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技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刑事技术 刑事技术 绪论 一、物证的检验鉴定的作用:物证的检验 鉴定可以为确定事件的性质提供科学依据物证的检验鉴定可以为分析案情提供线索物证的检验鉴定可以为认定犯罪事实提供重要证据物证的检验鉴定实践能够为发展和完善刑事技术这门学科服务物证的检验鉴定能为串并案件提供科学依据 二、刑事技术的原理:物质交换和转移原理种类鉴别原理同一认定原理组成。三个原理间相互联系,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物质交换和转移的概念:物质交换:指物质在两客体之间相互交换的运动过程。 物质转移:指物质由一客体上转移到另一客体上的运动过程。 种类鉴别原理 1、概念:指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以物证检验所获
2、取的科学事实为依据,对物证和留下物证的人或物的种类归属进行鉴别和判断的过程。又称种属鉴别。 2、分类:按鉴别对象的种类分:a、人的种类鉴别b、物的种类鉴别c、其他事实的种类鉴别按鉴定的结论分类:a、肯定种类鉴别b、否定种类鉴别 同一认定原理 1、概念:就是指在检验鉴定过程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先后出现的客体的特征,对这些客体是否同一问题所作出的判断。 2、同一认定的主、客体:主体: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客体:有两类: a、是被寻找的客体:是被同一认定的客体。它是现场上留下痕迹的客体,是侦查部门需要寻找的客体,是侦查破案的证据。b、是受审查的客体:是供同一认
3、定的客体,是被怀疑留下痕迹的客体。是侦查部门需要进行审查和检验的客体。 3、同一认定的方法: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a、差异点的评断b、符合点的评断: 三、种类鉴别与同一认定的区别与联系 种类鉴别和同一认定的区别种类认定与同一认定都是为侦查破案服务的,但二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种类认定与同一认定都要通过比较客体的特征来实现,但二者对物证的要求不同。种类认定与同一认定都必须以识别客体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但二者识别的精确度不同。种类认定和同一认定都是侦查工作的重要环节,但二者的结论价值有所不同。 种类鉴别与同一认定的联系种类鉴别能为发现同一认定客体指明方向。种类鉴别是对客体认识的低级阶段,而同一认
4、定是对客体认识的高级阶段。种类鉴别能为同一认定结论提供佐证。种类鉴别到同一认定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步骤和方法、 受理鉴定:包括查验委托公函;明确委托鉴定要求;了解案件情况;审查鉴定材料;填写委托鉴定登记表等 预备检验:包括熟悉检材和样本;拟订检验计划;确定检验材料;复制检验材料;准备检验工具、仪器设备等 分别检验:将现场痕迹物证和样本痕迹物证分开,按照先检验现场 痕迹物证后检验样本痕迹物证的顺序进行的检验。 比较检验:是将现场痕迹物证和样本痕迹物证并列放置在同一视野内,对它们的各种特镇个进行比较研究的检验方法。、种类:鉴定书检验报告检验意见书 、格式 1、文字部分.鉴定
