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头颈部 一、 名词解释 神经点:是颈丛皮质浅处颈筋膜的集中处,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临床颈部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封套筋膜:即颈深筋膜浅层,此层向上附于头颈交界线,向下附于颈胸和上肢交界线,向前于颈前正中线处左、右相延续,向俩侧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俩肌的鞘,向后附于颈韧带和第七颈椎棘突,因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套结构。 椎前间隙:位于脊柱、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椎前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并向俩侧至颈外侧区,经腋鞘扩散至腋窝。 Horner综合征:当甲状腺肿大,向后外方压迫颈交感干时,可出现患侧面部潮红、出 汗、瞳孔缩小、眼裂变窄及眼球内陷等,称Horner综
2、合征。 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组成。其内含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将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深淋巴结等。 肌三角:位于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其内含有舌骨下肌群、甲状腺、甲状旁腺等。 颈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被颈深筋膜椎前层所覆盖。以上3对神经节各发出心支入胸腔参与心丛组成。 颈动脉鞘;由气管前层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颈内动脉和迷走神经形成的。 二、简答题 10、穿经海绵窦的神经有哪些? 答:外侧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 内部
3、:展神经 11、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时,由浅入深依次切哪些层次到达甲状腺? 答:层次:皮肤浅筋膜及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颈深筋膜中层纤维囊甲状腺。 12、简述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答: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前壁,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向前下方,至甲状腺上端附近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沿甲状腺侧叶前缘下行,分布于侧叶前面,后支沿侧叶下行。甲状腺上动脉发出喉上动脉,伴喉上神经内支穿甲状腺舌骨膜入喉。喉上神经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在距甲状腺上极0.5-1.0cm处离开动脉弯向内侧,故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而影
4、响发音。左喉返神经位置深,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与其交叉;右喉返神经位置浅,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其交叉或穿行于该动脉的两个分支之间,由于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在侧叶下极附近比较复杂,因此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下端,以免损伤喉返神经而致声音嘶哑。 13、何谓气管前间隙?其内容物有哪些? 答: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等。小儿还要胸腺上部、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 14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内容 答: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尖为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后方有第七颈椎横突 、第八颈神经前
5、支及第一肋颈;前方有迷走神经、颈动脉鞘、膈神经及胸导管弓等。三角内的主要结构有胸膜顶,椎动、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等 15.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及内容 答: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封套筋膜,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内容有下颌下腺,面动脉,下神经,舌动脉,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淋巴结 16、简述颈动脉鞘的位置毗邻。 答:浅面:有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下腹、颈袢及甲状腺上、中静脉; 后方:甲状腺下动脉,并隔椎前筋膜有颈交感干; 内侧:有咽、食管和气管的颈部、喉及喉返神经、甲状腺侧叶等。 17.
