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9353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蓝天白云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我爱我的家乡 2、动:采集与分享 教学目标: 1、从歌曲中感受祖国家乡的多姿多彩,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发对家乡对生活无尽的爱。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演唱歌曲,抒情舒展地情绪表现歌曲。 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内容,选择自己家乡的美景编成新词唱一唱。 4、开阔学生视野,丰富音乐积累。 教学重点:用抒情舒展地情绪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气息的控制,尽量做到“声断气不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与歌曲相关内容学习:我们学过哪些赞美家乡的歌曲或诗句? 我的家在日喀则

2、如今家乡山连山外面的景致等都是赞美家乡的歌曲,请同学们唱一唱。 2、讨论: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有哪些值得赞美的景致? 3、欣赏我爱我的家乡并提问: 说说我的家乡是哪里? 歌中唱了我的家乡哪些可爱的地方? 这“最高的山峰”“古老的宫殿”“宽阔的海洋”“最长的城墙”是指的哪里? 4、知识介绍: 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上,8848余米,终年积雪。 最长的城墙:长城 宽阔海洋:我国东临太平洋 。 古老的宫殿: 故宫 三、学唱歌曲: 1、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2、跟琴默唱歌曲。 3、找出难点节奏 4、集体练习难点处,教师重点示范。 5、整体听唱 1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6、小组派代表展示,分组接

3、龙唱 7、完整演唱全曲。 8、再听范唱,思考:这首歌应用什么情绪表现? 9、随伴奏带有表情演唱歌曲。 10、尝试将自己家乡的美景编成歌词唱一唱 四、采集与分享: 1、 说说各地的民俗及风俗习惯,通过歌曲或动作来表现地域特点。 2、 猜猜看:谁了解的音乐作品最多?五、总结下课 2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唱:捉泥鳅 2、听:蓝天白云 3、认识拍号 教学目标: 1、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体会在大自然中嬉戏的愉快情绪。 2、欣赏合唱曲,体会在大自然中尽情歌舞的快乐与自在。 3、认识4/4拍号知道其含义。 教学重点

4、:演唱时声音富有弹性和童趣。 教学难点:附点节奏的演唱,四四拍强弱规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2、师:今天老师带同学学习一首新歌,看看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 3、欣赏歌曲捉泥鳅 歌曲中唱到了哪些景物? 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 想一想:如果换成了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二、新授歌曲 1、朗读歌词,理解歌词 2、歌词中的“了”应读成liao音。 3、音乐游戏:找泥鳅 仔细观察歌谱,找出节奏相同的乐句,老师用彩笔勾画出。 找出旋律相同的乐句,同样勾画出来,并重点演唱。 4、演唱歌曲 注意:同音反复时应口齿清晰,音高一致,不能晃动。 三、认识4/4拍 强 弱 次强 弱 声势练习:

5、1踏脚2拍腿3、拍手4、拍腿 利用声势练习为歌曲伴奏。 四、欣赏蓝天白云 1、读读歌词有什么感受? 2、歌中的六弦琴指什么? 3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3、欣赏后提问:你能听出歌曲的节拍吗?;歌曲情绪怎样? 五、总结下课 4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美丽的黄昏 2、听:朝景 教学目标: 1、练习演唱三部轮唱,感受合唱效果。 2、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较好的表现歌曲意境。 3、了解跟黄昏有关的乐曲。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表现 教学难点:三部轮唱的效果呈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欣赏乐曲日落片段 2、讨论:这段音

6、乐使你想到一天中的什么时候?由黄昏你联想到什么? 小结:有美丽的晚霞、美妙的钟声、袅袅的炊烟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昏。 3、揭示课题美丽的黄昏 二、歌曲教学: 1、教师范唱歌曲;讨论:你能感受这首歌的韵律吗?它是几拍子的? 2、欣赏磁带范唱 讨论:老师范唱与磁带范唱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是独唱,磁带是轮唱 3、轮唱练习:什么是轮唱?你们会唱轮唱歌曲吗? 轮唱:轮流交替演唱。 4、学唱新歌: 默唱歌谱 分析歌谱 齐唱歌谱 演唱歌词 5、轮唱练习: 两声部轮唱-三声部轮唱 当声部一唱第二句时,二声部开始唱,声部二唱第二句时,三声部开始唱 5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7、 要求:节奏稳定,旋律完整 6、抽查与展示 7、随伴奏带完整有表情演唱歌曲。 三、说说黄昏的美景: 四、欣赏朝景: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格里格为诗剧所配的音乐。原为诗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主人公远涉重洋,前往美洲去贩运黑奴,又到中国探险,成了富商。后来,他来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面,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但这段音乐所描绘的并非是炎热的沙漠,而更像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乐曲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 五、总结下课 6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放风筝 2、拓展风筝的知识 教