5、书的标题和案件编号正文部分:a、绪论b、检验c、论证d、结论 c.签名、盖章及日期 2、照片部分a.现场物证的概览照片b.物证对比照片c.物证比对图片 、鉴定人要有两人以上。复核人等级要不低于鉴定人 六、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程序要求的几种形式 根据刑诉法初次鉴定后进行的鉴定可分为复核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会检等,以保证鉴定结论的正确性。 1、复核鉴定若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矛盾,或提请补充鉴定后,鉴定人仍坚持己见,而侦查人员认为有必要再进行鉴定的鉴定人之间意见分歧,鉴定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根据这些材料作出明确鉴定结论时 复核鉴定一般是由同一系统内高一级鉴定单位或技术水平比较高的鉴定人员担任。 2、
6、补充鉴定:是在原鉴定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个别问题进行复查、修改、补充活解答,以使原鉴定结论更完善的鉴定。补充鉴定通常是由原鉴定人进行。 3、重新鉴定:是委托机关对初次鉴定或补充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后,对其是否可采信存有疑虑,委托原鉴定人以外的鉴定人再次进行鉴定. 重新鉴定一般不委托原鉴定人进行,委托重新鉴定时应附送历次鉴定所依据的鉴定材料。 4、“会检”:即会同检验。指当几个鉴定机构对同一项物证、就同一个问题进行鉴定作出不同鉴定结论时,或者虽作出相同鉴定结论但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诉,认为鉴定结论有误时,上级主管部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共同对原检材进行的鉴定。 第一章 刑事照相部分 一、镜头: 1、作用:是把被
7、拍景物在感光片平面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最初的照相机镜头只有一片凸透镜,这种镜头成像差,图像模糊、变形。现代的照相机镜头是由多片凸、凹透镜组成的复式透镜组。 2、种类:我们根据镜头的焦距能否变化,将镜头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种。 定焦镜头:是指焦距值固定不变的镜头。 变焦镜头:是指焦距可以变化的镜头。焦距的变化范围一般都在镜头上标出。如f:2885mm等。 二、光圈: 1、功能:控制镜头的通光量控制画面景深大小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开大光圈景深小;反之,缩小光圈,景深大。改善像质:一般来说,缩小光圈可以提高成像质量。但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光圈越小越好,不同的镜头最佳光圈位于该镜头的最小光圈开大两档
8、左右。 2、光圈值:在光圈调定圈上有:1.8、2.8、4、5.6、8、11、16、22等光圈数值。 三、调焦环:是相机上转动调节像距,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装置。 1、在相机上有两排数字:一排为英尺,一排为米。 有一个最近拍摄距离:0.45米 相机上有一个最远符号: 一般拍人像的最佳距离在35米,这也是傻瓜机的最佳距离。 2、调焦方式: 裂像方式: 在取景器中央装有专门的圆形或方形的裂像装置,用于调焦 叠影方式:镜头里有两个影像。一个清晰,一个暗淡。将两影像完全重叠在一起时,调焦清晰。 四、取景器:供摄影者观察被摄景物和确定画面构图的装置。即用眼看的小框框 1、种类:同轴取景器:是指取景器与拍照用
