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8242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XX镇XX办公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市固定资产咨询投资公司二一二年四月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规模7第三章 场址选择12第四章 建筑工程方案19第六章 节能措施33第七章 环境保护37第八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40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43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44第十一章 工程招标46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9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52第十四章 社会评价55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57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XX市XX镇XX办公楼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XX市XX镇3、XX镇概况XX镇位于XX市XX所在地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o4643

2、”120o1730”;北纬46o5345”47o0537”,北与XX林业局毗邻,东、南与五岔沟镇接壤,西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40公里。镇辖区总面积720.55 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660.22平方公里,非林业用地60.33平方公里。全镇共辖3个居民委员会,鹿村、林俗村2个行政村。XX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XX市中心仅隔30公里,是东、南方向进入XX市的交通要冲,其距蒙古国边境线仅20 km,地理位置十分重要。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市XX镇总体规划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电力出版社);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建

3、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基础数据5、编制范围根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对报告编制深度的规定及建设单位的要求,本报告编制范围如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规模;场址选择;建筑工程方案;节能及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消防;项目组织管理;实施进度与工程招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及社会评价等。二、项目概况1、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市XX镇街区。东临XX镇生活设施用房,西邻S203线省道XX街区公路,南临XX镇客运站,北临XX镇白桦林社区服务中心。2、建设规模根据XX市XX镇工作职能定位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服务事业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拟建农牧林水服务中心1512平方米。3、主

4、要建设条件(1)环境条件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经处理能做到达标排放,环境条件较好。(2)交通条件XX市交通建设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基础设施不断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主体交通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铁路:境内有白(城)-阿(尔山)铁路干线,XX-沈阳铁路干线,伊尔施-伊敏河铁路已开通,三角山口岸已开关。公路:S203省道、省际大通道等公路贯穿南北、东西,市XX所在地温泉街距机场20公里。XX市铁路公路网完善,302国道、省际通道从境内穿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3)资金条件该项目总投资为350万元,资金来源为地方财政自筹解决。(4)社会条件项目的建设可得到当地XX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5、与积极支持,社会条件较好。(5)施工条件本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在当地均可购入,三大材(钢材、木材、水泥)供应充足,施工用水、用电供应条件较好,可充分满足工程建设所需。4、项目投入总资金情况项目投入总资金为35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12.9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35万元;基本预备费16.67万元。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平方米15122项目占地面积平方米12803总投资万元3504建设工期年15财务评价指标5.1单位功能投资元/平方米23145.2单位功能运营成本元/平方米1372三、结论与建议1、结论(1)本项目建成将为XX市X

6、X镇各工作部门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办公条件,树立良好的行政机关形象,将大大提高XX市XX镇的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改善投资环境,对促进XX市XX镇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此,XX市XX镇筹措新建业务用房在经济及社会效益上均可行。2、建议建议项目建设单位积极做好建设资金的筹备工作,在建设过程中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建设过程中应选择资信较好的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保证项目建设按进度进行,并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合格。做好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资金做到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实现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及建设规模一、项目建设的背景XX镇前身为科右前旗XX镇XX村,1997年经自治区人民XX批准成立XX镇,1998年11月28日XX市XX镇人民XX正式成立。全镇现有干部职工52人,其中党委书记1人、镇长1人,其它副科级以上干部5人,一般干部45人。XX市XX镇党委、XX现有办公用房位于XX镇二委南侧,建于1967年,已经使用40余年。为砖木结构尖顶起脊平房,木门窗、室内自制木地板,建筑面积为814.6平方米,由于该房屋建设年代早,各项配套基础设施较差,再加上几十来年只做过简单维修以及自然风化等因素的影响,办公房内各项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房顶瓦片脱落、房檐破损,顶部出现了严重的裂纹,出现了多处漏雨

8、;墙壁因夏季雨水渗漏现已是污渍斑驳,灰暗的水泥墙壁已外露;供暖管道已普遍锈蚀老化且多处漏水,暖气片也有一部分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每年冬季都会发生暖气漏水的现象;木制门窗已经老化破损,许多已无法正常使用;供电线路局部老化,房内安装的插座、照明灯具,也已多数不能正常使用,经常出现电路异常短路、断路等现象,无法满足正常办公需要,已无翻修的价值,必须进行拆除新建。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满足XX镇党委XX办公的实际需要。XX镇地处XX市南部,是一个以保护生态、发展旅游业为主的边陲小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镇级事务的增加,XX镇现有办公用房(砖瓦房)的设计实际使用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已不能满