8、学目标: 1、欣赏放风筝 2、拓展风筝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放风筝 1. 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确,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吗? 师: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春天可以放风筝。 师:现在请大家听赏放风筝乐曲。 2. 跟着音乐感受放风筝的心情,用动作来表现。 二、音乐引入,复习歌曲 1、 同学们,我们放着风筝来到了田野,你们瞧,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捉泥鳅;你们捉过泥鳅吗?捉起来容易吗?请你们看看他们是怎样捉泥鳅的。 2、齐唱歌曲。 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 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9、 5、视唱歌谱,感受强弱次强弱规律。 三、创编动作 1、观赏玻璃瓶中的泥鳅的动作。 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泥鳅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3、小组表演。 五、小结 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7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唱游在森林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听: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以多种方式来辨别各种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了解各种乐器

10、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辨别管弦乐的不同音色 一、 唱游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进行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 1、 让我们走进音乐快乐击掌,全体学生随音乐边跳边进场。音乐中同伴间互相交流。 2、镜子中的我会让女孩子更加美丽、挺拔。在音乐中来做芭蕾手位。 3、我们来乘上小火车。5-6-7-1-。呜- 美丽的牧场到了,你们听:好可爱的小动物。 小黄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声。1=D上升到1=F 小奶牛要来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为它 小奶牛说:谢谢大家。我们是好朋友。 二、欣赏 牧场好大啊。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当然还有狼呐。现在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

11、段。 1、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以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老师演示课件中音乐童话故事。学生欣赏一遍。 2、好看吗?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彼得是怎样的形象?请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要表现出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3、在音乐里分别出示小动物的片段。学生创编动作。 4、作曲家在交响童话中,将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 5、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彼得的形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8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6、老师出示音乐游戏。介绍并讲解:上面有哪些乐器?下面是谁?谁能玩这个游戏。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点击”乐器,然后说出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

12、得。长笛代表小鸟。从音色中辨别人物和动物。 三、说一说:分辨每种乐器演奏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1、让我们通过音乐游戏来了解。 音乐游戏:听音乐,猜猜我是谁?学生分组做游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2、这首交响童话好听吗?叫什么名字? 3、你最喜欢什么乐器模仿哪个角色的音乐? 四、编一编:你能听音乐,根据不同的角色编创人物、动物动作? 除了听音乐创编动作,你还想用什么方式创编? 1、分配角色表演 2、谁今天还能想出新的表现方法? 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大胆创作。表演:每人选择不同的角色;写童话故事。 五、想一想: 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貌视强大的敌人都是

13、可以战胜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在全班面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六、小结:愉快的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坐上雪橇车,踏上回家的路程吧。 。 9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森林水车 2、唱:绿色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了解演唱形式。 2、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二、导入: 1、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2、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

14、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3、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4、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哟应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四、欣赏森林水车 1、我们用歌声表达了绿色的祖国,现在我们体验一下绿色森林中,水车轮子转动的美妙的声音。 2、听赏森林水车 3、跟着音乐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五、音

15、乐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 反过来,谁来说说看?。也来画画,好吗? 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六、课堂小结 11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

16、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第一交响乐曲 教学目标: 1、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探索西洋乐器的特性,了解它们与塑造的音乐形象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听赏中了解什么是卡农,从而更好地欣赏乐曲中的轮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 二、发音练习 三、复习歌曲绿色的祖国 1、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2、跟琴齐唱歌曲。 3、找出难点,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节奏。 4、集体练习难点处,教师重点示范。 5、小组派代表展示,分组接龙唱。 6、完整演唱全曲。 四、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1、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听赏一首乐曲第一交响

17、曲第三乐章;说一说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2、熟悉一段书上的旋律,并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你觉得音乐情绪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3、跟老师用三部轮唱的方法唱一唱。 五、小结 12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唱: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背唱加拿大民歌银色的桦树林。 2、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体会同一首歌因速度不同表达出的不通情绪。 教学重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听着欢快的音乐迎接学生进入音乐室。 1、教师播放音乐祖国祖国多美丽。 2、师生拍手随音乐进入指定位置。 二、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