9、同一个镜头旁轴取景器:一般有独立的专用于取景的物镜和目镜 五、拍照过程:包括了拍照前的准备、取景构图、配光、调焦和曝光五个基本过程。 拍照前的准备 注意:后盖不要随意打开,确定无卷后,将胶卷装入并盖上后盖。 取景构图 常用的有两种:中间构图:将被拍的对象放在画面的正中央。黄金分割点构图:将被拍的对象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 配光 在照相中主要有两种光源:自然光源:即太阳光。人造光源:有分为闪光灯和一般人造光源 调焦:是通过照相机的调焦机构变动像距,使被拍景物呈现清晰影像的过程。 曝光:是被拍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照相机镜头投射到感光片上,使感光乳剂发生光化学作用而产生潜影的过程。正确地控制曝光,
10、是获得良好拍照效果的关键。 拍照的最后一步,按下快门即可。但在按下快门之前,要确定光圈和快门速度已调好。 六、现场照相 现场照相的步骤及原则:现场照相的步骤应与现场勘查的步骤一致。拍摄中为了避免痕迹物证被破坏,应遵循一定的拍摄原则:先拍原始现场,后拍移动现场先拍地上的,后拍高处的先拍容易的,后拍困难的先拍容易被破坏或易消失的,后拍不易被破坏或不易消失的 内容:方位照相概貌照相重点部位照相现场细目照相 方法: 单向拍摄法:用的最多相向拍摄法多向拍摄法直线连续拍摄法 回转连续拍摄法 a、概念:是只转动相机改变拍照角度,将被拍对象分段拍成的照片拼接在一起,成为一幅长条形的照片的拍摄方法。一般用于拍摄
11、比较大的方位现场。 b、注意事项:相机一定要支在三脚架上,且一定要垂直地面,三脚架一定要平稳、固定。拍照点的选择要在较高、较远的位置;拍摄前在要有一个总体的构图。一般把案发点一定要防在黄金分割点上。只改变拍摄方向先拍中间的那张相片。再转动相机拍摄左右的相片。相邻相片间要有1/41/5的重叠。所有相片应作一次性调焦,即曝光一致。所有相片的暗房处理要一致组合在一起时用裁纸到将重叠的部分裁去,用胶带在相片的反面将相邻的相片贴在一起。 七、数码照相的特点: 操作更为简便。针对不同的拍摄场景和对象,传统摄影往往需要选配不同性能指标的胶片,而且在复杂的拍摄条件下还可能需要中途更换这些胶片。数码摄影则要简便
12、很多:改变数码摄影设备自身的相关参数,便可免去更换胶片这样复杂的操作。 节约拍照时间。传统摄影在拍照之后,需要经过复杂的冲洗、印制或放大等程度才能获得一张照片。但数码摄影却可以很方便地将数码照片输入电脑后,通过电脑直接处理并打印输出。 便于后期处理。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可以方便地处理数码照片,以获得传统摄影不便甚至不能的效果, 能够快速传输照片。可以用电脑通过网络或卫星迅速传输给远距离的观察者。 降低拍摄成本。一张廉价的存储卡可以存储几百张甚至上千张高画质格式的数码照片,无须冲洗、印放即可以直接显示,而且其日常使用车工年本接近于零。 易于快速检索、查阅利用照片。 八、数码摄影在物证摄影中的具
13、体应用 1、记录现场或案件其他地方发现的物证或可能成为物证的各种物品和痕迹。 2、显现、检验物证并将相应结果记录下来。 3、便于快速检索、查阅及示证。 第二章 痕迹检验技术 一、痕迹形成的要素: 1、立体痕迹造痕体。承痕体作用力 2、平面痕迹:除了上述的三个要素外,还必须有中介质的存在。 二、痕迹形成的机理:立体痕迹:产生塑性形变平面痕迹:中介质发生变量 三、物体的形态与痕迹的形象主要区别在于: 痕迹反映出来的形态并不是造痕体的整体形态。 痕迹反映出来的形态有时是造痕体的变化形态。 四、痕迹的分类 按造痕体与承痕体的不同作用方式分印压痕迹切划痕迹滚动痕迹 按痕迹形成后的反映形态分:立体痕迹平面
14、痕迹:a、加层平面痕迹b、减层平面痕迹 按造痕体的类型分类: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及其他痕迹 按所反映的不同性质特征分类:形象痕迹动力形态痕迹整体分离痕迹 五、痕迹的特征:种类特征:是能够认定痕迹为某一种物体所留的征象、标志。又叫一般特征或共性特征。细节特征:是能够认定痕迹为某一个物体所留的征象、标志。又称个别特征或个性特征。 第三章 手印检验 一、手纹的特点:人各不同、各指相异终身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人身 二、手指指纹的分类:弓型纹:由弓形线、直形线和波形线组成。只具备上、下两个系统,无三角。根据弓形线的高低又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箕型纹中心由一条以上的箕形线相互套叠构成内部系统,两侧
