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人生哲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9114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叔本华的人生哲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叔本华的人生哲学语录 1、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感受性的强度如何。 人是什么 2、能够促进心情愉快的是健康,而非财富。因此,我们应当尽力维护健康,因为惟有健康方能绽放出愉悦的花朵。至于如何维护健康实在也无需我来指明避免任何种类的过度放纵自己和激烈不愉快的情绪,也不要太抑制自己,经常做户外运动,冷水浴以及遵守卫生原则。没有适度的日常运动,便不可能永远健康,生命过程便是依赖体内各种器官的不停操作,操作的结果不仅影响到有关身体各部门也影响了全身

2、。亚里士多德说:“生命便是运动。”运动也的确是生命的本质。 人是什么 3、聪明的人首要努力争取的是无过于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以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智者在他和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退隐;若他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择独居。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愈多,求之于他人的愈少他人能给自己的也愈少。所以,人智慧益高,益不合群。 人是什么 4、那些经常受苦的人,有朝一日一旦脱离了困乏的痛苦,便立即不顾一切地求得娱乐消遣和社交,惟恐独守孤寂,与任何人都一拍即合。何以如此,只因孤独时,人须委身于自己,他内在财富的多寡便一览无遗;愚笨的人,在此虽衣着华丽,也会为了他卑下的性

3、格呻吟,他永远无法摆脱这种包袱。然而,资质聪慧,才华横溢之士则会以其富有生气的思想摆脱单调乏味的处境。即使身在荒野,亦不会感到寂寞。色勒卡宣称,愚蠢是生命的包袱,这话实在是至理名言。 人是什么 5、闲暇是存在必然的果实和花朵,它使人面对自己,所以内心拥有真实财富的人,才真正知道欢度闲暇。然而,大多数人的闲暇又是什么呢?一般人把闲暇总当作一无是处似的,他们对闲暇显得非常厌倦,当成沉重的负担一样。这时他的个性,成为自己最大负担。 人是什么 6、事实上,最幸福的人乃是自身拥有足够内在财富的人,因为他向外界需求极少或者根本无所需求。需求的代价是昂贵的,它可能会引起危险,肇生麻烦。因此,人们不应当从别人

4、那里期待过多。我们要知道每人能为他人所做的事情并不多,到头来,任何人都各自为政,重要的是,知道那各自为政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这道理在歌德诗与真理一书中有所表明:人们在所有事情上最终只能求助于自己。 人是什么 7、人要获得独立自主和闲暇,必须自愿节制欲望,随时养神养性,更须不受世俗喜好和外在世界的束缚,这样人就不致为了功名利禄,或为了博取同胞的喜爱和欢呼,而牺牲自己来屈就世俗低下的欲望和趣味。有智慧的人是决不会如此做的,而必然会听众荷瑞思的训示。荷瑞思说:“世上最大的傻子是为了外在而牺牲内在,以及为了光彩、地位、壮观、头衔和荣誉而付出全部或大部分闲暇和自己的独立。” 人是什么 1、当你与人接触

5、时,不论这个人是谁,都不要根据他的价值和尊严对他做客观的评价。不要考虑他邪恶的意志,也不要考虑他偏狭的理智和荒谬的观念;因为前者容易使你对他产生憎恨,后者则容易使你轻视他。因此,你应当去关注他的遭遇、他的需要、他的焦虑和他的苦痛。如此,你就能常常感到和他息息相关,你的恻隐之心也会油然而生。惟有这种同情怜悯,才是福音所要求于我们的安宁。抵制憎恨和蔑视的方式,当然不是寻求人的尊严,相反的,而是把他当作怜悯的对象。 人的本性 2、贪欲是一切恶德的根源。当肉体的欢乐引诱一个人偏离正道时,他的肉欲性他身上所包含的动物性部分该负责任。它的吸引力深深地影 响着,使他屈服于当下的印象,他的行为根本不考虑后果。

6、可是,相反的,当他因年老或体弱而达到一种境况,这里,他过去戒绝不了的恶德,现在自动离他而去, 追求肉体快乐的能力也没有了如果他这里转向贪欲,则心智上的欲望比感官上的欲望,保留的时间久。金钱,代表着这个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它是这些美好 事物的化身,现在却化成一具干尸,随着肉欲之火的灰飞烟灭,而在不断生长、膨胀,并成为利己主义的象征。现在,在对金钱的热爱中,他们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精神焕发。感官上短暂的快乐,已变成对金钱的深思熟虑的贪求,这种对金钱的贪求,像贪求金钱所表示的目的物一样,在性质上是象征性的,也是无法消灭的。 人的本性 1、性格上善与恶的根源所在,从我们所掌握的真实知识而言,恶的性格

