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指导.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8666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指导.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指导开学第一课 七年语文学法指导 初中与小学语文学习有很大不同,刚入中学容易出现语文成绩下降的现象,所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搞好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过渡衔接,是学好初中语文的关键。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文包括“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块内容,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自己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奋斗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 具体怎么做呢? 一、学会利用语文书 不要单纯认为读书就是

2、念字,泛泛而读,作用不大,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下一番功夫,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真研读课本。 学期初,新书一到手,先要看目录看说明,甚至插图、附录。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和重点,然后逐单元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各单元的具体任务。还可以摘抄或列表格来加深印象,随时参照。在每一课的课文阅读上学会“读提示做预习提问题解疑难做练习写总结”六步读书法。做到读通、读懂、读好。 在利用课本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书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

3、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教科书,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复习,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学会利用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那么,怎样预习初中语文课呢?可分二步。 第一步:阅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难懂的句子划上一定的符号,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请教。 第二步:精读课文,

4、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及一些语法知识等。 三、学会上课听讲 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五到原则”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 1、眼看 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上课时看老师讲课,看黑板上的板书,挂图、投影等,看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学习效果好。 2、耳听 认真听当然不在话下了,不认真什么课也学不好的。关键是要会听。听老师的

5、讲析,听老师的提问,听同学的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听出重点、难点、疑点。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力。 3、笔记 记笔记,以看、听为主,笔记为辅。要记重点,老师的板书、开场白是重点。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讲的结论也是重点。 四个内容老师每节课所讲的新知识、新见解;老师介绍的语文术语及知识规律;老师所讲的而自己缺乏的知识;老师所讲的实用价值很大的方法类知识 记在哪?语文课上一般记在书上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上,整理总结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 怎样记?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

6、,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 4、积极答问 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答。这是一个模仿学习的方式,或是成功,或是失败,总有收获。积极答问能锻炼自己的反应与表达能力,当然问还包括向老师提问,请老师答疑。及时解决自己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要主动给自己找训练说话能力的机会。不要等到老师点名的时候才回答问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平时,要多和同学、老师交谈,可以就你关心的所有问题发表你的见解。要敢于和不同的意见争论。当然,争论的问题还是要有意义。 四、认真对待作业 做作业,要目的明确,

7、切忌以下几点。其一,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向老师交差;其二,做作业前不认真看书、消化课本内容,甚至连概念都没弄清;其三,不动脑筋,套书本格式做作业;其四,抄袭别人作业,互相核对答案。这样做作业尽管也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是错误多、效率低、容易遗忘。 做作业究竟应达到什么目的呢?首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它可用来检查学习效果,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第三,通过做作业,促使同学们积极思考,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做作业可以累积资料,为了全面复习做好准备。 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提高阅读的认识水平,当然要靠平时的多读和考时的读准。平时阅读量甚少,即便

8、读了,其实也不是“读书”,而是“看书”,关键之点是没有读出声音来,亦即没有朗读,正因为没有朗朗上口的朗读,缺乏出声的吟诵,所以没有语感,缺乏语感或语感不强,要进行阅读和写作是有困难的。 1、熟读、背诵的习惯。因为一方面,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实现识字悟意的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另一方面,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深刻的感受汉语所特有的审美表现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课本中的每一篇范文都要熟读成诵,特别古诗古文。常说语文学习“要死要活”,就是要“死背”。自己不读不背,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中学时代,是青少年记忆力最佳时期,错过“季节”要补救,就来不及了。 2、精思的习惯。读书

9、的同时必须学会思考。要眼到、口到、心到,不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3、博览的习惯。我们说某人学识渊博,“渊”是指高深,“博”是指广泛,语文学习最讲究“博”。所以希望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广泛的浏览各种报刊杂志,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学会粗读、通读、跳读等方法。 4、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字学科,学习中离不开工具书。工具书用好了,学习就事半功倍。常遇到学生问“老师,这个字怎么读”这样的问题,我一般不会告诉他。我请他自己去查字典,培养他的能力,自己查工具书认识的,印象也自然深刻些!也希望大家今后少问这样的简单问题。 5、有意识积累的习惯。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10、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意识的积累,可以使人博学多才,用时得心应手。 六、良好的写作习惯 1、规范书写的习惯。俗话说:“字是门面书是屋”,可见字迹的重要性。字如其人,写字体现人的风格、品质和人文素质。 2、勤于练笔的习惯。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每天坚持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并写下所见

11、所闻所感,可以叙事、状物、抒情,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随笔、命题作文等。例如写周记,一周写一则。写你想写下来的所有事情以后拿出来看看也很有意思。另外,写周记,和老师还有一种很强的沟通作用,老师经常可以通过你的周记来了解你的所思所想,这对你的成长会有好处。你不要害怕老师知道你的内心世界。老师关心你,是为了你好。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老师特别喜欢作文好的学生,记住这一点。 还有另外的一种方法,可以借鉴。巴金说:“要想写一篇好文章,肚子里得有200篇优秀的文章”。写作需要素材,只有多看书,多留心身边的事,将书中所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写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要喜欢去阅读,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语文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踏踏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巧作舟”,坚持再坚持,你一定可以学好语文的。 七年语文备课组 苗兴旺 XX年x月x日 开学第一课 初一新生语文学法指导 七年语文备课组 苗兴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