15、及上部由弓形线包绕,下部由波形线和直形线为根基组成的花纹类型。具备三系统,一个三角。斗型纹:a、螺形斗:花纹中心由一根以上起点方向一致的螺形线并行,旋绕组成的斗型纹 。b、绞形斗:花纹中心由两条以上起点方向相对的螺形线相对绞绕组成的斗型纹。c、曲形斗:花纹中心仅由一条完整、独立的曲形线构成的斗型纹。d、双箕斗:花纹中心有两条以上独立圆滑的曲形相重叠向一个方向绕旋,或只有一条曲形线时,在两个弯头内各有一条完整的箕形线向同一个方向旋绕的斗型纹 。e、囊形斗:花纹中心有一条以上的大头闭口箕形线,腔内有一条以上凸向箕口的弧形线形成三角形,形似蘘袋状的斗型纹。 f、杂形斗:具备斗型纹的条件,中心花纹基本
16、呈现圆形,但不能列入上述的六种斗型纹中去的花纹形态。混杂型纹:指具备内部、外围和根基三个系统,但内部花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纹型混合组成;或形态畸特、结构杂乱而无法归入弓箕斗的花纹类型。根据其内部形态,大致可分为箕帐混合纹、箕斗混合纹、双箕并列纹、双斗并列纹、杂型纹、畸特纹、无形纹等,出现率低,不常见。 三、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重点部位 现场的出入口和来往路径。 作案活动的中心。 作案工具和现场遗留物。 与作案活动有关的某些设备或物品。 被害人的身体和衣物。 四、手印的显现 1、物理显现法:粉末显现法:常用粉末有金粉、银粉、墨粉等。适合于显现各种光滑客体表面汗液手印的显现。操作方法有撒粉刷显法、撒粉
17、抖显法、直接刷显法等。熏染法:常用的有碘熏和烟熏两种。适用于显现各种浅色纸张、灰白墙、竹器、本色木等。 2、化学显现法:硝酸银显现法:利用硝酸银与汗液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银在光下分解出黑色银粒子显现出手印。适用于显现浅色纸张、单色纸张、本色木等客体上的汗液手印。茚三酮显现法:利用茚三酮与汗液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一种蓝紫色化合物显现出手印。适用于显现各种纸张、票证、本色木及浅色纺织品上的汗液手印。“502”显现法:生成一种白色物质显现出手印。使用于显现塑料、金属、胶木、橡皮、油漆制品、人造革等光滑非渗透性物面的汗液手印。 五、手印的提取 1、照相法:是提取手印的最佳选择,是无损提取。
18、对手印采取其他任何方法提取前,都要先进行拍照。 拍照时要安放比例尺。 2、提取原物法:对重量轻、体积小的客体上的手印的一种提取方法。但需经过事主的同意,并在用后归还。 3、制模法:只适用于提取立体手印。拍照后,可灌注石膏液制模提取。方法参考立体足迹的石膏提取法。 4、透明粘胶带提取法 第四章 足迹检验 一、鞋底的制作工艺:全机制底半机制底手工制底 二、鞋底的个别特征 鞋底的磨损特征鞋底的机械损伤鞋底的老化裂纹鞋底的修补鞋底的其他特征:如修饰特征等 三、足迹的提取:照相法a、拍照单个足迹:应在足迹一侧平放比例尺,再逐个垂直拍照。若要进行配光,要以足迹中不出现阴影为原则。拍出的足迹应完整、清晰、真
19、实b、拍照成趟足迹:应采用直线连续照相方法进行拍照。在拍照时一定要加放比例尺,并使镜头轴线与足迹表面垂直。用直线连续法拍照时,每次拍照的距离、曝光量应一致。提取嗅源提取原物复印提取制作足迹石膏模型提取 第五章 工具痕迹检验 一、概念:指工具在力的作用下与承痕客体接触,在接触部位出现的变形。 二、特征:立体性; 稳固性;复杂性;附着物和遗留物多。特定性多发性 三、两类接触与两类工具痕迹:两类接触是指印压接触和切划接触;两类工具痕迹指的是凹陷状痕迹和线条状痕迹。 凹陷状痕迹: 1、产生:印压接触形成。即工具与客体相互接触的表面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接触状态。 2、结构:痕起缘、痕止缘、痕壁、痕底(工具检