7、在思考外部世界,尤其是外部世界中的生物时,它总是伴随着一种固执的情感:不是 我,那不是我,不是我。在这一点,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极为相似。 善的性格也伴随着一种思想,与恶的性格相反,它不断充斥一种固执的情感:那是我,是我,就是我。由此会产生一种拯救天下苍生的激情,一种仁 爱之心:与此同时,欢乐、自信、宁静的感觉也会溢满心田。与此相反的心情,则是与恶的性格联系在一起。 人的性格 2、倘若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私欲和情欲被唤醒,那么,我们就和低等动物一般无二,在瞬间,我们就会勃然大怒、欲壑难填。此时此刻,良知和 知性也沉默不语,置后果于不顾了。但是,就我们而言,即使在情欲侵占我们全部意识的那一刻,

8、理性也迫使我们自省。它使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得以清晰显现,因 此,我们有能力依准则行事。低等动物则刚好缺乏这种能力,它完全被体内居支配地位的欲望所左右,并且,其行为只有借其他欲望才能停止。人,倘若像低等动物 那样任由自己被瞬间的情欲所左右,那他也就是一个无理性的人。 道德本能 3、有人说:财富好比海水,喝得愈多,愈是口渴,声名亦复如此。 人有什么 4、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焦虑、苦恼、困扰、麻烦,大部分都因担心别人怎么说而引起,在这方面我们的愚蠢和那些可怜的犯人没什么两样。要知道 幸福是孕育于心灵的平和及满足中的。因此,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合理的限制这种担心别人会怎么说的本能冲动,当然要做到这点还是很困

9、难的。因此冲动是人性内 自然的执拗。泰斯特说:“对名声的欲望是智者最难以摆脱的。”结束这一愚蠢行为的惟一方法,那就是清醒地意识到,它是愚蠢的。倘若人们能够摆脱这种愚蠢的 行径,便会促进我们心灵的平静与欢乐,反璞归真,回到自我。同时,我们可以避免许多厄运,由于我们的愚昧造成的厄运只有我们不再在意这些不可捉摸的阴影, 并注意坚实的真实时才能避免,这样,我们方能没有阻碍的享受美好的真实。但是,要记住,好事多磨。 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名誉 5、通常“骄傲”总是受到指责,事实上,只有自己没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骄傲”这种品德。鉴于多数人的厚颜无耻、蛮横,任何具有优秀品格的人,如果不愿他的品德永久

10、被忽略,就该时刻注意这一点,因为假如一个品德优良的人,好心的无视自己的优越性,依然与一般人和睦相处,就仿佛他与他 们完全平等,那么他们就会肆无忌惮的把你看成他们的同类。在此,特别奉劝那些最为卓越的人个人本性上真正名符其实的卓越卓越就像勋章和头衔一样, 不能每时每刻都要引起人们的注目;另外,他们会看到,亲昵生狎侮,或如罗马人曾经说的那样:愚人教智者。阿拉伯古谚说:“和奴隶开玩笑,他不久便会狼狈不堪。” 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骄傲 6、骄傲中最廉价的是民族的骄傲,因为如果一个人为他的民族骄傲,那刚好说明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不然,他也不会把骄傲放到他和他的千百万同胞共同分享的东西上。天赋

11、资质的人可以一眼看出自己国家的短处,只有本身一无是处的笨人才不得不依赖他祖国的骄傲。 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骄傲 7、官位纯粹是一种世俗的价值。严格地说,它只是一件虚伪的外套,为的是获取人的敬意,所以事实上,它仅仅是个假冒的东西而已。 勋章,可说是诱导民意的汇票,其价值的高低在于持票人的声望爵位而定。当然,将授予爵位等级来代替颁发年金可以替*省下一大笔钱,而且, 若颁发勋章严格慎重,人人各得其位,各尽其职,未尝不是国家之富。一般而言,人们通常只用眼睛和耳朵去看待事物,而少于判断,少于记忆。国家有多种服务超 过了常人们的理解范围,有一些措施虽然使他们获益匪浅,也在一段时间里博得了他们的赞扬,但他