9、足正常的办公需要,业务用房破旧、拥挤,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降低了镇XX的办事效率,故项目建设是满足XX市XX镇党委XX办公的实际需要。2、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XX市乡镇机关形象,方便群众办事。XX市XX镇XX办公楼建设项目既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是推进机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执政水平、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建立效能XX和廉洁XX的重要措施。项目建成后,有助于XX镇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新的办公用房的内部设置也将更加完善,也方便辖区企业、群众办事。综上所述,加强办公楼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本

10、项目建成将为XX市XX镇各工作部门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办公条件,树立良好的行政机关形象,将大大提高XX市XX镇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改善投资环境,对促进XX市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此,XX市XX镇筹措新建XX办公楼势在必行。二、项目建设规模根据XX镇XX办公楼基本功能、工作职能定位、辖区人口数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为1512平方米。第三章 场址选择一、场址现状1、地点与地理位置(1)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市XX镇街区。东临XX镇生活设施用房,西邻S203线省道XX街区公路,南临XX镇客运站,北临XX镇白桦林社区服务中心。(2)地理位置XX市位于内蒙古自

11、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812123,北纬46394739,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东邻XX市所辖扎兰屯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南至兴安盟科右前旗,西与蒙古国接壤,北和XX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毗邻。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本项目场址土地所有权为国有,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二、场址条件1、自然条件地质、地貌XX镇地处大兴安岭南坡的中心地带是洮儿河的发源地。全镇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洮儿河西岸地势高而平缓,东岸地势低而多山,境内有站杆山、飞仙岭、高岳山、鸡冠山、望远山、大黑山和较多的平岗,最高海拔1592米,最低

12、海拔1200米左右,最大坡度35度左右,平均坡度8度左右。气候XX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年平均气温-4oC;10oC的年积温为1345.9;温润度为1.08;年降水量为500毫米,无霜期为80天左右;主风方向为西和西北风;全年日照时2550小时左右;最大积雪深度70厘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XX地区属“角砾岩”和沉积岩地区,主要岩石有石岩粗石岩,花岗岩和安山岩等,由于寒冷潮湿生物活动较弱,岩石风化较慢,生成土层较薄,大部分土厚为2050厘米,低洼处70厘米左右;该地区土壤多数为酸性和中性土壤,地域性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阴域性土壤灰色森林土、

13、灰暗色森林土,暗棕土壤,草甸土和沼泽土等。境内有那仁河、小莫尔根河、大莫尔根河、和洮儿河。那仁河、小莫尔根河、大莫尔根河分别发源于XX镇西部的冻死人山和大黑山角下,由东向西流入蒙古国,流径全长为20公里以上,洮儿河为XX本镇主要河流,发源于高岳山西麓,由北向南纵贯本镇东部,经乌兰浩特和洮南注入嫩江,XX镇流长约40公里,河宽10米左右,水深1米左右。自然资源1)森林资源林地面积660.2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83.78%,木材总蓄积量398万立方米,全区人工造林面积达6万亩,主要建群树种有白桦、兴安落叶松、山杨、柳树。2)野生动植物资源常见动物有骆驼、马鹿、黑熊、狍子、猞猁、水獭、野猪、雪兔

14、等,禽类有松鸡、乌鸡、飞龙等。主要禽鸟有:松鸡、乌鸡、榛鸡(飞龙)、啄木鸟、猫头鹰等。主要水生物有山哲鲤鱼和冷水细鳞鱼。主要经济植物有:蕨菜、广东菜、燕尾菜、山韭菜、黄花菜、野生美味牛肝菌、白蘑、黄蘑、紫花脸蘑、棒蘑、地榆、山杏、东方草莓、刺梅和芍药等40余种。2、经济、社会条件XX全称“哈伦XX”,系蒙古语,其涵义为“热的圣水”,前身是兴安盟科右前旗的一个建制镇,1992年12月经自治区人民XX批准成立XX经济开发区,实行计划单列,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市。全市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辖XX、五岔沟、天池三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三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还有66056部队、XX林

15、业局、五岔沟林业局、XX林业局等县团级单位。全市人口5.6万人,是由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13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地区。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6亿元,增长17.8%;财政收入完成7366万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2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03元,增长13.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712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8.75亿元,增长36.9%;旅游人数实现84万人次,同比增长19.7%;旅游收入突破9.7亿元,增长38.2%。XX市是兴安盟发展旅游业的龙头,设市以来,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二星级文明城市

16、、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市荣誉称号,又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旅游景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列为国家“兴边富民”重点市和自治区革命老区。2000年2月份经国家林业部批准设立XX国家森林公园,并跻身于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行列。2000年2月份经国家林业部批准设立XX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09年3月XX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XX镇为XX柴河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一市四镇”之一。镇域范围内没有任何污染企业,自1947年建立XX林业局以来,累计共创产值23536.5万元,上缴利税1602.4万元,共