20、验中痕止缘和痕底是首选) 3、性质:以凸凹坑丘的形状反映工具接触部位的特征。痕迹中的特征与工具的特征凸凹相相反。 4、特征:一般特征:痕迹的轮廓、形状细节特征:单一凸凹坑丘的结构质量高的特征:稀有、少见、明显的凸凹坑丘 线条状痕迹 1、产生:切划接触形成。即工具与客体的接触部位发生相对位移、滑动的接触状态。 2、结构:痕起缘、痕止缘、痕迹区 3、性质:以一组凸凹相间的线条的数量、间距、宽窄、起伏形态来反映工具接触部位的凸凹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痕迹特征与工具特征凹凸相相反d、特征:一般特征:痕迹的轮廓、形状个别特征:即细节特征,指单个凹凸线条的峰、谷、腰的结构质量高的特征:粗大、明显、连 贯的凹
21、凸线痕 四、六大痕迹的区别: 撬压痕迹 形成机理:是杠杆作用, 特点 a、痕迹成对出现:每撬压一次形成两处痕迹。一处在重点是撬痕,一处在支点是压痕,两两相对,一般在被破坏处能够同时发现。 b、凹陷状痕迹:痕迹上的细节特征和工具相应部位的特征凹凸相对,形态一致,能反映出工具上的凹凸点、边棱上的卷边、缺损等特征,特别是在痕迹底部的痕止缘上,更能较好地反映工具边棱上的细节特征。 打击痕迹 形成机理:是碰撞作用 特点a、每一次打击可以在客体表面的相应部位形成一处痕迹。 b、凹陷状痕迹 (3)擦划痕迹: 形成机理:是压划作用 特点 a、以线条的形式来反映工具相应部位的凸凹特征。线条特征和工具相应部位的凸
22、凹特征是相对的关系,即凸起的线条反映工具上的凹陷特征,而凹陷的线条反映工具上的凸起特征。 b、线条之间的间距反映了工具上凸凹特征的位置关系,线条的高低、深浅反映了工具上凸凹特征的高低深浅,线条的宽窄反映了工具上凸凹特征的宽窄,至于线条特征对工具凸凹特征的反映程度,则取决于擦划痕迹的形成条件 剪切痕迹 形成机理:是剪切作用 特点: a、一次对一个客体实施剪切可以形成两个断头; b、每一个断头都有两个剪切面,且多呈相向倾状,中间最高部位为立顶。两坡面的夹角为峰角,在坡面上分别形成纵向线条痕; c、一次剪切产生的两个断头分别是由剪切工具的里外刃所形成,每个断头上峰角的大小分别反映了剪切工具里外刃咬合
23、时刃口咬合角的大小。而立顶的形状能反映剪切工具的刃口咬合方式。一般,立顶正直的为对口咬合工具形成,立顶向一边倾斜的为错口咬合工具形成。 刺切痕迹 形成机理:是劈破力的作用 特点:工具从一侧向另侧刺切,其结果有三种情况: a、客体的一部分被分离下来的刺切痕,在客体和分离物上都会形成刺切痕。尤其是客体上的刺切痕比较明显。整个痕迹面多呈斜坡状,在痕迹面上有刺切工具的豁口、卷刃形成的线条痕。 b、客体被刺切形成贯通形刺切痕,痕迹的痕止缘向外翻卷,在痕迹的另一侧形成毛茬。刺切工具的特征可以在痕起缘和痕迹壁上得到反映。 c、在承痕体上形成非贯通形的刺切痕,这种痕迹有完整的痕起缘、痕止缘、痕壁和痕底。但是由
24、于刺切工具一般较锋利,痕底与痕止缘的界限不明。在该部位上可以反映出刺切工具刃部的豁口、卷刃等特征。 割削痕迹: 形成机理:是切削作用 特点 a、在客体上易出现重复切划面,产生复合线条痕迹; b、割削易产生分离物,在分物离物上同样有割削工具的刃部形成的特征,在条件好时,这些特征也有利用价值。 五、工具痕迹的提取方法 照相法提取原物法 复印法 制模法:a、醋酸纤维素薄膜法(AC纸):适用于提取较浅的工具痕迹 b、硅橡胶法:适用于提取凹陷状的工具痕迹。 c、硬塑料法:适于提取较深、面积较大的痕迹。 d、易熔合金法:用此法提取线条痕迹,效果更佳。 第六章 枪弹痕迹检验 一、射击弹头上痕迹及特征 磕碰痕