12、们很快就遗忘了。 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官位 8、荣誉不是人们对某人独具品格的赞扬,而是对某人应该表现且不应错的一些品格之欺许。是强调一个人都不该例外。荣誉的性质是否定的,荣誉的此种否定性质是不同于任何“被动”性质的,因为荣誉一旦发动,将比任何东西更具主动的性质。所以,荣誉完全是我们能力以内的事。 至于官方的荣誉,一些人的普遍看法是,一人个担任某种官职,在实际上就必须具有执行其任务的必要条件。人们在国家中所必须履行的责任愈重大 紧要,他所担任的职位就会愈高愈有权势,人们对适合于他职位的道德、理智的品行所持有的看法就愈益强烈。因此,官位愈大,他享有的荣誉就愈高。事实上,具 有特别任务的人比起一般

13、人是更具有大的荣誉的,一般人的荣誉主要是使自己免于羞辱。 性爱的荣誉都是立在功利的基础上的。关于这一题旨有两种自然的划分:女人性爱的荣誉,男人性爱的荣誉。因为女人一生的主要内容大部分是她和 男人的关系,因此性爱对女人的重要性就比男人的重要了。 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荣誉 9、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两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在立功的道路中,具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是他的主要的条件;而立言则需要一个伟大的头脑。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云烟,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短暂的时间;然而一部才华四溢的名 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泉源,可历千秋万世而长新。功业留给

14、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逐渐消失和变形,人们逐渐不再关心,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 成石,传留后世。名声躲避追求的人,却追求躲避的人。名声不易获得,却极易保存。无论是立德还是立言,只要有所立便不会失去。 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名声 1、当我们被极大的苦痛摧残、折磨的时候,外界的反应会让我们痛心地发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冷漠的,是自行其道,与我们毫不相干的。正如歌德所 说:“这个世界是多么轻易地抛弃我们,使我们变得无助、孤独,它总像太阳和月亮那样继续走它自己的路。”纵使如此,我们还得而且必须是若无其事地进行成千 上万的活动。所以,为了恢复我们外部的所作所为与我们内在的感情之间的协调,我们怒

15、吼、狂叫,痛苦得或气得直跺脚。 我们的性形是如此暴虐,以至除非把一切所引入我们自己的生活,并且强使人人都同情我们。否则,我们是不会感到满足的。获得这个结果的惟一办 法便是赢得别人的爱。然而这有些困难,于是我们时常选择捷径,把我们的苦恼负担泄漏给那些并不相干的人们,他们往往带着无限的好奇心,他们愿意倾听你的诉 说,但是他们并不会去同情你。 心理观察 2、当我们全力以赴取得了希望获得的东西时,忽然间你会发现已经不适合我们了。 为某事业做准备所浪费的时间,不经意间剥夺了我们去贯彻它的力量。一个人耗尽毕生精力,不畏艰难和险阻,呕心沥血所累积起来的财富,自己却 常常无法享用,一辈子辛苦所得只能留给他人;

16、又或者是,多年努力拼搏所获得的职位,却没有能力担任,对他来说,幸福来得太晚,从另一方面说,他自己抵达得 太晚,无缘享受幸福。 周详的准备 3、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有人认为它荒芜、枯燥、肤浅、冷漠或乏味;有人认为它丰富、有趣、有活力而充满意义。因此,我们所处的世界是 怎样的,主要在于我们以何种方式来看待它。 我们竭尽全力惟一能做的事,就是尽可能发挥自我的品质,把我们自身具有的才智全部用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上,在能力范围之内,不被其他麻烦事 侵扰。因此,我们得选择最适合我们发展的职位、行业及生活方式。 人生的选择 4、人生好比一次旅行,沿途定会看见许多美景,只是其景色跟刚开始之时有所不同,当我们

17、靠近它时,它又有变化,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就是 真实的人生,今天将成为昨日,昨日已成为历史,每一刻都在变化,对我们的愿望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时常能意外地找到那些别的比我们所要寻求的更好的东西; 我们所要寻找的东西,往往不在我们着手寻找的那条途径上,因此,我们找不到期望欢乐和喜悦,惟一给予我们的,只能经验、世故、知识而这是一种真正的、 永恒的幸福,不是短暂的,只在幻想之中才有的。 人生之旅 5、古人用诗歌和散文永不知疲倦地强调命运的无所不能和以此衬托出人的无能为力。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里说道:“命运,显示您的力量吧, 我们身不由己,命定如何,就该如何。”歌德也在柏列行根的神祇第一剧的第五章写道:

