10kV。工程对外通讯结合电站运行要求,由附近已架通讯电缆至施工区,场区内部通讯以无线通讯为主。(c)主要材料供应工程所需部分水泥由当地水泥厂供应,大

32、坝所用水泥由恩施市水泥厂供应,木材、火工材料、油料、房建材料、生活物资均在当地采购,由公路运至工地。其它如粉煤灰和钢材等工程所需物资需从武汉、重庆等地采购,由公路和水路运至工地。砂、石混凝土骨料就地开采加工。(d)施工导流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采用一次性围堰断流,枯水期隧洞导流。导流设计标准采用104月份时段5年一遇洪水,设计流量Q5308m/s。汛期堰体过水。导流建筑物按5级设计。导流隧洞布置在河床右岸。进出口底板高程分别为851.5m和851m,城门洞型断面:6.0m(宽)7.5m(高);过水断面面积41.13m;坡降为1.5,全长340.3m,其中洞身长278.3m。上游土石围堰,堰顶高程

33、862m,顶宽5m,高12m,围堰轴线长19.4m;下游土石围堰,堰高850m,顶宽3m,高3m,围堰轴线长20m。上、下游围堰皆为粘土心墙土石围堰。截流流量采用104月份时段,多年月平均流量8.97m/s;截流时间为第1年10月,采用由左岸向右岸单向立堵进占方式,先截上游围堰。导流洞进出口石方明挖采用先预裂后松动,由上而下、由外至内分层分段进行开挖,预裂孔和松动爆破孔采用YQ100型潜孔钻钻孔,毫秒微差爆破,电铲配自卸汽车运往弃渣场。洞身开挖分上下两台阶气腿钻钻孔,周边光面爆破,全断面开挖,采用装载机配自卸汽车运往弃渣场或上游指定备料场。洞内混凝土浇筑采用人工立模,自卸汽车运混凝土,配混凝土

34、泵入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洞身混凝土分段浇筑。每段长宜在15米左右。(e)料场选择设计需要砂石料约40万m。云龙河坝址附近无天然合格砂石料,混凝土砂石骨料靠人工开采加工。石料场选择坝址上游0.4km处上峡口石料场,储量约80万m,符合质量要求,开采运输条件好。土料场选择上洋河坝长岭岗西北缓坡带,储量可满足截流防渗要求,运距约2.5km。2.1.3.2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总工期为3年。施工筹建期主要进行工程管理机构建立、施工征地,对外交通道路改扩建,工程招标签约及部分工程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期主要进行修筑进场道路、通水、通电、施工附属企业,办公房及职工宿舍、工棚、导流洞及大坝岸坡坝基开挖。第一年10月

35、初河床截流,修筑围堰;10月中旬开始浇筑大坝砼,至第3年6月底完成大坝浇筑。第4年2月电站所有工程完工。详见附表 恩施市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施工总进度表。2.1.3.3施工布局(1)施工布置原则:a、主要施工场地和交通道路布置在20年一遇洪水位高程以上。b、根据场地条件,坝区办公生活区结合城镇发展规划来布置。充分利用沐抚现有的设施,减少前方临建规模。(2)砼拌和及砂石加工系统施工场地主要布置在左岸缓坡平台,施工占地约4万m,施工交通道路约9km。左岸的上洋河坝设一拌和系统,21.5m拌和楼一座,配置1万m骨料堆放场,2000m的综合仓库,以及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机修厂及生活区;右岸的坝址处

36、设21.5m拌和楼一座,配置1万m砂石料堆放场和2000m的综合仓库。发电厂房附近缓平地带设一小型拌和点,采用0.4m的拌和机,配置一小型砼骨料堆放场和小型水泥仓库。2.1.3.4施工方法云龙河水电站主要施工项目是大坝与电厂、压力隧洞的开挖及砼浇筑。坝基开挖按“先两岸后河床”的程序进行开挖利用现有公路及左右两岸修建的施工主干道引施工支路至各不同高程开挖工作面,从上游左岸引施工道路至河床基坑最低处进行开挖。大坝基础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先开挖两岸边坡,后开挖基坑的方式。在导流洞施工时,同时开挖两岸边坡坝基;河床截流后开挖基坑。覆盖层利用120180马力推土机集渣,岩石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12m液压挖

37、掘机开挖,1020t自卸汽车出渣,石渣运至左岸下游弃渣场。大坝砼浇筑采用2台20t辐射式缆机,配合缆机设21.5m拌和楼2座。左、右岸各1座。缆机主塔(塔首)布置在左岸,副塔(塔尾)布置在右岸。压力隧洞洞口处采用自上而下浅孔爆破,装岩机出渣。隧洞采用全断面开挖,气腿钻钻孔,周边光面爆破,0.25m装岩机出渣,电瓶车拖0.6mv型斗车出渣至洞外,再用2m挖掘机装1015t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调压井采用先开挖导井,再扩大井身的施工方法。导井开挖先自上而下,以100型地质钻钻孔,再采用吊篮法,由下而上分段爆破,形成一直径为2m的导井,井身扩挖由上而下分层进行,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人工翻渣,经导井溜渣