17、计生产商品材114.5万立方米,森林抚育累计11.1万公顷,人工造林2.2万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更新0.3万公顷。进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经营战略进行了调整,从以木材向森林保护、森林旅游、林俗产品开发、特种养殖、草业、种苗方向转变。3、交通运输条件XX市东邻扎兰屯市,西与锡林郭勒盟及蒙古国接壤,北与XX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旗毗邻,南与兴安盟科右前旗相接,具有整合周边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地旅游资源,构建内蒙古旅游黄金区域的战略地位。XX市还位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的西出口,是内蒙古自治区继满洲里、二连浩特之后的第三个边境口岸城市,XX口岸已正式升格为国际性季节开放

18、口岸。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论证和规划,修通XX市至蒙古国乔巴山的铁路,可以形成东起图们江、西连蒙古、俄罗斯,沟通整个东北亚新的欧亚大陆桥,XX市则成为这座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其经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口岸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已完工,并实现临时通关,两伊铁路已实现通车,“白阿”铁路改造升级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两山”铁路前期工作已启动,XX机场已实现正式通航,乌兰浩特XX一级公路已竣工,XX杜拉尔一级公路计划于今年竣工。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XX市在东北亚经济区的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XX镇交通方便,国家铁路白城XX线、省道203线由南至北贯穿全境,境内通车里程均在40公

19、里左右,遍布全局的道路网已基本形成。4、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XX市城市公用设施较为完善,数字移动通讯、无线寻呼、国际互联网业务均已开通,通讯条件极大改善。“乌阿”66千伏输变电工程和“XX伊尔施”段输变电工程相继竣工通电。完成了XX至伊尔施、乌兰浩特、海拉尔、锡林浩特等公路建设。电力事业发展迅速。5、环境保护条件该项目属于非生产性工程,污染因素简单,对环境影响较小。工程实施后不会对地表水、环境空气、声学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周围没有较大的污染源存在,环境质量较好,项目选址地点的环境质量满足项目建设要求。6、法律支持条件XX市是一个法制完备的XX,有良好的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社会环境。7、施工条

20、件施工用水、用电都非常方便,可充分满足工程建设所需。该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在当地均可购入,三材(钢材、木材、水泥)供应充足,建筑材料可直达现场。施工现场宽阔,有利于施工。第四章 建筑工程方案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1、运用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通过比较新颖的设计手法,采用新产新技术,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融汇,整体把握设计理念,创建出文化氛围比较浓郁的时代建筑。2、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国建筑法规以及有着国家现行的规范及规程为依据。工程构造做法以华北地区建筑统一做法为标准。二、建筑布局及标准1、建筑布局根据其使用功能的不同,方案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筑布局以满足不同功能分区对人的心理舒适感。建筑

21、形体结合内部空间特点,充分表达各间的体形特点,形成内外统一的建筑形式。利用丰富的建筑轮廓线突出建筑形象特征,在建筑装门面设计及细部构造,运用现代建筑语言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2、建筑标准建筑设计应满足服务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建筑设计根据XX镇气候和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当地人民生活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建筑设计具有美观、大方、简洁、明快、活泼特点,以体现新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三、设计规范依据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2003年4月);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3、办公建筑设计

22、规范(JGJ67-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2002;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7-96;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9、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1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修订版);1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3、-20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0、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6);21、室内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SO 176-93);2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2/

24、T436-2007);2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3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3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1版;3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3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三、建筑方案1、项目总体规划原则(1)必须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2)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25、(3)合理确定功能分区,科学地组织人流;(4)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5)根据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绿化达到最佳程度,对绿化、装饰、建筑内外空间和色彩等作综合性处理,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2、项目规划建设方案本项目拟建办公楼1512平方米,建筑层数为4层,建筑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3、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XX办公楼一栋。建筑物面积、结构形式等详见下表: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表4-1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占地面积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备注1XX办公楼m215121280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4层

26、4、设计说明拟建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项目建筑面积为1512平方米,建筑层数为4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内外装修和园区环境,应符合简朴、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民俗特点。选用经济、耐久、功能性好装修材料。楼内应配置完善、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建筑节能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5、立面设计在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本着适用、经济、耐久、美观的原则设计,建筑物立面体现现代建筑理性风格。并且注意整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XX市总体建筑风格。6、剖面设计拟建办公楼层数为4层,