18、 “我们人类无法驾驭自己,控制我们的力量由那些邪恶精灵所一手掌握;他们恶意戏弄我们,使我们沉沦、毁灭。”另外,在艾格蒙特里记录着这样一段文字: “人们以为指挥着自己的生活,但内在深处却不由自主地受到自己命运的牵引。”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我们的行事是两种因素作用后的必然结果:其一是我们的性格 它固定不变,并且只能自验地,因此是逐渐地为我们所了解;其二是动因它存在于外在,随着世事的发展而必然出现。 人的命运 1、生存的全部痛苦就在于:时间不停地在压迫着我们,使我们喘气急促,并且紧逼在我们身后,犹如持鞭的人头。但是,一定的焦虑、痛苦、烦恼对于 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一条航船如果没有压舱物,

19、它就不能保持平稳,也就无法正常行驶,人生同样如此。 一点没错,正是工作、忧虑、劳动和烦恼这些让人痛恨的家伙,几乎构成了所有人漫长的整个生涯。但是,如果人的全部愿望刚出现就得到了满足, 那人又将如何填补他们的生活呢?他们又有何所为呢?倘使整个世界是一个豪奢而安逸的伊甸园,是一块流溢乳蜜的田野,在那里,每个人能毫不费力的得到自己的 心上人,那么人们或者会厌倦而死,或自缢而亡。要么世界上将充满战争、残杀和谋杀,以致人类最终不得不遭受比大自然之手现在所给予的更为沉重的苦难。 人世的痛苦 2、生存意志最完善的显现,便是人的生命及其精巧而复杂的机器的运转,必然会化为灰烬,并使它自身及其全部追寻归于消亡这是

20、自然女神指 明的途径,她宣称这种意志的全部斗争就其本质而言是无益的。假使生命本身隐含了某种价值,或者某种无条件的绝对的东西,那么,它不可能在纯粹虚无中如此终 结。 生存的虚无 3、倘使你用心观察、思考你的一生,便会发现,人生所呈现的实际上是或大或小从无间断的欺骗,一个愿望遥遥向我们招手,我们便锲而不舍地追 求或等待,但在获取之后,立刻又被夺去。“距离”实是一种错觉,我们被它欺骗后便告消失。因此,所谓幸福,通常不是在外来,便是业已过去,而“现在”,就 像是和风吹拂阳光普照的平原上的一片小黑云,它的前后左右都是光辉灿烂,惟独这片云中是一团阴影。所以,“现在”通常是不满,“未来”是未可预卜,“过 去

21、”则已无可挽回,人生中的每年、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是或大或小形形色色的灾难,他的希望常遭悖逆,他的计划时遇顿挫,这样的人生,分明已树起使人 憎厌的标记,何以大家竟会把这些事情看错,而认定人生是值得感谢和快乐,人类是幸福的存在呢?实在令人莫名其妙,我们应从人生的普通状态连续的迷妄和 觉醒的交迭,而产生一种信念:一切的努力和争取,一切的财宝都是空无,这个世界终必归于破灭,而人生实是一宗得不偿失的交易。 一切的努力和欲望皆为迷误 1、总之,所有人都是在不幸的日子降临;取代往日的生活后,才体会到过去的幸福。享乐愈增,相对的对它的感觉性愈减低,天长地久后,便不 觉自己身在福中。反之,对痛苦的感受性却

22、愈为增加。因为原有的习惯一消失,便特易感觉痛苦。如此,所拥有的愈多,愈增加对痛苦的感受力。当我们身处快 乐中,便觉时间过得飞快,当你置身痛苦中时,则觉得度日如年,这也正可证明能使我们感觉它存在的积极性东西,是痛苦而非享乐。同样的道理,只有在我们百无 聊赖时,才会意识到时间,在趣味盎然时则能视若无睹。由此可见,我们生存的所谓幸福,是指一般我们所未感觉到的事情,最不能感觉到的事情,也就是最幸福的 事情。最令人兴奋的大喜悦,常持续在饱尝最大的痛苦之后。相反,倘若满足的时间持续太长,所带来的却是如何排遣或如何满足其他虚荣心等类的问题。所以,诗 人不得不将他们笔下的主角先安排个痛苦不安的境遇,然后再使他