6、简述颈外侧深淋巴结 答:主要沿境内静脉排列,上至颅底下至颈根部,通常以肩胛舌骨肌和颈内静脉交叉点为界,分为颈外侧上深淋巴结和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颈外侧上深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收纳颈外侧浅、 腮腺、下颌下、颏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并收纳喉、气管、食 管、腭扁桃体及舌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颈外侧下深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下方,收纳舌尖 部、颈外侧上深淋巴结的输出管及气管的淋巴。 18、简述颈部的淋巴结群。 答:颈部淋巴结群可分为颈前淋巴结群和颈外侧淋巴结群。 颈前淋巴结群:颈前浅淋巴结,颈前深淋巴结。 颈外侧淋巴结群: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颈外侧 深淋巴结主要沿
7、颈内静脉排列,以肩胛舌骨肌和颈内静脉交叉 点为界分为颈外侧上深淋巴结和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颈外侧上深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收纳颈外侧浅、 腮腺、下颌下、颏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并收纳喉、气管、食 管、腭扁桃体及舌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颈外侧下深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下方,收纳舌尖 部、颈外侧上深淋巴结的输出管及气管的淋巴。 三、论述题 3、试述35岁的小儿施行气管切开术时的注意事项及其解剖学特点。 1、解剖学特点: 在平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及下方,有甲状腺峡、甲状腺下静脉丛及甲状腺最下动脉; 在气管颈部的两侧,颈总动脉与气管间的距离,自上而下又逐渐靠近; 在后方为食管
8、,后外侧有颈交感干和颈动脉鞘; 在气管食管沟内有喉返神经上行; 35岁的小儿,胸腺、左头臂静脉、头臂干、乃至主动脉弓等结构,均有可能延伸到胸骨颈静脉切迹的稍上方,达气管颈部的前面。 2、注意事项:根据上述解剖学特点,对35岁的小儿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应注意: (1)采取头正中后仰位; 在第35气管软骨的范围内切开气管,但不宜过深,以免伤及气管后壁; 切勿切断第1气管软骨,以免术后发生喉狭窄; 不应低于第5气管软骨,以免损伤上述的头臂静脉和头臂干等结构。 4、请您设计一个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最佳切口,写出切口及入路的解剖层次,并阐明结扎甲状腺血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最佳切口部位:在颈静脉切迹上
9、方两横指处,顺皮纹横向呈弧形切口。 2、层次:皮肤浅筋膜及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颈深筋膜中层纤维囊甲状腺。 3、注意的问题: 切断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时应遵循“上靠下离”的原则。即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应尽量靠近甲状腺侧叶的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喉上神经的喉外支二出现声音低钝; 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侧叶的下极进行,以免损伤喉返神经而致声音嘶哑。 在剥离甲状腺之前,先双重结扎并切断甲状腺中静脉,以免在剥离甲状腺膜纤维囊时被撕裂导致血管回缩,造成止血困难。 胸部: 名词解释: 1. 锁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深筋膜,内有胸肩峰动脉的分支,胸外侧神经、头静脉、淋巴管通
10、过。 2. 纵膈:左右纵膈胸膜之间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呈矢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膈胸膜,上为胸廓上口定,下为隔。正常时, 位置固定,一侧发生气胸时,纵膈向对侧位。 3. 食管后间隙:右侧纵膈胸膜在肺根一下突入食管与奇静脉和胸导管之间形成的腔隙,经胸做食管下端手术时应注意,避免形成气胸。 4. 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之间形成的潜在性间隙,内呈负压,含有少量浆液。当气胸,胸腔积液或是胸膜粘连时,会影响呼吸功能。 5. 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为肺段,呈圆锥形,底位于肺表面,尖朝向肺门。 6. 气管隆嵴:气管杈内面的一个凸向上的半月形隆起,是支气管镜检
11、时辨认左右支气管起点的标志。 7. 动脉导管三角:由左隔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的三角形结构,内有动脉导管,左侯返神经和心浅丛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8. 动脉韧带:动脉韧带为一纤维结缔组织素,连于主动脉弓下缘和左肺动脉的起始部,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一般在出生后闭锁,若为闭锁则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简答题 1. 简述胸骨角的表面解剖 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平对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的标志。层次:皮肤,浅筋膜,胸骨骨膜,胸骨角。 意义:1.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 2.是上、下纵隔的分界平面; 3.后方平对第4胸椎体