27、层高3.9米,建筑高度为15.6米。7、装饰工程楼梯内走廊及室内地面采用地板砖,内廊与室内地面分色,卫生间采用防滑地板砖,轻质扣板吊顶,内墙及顶棚内墙漆、楼梯栏杆及扶手采用不锈钢,各功能性用房均采用实木门,外墙为面砖。8、屋面保温及防水工程建筑物屋面设计珍珠岩隔热板,SPS 防水层。四、建筑特征及结构方案1、建筑特征XX办公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为1512平方米,建筑层数为4层,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特征及装修一览表表4-2建筑名称XX办公楼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主要结构形式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层高4层,层高3.9m建筑面积

28、1512m2底层建筑面积378建筑构造墙体轻体砌块,EPS保温板地面瓷质地砖屋面柔性防水屋面门外门白钢门,内门实木门窗塑钢窗天棚抹灰刷内墙涂料内墙面抹灰刷内墙涂料外墙面外墙面砖2、结构方案(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基础工程拟建办公楼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钢筋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经结构设计计算后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构

29、造要求确定;建筑物基础均设在持力层上,根据实际勘察资料设计基础深度及截面尺寸。基底做C10混凝土垫层100毫米厚,基底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40毫米。(3)主体工程拟建办公楼工程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柱截面尺寸的选择、钢筋直径的选择、钢筋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选择,应经结构设计计算后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确定,并根据规范的构造要求确定钢筋的保护层;框架柱及大跨度的框架梁按设计构造要求均应设置与填充墙砌体的拉结钢筋。建筑物外维护墙体及室内隔墙均采用轻质砌块,且外维护墙外侧采用阻燃EPS保温板保温。外维护墙及内隔墙均应按抗震构造要求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构造柱及钢筋混凝土现浇带

30、。五、项目配套工程1、给、排水工程(1)执行标准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6);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给水本项目供水水源来自当地的供水系统,供水管径为DN100。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生活给水系统采用下行上给式,管材采用聚丙烯“PPR”塑料管。项目建成后,入驻工作人员人数为52人,工作人员每人按70L/人天,项目未预见用水量取日最高综合用水量的15%;合计用水量4.19m3/d、1255.8m3/a。(3)排水本项目估算用水量约为4.19m3/d,排水量按给水量的80%估算,计算出污

31、水排放量约为3.35m3/d。排水管道应采取防堵塞、防渗漏、防腐蚀措施。应设置管道井,主要管沟易便于维修和通风,应采取防水措施。雨水经雨水斗和雨水口收集后,经雨水管道有组织排入当地雨水管网,雨水管径为DN300。本项目选用的排水管材,采用机制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2、采暖(1)编制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SO 176-93);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2/T436-2007);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采暖设计计算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参数: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

32、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8m/s;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室内:18。(3)热源及供暖方式项目采暖热源来当地供热公司,热水采暖供水温度85-65,可满足建筑物内各部位对冬季采暖的需要。采暖系统确定: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方式。散热器采用四柱760型铸铁散热器。管材采用优质焊接钢管。 (4)管道及其敷设1)地沟内的管道采用40mm厚铝箔玻璃丝棉管壳保温。2)采暖主入口采用硬密封铜质蝶阀,立管采用手动平衡阀,其他均采用铜闸阀。 (5)热负荷确定本项目按节能建筑标准设计,新建建筑物单位热负荷指标按50W/m2考虑,经计算,供热负荷为90KW/a,年供热量为756GJ。3、电气 (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

33、设计规范(JGJ16-2008);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4)。(2)负荷等级 供电负荷等级为二级,设置配电室。(3)电源本项目电源引自当地供电公司,同时要求供电部门提供二路独立的10KV电源供电,一用一备,当正常供电回路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保证可靠供电。 (4)用电负荷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及面积大小,按单位面积功率法计算用电负荷,面积功率Pe=35W/m2,建筑面积S=1512m2,计算有功功率Pc:Pc=PeS

34、/1000=351512/1000=52.92kW按年平均有功负荷系数aav=0.7,年实际工作小时数Tn=1750h,计算年有功消耗量Wy:Wy=aavPcTn=0.752.921750=64827kW.h (5)变配电系统低压出线采用放射式方向各配电柜供电,低压配电装置采用固定式配电柜,低压侧作集中无功补偿,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双电源供电设备,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内自动切换。电力电缆采用ZR-VV-0.6/1kV型。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制式采用TN-S系统。低压供电电压380/220V,从配电室以放射式和树干式结合的方式向用电设施供电。 (6)供电线路敷设室外线路采用电缆穿钢管