23、们从困境摆脱出来。因之,通常的戏剧或叙事诗,大都是描写人类的战争、烦恼和痛苦;至于小 说,则是透视不安的人类心灵的痉挛或动摇的镜子。司各特在他小说老人一书的结尾中,曾坦率地指出这种美学上的必然性。得天独厚的伏尔泰亦云:“幸福不 过如同梦幻,痛苦才是现实的。” 幸福如同梦幻,痛苦才是现实 2、理智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现实与将来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免由于过多的关注其中之一而损害另一个。有一些人仅仅生活于现在,也有一 些人总沉湎于未来,总是愁思满腹,忧心忡忡。很少有人能在这两点之间保持平衡,那些寄希望于未来,为之奋斗并仅仅生活于未来的人,他们始终急急忙忙,紧追 不舍。那事物总是恰好在他们的前面,

24、而他们则一直试图得到它。此种人就其整体存在而言,他们置身于一种恒久虚幻的情景之中,始终不断地生活于一种短暂的临 时状态,直到最终走完其人生的旅途。 所以,我们既不该让未来牵挂而焦虑企盼,也不该在对往事的反悔惋惜中不能自拔,而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惟有现在才是实在的确定的,外来总是无 一例外地使我们的希望落空,过去也常和我们曾预料的相去甚远。总之,无论是未来还是过去都和我们想像的不同,且不及我们所想像的。 假如我们对过去希望的落实愁眉不展,对未来的前景又焦躁不安,我们将无法达到真正的快乐。为陈年往事懊恼,为未来忧心忡忡,而妨碍了眼前的 幸福,那是最愚蠢的。当然,人一生中总有深谋远虑和抱憾终生的时候。

25、但是,往事一旦成为历史,我们就应该跟它道别。至于未来,我们只能认为它超乎人为,惟 有神知之,至于现在,则让我们记住,愉快地度过每一天,我们的全部生命仿佛就在这每一天中:“让我们尽可能愉快地迎接它,这是我们惟一真实的时刻。” 现在才是实在的 3、一个人惟有当他抛弃了一切虚伪自负,并且求之于非矫饰的赤裸裸的存在时,方可达到心灵的字根表,而这种心灵的宁静正是人类幸福的根基。 心灵的宁静!那是任何片刻享乐的本质;并且,人生之乐稍纵即逝,须抓当下的分秒片刻。我们应当不停地提醒自己:今日仅有一次,且一去不返。我们总认为它明 日还会再来,然而,接踵而至的明日已是新的一天,并且,它也是一去不复返。因此也是生命

26、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而是习惯于将生命看作恰似一束观念或名称 这些都是无法体验的假若如此,包容个体于自身之中的生命便会遭到破坏。 现在才是实在的 4、在那些幸福而充满生机的美好日子里,我们当尽情地欣赏和享受,即使在悲苦忧愁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尽情地欣赏和享受;我们也应当回想那过 去的寸寸光阴在我们的记忆中,它们似乎远离痛苦和哀伤是那样地令人妒羡。往昔犹如失却的伊甸园,只有在此时,我们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它们是我们的朋 友。然而,我们欢度幸福的时刻并不珍惜它,只是当灾难逼迫我们时才希望它们归来。无数欢快和愉悦的时光都消磨在无聊事务之中。我们常因种种不愉快的琐事而 错过这些愉快的时刻,一旦不幸降临,却又为

27、之徒然空叹。那些当下时刻即使它们绝非平凡普通往往被漫不经心地打发过去,甚至急不可耐地置之一旁,而 它们正是我们应当引以为自豪的时刻;人们从未想到流逝的时光不断使当下变为过去在那里,记忆使之理想化,并闪烁着永恒的光芒。后来,当我们处于窘境之 时,面纱才被揭去,而我们则为之抱憾终生。 现在才是实在的 1、那种对外部活动范围的限制有助于幸福的获得,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幸福的必然条件。人们或许留意到一个事实:描写人们的生活幸福,心境安宁的诗 那种淳朴宜人的田园诗所表达的深深是在狭小的生活环境中的人,而这一点恰是田园诗意境中的本质核心。同时,它也是一种情感,即我们在欣赏所谓风俗 画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愉悦的本质