12、下缘,也相当于第5胸椎平面; 4.该平面是动脉韧带连与主动脉弓和左肺动脉之处; 5该平面平对主动脉弓的起止处; 6.气管杈在此平面; 7.奇静脉弓在此平面以上跨越右肺根上方,向前汇入上腔静脉处; 8.食管与此平面以下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形成食管第二狭窄; 2. 简述食管颈部的位置及毗邻 位置:上端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与咽相接,下端在颈静脉切迹平面处移行为食管胸部。 毗邻:前方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位置稍偏左,故食管颈部手术入路以左侧为宜;后方有颈长肌和脊柱;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颈交感干相邻;两侧为甲状腺侧侧叶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 3.简述气管胸部的位置及其前方的毗邻。 1、位置:上纵隔中央,上端平胸骨
13、的颈静脉切迹,下端平胸骨角平面。 2、毗邻:前方:胸骨柄、 胸腺、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心深丛、淋巴结。后方:食管,左后方有左喉返神经。右侧:奇静脉弓和右迷走神经,右前方有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左侧:左锁骨下动脉和迷走神经 4、简述心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 心位于中纵隔心包内,心的前方对胸骨体下半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第5-8胸椎,左心室位于左后方,右心室位于右前方,右心房位于左心房的右前方。 心得体表投影用四点的连线表示:左上点在左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侧缘约1.2cm,右上点在右第3肋软骨下缘距胸骨侧缘1cm,左下点在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 9cm,右下点在右第6胸
14、肋关节处。左、右上点的连线为心上界,左、右下点的连线为心下界,左上、左下点间向左微凸的弧形线为心左界,右上、右下点间向右微凸的弧形线为心右界。 5、简述心包的毗邻、心包横窦的境界及临床意义。 答:心包的比邻:前方:隔胸膜和肺与胸骨和第2-6肋软骨相对。两侧:为膈神经、心包膈血管、纵隔胸膜。后方:有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食管、主支气管等。上方:有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上腔静脉。下壁:与膈中心腱愈着。 心包横窦的境界: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 心包横窦的临床意义:心包横窦可通过一手指,心和大血管手术时,可在心包横窦处钳夹升主动脉和肺主动脉,以暂时阻断血流。 6.简述胸导管
15、的起止及其毗邻? 胸导管起止:平第12胸椎下缘起自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于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斜向左行,向上行出胸廓上口。 毗邻:上段:前有颈总动脉,后有脊柱,左侧是左锁骨下动脉和纵膈胸膜,右侧有食管和喉返神经。 下段:前有食管,后为右肋间后动脉和脊柱,左邻胸主动脉,右侧是脐静脉和纵膈胸膜。 7.简述上腔静脉组成和毗邻? 组成: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汇合而成。 毗邻:左侧:有升主A、主A弓 右侧:有右膈N、心包膈血管 前方:有胸膜、肺 后方:有气管、右迷走N 论述题: 1.论述乳房的淋巴回流。 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注入到胸肌淋巴结,是乳房淋巴回流
16、主要途径; 乳房上部的注入到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内侧部的注入到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淋巴管相吻合; 乳房深部的注入到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 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外侧壁上部及膈下淋巴管相吻合,从而与肝上面的淋巴管间接相连 2.试述在乳腺癌时癌细胞的淋巴转移途径?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时,应清除哪些结构和注意点? 乳腺癌时癌细胞的淋巴转移途径如题1所述。 应清除的结构:1、胸大肌、胸小肌、乳房周围的结缔组织。2.清除腋窝淋巴结,以防癌细胞转移. 注意点:1.清除胸肌淋巴结时,避免损伤胸长神经,以免造成前锯肌瘫痪而出现翼状肩。 2.清除肩胛下神经结时,避免损伤胸背神经
