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8367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下语文教案表格式15单元内 容 1、文言文两则 总课时 2 第 1-2节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目 标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有关太阳、地球的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 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2、“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介绍孟子资料和孟子 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思呢?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谁学下棋?怎么学下棋?学得结果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怎么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一是读的速度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读通读顺为止 1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的要点。 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2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合

3、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教师请教。 及时帮助。 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教师及时就文中比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 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理解, 读第四声;然,这样。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结合注释

4、,疏通文意。 1请生背诵学弈。 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意图 复备 准 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课件 谈话 导入, 释题 教师范读,做到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激发其诵读兴趣。 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 教 学 过 程 3介绍资料: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对照注释,弄懂词

5、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两小儿为什么争辩?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学生背诵课文。 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 远 设

6、 计 小儿乙:远 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 作业设计: 内 容 2、匆匆 总课时 4 第 1-2 节 教学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目 标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深刻、贴切地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教学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准 备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

7、他散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出示文中的叠词 4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

8、,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 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可适时补充台湾作家林清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 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 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

9、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注意“涔、潸”的读音。 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a这是一个排比句,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 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

10、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 意图 复备 教师谈话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在学生感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 教 学 过 程 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 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 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

11、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 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 1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 面对“逃去如飞”的时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倾泻笔端。 三、试答追问,延伸拓展 1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 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 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

12、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 四、交流名言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 五、拓展思路,深化认识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a.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朗读 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

13、少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出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 的感受融进去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 体会写法: 师生读书问答。 板书 一去不返 时间 来去匆匆 作业设计: 搜集有关惜时的 课后 小 结 内 容 3 桃花心木 总课时 6 第 1-2 节 教学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目 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重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

14、是借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准 备 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 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

15、,多读几遍。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第二课时 一、1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 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 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 3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

16、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 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 学生答问的要点是: 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

17、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意图 复备 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 学 过 程 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

18、什么不会枯萎了? 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

19、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二是“听到”找到答案;三是“想到”明白道理 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 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 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 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如果我

20、是一棵,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板书设 计 借物喻人 桃花心木人 天数不定 自找水源 水量不定 汲水生长 经受考验 时间不定 拼命扎根 独立自主 苗数不定 减少枯萎 作业设计: 小 结 内 容 4、顶碗少年 总课时 7 第 1 节 教学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目 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

21、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推荐赵丽宏的作品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准 备 2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1教师谈话: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标画喜欢的句子,谈感受。 三、品

22、读课文,明白道理 1猜问激趣: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要在学生充分交流、辩论的基础上,适时引导:第三次成功的,观众才不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且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看到一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观看过表演的观众,都可能“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四、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1在学生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少年两次失误后的心理活动。 2想象说话 “这真是一

23、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少年在与谁搏斗?这场搏斗何以惊心动魄? 介绍作者: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具体观点归纳如下: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的: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的: 找到课文中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论证自己的观点时。 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感受少年的心理活动。 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本文,

24、你得到什么启示? 意图 复备 谈话 导入 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及时推波助澜,激化矛盾,引领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思考。 板书设 计 课后 小 结 作业设计: 内 容 5手指 总课时 8 第 1 节 教学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目 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重难点 教学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准 备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5、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 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 3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4

26、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长处:最肯吃苦。 食指:短处;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中指:短处:养尊处优;长处: 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27、,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意图 复备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板书 设 计 小 结 作业设计: 内 容 6 北京的春节 总课时 14 第 1-2 节 教学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目 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

28、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

29、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第二课时 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 贴春联 守岁 闹元宵等。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30、 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意图 复备 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准 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 学 过 程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同是热闹,

31、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初一:悠闲、快乐;十五:红火、美丽。 再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引导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二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

32、,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交流反馈“除夕”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 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交流反馈十五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

33、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板书设 计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课后 小 结 作业设计: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内 容 7* 藏戏 总课时 15 第 1 节 教学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目 标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

34、读课文。 重难点 教 学 过 程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准 备 准备有关戏曲种类的录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2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三、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自主研读4-7段,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

35、,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1出示研读主题: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3 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6、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的面具;的舞台;的演唱风格; 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评一评开头的好处。 意图 复备 观看录象,感受丰富多样的戏曲种类。 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板书 三五天没结束 设 计 课后小 结 作业设计: 内 容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总课时 16 第 1 节 教学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目 标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重难点 教 学 过 程 了解客家民居及

37、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 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 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 研究内容: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四、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38、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五、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六、课外拓展,迁移练写。 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 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研读方法: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

39、色。 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 列数字:“夯筑起墙” 打比方:“它们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 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的愿望” 意图 复备 体会说明方法 作业设计: 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写一篇说明短文。 准 备 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 板书设 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小 结 内 容 9 和田的维吾尔 总课时 17 第 1 节 教学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目 标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

40、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重难点 教 学 过 程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准 备 关于介绍维吾尔族的录像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1导入:这几天,我们都在通过课文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世情,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通过媒体,对维吾尔风情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文字更多地了解和田的维吾尔乡村、维吾尔人。 二、 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 速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23456小节的内容。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

41、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体会。 三、 1出示课文的结尾:“生活在豁达乐观、载歌载舞之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再读课文,请你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交流、师归纳。课文中具体的描写有: 3师小结: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善良、友好的品性;能歌善舞的特点使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 四、 1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有感情的练习朗读。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整体感知,合作交流。 23小节:热爱土地; 4小节:爱花的

42、民族、爱美的天性 56小节:能歌善舞。 土:表现了维吾尔人热爱沙漠、崇拜土地、眷恋泥土、质朴的特点; 花:表现了维吾尔人爱花、爱美、有花一样的容貌、花一样的名字,自信的特点; 歌:表现了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特别爱好唱歌、跳舞的特点。 第1小节:当沙尘暴铺天盖地袭来时,一个汉子迎风引吭,热烈激昂的歌唱,表现和田维吾尔人的豪情和乐观。 第23小节写到了“和田维吾尔人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烤肉、馕、“库乃其”的烤制都离不开沙土。他们还把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吸收大地的精华,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第4小节“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他们天生爱花。

43、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的门框边、房梁上、墙壁的挂毯上。” 第5小节中“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等等。 意图 复备 创设 情境营造氛围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重点探究品味赏析 感情练读积累摘抄 作业设计: 板书和田的维吾尔 设 计 苦甜 热爱生活 课后 小 结 内 容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总课时 23 第 1-2 节 教学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目 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准 备 自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