25、迹:磕碰痕迹是枪弹在进膛过程中,弹头与枪支相应部件碰撞形成的一种擦划或印压痕迹 拔弹痕迹:在火药的冲击作用下,弹头脱离弹壳时在弹头尾部留下的痕迹。 坡膛痕迹:坡膛痕迹是弹头在火药气体作用下经过坡膛,克服枪管坡膛内表面,尤其是坡膛区阳膛线起始部位对弹头披甲的阻力而形成的。 膛线痕迹:子弹在线膛里受线膛的挤压旋转在弹头上留下的痕迹。 弹头上的附加痕迹和附着物:弹头出枪口遇到被击物时,它会撞击或穿透被击物,在弹头上会留下各种痕迹物证。 二、射击弹壳上痕迹及特征 装弹过程中形成的痕迹及特征:a、弹匣口痕迹b、枪机下表面痕迹 c、弹底窝下边缘痕迹 d、弹膛后切口痕迹 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及特征:a、击针
26、头痕迹b、弹膛指示杆痕迹 c、弹底窝痕迹 d、弹膛内壁痕迹 排壳过程中形成的痕迹及特征 a、拉壳钩痕迹b、抛壳挺痕迹 c、拉壳钩与抛壳挺痕迹相对位置 d、抛壳口痕迹e、弹壳上的烟垢痕迹 第七章 文件检验技术 一、文件检验的概念:泛指一切以语言、文字、符号、图形为表现形式的各种书证、物证, 二、文件检验的对象、内容体系和内容: 文件检验的具体对象:文件的言语文件的笔记文件的污损记载文件的印迹文件的物质材料文件上的人像 文件检验的内容体系:笔记检验言语识别印刷文件检验污损文件检验文件物质材料检验人像检验 文件检验的内容:笔记印刷文件污损文件言语识别人像鉴定文件材料 三、文件检验的任务与作用 任务:
27、分析刻画作案人的特点;直接认定作案人或有关人;鉴别可疑文件的真伪;鉴别印刷机具;辨读文件内容。 作用:揭露违法犯罪,澄清案件性质;为确定侦查方向、范围提供依据;澄清嫌疑,认定作案人或相关人;甄别口供,印证其他证据。 三、文件物证的勘验的步骤:观察:状况、内容;弄清内容,核实来源;发现可疑分析判断制作记录 四、文件物证的提取和保存原则:保持原貌;妥善保存;依法提取 五、几种常见文件物证的提取和保存方法:完好的文件:原件、复印件、拍照;直接涂写的字迹 :拍照、粘取;粘贴的文件 :拍照、剥离;破碎的文件 :收集、拼接、固定;污染的文件 :剔除污染物;浸泡的文件;烧毁的文件 六、准备送检材料:物证材料
28、样本材料其他材料 七、笔记特征: 笔迹的概貌特征:书法水平特征字形特征字体特征字的大小 笔记的整体布局特征:字行的方向与形态字间、行间的间隔字行、标点符号与格线的关系页边特征书写格式 文字的写法特征:现行规范写法异体写法习俗写法行草写法简缩写法外来写法 错别字特征:错字别字 笔顺特征 搭配比例特征 运笔特征:书写熟练程度行笔动作特征起笔和收笔特征连笔特征 笔痕特征 八、笔迹检验的定义: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笔迹的专门手段。笔迹检验的对象是笔迹;任务是确定两部分笔迹是否同一人的笔迹;采用同一认定的方法;是一种专门手段,是由具有笔迹检验专门知识的人所从事的专门工作。 九
29、、笔记检验的问题核心是:笔迹的特征;笔迹同一认定的客观依据 十、制作特征比对表: 概念:在选用笔记特征的同时,要将所选择确定的特征记录下来,即制作特征比对表。 主要方法:手工描摹法 先找:找出出现频率高,偏旁相同,笔画多的字 再描:左侧为检材的笔记特征,右侧为样本笔记的特征。 再标:相同的特征用红笔标注,不同的特征用蓝笔标注 十一、如何判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言语特点 少年阶段的言语文字特点:规范的简化字运用书面言语的能力低说话口气大,常不着边际伪装程度小文字书写水平低 青年阶段的言语文字特点:规范的简化字语言轻浮,辞藻华丽书信中口语成分较重数字的用法: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并用口气嚣张伪装简单标点
30、符号的运用 中年人的言语文字特征:繁体字占一定比例文言语词或引用古文委婉、含蓄、客套、虚伪与其经历有关的内容书写格式比较规范伪装严重 老年人的言语文字特征:繁体字为主,异体字文言文或半文言文格式标点比符合规范或不用 十二、不同文化层次言语的识别 小学文化程度:农村比例较大,不懂行款格式,胡写乱画,随心所欲。文字书写水平低错别字极多对词义理解不准确语句冗长,文理不通,表意不清标点混乱 初中文化:文字书写水平不高,但基本上会分段落层次,略懂一些行款格式错别字比较多词汇贫乏,多用日常用语或方言土语对词义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唱用此不当。标点使用不准确 高中大学文化程度:错别字比较少。文字书写水平比较高