28、。 幸福有限 2、灾难已经发生,因而无法改变,因此你不应再悔不当初,更不应该想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或许就能避免它;因为这样反省只能徒增自己的痛苦而 使之无法忍受,这样,你将成为一个自我折磨者。 如果灾难降临时我们无法保持无忧无虑,那么,就只能安慰于宿命论了。我们将清楚地明白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性的结果,因而是不可避免的。 勇于面对过错 3、社会恰如一团熊熊烈火聪明人因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而得以取暖,傻瓜则不是因为靠得太近而被灼伤,而是抱怨火的灼烫而逃逸,以至于孤 零零地忍受严寒的煎熬。 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 4、倘使你把一个小物体放在眼前,这样便会挡住你的视线,使你无法看见这个世界。同样的道理,离我

29、们最近的人或事尽管他们微不足道 但通常具有一种虚假的吸引力,可恶地占据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无暇顾及那些严肃的问题和重要的事情。我们当抵制这种倾向。 抑制想象 5、当我们开始着手某一事物时,第一步就是要将我们的视线从别的事物那里收回来。这将使我们在第一时间内处理每一件事情。不管我们对这件事 是喜欢还是讨厌,都不能让其他杂念对他有所影响。这样一来,我们的思想就像被分别置于许多抽屉中,我们既可经常打开其中的任何一个,同时又不侵扰其它。 自制的重要性 6、对于每一个思想高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被个人事务和世俗烦恼年纠缠而不能自拔,从而排斥更有价值的事物。因为,那才真正失去了生 活的目的。 自制的重

30、要性 1、亚里士多德说:生命在于运动。显然,他是正确的,从肉体方面看,我们存在是因为我们的机体是不断运动的;从理智方面看,我们借以存在的是连 续的占有无论其形式是实际的活动还是精神的活动。我们常能见到这样的情形,当人们无所事事或焦虑不安时喜欢用手指、小棍或其他任何伸手可得的东西敲桌 子。这正表明人性的特征从本质上来说是好动的。我们很快对无所事事感到厌倦。这是令人无法忍受的烦躁,它使我们去调整自己的活动,引入某种方法,从而使自 己获得更大的满足。活动!想要有所成就,就得学习,就得工作没有活动,我们便无法生存! 生命在于运动 2、大量运动可以强化体力,但神经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衰竭。因此,一方面,我们

31、可以借一切适合的方法训练体力;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切勿使神经 过于疲惫。如不要让眼睛受强光的刺激,尤其是不要受强烈反光的刺激,不要在黑暗中看东西或者长时间观察细微精密的物体,不要让耳朵受巨大声响的震动。最重 要的是不要对大脑施加压力,或使用过度,或在不适当的时间里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休息片刻。类似的道理,绝不能在进行剧烈的体力锻炼时使用大脑,或者在 进行剧烈的体力锻炼之后立即使用大脑。因为,在这方面,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是一样的。当肢体受伤时,大脑相对部位的神经便会产生痛感,这是因为肢体的活动 依赖大脑的缘故。当然,那些处于无意识工作状态的肌肉或心脏则非如此。因此,如果在同一时间迫使大脑既进行剧

32、烈的体力训练,又进行理智思索,或者两种活动 间隔时间太短,那么,大脑肯定会受到损害。 维护大脑健康 1、我们应该谨慎地劝人,而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想法。所有的经验显示,人们不断地犯这一错误。大部分人所关注的是别人的想法,而对于自己意 识中最直接的认识反而不那么关心。他们把自然秩序倒过来把他人的意见看成是真实的存在,反把自己的意识看成可疑之物,把衍生的次要东西当成主体,把外 景所看到的自身形象,看得比自身更重要。他们这样从并非直接的存在得出直接的结果,便陷入了称为“虚荣”的荒谬“虚荣”这一用语之所以妥帖,就在它无 实质、无内在价值。像守财奴一般,这些人一心一意想取得手段,却忘了目的。 相信自我

33、 2、伏尔泰说:“没有真正的需要,就没有真正的乐趣。”自然、艺术和文学具有不同的美,这些趣味之所以为那些人欣赏,而与另一些人无缘的原 因在于前者有这些需要而后者没有。把这些乐趣奉送给无此需要,也不会欣赏的人,将好比你将梳子送给了和尚一般。 具有这些天赋的人生活于两个生命之中,一个是自身的生命,一个是睿智的生命。后一生命而且会逐渐看作真实的生命,前一生命只是当作导致睿智 生命的手段而已。其他人则把这类肤浅、空虚而充满困难的自下而上的自身的生命当作生命的目的。智者会让睿智的生命获得优待:由于洞察力的不断增长,睿智生 命就像缓慢形成的艺术品一样,需要持之以恒、长久的强烈感情,一种越来越完整的同一性。