17、,以免造成背阔肌瘫痪。3.在切除胸大肌时,应保护胸大肌三角肌间沟中的头静脉,以免出血或是上肢浅静脉回流受阻。 3.某一胸腔积液患者拟定进行穿刺抽液治疗, 其进针部位选择腋后线第8肋间隙,请问:怎样确定位置:为什么?进针原则?由浅入深要经过哪些层次到达胸膜腔? 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有肋膈隐窝,是胸膜腔最低处,胸膜腔积液首先聚于此处,故胸膜腔穿刺抽液时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稍靠肋上缘. 体位:坐位吸气末进针 进针层次:皮肤-浅筋膜-背阔肌-肋间肌-胸内筋膜-壁胸膜 腹部 名词解释: 1. 腹直肌鞘:腹直肌鞘包裹于腹直肌和椎状肌前、后方。在弓状线上方:腹直肌鞘的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18、腱膜的前层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构成;在弓状线下方:腹直肌鞘的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共同构成,后层缺如。 2. 腹股沟管:位于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一横指处,是由外上斜向内下的肌筋膜裂隙,长约4-5cm,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四壁及两口: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起始部构成。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内口:为腹股沟管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由腹横筋膜形成。 3. 腹股沟管深环:又称腹股沟
19、管内口或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是腹横筋膜随精索向外突出而成的一个卵圆形孔。 4. 腹股沟镰:亦称联合腱,由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形成,呈弓状,跨越精索的上内侧,以肌腱止于耻骨结节周围。 5. 腹股沟三角:由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是腹股沟直疝的突出部位。 6. Cooper韧带:即耻骨梳韧带,由腔隙韧带向外侧延续附着于耻骨梳形成,参与构成股环。 7. 胃床:由胃后壁后方的胰、左肾、左肾上腺、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等构成,对胃起保护作用。 8. 小网膜:小网膜是连于膈、肝静脉韧带裂和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皱襞,包括肝胃韧带、肝十二指
20、肠韧带,右侧为游离缘,其后方为网膜孔。 9. 十二指肠悬韧带:位于十二指肠上襞右上方深部,由纤维组织和肌组织构成,从十二指肠空肠曲上面向上连至右膈脚,有上提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10. 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多为环状皱襞,其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纵襞,在纵襞下端,约相当于纵襞中、下1/3交界处可见,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一般距幽门89Cm左右。 11. 第一肝门:肝的脏面较浅凹陷,有左纵沟、右纵沟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横沟,三条沟呈H形。 12. Glisson系统:由血管周围纤维囊包绕肛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形成,三者在肝内的分支与分布基本一致。 13. 胆囊三角:该三角由胆囊管,肝总
21、管和肝下面三者组成。内有胆囊动脉。 14. 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是仰卧位时腹膜腔的最低处。 15. 肝胰壶腹:胆总管的十二指肠壁段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段的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后略呈膨大,形成肝胰壶腹。又称Vater壶腹。 16. 肠系膜根:肠系膜将空,回肠悬于腹后壁,其在腹后壁附着处称肠系膜根。肠系膜根从第二腰椎左侧斜向右下,止于右骶髂关节前方,约15cm。 简答题: 1. 左季肋区有哪些主要器官在腹前壁投影? 答:左季肋区在腹前壁投影的主要器官有:左半肝小部分、胃贲门、胃底及部分胃体、脾、胰尾、结肠左曲和左肾上部。 2. 腹壁和腹腔的上界是哪些? 答:腹壁的上界是胸廓下口,即由剑突
22、、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和第12胸椎围成;腹腔的上界是膈穹隆。 3. 腹壁和腹腔的下界是哪些? 答:腹壁的下界是耻骨联合上缘、耻骨嵴、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髂嵴至第5腰椎下缘的连线;腹腔的下界是盆腔的底。 4. 临床上为什么常选择腹前外侧壁为游离皮瓣的供皮区? 答:腹前外侧壁的皮肤薄而富于弹性。除脐部外,易于皮下组织分离。特别是腹股沟附近的皮肤,移动性小,可供吻合的皮血管丰富,故常在该区切取皮片或皮瓣做移植。 5. 下腹部的阑尾切口,由浅入深经过哪些层次? 答:阑尾切口由浅入深经过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和壁腹膜。 6. 简述腹股沟管的四壁、内容
23、及临床意义? 答:腹股沟管的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是腹前壁的相对薄弱区域,在慢性咳嗽等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易通过腹股沟管突出至会阴部,形成腹股沟斜疝。 7. 简述股沟管的四壁是哪些? 答:腹股沟管的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8. 腹股沟直疝和斜疝的疝囊各通过哪些路径到达阴囊或大阴唇皮下? 答:腹股沟斜疝通过:腹环腹股沟管皮下环阴囊或大阴唇皮下。 腹股沟直疝通过:腹股沟三角皮下环阴囊