31、。驾驭语言的能力比较强,对普通话运用自如。有的人讲究文采。能使用一部分文言语词,甚至运用一些历史典故。具有一定的科技文化知识。注意格式与标点。语言隐晦,使用暗语,伪装程度高。 十三、不同职业言语人的识别从文字上分析作案人的职业身份,行业语、术语、隐语、职业性简化字;从具体内容分析分析作案人的职业身份;从作案的时间、地点和手段上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特征 十四、识别有无精神疾病:概念逻辑混乱;生造字词,病态用语;语词反复罗嗦;随意联想;多余说明;标点怪异;内容荒谬,漫无中心;署名奇特;字迹潦草混乱 十五、伪造身份证的检验 规格识别:项目和内容尺寸大小签发机关 逻辑识别:有效期限签发日期身份证编号 颜色
32、、全息图象识别 整体识别 十六、印章印文检验的方法:细节特征标示法;画线比较法;拼接比较法;测量比较法;叠视比较法 十七、消褪字迹的特点:纸张上被消褪字迹处可能留有消褪未尽的残余字迹。纸张上被消褪字迹的周围字迹笔画有变色、退色及残缺不全的现象。新添加的墨水字迹有洇散现象。被消褪处纸张与周围相比无光泽、皱缩、硬脆。纸张底纹退色。纸张表面纤维翘起。 十八、添改文件的特点:文字间隔不协调;笔画粗细、颜色浓淡不一;语言、语法不连贯;同色异谱特征;添改的字迹有重描现象;笔迹特征不同:添写人不是原文件书写人;笔画在折叠处变形;笔画变粗、墨水洇散。 第八章 法医检验技术 一、法医学的研究对象:现场勘验;尸体
33、检验;活体检查;物证检验;文证审查。 二、脑死亡: 概念:是指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在内的全部脑机能完全的、不可逆的停止。此时,不论心跳呼吸和脊髓功能是否存在,即可宣告死亡。 脑死亡诊断标准:不可逆转的深度昏迷;脑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大脑电活动停止;脑循环停止 三、死亡的确定:肺呼吸是否存在的确定心跳是否存在的确定脑死亡的确定。 四、死亡的原因及分类:非暴力性死:包括病死和老死。暴力性死:指由于外界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死亡。 五、尸体现象:人死后,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逐渐消失,同时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而使尸体发生一系列化学的物理的形态学的变化,称为死后变化。由于这种变化使尸
34、体呈现出特有的征象即为尸体现象,根据其在尸体上出现的时间顺序不同分早期和晚期 尸体现象。 六、早期尸体现象 概念:是指在死后不久乃至24小时以内,尸体尚未腐败时出现的尸体现象,一般指死后24 小时以内呈现的尸体现象。 现象:肌肉松弛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皮革样化自溶角膜浑浊 七、晚期尸体现象 概念:晚期尸体现象:指死后24 小时以后出现的尸体现象,包括腐败、白骨化、木乃伊、尸蜡等。 现象:尸体腐败尸体干化尸体腊化 八、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据尸体现象推断: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各种尸体现象综合推断。 根据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胃内充满食物 原始状没消化-胃内食物变软外形可辨-大部分移至十二指肠-胃空