18、道树木有什么 作用吗 ? 生 :涵养 水分、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 师 :你们喜欢什么树木 ?为什么 ? 生 :喜欢松树,它坚强 ;柳树 ,它柔美 师 :你们都知道哪些树木? 生 :松树 、柳树、杨树 、槐树 、法国梧桐 。 师 :今天我让你们认识一种新树,看这就是它的照片。 师 :因为桦树是白色的,所以人们管它叫 白桦树。 师 :今天 我带同学到国外去旅游,去哪个国家呢 ?对 !目的地 就是北美的加拿大 。加拿大在哪呢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看地球仪,这个地方就是加拿大,你们了解加拿大吗 ,谁来说一说。 生 :加拿大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白求恩 就是加拿大人 、加拿大 盛产

19、小麦 、加拿大的冰球 运动水平非常高 。 师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一首加拿大的歌曲 银色的桦树林 三、学习歌曲: 、突破歌曲难点节奏。 教师 :我们看一看在这神奇的水果树上 ,都接了那些水果 ?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x |x xx x x| 生 :自己练习打节拍读水果名。 生 :分组打节拍读水果名,进行竞赛 。 13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生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叫声 ,按节奏 学叫声。 生 :小组讨论 ,创编歌词。 生 :按节奏编歌词进行小组间竞赛。 、学习曲谱。 1、听老师范唱歌曲的曲谱。 2、学生不出声的随音乐默唱曲谱。

20、 3、学生嘴动 ,不出声假唱歌曲。 4、学生随音乐 ,小声唱曲谱。 5、学生随音乐,大声唱曲谱。 6、分小组 唱曲谱。 、学习歌词。 1、听范唱,说说歌词内容。银色的桦树林、河狸的故乡、强壮的驯鹿、湖水清又清。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随范唱心里默唱歌词。 4、随伴奏,打节拍假唱歌词。 5、随伴奏,小声唱歌词。 6、随伴奏大声唱歌词。 7、用中速 ,优美的情绪有感情的唱一遍。 小组讨论,创编歌词。 四、本课小结。唱着歌曲律动出音乐教室。 14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采金秋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丰收歌 2、唱:采金秋 教学目标: 1

21、、学唱采金秋歌曲,观察秋天,激发学生生活的情感进行表演。 2、欣赏丰收歌,学跳丰收舞 。 3、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 教学重难点: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及下滑音,学跳丰收舞,即兴表演采金秋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丰收歌” 1、律动: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2、游戏:打击节奏 xxx xx | xxx xx | 3、风光片:印度尼西亚 4、学生交流平时对印度尼西亚的了解与观后感。 二、学习新歌 1、范唱歌曲恰利利恰利 2、学生交流对歌曲的情绪特点以及节拍特点的感受。 3、用特征节奏为歌曲伴奏,加深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4、学生自学歌曲前半

22、部分,对歌曲衬词有困难的教师进行帮助。 5、学习合唱 A、聆听歌曲二声部,说出旋律特点。 B、学生跟着动画演示和音乐,表现耕田和撒种的劳动场景。 C、学生用竖笛自学二个声部的旋律。 D、学生分成二个声部,随着音乐,用律动、竖 笛与律动、二声部竖笛合作。 E、合唱 6、完整演唱歌曲,学生载歌载舞,部分学生用竖笛伴奏。 三、小结下课 16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丰收之歌 2、动:集体舞 教学目标: 1、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丰收之歌,表达丹麦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学跳集体舞丰收之歌 教学重点、

23、难点:用柔和、连惯的声音歌唱丰收之歌,唱好一音多字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 二、读谱知识。 1、出示课件:视唱歌谱 2、观察、思考、探讨:这几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新歌丰收之歌 1、情境导入。 猜猜这是来到了哪儿?是什么美景?请听丰收之歌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为他们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 6、朗读歌词。 7、随乐唱词。 四、音乐游戏: 1、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坐位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歌声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结束

24、2、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17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 田野在召唤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唱: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 2、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

25、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教学重点: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1、师声问好。 2、发声练习 :进行气息训练-做数冬瓜的游戏。 二、唱一唱 教师展示板书后,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三、感授新课 1、练习曲谱 学生随琴声认真默唱曲谱。 2、练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

26、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 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认真细听。 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18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听音乐 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

27、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 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再轻轻跟唱。 要求: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4、巩固练习 分组来演唱。 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三、小结 19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田野的召唤 2、听:美丽的村庄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田野的召唤,感受意大利民歌风格及特点,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 2、欣赏乐曲美丽的村庄