24、或大阴唇皮下。 9. 简述肝门静脉与上下腔腔静脉之间的交通。 答:肝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吻合丰富,主要的吻合途径有以下几种: (1)胃左静脉(门静脉系)经食管静脉丛与奇静脉(上腔静脉系)交通。曲张的食管静脉丛如破裂,可引发致命定的呕血。 (2)直肠上静脉(门静脉丛)经直肠静脉丛与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流入下腔静脉系)交通。曲张的直肠静脉丛如破裂可引起便血。 (3)附脐静脉(门静脉系)通过脐周静脉丛与腹壁上静脉,胸腹壁静脉(上腔静脉系)吻合,通过与腹壁下静脉、腹壁浅静脉吻合。这些吻合静脉的扩大可能导致腹壁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自脐向周围放射状分布,这一体征称“海蛇头”。 10. 临床所指的胃床是哪些
25、? 答:胃床是指位于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胃相毗邻的器官。有胰、左肾、左肾上腺、脾、横结肠及其肠系膜。 11简述网膜孔的组成 答: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后腹膜壁层及后方的下腔静脉,上界和下界分别是肝的尾叶和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的网膜孔可容一指入。 12. 胃后壁的溃疡穿孔,胃的内容物可通过哪些途径到达盆腔? 答:胃后壁-网膜囊-网膜孔-右肝下间隙-右结肠旁沟-右髂窝-盆腔。 13. 结肠下区的脏器主要有哪些? 答: 结肠下区位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小骨盆伤口之间。此区内有: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 14. 输尿管的分布及其各部的位置? 答:输尿管上端起自肾盂,下端终于膀胱。分为3个部分。 、腹
26、部:肾盂与其交界处-跨越髂血管处 、盆部:跨血管处-膀胱壁 、壁内部:斜穿膀胱壁,终于膀胱黏膜的输尿管口。 论述题 1 试述腹股沟管的位置,内容,两口和四壁。 答: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约1.5cm处,是腹外斜肌腱膜与腹横筋膜之间的裂隙。 内容:男性 精索 女性 子宫圆韧带 两口:腹股沟管内口又称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是腹横筋膜随精索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一个卵圆形孔。 外口又称浅环或皮下环,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的一个三角形裂隙。 四壁: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管外侧部的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共同组成。后壁,由腹横筋膜和联合腱构成。 上壁,是腹内斜肌和
27、腹横机的游离下缘。 下壁即腹股沟韧带。 2 . 试分析胃的位置,毗邻关系,血管分布与临床意义。 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体右侧。 毗邻:胃前壁右侧有左半肝,左侧上部为膈,下部与腹前壁相接触。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脾,胰,左肾,左肾上腺,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 血管分布:胃的动脉来自腹腔干及其分支,先沿胃大、小弯形成两个动脉弓,再由血管弓发出许多小支至胃前、后壁。胃的动脉包括 胃左,胃右,胃网膜左,胃网膜右,胃短和胃后动脉。胃的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胃左静脉和胃右静脉注入肝门静脉,胃网膜左静脉,胃后静脉和胃短静脉注入脾
28、静脉,胃网膜右静脉注入肠系膜上静脉。 临床意义:1、从左向右计数,胃左动脉第1支与第2支之间,往往作为胃大部分切除时在小弯侧切断胃壁的标志。2、胃网膜左动脉发出第一个胃支的部分,常常作为胃大部分切除时在大弯侧切断胃壁的标志。 3. 何谓腹膜后隙?主要有哪些器官位于腹膜后隙?腹膜后隙的感染向上向下经过何结构蔓延到达何处? 答:腹膜后隙位于腹后壁,介于壁腹膜和腹内筋膜之间。上起膈,下至骶骨岬,两侧连于腹膜外筋膜。向上经膈的腰肋三角与后纵膈相通,向下与盆腔腹膜后间隙相通。 内有肾、肾上腺、输尿管腹部、胰、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大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重要结构。 盆、会阴 名词解释: 1、盆膈:又称盆底,
29、由肛提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的筋膜构成。前有盆膈裂孔,后有肛管,盆膈裂孔浅面有尿生殖膈封闭。 2、界限:由骶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围成,将骨盆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 3、弓状线:腹外斜肌、腹内斜街、腹横肌三层扁肌在腹直肌鞘后于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缘,缺如形成的弓向上的弧线。 4、肾窦:由肾门深入肾实质所围成的空隙。 5、肛提肌腱弓:耻骨联合后面至坐骨棘的闭孔筋膜显著增厚,是肛提肌、盆膈上、下筋膜的起点或附着点。 6、直肠后隙:又称骶前间隙,前界为直肠筋膜鞘,后界为骶前筋膜,两侧借直肠侧韧带与直肠旁隙分开,上界为盆腹膜在骶骨前面的反折部,下界为盆膈上筋膜,直肠后隙的炎症
