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员工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8826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企业员工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企业员工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企业员工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强企业员工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强企业员工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企业员工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企业员工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企业员工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途径塑造企业文化需加强感恩教育 托克托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副局长赵强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化升级,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员工忠诚企业、服务企业,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快乐工作、感恩企业作为学习型企业文化特征之一,越来越受到认同和倡导。企业要想成功,就需要营造一种快乐工作氛围,让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出生命的意义,把所有潜力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反之,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工作就业、提升能力和成长的机会,所有这些应值得员工去感恩企业。积极寻求和探讨感恩教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途

2、径很有必要。 一、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后天的教育来培养。在企业,感恩教育是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内容。员工感恩意识缺乏的根本原因就是感恩教育的缺失,它没有落到实处。基于此,企业必须以“培养员工感恩意识、激发主人翁意识”为出发点,塑造企业文化,让员工对企业要学会感恩,知晓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回报自己的道理,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这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1、感恩教育是培养员工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在企业,一个具有感恩意识的员工容易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也能为承担责任和完成义务而努力工作。加强员工的感恩教育,

3、并不是简单地培养其回报企业的感恩意识,而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2、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竞争力是我们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指标。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是产品质量,第三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感恩教育下,员工如果对企业心存感恩,那么他对企业就会有很高的忠诚度,在工作中也能自觉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创新上也能释放自我潜能、大胆工作,积极创新。企业的领导则通过员工的感恩点燃他们的工作热情,不断对员工进行激励,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功,而企业的成功就是员工的成功,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双丰收。作为企业,感恩教育一定要纠正过去那种重视生产经营、轻人文精神培养的弊端,应把员工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热爱企业、热爱生活的人。 3、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就是和谐发展的社会,包含民主法泊、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具有和谐思想的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意识的人一定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而一个能够图报的人也容易养成和谐的思想原则。企业的员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感恩教育,可以使他们关心社会、热爱企业、关爱他人,养成知恩必报的

5、观念,形成和谐健康的人格。 4、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员工团队精神。 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的产品和财富是全体员工共同协作、共同创造的成果。所以,员工之间应该彼此心存感恩之情。感恩基础上的劳动协作才是最深层次的团队精神。感恩教育是团队合作的“润滑剂”,员工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更容易达成共识。往往一些注重企业文化感恩教育的企业,竞争力就会很强。拥有强势竞争力的企业,通常也具备感恩教育的人文氛围。因此,知道感恩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肯定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因而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增强忠诚自己企业、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的意识,就会扎根心里、表现在行动上。 二、企业员工感恩意识缺

6、乏的表现 1、员工对企业缺乏感恩之心。 在一些国有企业,包括电业部门,员工的“铁饭碗”思想仍旧存在。员工普遍认为企业给自己工作是理所应当的,企业出现困难与自己关联不大;有些员工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额外加班,抱怨的多;还有部分企业员工认为自己能力不错,做得也不比别人少,但职位始终得不到晋升,薪水也一直在原地徘徊,造成工作中常常心绪飘摇,没有快乐可言,常常责备企业没有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这些反映出来感恩与敬业精神的缺失。 2、企业员工对管理者缺乏感恩之情。 企业的管理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理应受到尊重。然而,在一些企业,能少干一点就少干一点,缺乏细致入微已不是个别现象,像执行力不强、工

7、作拖延、服务细节差等在要作中也屡见不鲜。有些员工对待管理者有时也缺乏起码的尊重,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批评或教育,则和上级起对立情绪。 3、企业员工对客户缺乏感恩之意。 作为服务行业的,经常会提到这么一句,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同样,客户也是员工的衣食父母。员工只有把工作过程视为对客户的高效优质回报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优化工作质量。然而,有些员工在工作中无法发自内心的热情去为客户服务,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为客户服务变成了口号。有时他们也简单的认为,只要客户不投诉,那么我们的服务就差不多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差不多”,往往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隐患,久而久之,失去的是客户和企业的信誉。

8、 三、感恩教育的途径 感恩教育是一个正面教育、事迹感染、环境影响的结合体,教育方式只有和环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在企业我们可以从环境影响、情感引导和工作实践三个层面来实施感恩教育。 1、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优化感恩环境。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面貌和经营风格的集中反映,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在日常工作中,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感恩教育的素材。为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人际氛围,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建立领导接待日、领导联系点、职工思想动态报告制度等,形成员工与企业有效沟通的交流机制,对困难员工家庭进行补助救济、为过生日的员工送上一份精美的礼物、为考取大学的子女送上一份奖励等等。切实解决

9、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企业小报、宣传园地等把感恩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员工置身于一种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2、管理者要率先垂范,加强情感引导和交流。 感恩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开展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加强和巩固员工的职业情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是全局性的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在企业实施感恩教育,首先是企业必经将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使感恩教育成为员工“必修课”,教育员工感恩企业、回报社会和关爱亲人。其次,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要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最后,企业的

10、职能部门及管理者要经常性,有目的与员工情感沟通,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交流,渗透感恩教育。开展感恩教育,就要求管理者做员工的沟通者和知心人,在日常工作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 3、带领员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感恩。 社会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炼人格最有效地手段和方法,是员工感恩品质形成的基础,是员工热爱企业、奉献社会、关爱同事的有效途径。企业要经常组织员工开展积极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感恩思进”主题活动、专题读书活动、各种座谈会、观看感恩电教片及各类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演讲、书画活动等,来引导员工学会感恩,学会做事。同时要使社会教育和企业

11、教育结合起来,让员工从中体验到工作和生活的来之不易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的艰辛,还有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给予的鼓励和帮助,因此,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社 会、为企业、为他人服务的实际行为。 4、重视亲情教育熏陶,发挥家庭支撑作用。 家庭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积极开展有关感恩意识的亲情教育。我们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好亲情教育宣传。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开展“亲情演讲”、“亲情活动日”、“亲情座谈会等富有号召力、亲和力的亲情教育活动,积极营造亲情氛围,发挥家庭支撑作用,让家人理解和支持员工的工作。二是开展亲情联谊会。要定期组织亲情联谊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互动

12、将父母心、夫妻情、儿 女愿与生产经营密切联系起来,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确保完成各项任务。三是开展好“心连心”活动。要建立起党员责任区制度、管理人员谈话制度,加强领导与员工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帮助员工排除困难、化解矛盾,不让员工带情绪上岗,不让员工带包袱上岗,排除一切心理隐患,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让员工把精力放在生产一线上。 感恩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教育虽然是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但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也是不够的,只有实现家庭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企业还应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只有在企业内掀起感恩教育的热潮,人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处处心存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接近,社会才会变得和谐,企业才会长足发展,社会也才会变得和谐,这些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也才会更加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