35、保护,沿院区道路边的地下电缆沟敷设方案,室内线路采用暗敷方式布线。 (7)照明设计1)照明额定供电电压为AC380/220V。2)照度标准取值如下:房屋室内采用的照度标准值300 Lx。3)照明灯具房屋室内采用节能型日光灯照明。4)本工程下列场所设有疏散照明:主要通道、应急出口、楼梯间设带镉镍电池的疏散指示及安全出口标志灯,应急灯在正常工作及事故情况下均点燃,其照度不应低于0.5 Lx。 (8)防雷与接地屋顶设镀锌圆钢避雷带,高于屋顶金属物均与防雷接地可靠焊接,利用建筑物构造柱四根主筋做引下线,引下线距室外地面,设测试端子利用建筑物基础引钢筋做接地极,钢筋应焊接成闭合回路,采用综合接地系统(防

36、雷接地、重复接地、报警设备接地等),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对建筑物内各电气设备采用漏电保护器进行防感应雷保护。室内所有用电实施的电源插座均设漏电保护。4、通风及空调系统房屋在平面布置、开窗方式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通风。5、通信项目建设地通讯便捷,已形成光纤、微波传输、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相结合的立体通讯网络。第六章 节能措施一、概 述1、节能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

37、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左右。而我国是能源大国,也是耗能大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据了解,我国现有城乡建筑面积400多亿平方米,其中95%左右是高耗能建筑,而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相当大,其中供热和制冷的能耗约占50%-6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相同气候地区发达

38、国家的2-3倍。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在未来15年保持GDP平均年增长8%以上,将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瓶劲压力。因此,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刻不容缓,让节能走进建筑势在必行。2、节水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是人类社会正面临的紧缺资源。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也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国家已达四十多个。我国同样面临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2700m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4。因此

39、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034-2004);5、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规定”(19972542号);6、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7、内蒙古自治区节约能源条例。三、能耗消耗指标本项目

40、消耗能源种类主要为水、电,具体情况详见表5-1:项目综合指标能耗表表5-1序号耗能种类单位年耗量折标煤系数折标煤量(t)1电Kw.h648270.1229(kg/kw.h)7.972水t/a1255.80.2570(kg/m3)0.323热量GJ/a7560.0341(kg/MJ)25.784合计34.07项目年综合能耗量为:34.07吨标煤。四、节能措施1、照明线路的损耗约占输入电能的4左右,三相四线式供电比其他供电方式线路损耗小得多。因此,照明系统应尽可能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并根据使用情况合理增加照明开关数量,从而避免电能浪费。2、热力管道要采取保温措施,降低热损失。3、公共场所加装感应点

41、灭开关、加装日照点灭开关。调整灯具回路开关数量,分区控制,节约用电。4、生活和清洗水采用节水阀门,并采取措施避免跑冒滴漏现象。5、合理利用水资源,卫生器具均采用节水型设备。6、要合理地设置二级计量仪表,定期校验,加强计量管理,以便进一步制定和实施节能措施。7、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房屋朝向,充分利用自然光,以减少照明用电和供热量。8、项目建筑墙体均采用节能墙体。第七章 环境保护一、项目场址环境现状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市XX镇街区,东临XX镇生活设施用房,西邻S203线省道XX街区公路,南临XX镇客运站,北临XX镇白桦林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场址附近无污染源,环境状况良好

42、。1、大气环境条件调查本项目场址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二类区。2、环境噪声条件调查所在地区域环境噪声根据厂界和附近区域的监测结果,项目场界噪声和附近区域噪声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中的II类标准。3、水环境条件调查本项目所在地区水环境条件良好,符合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4、自然保护区调查本项目场址附近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二、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与条例。三、项目执行的环保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4

4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四、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1、施工期间主要影响因素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3)建筑材料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4)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2、运营期间主要影响因素项目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2)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五、防治措施1、建设过程中污染物治理措施(1)在施工机械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做好机械和车辆的维护保养,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噪声。(2)为减少扬尘影响,施工场地每天定时洒水,防止浮尘产生。(3)运输车辆限载、限速,对散装且

44、易产生污染的材料运输及存放时要用棚布遮盖,防止建筑材料散落污染环境。(4)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堆放,统一处理。2、运营过程中污染物治理措施(1)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2)卫生检测废物和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归集、存放与处置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通过分析,本项目建设和运营中,采取以上针对主要污染物的防治措施,污染物的排放可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本项目从环保角度上可行。第八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安全与消防工作极其重要,为防止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受到意外灾害,要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建筑设计上按规范和规定进行设计。一、执行标准为了加强

4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执行下列规定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J16-92;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J5005-94 2000。二、劳动安全1、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高处施工作业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搭设高空作业架、系安全带等。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制度,对各个不同施工段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安全。2、用电、给排水等专业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