30、或积脓向上可沿腹膜后隙蔓延。 7、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和会阴深横肌,尿道膜部括约肌共同构成,其前方形成阴横韧带。 8、会阴中心腱:亦称会阴体,它由尿生殖膈后缘正中与肛门括约肌前端结合而成,为上续直肠膀胱膈下缘的膜性结构。 9、狭义会阴:在男性是指阴囊根部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在女性是指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产科会阴。 10、会阴深隙: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此隙封闭。深隙内有尿道球腺,尿道膜部,尿道膜部括约肌和会阴深横肌以及阴部神经和阴部内血管。 简答题: 1、 简述男、女性膀胱后方的毗邻。 答:男性:膀胱底上部与直肠膀胱陷凹、直肠相邻,输精管壶腹和精囊相邻。下部连同输
31、精管壶腹、精束与前列腺一起,与直肠之间有直肠膀胱膈,上面为小肠袢。女性:膀胱底后面有子宫颈、阴道前壁,其间隔为膀胱阴道膈,膀胱底上面为子宫。 2、 简述肛直肠环的组成及意义。 答:肛直肠环的组成: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的下部等。 意义:此环对括约肛门有重要作用,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 3、 简述男性会阴浅隙内有哪些结构。 答:男性会阴浅隙内有会阴浅横机、阴茎脚、坐骨海绵体肌、尿道球、尿道海绵体肌以及球海绵体肌,还有阴部神经和阴部内血管。 4、 会阴中心腱的定义、特点及其意义。 答:会阴中心腱的定义:又称会阴体,男性位于肛门与阴囊之间,女性
32、位于肛门与阴道前庭后端之间,在失状位上,成楔形,尖朝上,底朝下,深约34厘米。附着与此处的肌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机、会阴深横机、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 会阴中心腱的特点:为上续直肠膀胱膈下缘或直肠阴道膈下缘的膜性结构,女性较男性发育好,富有弹性。 意义:与会阴各肌共同对盆底起支撑作用。分娩时此处受到很大的张力而易于破裂,所以要注意保护。 5、 简述会阴中心腱的特点。 答:会阴中心腱的特点:为上续直肠膀胱膈下缘或直肠阴道膈下缘的膜性结构,女性较男性发育好,富有弹性。 论述题 1、 试述男性尿生殖三角的境界?并叙述各部尿道损伤时尿液各渗入哪些部位? 答:男性尿生殖三角的境界:前
33、为耻骨联合下缘及耻骨弓状韧带,两侧界为耻骨弓、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后界为肛区。 如仅有尿道海绵体部损伤,阴茎深筋膜完好,渗出尿液可被局限在阴茎范围。如阴茎深筋膜也破裂,尿液则可随阴茎浅筋膜蔓延到阴囊和腹前壁。如尿生殖膈下筋膜与尿道球连接的薄弱处破裂,尿液可渗入会阴浅隙,再进入阴囊、阴茎,并越过耻骨联合,扩散到腹前壁。如尿道破裂在尿生殖膈以上,尿液将渗于盆腔的腹膜外间隙内,严重时可进一步向上蔓延至腹膜后隙。如尿道膜部受损,尿液局限于会阴深隙内。 2、叙述维持子宫正常位置各种韧带的名称、位置及作用。 答: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防止子宫向两侧倾倒 子宫主韧带:位于子宫颈两侧;防止子宫向下脱垂
34、子宫圆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内;维持子宫前倾位 骶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上部的后面,向后绕过直肠侧面,止于骶骨前面;维持子宫前屈位 脊柱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腰肋三角: 在膈的起始处,腰部与肋部之间有三角形小空隙,底为第12肋。前方与肾相邻,后方有肋隔隐窝,为膈的薄弱区。 2、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深面, 第1 2 肋的下方。 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为第 1 2 肋,其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其内自上而下有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是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 3、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结上下两椎弓板间的弹性结缔组织,其厚度和宽度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
35、差异:颈段薄而宽,胸段窄而稍厚,腰段最厚,活体略呈黄色,参与构成椎管的后壁 4、终池:在脊髓蛛网膜下隙下部的一个扩大的腔隙,位于脊髓圆锥下方,马尾的周围,隙内充满脑脊液,还有终丝和马尾,临床上可经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入麻药麻醉脊神经根,也可向此隙注入治疗药物或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测帮助诊断某些疾病。 二:简答题: 1、简述肾手术时经腰上三角斜切口的层次 答:皮肤浅筋膜背阔肌一腹外斜肌一下后锯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一腹横筋膜一腹膜后间隙肾筋膜肾脂肪囊肾 2、简述腰下三角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答:外侧界为腹外斜肌后缘,后上界为背阔肌的前下缘,下界为髂嵴。此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腹腔器官可经此向后突出形成腰疝。右
36、侧腰下三角前方与阑尾和盲肠对应,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三角会有明显压痛。腰区深部脓肿也可经腰下三角出现于皮下。泌尿外科手术可采取经腰下三角切口径路。 3、简述成人进行腰椎穿刺术抽取脑脊液,进针部位及层次 答:进针部位: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的间隙进针,因为这些位置点位于脊髓终末段的下方。 层次: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黄韧带骨膜硬膜外隙硬脊膜硬膜下隙脊髓蛛网膜蛛网膜下隙。 4、简述肾脏前面的毗邻。 答:肾前方的毗邻,左、右侧有所不同,左肾上部邻胃后壁,中部邻胰,下部为空肠袢和结肠左曲;右肾上部邻肝右叶,下部邻结肠右曲,内侧邻十二指肠降部. 5、简述腰上三角的组成,通过的神经及临床意义 答:腰上三