28、,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跳集体舞美丽的村庄,让学生积极参与集体进行表演。 2、唱好弱拍起歌曲及后半拍休止附。 教学过程: 一、欣赏、表演美丽的村庄 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 2、将歌曲美丽的村庄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 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美丽的村庄,并学会几个舞蹈动作。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5、舞蹈队要求: 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能合上舞蹈音乐

29、的节拍。 5、歌唱队要求: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节奏、音准正确。 6、打击乐队要求: 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 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7、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 8、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的表演队进行表演。 9、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 二、学唱田野的召唤 20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1、导入:意大利的小朋友跳得多开心啊,他们还唱起了一首歌, 2、教师将歌曲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聆听。 3、教师讲意大利著

30、名的音乐家的故事及作品,你们还知道那些意大利民歌呢? 4、再听全曲,随乐击掌。 5、用听唱法学习曲谱。 6、用衬词“啦”模唱全曲。 7、学唱歌曲 8、小组练唱,在分组展示。 9、选择打击乐,自由创编节奏为全曲伴奏。 三、小结 21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红蜻蜓 2、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 3、奏:红蜻蜓 教学目标: 1、学唱红蜻蜓,让学生感受日本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巧、深情地声音演唱这首歌。 2、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并唱一唱。 3、学吹竖笛红蜻蜓,练习高音mi、高音 ri 。 教学重、难

31、点: 1、教师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 2、体会歌曲意境,唱好两声部歌曲。 教学过程: 一、介绍歌曲 1、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2、欣赏红蜻蜓 二、学唱歌曲 1、学唱红蜻蜓曲谱:视唱一声部;练习三度音程;视唱二声部。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用了几个音,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3、欣赏

32、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分声部学唱歌曲,对声音的控制,还有两个声部的和谐。 5、加入渐强、渐弱、换气记号进行演唱 音乐游戏:找竖笛;老师将竖笛放在某处,请一位同学寻找,大家用歌声告诉他,当他走近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弱;当走远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强; 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 把渐强、渐弱、换气加入到歌曲中,再进行演唱。 三、学吹竖笛红蜻蜓 1、认一认高音mi、高音 ri 在竖笛上的位置。 2、吹一吹歌曲红蜻蜓 22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四、小结 23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青青竹海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

33、、唱:小竹桥 2、听:春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舒展的音色演唱小竹桥,感受村寨人民对小竹桥的热爱。 2、欣赏童声合唱春笋、聆听春雨弹起了竖琴的声音。 3、用律动感受笙独奏“小小竹排”电影插曲。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听、唱、动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唱好顿音记号及附点音符。 教学过程: 一、欣赏并律动“小小竹排”电影插曲 1、欣赏小小竹排 师:今天呀,我们要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游玩,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你们想去吗?老师先不告诉你们到底去哪?让我们先来欣赏。 2、用动作来表现歌曲,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学唱歌曲 1、请同学们听赏赞美“小竹桥”的歌。 2、熟悉歌曲旋律,注意附点音符。 3、朗诵歌

34、词,生节拍律动。 4、自由创编律动,让我们跟着歌曲进行表演吧! 5、跟琴学唱歌曲,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并加入顿音记号。 6、听录音边唱歌曲边自由律动。 三、欣赏童声合唱春笋 1、同学们我们演唱的很好,在小竹桥边春雨弹起了竖琴的声音,表现了春笋在大地上成长扎根,听赏春笋。 2、跟着童声合唱歌曲唱一唱。 四、音乐游戏 现在让我们到乐器室去看看吧!我们来到了乐器室,这里有很多打击乐器,让我们找一找! 1、猜谜语: 是鱼不会游,是铃不能摇,是鼓铃铃响,是筒的咯响 强调猜四件乐器 2、学生猜,教师演示。 24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3、请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歌曲部分,边听边

35、讨论怎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部分伴奏。 4、四个组分别用四件打击乐器伴奏后再合奏。 五、小结 25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三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跳 柴 歌 2、动:创编动作 3、听: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学唱跳柴歌,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 2、根据歌曲创编动作跟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海南民族的风族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精彩三分钟,模仿各地方言。 二、练一练,我的创造 1、按不同的排列顺序唱一唱; 2、哪一组旋律最通顺、流畅? 三、教

36、学新歌 1、谈话;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听赏一首海南民歌跳柴歌,听完后请告诉我你们想干什么?想跳一跳,那我们先来学唱歌曲。 2、模唱全曲,用柯尔文手势视唱旋律。 3、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吐字。 4、跟琴唱词。 5、小组合作唱词至熟练。 6、歌曲艺术处理。 创编跳柴歌动作 小组练唱,在分组展示; 选择打击乐,自由创编节奏为全曲伴奏。 四、扩张延伸 1、欣赏百鸟朝凤 2、介绍:这首乐曲曾获第四届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近年来我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奏民族器乐作品时受到热烈欢迎。 3、参与表现: 展示你创作的动作,并教给大家。 分组活动表现歌曲。 26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A、舞蹈组 B、