35、虚,十二指肠含多量残渣-胃和十二指肠均空虚 根据蝇蛆生长发育情况:叮在口鼻、阴道、肛门1小时后发现蝇卵,24小时之后孵化成蛆,1周后开始生长形成蛹,再经过一周后化蛹为蝇、留下蛹壳。 根据死后化学变化:眼球玻璃体钾离子浓度;脑脊液的变化;血液的变化 利用植物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 推断死亡时间的其他方法:超生反应;能证明死前状况的时间依据;与时间有关的现场现象 九、物证:人体物证物体、物品物证痕迹物证文书物证化学物证音像物证。 十、法医物证的概念:是指与各种案件有关的生物物质,主要包括人或动物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人或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载体上的血液及各种体液斑迹;皮肤衍生物 十一、发现
36、物证的途径:现场勘查的过程中;尸体或活体检验;搜查的过程中。 物证的提取: 不同的法医物证提取的方法不尽相同。在提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物证检材受到污染。 物证的保存:法医物证不同于其他物证,由于绝大部分是生物性检材,容易腐败变质,所以对于新鲜检材,应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采取合适的办法保存。 物证的送检:物证送检时,应附函说明,内容包括:送检单位、送检物品清单、送检目的要求、复函地址等. 十二、法医学物证检验的目的与意义 确定案件性质;澄清事实,揭露犯罪;提供线索,缩小排查范围;分析发现现场、罪犯人数及犯罪过程;个人识别,证实犯罪;肯定或否定亲权关系;为查找尸源提供血型依据 十三、血痕检验内
37、容以及解决哪些问题: 肉眼检查:根据血痕的形状、附着部位、血痕的颜色和血痕量,可推断受伤或死亡情况,台端受伤者或作案者当时位置、姿势及活动过程,以判断案件的性质,揭露和证实犯罪。 预试验、确证试验:确证试验是在预试验之后为进一步确定是否为血痕的试验,确证试验特异性好而灵敏度低,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即可以肯定为血痕。 种属检查(用胶体金人血红蛋白检测试卡试条):确定是否是人血还是动物血。 血型检验:测定血的ABO型。 血痕的性别检验:检测男女性 出血部位的鉴定 十四、DNA分析技术的作用: 种属鉴定:不同种属的生物,有其特有的遗传物质.性别鉴定;个人识别亲子鉴定: 第九章 理化检验技术 一、 理
38、化检验的对象:化学物证 二、 化学物证:微量物证毒品物证毒物物证 三、 微量物证的特点:现场出现的几率高;不易被发现和采取;易受污染;易丢失; 具有形貌的不完整性;要采用微量化学分析方法和高灵敏度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四、常见毒品的种类 按来源分类 然毒品:来源于动植物体,如鸦片、大麻、 半合成毒品:由天然之无耻毒品与化学物质共同合成制得,如海洛因、可卡因、冰毒 合成毒品:人工合成的,如甲基苯丙胺、度冷丁 按药理作用分类 麻醉药品:医疗上具有麻醉、镇痛作用,连续使用后能产生身体依赖,形成瘾癖的药品。如鸦片、吗啡、大麻、可卡因 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细胞,使之兴奋或抑制的药品,分为兴奋剂、镇静剂、致幻剂。如甲基苯丙胺、巴比妥、麦角酸二乙酰胺 五、毒品的特征:滥用性毒害性成瘾性被管制性 六、毒品的危害 (一)对人:会使人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甚至会使人丧失人性。 得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感染,乙形肝炎,艾滋病。 对社会:给家人带来痛苦,危害社会安定。造成对财产极度浪费滋生犯罪使犯罪率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