37、角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三角的底为横纹肌起始部的腱膜。三角底深面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肾手术的腹膜外入路必经此三角,手术时要保护上述神经。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视野,常须切断腰肋韧带,将第12肋上提,此时,应注意保护好胸膜,以免损伤造成气胸。肾周围脓肿可在此切开引流。此外,它还是腹后壁薄弱区,腹腔器官经此三角向后突出,形成腰疝,为腰疝好发处。 三:论述题 1、试述脊神经根与椎间孔与椎间盘的关系。 答:椎间孔的上、下壁为椎弓根上、下切迹,前壁为椎间盘和椎体,后壁为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颈部的椎
38、间孔呈水平位,较长,约1.2cm;下腰部的脊神经根需先在椎管的侧隐窝内斜向下方走行一段距离后,才紧贴椎间孔的上半出孔。所以,临床上有时将包括椎间孔在内的脊神经根的通道称为椎间管或神经根管。 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黄韧带肥厚和椎体边缘及关节突骨质增生是压迫脊神经根的最常见原因。椎间盘突出时,患者常常处于强迫的脊柱侧凸体位。此时,脊柱侧凸的方向,取决于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与受压脊神经根的关系。 当椎间盘突出从内侧压迫脊神经根时,脊柱将弯向患侧。 如果椎间盘突出从外侧压迫脊神经根时,脊柱将可能弯向健侧。 有时椎间盘突出患者会出现左右交替性脊柱侧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突出椎间盘组织的顶点正巧压迫脊神经根。 2
39、、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答:(1)位置:肾位于脊柱两旁,紧贴腹后壁.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上缘,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后面的上部。 (2)毗邻:肾上方:隔疏松结缔组织与肾上腺相邻;内下方为肾盂和输尿管;内后方为腰交感干;后方在第12肋以上部分与膈与肋膈隐窝相邻;在第12肋以下部分与肋下血管和神经、腰大肌及其前方的生殖股神经、腰方肌及其前方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腹横肌等;内侧:左肾为腹主动脉,右肾为下腔静脉;前方:左肾上部邻胃后壁,中部邻胰,下部为空肠袢和结肠左曲;右肾上部邻肝右叶,下部邻结肠右曲,内侧邻十二指肠降部
40、。 上肢 名词解释: 1. 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 ,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 2. 解剖学“鼻咽窝:为位于手背外侧部的浅凹,在拇指充分后展并后伸时明显。其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底窝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窝内有桡动脉通过,可扪及级搏动。 3. 腋窝:上肢外展时,此区出现向上的穹隆状皮肤凹陷,起深面四棱锥形的腔隙称腋窝。 4. 腋鞘:为劲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裹腋动、静脉和臂丛锁骨下部形成的筋膜鞘。临床上作臂丛锁骨下部麻醉时,应将药液注入腋鞘内。 5. 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
41、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几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腕骨骨折时可压迫郑重神经,导致腕管综合症。 6. 肩胛旁三角: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内侧有一肌间隙,临床称听诊三角,又称肩胛旁三角。其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三角的底为脂肪组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表面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该三角范围会扩大。 7. 三边孔:指位于腋窝后壁,外科颈水平四边孔内侧1cm的三角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和 8. 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9. 四边
42、孔:. 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后外侧的四边形间隙。上界: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 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10. 肱骨肌管:肱三头肌的内、外侧头、长头和肱骨的桡神经沟之间形成一个由内上向外下的围绕肱骨中份后面的螺旋型管道,即肱骨肌管或称桡神经管,由于管内有桡神经及伴行肱深动脉所通过而得名。该管有上、下两个口,上口位于肱骨中、上13交界处的内侧,在大圆肌、背阔肌腱下缘的下分,由肱骨、肱三头肌内、外侧头围成;下口位于肱骨中、下13交界处的外侧,在肱肌和肱桡肌所构成的沟(肘前外侧沟)的深处。 11. 肘窝:是肘前区略呈三角形的凹陷
