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问题小学生厌学怎么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厌学问题小学生厌学怎么办.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厌学问题小学生厌学怎么办 李锋教育厌学专题 厌学问题:小学生厌学怎么办? 小学生厌学是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难题,其厌学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拟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进而克服厌学现象。 第一、关于作业量与业余兴趣问题。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己久。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受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课堂上拼命灌输,课外题海战术使学生掌握知识,应付考试。其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大,教育不得法。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水平,给孩子许多额外作业,更有甚者硬性规定作业时限。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坚持性还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大人短
2、。大量的、长时间的作业必然给他们心理上带来负面作用。首先,小学生长时间从事作业,往往导致注意力转移,囫囵吞枣。这对小学生的作业行为是一种负面强化,使学生越来越怕做作业,厌烦作业,这就是所谓“物极必反”的心理效应。其次,小学生学习行为需要一种“报酬”,报酬可以是内在的(如大人在获取知识后的心理上得到的满足感),也可是外在的。儿童更需要的是外在报酬。为了训练小学生的坚持性,可以逐渐延时出现报酬,但不能没有报酬物。许多学生做作业前,有自己的活动计划。比如,做完作业和伙伴玩游戏,看电影、电视或其他书籍等。实际上,这些他们所喜欢的活动乃其作业“报酬”。从理论上讲,作为调剂,防止疲劳,这也是应该的。为了这
3、个“报酬”,儿童可以高效率地完成适量的作业。但许多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而盲目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课外包袱。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苦海无边”的感觉,造成心理上各种矛盾的激化和混乱。实际上,广泛的兴趣所产生的是一种对事物、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探究的,感兴趣之所在,往往也是潜在的天赋之所在,如果大人引导得法,很容易让儿童初尝成功的滋味。伴随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心,对儿童的学习助益不可估量。从另一方面来说,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兴趣产生的条件,儿童在其他方面的兴趣与课业学习存在许多内部联系,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相迁移、相辅相成。因此,抑制儿童的兴趣,实际上抑制了儿童对事物的积极态度,自然也包括对学
4、习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认为,练习的数量即频因,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足条件。这里就存在着一个作业适量的问题。 第二、关于学习准备的问题。 所谓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在从事新学习时,原有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成功的学习有赖于充分的学习准备。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学习准备不够而导致厌学的,主要发生在三年级,但根源可溯至一年级。在儿童刚入学时,大人们告诉他们:“你已经长大了,上小学了,以后要努力学习,考试争取100 分。”应该说,儿童在心理上是有所准备的。可是由于幼儿园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儿童在入学前基本已接触到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孩子刚上小学,作父母的也有一种兴奋感,于是
5、抓紧培养,每天与孩子共同作业,尽其所能给予辅导。这样,凭着幼儿园时打下的“基础”,教师的辛勤劳动,家长的辅导,小学一、二年级时的成绩基本上都能保持较高水准,这就给儿童一种错觉,原来学习并不难,有些内容学了再学有点枯燥罢了。到三年级教材开始生疏,很多家长辅导不了,新鲜劲也过去了。可是,学生已经养成了依赖家长的习惯,也没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逐渐地学习跟不上,成绩下降。有鉴于此,教师自然要求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家长自然要加强督促。于是加大作业量,不让孩子玩,愈发形成恶性循环。这表明,学生在情感、意志上的准备是不够的,他们缺乏学习热情,没有与困难做斗争的准备。 李锋教育厌学专题 第三、关于作业的难度
6、问题。 在学习中,如果让学生去重复己学过的东西,或者过分困难而力不能及的东西,学生都是不感兴趣的。只有在学习那些“似懂非懂”的东西,学生最感兴趣。作业太容易,学生就无需动脑筋,对学生来说就无法构成一种“问题情境”,不能激发学生去尝试、去探索,更无所谓解决问题后的快乐了。作业难度大,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无法解决时,一般会产生以下几种反应:1产生焦虑。因为做不出题目,担心老师批评,家长责骂,以后无法应付考试。2依赖别人或抄袭作业等。3放弃不管。因此,作业难度太大,只会对能力高的学生有积极影响,这一部分人通过请教或艰苦尝试而得到新的思维方法,开阔思路;对于大多数学生,由于智能所限,焦虑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
7、不做作业或被动完成作业。所以,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要以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解决为原则。 第四、关于学生意志品质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学习有关的意志品质主要是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坚持性是指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自制力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从前几个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意志品质差是导致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自觉性来看,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小学生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自己学习行为的社会意义,因为认识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但是,如果对学习
8、的认识只停留在为了父母、老师,为了奖品等,显然是不够的。事实上外在的诱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失去作用,一旦他们对父母的责骂和教师的批评习以为常,而父母在物质上也不可能无限制满足,那么,他们在学习上便连这些外在的动机也不存在了,哪谈得上什么学习自觉性。当今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凡事都由父母为他们想得周全细致。因此,学生很少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体验。一旦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困难,便打退堂鼓,畏缩不前而放弃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此外,这一代小学生不仅有传统的玩具及游戏活动方式,还有电视频道、节目也日益丰富。这些多彩娱乐活动当然远比学习活动更为吸引人。这意味着,现代学生会受到
9、“诱惑”,使之分心的事物越来越多了。许多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沉溺于玩耍之中,而有意无意便“忘”了作业。现在,有些人对愉快学习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愉快学习就是“学习娱乐化”。实际上学习毕竟是一项艰苦活动,需要付出脑力、消耗体力,需要克服人本身的惰性。因而承认学习的艰苦性,让学生充分了解这种艰苦性,然后指导学生学会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体验战胜困难后的愉悦,从而激励学生进行新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愉快学习所追求的。 第五、关于行为归因的问题。 部分学生的厌学,与大人对他们的归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做父母的对自己孩子的抱怨:我的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不用功、贪玩。教师评价成绩差一些的学生时,也常说这个学生又笨又懒,不喜欢学习,常不做作业。正是因为这样的评价,而越发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心理学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对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大多是重复父母、教师或其他有威信者的评价。当大人把学习成绩的不理想简单归究儿童懒惰、厌学时,儿童大多数会接受这种归因,觉得自己真的又笨又懒。这就要求大人,特别是教师,在对儿童的学习结果进行归因时,一定要慎重,避免作简单归因。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之所以厌学,往往不是哪一个因素在单一地起作用,而这些因素互为变量、互为因果、交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厌学,我们应全面考虑、分析诸多因素而加以输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