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的散文《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9245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国平的散文《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周国平的散文《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国平的散文《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国平的散文《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周国平的散文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 死亡与精神之旅 周国平的散文灵魂只能独行,封面是一幅简洁至极的水墨画,颇有“由之而来,向之归去”的凛然风度,又有那种淡然之美,却在内包含了太多丰富。如他所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大抵如此。 我们作为有灵魂存在的生物,独有一种伟大和悲壮尽在于内。灵魂的归宿是天堂,但周国平是这样解释的: “天堂是人的仰望。 仰望并不是一个处所,而是在路上。” 这样的句子背后是一颗颗强大无比的灵魂,一种强大的支撑的力量迫使我们不再绝望消极地面对死亡。我们化为无数尘埃在宇宙中孤独地遥望着,直到世界的末了,那就是我们的归宿,那是一种暖意。暖意的背后是一份更深的怀疑与思考,接

2、着相信。于是死亡的路程感与归属感不必强求,死亡的安宁也成为一种信仰。 信仰就是愿意相信。 人的精神状态有两种,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他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 而从懵懂的绝望到现在的怀疑和相信的交织,这就是信仰之路。 周国平这样评价死亡,竟让之成为一种信仰。 于我而言,在享受周国平散文中的睿智和哲思中时,读到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那是真正的精神之旅,有考验,也有福利,让你不得不带着一种对精神的信仰而欣赏或批判。进行一次精神之旅,对于历史的解读和对于现实的关注让我进入一种错觉:

3、“好像自己生活的时代总是存在很多问题,世风日下。”或许是对个人的精神之旅太过悲观,去读那些或激昂或带有各种情绪的杂文或散文,那种层层阻碍的感觉让自己直达不了精神的最深处。再读后,发现人类的精神旅程一直在向前,从未断绝,只是当自己被情绪或某种情结包裹后很难逃脱,很难客观地看到真相。这样便全释然了,精神的关注点开始转向独善其身。有时读到“守望者”一词便觉得非常适用于这样的人。“守望者”,恰是对能对事物怀有一份距离感的人的最高评价,他们能有精神之痛,会关注一举一动,会为世事沧桑、社会变革而唏嘘,但他们有对社会持完全批判态度的人们远远不及的一点:独善其身。他们懂得精神之旅的最高境界不是苛责旁人变得有多美好,而是自己能否升华怜悯转而直抵人生智慧之顶。 除去情绪的枷锁,不再看到过分的不公这是蜕变的升华,还是退化的单纯?不得而知。不过对于心的境界,“丰富的单纯”向来是蜕变了,它摒弃了精神上的重重束缚,只要求律己,淡化了其他的渴望,我们本能的受一切心灵事物的指引而越发丰富起来。 罗曼罗兰如斯言之:“这里无所谓精神的死亡和新生,因为它的光明从未消失,它只是熄隐了又在别处重新闪耀了而已。”于是周国平的“灵魂”散文中两个重大命题得以在另一学者笔下重现;精神的“死亡”永远在路上,看似孤独的精神只要把控自我“方向”便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使之泯灭。 江苏省姜堰中学高一班 卞郡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