34、与这一生命相比,专注于达成自身安乐的生命,纵然范围可以加宽,便 绝对无法深刻化,它毕竟只是拙劣的表演。然而,通常人把这类卑下的自下而上的、自身的生命当作了生命的目的。 两个生命 3、人与人之间,在品行和才智上,上天所设定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但人类社会总是忽视这些差别,甚至要将这些差别消灭,或者说,社会建立了人 为的差别阶级和地位的分等来代替它。后者与上天建立的高下次序,往往完全颠倒。这样安排的结果就是将一些才智低劣的人往上提升,把少数天赋卓越的 人压下去。遇到这样的情形,智者通常都会遁入荒野,这类人一旦增多,平庸之人更加不可一世。 在一个社会中,令智者恼怒的是“权利平等”,因为这些权利直接导致人

35、人都可以自命不凡,那是大家喜爱的;而在自然情况中,才智上的差别就意 味着所拥有的社会权力应该有相对的不同。理想的社会承认任何类别的要求,可就是不重视才智,把才智视为禁品。人们对于各式各样的愚蠢、乖戾和鲁钝都表现了 无限的耐心,具有才华需要获得他人的赞同,否则需要完全深藏起来。 平庸与才智 4、心境的平静越少受到恐惧的扰乱,就有可能更多地受到欲念和期望的鼓励。这就是歌德的那首非常受人欢迎、名叫我不作任何寄望的诗歌的真正的意义。我 们只有先排除一切虚荣炫耀,置身于简朴无华的生活中,才能做到心境平静,也就是达到人生幸福的坚实基础之上。心境平静是享受此刻的必要条件。除非我们能享 受一个个的片刻,否则就

36、无缘窥见人生幸福的全貌。 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今日”只出现一次,不会再度回来。我们易于忘记,每一天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也是无从补偿的一部分。我们不免把生命看 作一个集体的意念或名称,其组成的某个分子遭受损坏,对整个生命没有伤害。这样的观念将是致命的。 保持心境平静 1、自负的人通常多话,而自豪的人常常缄默不语。但是自负的人应该记住,倘若想得到他人的好感,最容易而且肯定能得到的方法便是坚持不说话, 如果整天说个不停,卖弄自己的学问,尽管你有满腹经纶也很难获得他人的好感。 自负与自豪 2、对于智者来说,独处的好处是双倍的。第一,他能获得清静;第二,他不必与其他人一起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和世人打交道

37、需要我们抑制 自己,需要面对厌恶甚至是危险。正如拉布鲁耶所说:“我们所有的祸害都来自于不能独处。”毫无疑问,喜欢和人交往是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因为它意味着 要跟人们接触,而其中大多数是首先低劣的,而且智力低下或是刚愎自用。倘使不爱社交,你就可以无须理会那些人。自身有足够的条件,不需要跟那些人在一起, 实在是太幸运。跟人交往会破坏我们心境的平静,而心境平静,是幸福要素之中仅次于健康的。没有相当时间的独处,要做到心境平静是不可能的。 独善其身的好处 1、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会像万里晴空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 能发现人性的

38、真正灵魂;一个人只有在淡泊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 心境平静的来源 2、人们费尽千辛万苦,冒险犯难,全力争取某些事物,这样的做法无非是为了让人刮目相看;当我们见到不但官职、头衔、勋章的猎取,就是财富 甚至知识和艺术修养的获得,都是为了赢得人们更大的尊重这些就是确凿的凭据,表明人类的愚蠢已悲哀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把人的意见给予高度的评价,是随 处可见的通病。这毛病可能根植于人性的本身,或是文明和一般社会制度所导致的结果。但不管其来源如何,它对于我们所作所为的影响太大,对我们的幸福造成莫 大的障碍。 幸福的因素 1、一个必须生活于他人之中的人,绝不该抛弃任何

39、在自然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哪怕他极为邪恶、粗鄙或荒唐可笑,也应该把他作为一个不可 更改的事实,我们无法更改,必须得接受下来,因为他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结果,若身处逆境,更应牢记摩菲斯特的话:世上有傻瓜和恶棍。倘若另行其事,那 么无疑是犯下了弥天大罪,是在向被他抛弃的人进行生死挑战。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他自己的独特个性,诸如他的道德跷跷板,他的理智才能,他的性格或体格。倘使 我们谴责他,把他说得一无是处,那么,除了使我们卷入一场拼死冲突别无他择。因为,事实上我们使他落入了这样一种境地,即他只有改变自己,重新做人,方有 生存的权利。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他的本性决定了他的一切。 所以,如果你必须生活