38、至井底部,再有DZL50型装载机铲渣、运渣。电站厂房边坡开挖成10.5的边坡,每10米高修一条2m宽的马道,并采用锚杆、喷混凝土加固稳定边坡。厂房基面上的岩体厚度为13m,岩石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建基面以上23m按保护层施工。1m挖掘机配8t自卸汽车出渣,石渣运至弃渣场。2.1.4环境影响评价2.1.4.1环境现状云龙河流域地处高山峡谷,平均海拔900m以上,属山高人稀的偏远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差,林草覆盖率低。工程所在区域、以农业经济为支柱,无污染,水质和空气良好,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主要是耕作,境内小硫磺矿及低品质的碳质岩的开采对水土保持等有些不利影响。工程施工期和完建后,对周边的自然环

39、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以现场调查和分析研究,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较小,属暂时的或采取措施以减少或恢复。用可持续发展观点评价该工程是清洁生产能源工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环境承载力协调。2.1.4.2工程环境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建成后,对保护边远贫穷地区的环境,最根本之处就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的植被及森林。经水库对径流的调节,使河道内水量的年内分配均匀,洪水期流量减少,可减轻洪水对河道两岸的冲刷,减轻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枯水期流量增大,有利于两岸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和水库建设,将促进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

40、建材工业发展,有利于二、三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水库可发展水产养殖等产业。调整和改善当地人民饮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水电是再生性清洁能源,以电代柴可减少林地的开采,可避免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水库淹没土地1126亩,大多是灌木林,搬迁人口仅45人,只要坚持开发性移民安置,开展多种经营,安置移民的环境还是可以承受的;施工期大量的土石方开挖,砼浇筑,车辆、施工机械运作产生的粉尘废气,会带给空气和河水污染,要严格控制影响范围,将暂时的不利环境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2.1.4.3评价结论本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从总

41、体分析,有利影响是主要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以电力代替木材燃料,为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对当地环境会带来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主要是在库区由淹没与移民所引起的,除土地淹没属永久影响外,其它不利影响可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改善措施,使其减轻或消除。因此,工程建设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故本工程建设方案是可行的。2.1.5土石方平衡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施工工艺、采挖及排弃固体废弃物的特点,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和实地考察情况,坚持能利用尽量合理利用的原则,统计本工程土石方开挖量为29.71万m(开挖及利用部分只统计主体工程,对石料场、施工道路等只进行弃渣量统计)。导流围堰填筑、人工砂

42、石系统、坑洼回填等利用土石方3.48万m,其余共30.98万m作为弃渣处理。结合弃渣产生部位,弃渣堆放于麻湾弃渣场、哈池子沟弃渣场、沟边弃渣场、岩脚弃渣场、石头城弃渣场、石板坡弃渣场,还在一部分沿压力管道线零星处理,渣场总占地5.27hm。土石方平衡计算见表21。土石方平衡表表21单位:万m项 目开挖利用渣场堆放工程量围堰砌石人工砂石系统坑洼回填小计麻湾弃渣场哈池子沟弃渣场沟边弃渣场岩脚弃渣场石头城弃渣场石板坡弃渣场沿线零星处理小计一、坝区1.坝基石方12.40 12.40 12.40 2.灌浆平洞挖石方0.93 0.80 0.80 0.13 0.13 3.二道坝开挖1.04 1.04 1.0

43、4 4.取水口覆盖层2.58 2.58 2.58 5.压力隧洞第1工作面0.85 0.28 0.28 0.57 0.57 6.导流洞明挖石方0.25 0.25 0.25 7.导流洞洞挖石方1.74 0.58 0.58 1.16 1.16 8.围堰覆盖层开挖及围堰拆除0.54 0.54 0.54 9.缆机平台1.80 1.80 1.80 小计22.13 0.80 0.86 1.66 20.47 20.47 二、厂房区1.厂房石方开挖0.76 0.33 0.33 0.43 0.43 2.边坡石方开挖0.38 0.38 0.38 3.尾水渠石方开挖0.27 0.27 0.27 小计1.41 0.33 0.33 1.08 1.08 三、压力隧洞1.压力隧洞第2、3工作面1.80 0.60 0.60 1.20 1.20 2.压力隧洞第4、5工作面1.79 0.60 0.60 1.19 1.19 小计3.59 1.20 1.20 1.20 1.19 2.39 四、调压井处1.竖井石方0.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