43、,尖指向远侧,底位与近侧。 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顶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摸、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底是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12. 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斜角肌间隙走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臂丛在锁骨中点后方比较集中,位置浅表,容易摸到,常作为臂丛阻滞麻醉的部位。 13. 屈肌支持带:是腕前深筋膜增厚形成的扁带,厚而坚韧。桡侧附着于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的结节;尺侧附着手豌豆骨和钩骨钩;近侧续前臂深筋膜;远侧连 掌腱膜。其近侧缘位于腕远侧横纹深方。它与腕骨沟共同构成腕管。掌长肌腱、尺神经和尺
44、动脉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入掌;指浅、深屈肌腱及其滑膜鞘,拇长屈肌腱及其滑膜鞘和正 中神经均经其深面入掌;桡侧腕屈肌腱穿过屈肌支持带在大多角骨附近入掌。 14. 鱼际间隙:位于掌中间格桡侧半深方,前界为掌中隔前部、示指屈肌腱和第1蚓状肌,后界为拇收肌筋膜,外侧界为外侧肌间隔,内侧界为掌中隔后部 15. 囊鞘间隙:形成甲状腺假被膜,即甲状腺鞘;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摸,即纤维囊。甲状腺鞘与纤维囊形成的间隙称为囊鞘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甲状旁腺。 16. 肘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者关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线,在屈肘90位构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 17. 掌浅弓:由尺动脉终支和桡动脉的
45、掌浅支吻合而成。 18. 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 19. 骨筋膜中间隙:由掌腱膜,掌内、外侧肌间隔,骨间掌侧筋膜及拇收肌筋膜共同围成,其内有指浅、深屈肌腱,蚓状肌、屈肌总腱鞘、掌浅弓、指血管和神经等 简答题 1 三边孔的组成及其通过结构。 答:其组成为: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2.四边孔的组成及其结构 答:其组成为: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3简述肘窝境界和内容? 答:境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
46、肌,顶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底是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内容:由尺侧向桡侧依次为正中神经,肱动脉和两条伴行静脉,肱二头肌腱和桡神经及其分支。肘深淋巴结位于肱动脉分叉处。 4简述肩胛动脉网的位置,组成和结构。 答:肩胛动脉网位于肩胛骨周围,是由三条动脉分支相互吻合形成的:肩胛上动脉经肩胛上横韧带的见面达冈上窝;旋肩胛动脉经三遍孔至冈下窝;肩胛背动脉沿肩胛骨内侧缘下行,分支至冈下窝。该动脉是肩部血液的重要侧支循环途径。当腋动脉血液受阻时,可维持上肢的血供。 5下列表格中的肌受何种神经支配。 肌名 三角肌 冈上肌 大圆肌 喙肱肌 拇长屈肌 支配神经 腋神经 肩胛上神肩胛
47、下神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经 经 6解剖前臂前区浅层时,可观察到哪些静脉和结构? 答:可以观察到的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可以观察到的神经有:前臂内测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 7. 腋动脉第三段的后方有哪些结构? 答:腋动脉第三段后方有桡神经、腋神经、大圆肌肌腱、背阔肌和旋肱后血管。 8. 腋动脉第三段的位置及其外侧部有哪些结构? 答:腋动脉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其外侧部有正中神经外侧根、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 9.腋动脉各段的位置及其主要分支? 答: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段,第一段位于第一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分出胸上动脉,第二段位于胸小肌后方,此段分两支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主要分支有肩胛下动脉和旋肱前,后动脉。 10.腋窝前壁和后壁的毗邻是哪些? 答:腋窝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锁胸筋膜是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有头筋膜、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后壁由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肩胛骨构成。厚壁上有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