40、于他人之中,就必须允许每个人都拥有按其特性生存的权利,无论其结果是什么。你应当做出的全部努力是顺其自然地、恰如 其分地利用其特性,而不是希图其本性有何改变,或随意谴责它。这便是“待人宽容如待己”这句格言的真实含义。无论如何,这是一项其难度和正确均成正比的任 务,那些避免与同类过往甚密的人才是幸福的。 待人宽容如待己 1、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给予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过高的赞誉,否则,你很有可能会大失所望,因此而惭愧甚至受到某种伤害。决定一个人是否值得 深交要看他的本性,一个人的品性往往能通过他对一些日常小事的处理看出来,因为在处理小事时他是毫无防备心理的。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一个人的人性中欲壑难

41、填的利己心心脏毫无利他之心的极好的机会。如果这些弱点和欲求缺陷是通过一些琐事或一般行为显露出来的,那么,你将会发现这些弱点和缺陷也同样体现在一般 重大问题上,尽管他会极力掩饰这些弱点和缺陷,伪装事实。这是一个不应失去的机会。如果在日常琐事中即生活中细琐的小事,这是些最低规则也不适用的事 情一个人对别人冷漠无情,只是一味追逐有利或适宜于他自己,都有损他人权利的东西。如果他擅用属于大伙的东西,那么,毫无疑问你可以肯定他是一个没有 丝毫公正之心的人,是个彻底的恶棍,除了法律和强制措施能束缚他之外,别无他法。因此,对这种人千万不可轻信。如果他有胆量破坏个人交际圈的规则,并且在 他这么做却又不受惩罚时,

42、他将会进而破坏国家的法律。 知人断事 2、蜡就其天然状态而言,既硬又脆,然稍微加点温则会变得柔软如泥,可随心所欲捏成各种形状。同样,尽管人在本性上很容易变得乖戾、刻 薄,但只要对他们温文尔雅,和善友好,你就能使他们变得柔顺谦和。因此,文雅之于人性如同温暖之于蜡块。 礼貌和尊敬 3、既不屈从于爱,也不屈从于恨,这也只能算得上是半个处世智慧,还需加上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信,才算得上完整。的确,这个世界需要的便 是这样的法则,一个人惟有依赖这两条准则,才能幡然酌情而不为所蔽。 为表示你对所说之事或所见之事不平而怒气冲冲地对人说话,这样的浍是多余的、危险的、愚蠢的、可笑的和粗俗的。 精明人处世惯用的计

43、谋便是说话模棱两可。它意味着让别人去揣摩你的意思,倘使听话者反应迟钝,则根本就把握不住你说的话。与此相反,倘使你 说话意思明确,则能抓住听话者的注意力。但结果往往出乎你的意料。倘使你举止文雅,语调柔和,那么,你可以公然非礼,甚至间接地冒犯听话者也没有关系。 洁身自好 4、你应该对你的个人隐私保密,在这一方面,无论你面对的是你最亲密的朋友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让他们,也只能让他们知道他们看得见的东 西,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你将会发现即使让他们知道你的有关无伤大雅的事,也是极为不利的 一般来说,沉默不语比高谈阔论更能显示你的智慧。因为沉默是老成的感觉,而多言则给人以轻浮之感。但是,愚

44、蠢的人们往往愿意享受畅言所带来 的瞬间的满足,而不愿选择沉默所致的恒常裨益。 精神旺盛、生气勃勃的人能从高谈阔论中体验到一种宽慰,但不应沉湎于其中,更不能使它变成一种习惯。凡自称能教人以人生智慧者,无一不极力 推崇沉默寡言,并列举各种理由证明这一点,有几条阿拉伯谚语对这个问题有过很好的总结: 不告诉敌人的事,也别告诉朋友; 秘密受我监管,我为主人;秘密遁我而去,则我为囚徒。 缄默之树结出宁静和平之果。 守口如瓶 1、性欲一种最激烈的情欲,是欲望中的欲望,是一切欲求的汇集,而且,如获得个人式性欲的满足针对特定的个体,就能让人感觉到拥有一切,感 觉置身于幸福的海洋或是获得了幸福的桂冠;反之,则感到一切都失败了。 性欲 2、所有的爱欲激情,无论它摆出一副如何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