37、演唱组 C、跳竹竿组。 五、小结 27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浪花里的歌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小事情 2、听:月亮河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事情,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在演唱二声部中做到声部和谐。 2、聆听月亮河,感受乐曲表现生活中的情景。 3、通过编创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对艺术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唱唱、听听、做做中感受音乐。 2、唱好小事情歌曲二声部,做到声部和谐。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三四拍 1、认一认三四拍号,了解它们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2、练一练,播放音乐小事情用声势感受三四拍

38、歌曲。 二、新课教学 1、谈话:小事情是一首美国童谣,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先让学生学会歌词,让他们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道理。 2、轻声哼唱小事情,回忆歌曲的旋律及音位。 3、视唱两声部,做到声部和谐。 4、师:你们认识它吗?它的声音怎样?这么好听的声音,让我们随它的节奏读歌词。 5、第一遍有感情朗读歌词;第二遍边做动作边读歌词。 6、学唱歌曲:跟琴学唱;分声部学唱;配上碰铃演唱。 7、创设情境进行表演、听演唱、竖笛吹奏。 三、听赏月亮河 1、在美好的情境中,请大家聆听月亮河 2、跟着音乐轻轻哼唱,想想这段音乐适合表现生活中的那些场景,请说一说。 四、介绍音乐课新栏目音乐信息站。 每人搜集有关的音乐知

39、识、故事,在课前介绍给大家,丰富我们的音乐信息量,看谁找的故事最有趣。方法是轮流,期末评选最佳信息员。 五、结束 28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三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2、听:鱒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歌声,抒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真挚感情。 2、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因色统一。 3、听赏鱒鱼,区别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自行大胆的表现歌曲及乐曲是重点;唱准歌曲中含有ox的节奏的乐句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合唱练习。 1、利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两声部的和声音程练唱。

40、 2、练习合唱发声练习曲。要求一气呵成,韵母发音位置统一。 二、节奏练习。 2/4ox xx | x. x|xx x |x -| 模仿拍击 三、新歌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 1、激趣导入。 谈话:交流;在这首歌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想? 小结;刻画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 介:歌曲的作者及创作年代。 2、聆听范唱,划分乐段。 3、找出曲谱中的ox节奏乐句,跟师唱一唱。 4、跟琴唱一唱曲谱、小组练唱,并随即指导。 5、朗读歌词,体会意境。 6、跟琴唱词。 7、小组练唱,主要是唱准确。 8、歌曲艺术处理。

41、讨论、实践后总结: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高潮在副歌部分。所以,在演唱音量的层次上,齐唱部分可用“MP”合唱部分用“MF”,总的是以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9、各组按新的要求练唱全曲。 29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四、欣赏鱒鱼 1、出示课件 学生观察各乐器的外形特点并描述。 2、出示课件,聆听各乐器的音色特点。 3、听赏鱒鱼,让学生听别乐器的音色。 五、歌表演让我们当起双桨。 1、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2、各组展示,集体评议。 六、小结 30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七单元 月亮月光光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唱:好

42、月光,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并进行歌词创编。 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进行三度音程下行训练。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的意境,在歌唱中身体可以随音乐律动;唱好歌曲二声部。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导入:讲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2教师提问:谁能讲一个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和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3、进行三度音程下行训练,用柯尔文手势。 4、听赏澳大利民歌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5、视唱歌曲旋律二声部 6、朗诵歌词 7、学唱歌曲,先唱一声部,再唱二声部,最后

43、两声部合唱。 二、才艺表演 1、分小组进行表演、比赛,看哪一组讲、唱、诵的同学多,给予奖励,以鼓励发扬集体协作精神。 2、教师小结,并对大胆上场表演的同学当众表扬,以表示对其有主动性和自信心的赞扬。 31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听:月亮月光光 教学目标: 1、想像地去欣赏月亮月光光,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唱唱、做做“音乐游戏” 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赏月亮月光光 1、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歌曲内容的图片 完整地听一遍童声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像从歌曲中听到的景像。 2、教师将歌词的大意讲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闽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 3、老师在放第二遍音乐之前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 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4、听完第二遍音乐,学生可以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一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 5、请同学回答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