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基础化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基础化学大学基础化学复习 复习内容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础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气体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分压定律 二.溶液浓度表示 1. 物质的量浓度 2. 质量摩尔浓度 3. 质量分数 一.气体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物理量 压力 体积 温度 摩尔气体常数 p V T 物质的量 n R Pa m3 K mol 8.314 单位 kPa L K mol 8.314 适用于理想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 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 pV=nRT 变换形式 Mr=m 求相对分子量 pVRT=pMrRT 求气体密度 2.
2、 分压定律 分压概念: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下,组分气体单独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对容器产生的压力。 K道尔顿分压定律:p总=pii=1Kpi = p总 xi xi=1 i=1VinipiVxi 总n总pnixi 总n总二.溶液浓度表示 1. 物质的量浓度c cBmBB=nVnB=M B2. 质量摩尔浓度b bnBB=m A3. 质量分数 wmBB=m 4. 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cwBB=M cB=bB B习题:P22 1-1、有一混合气体,总压力为150Pa,其中N2和H2的体积分数为0.25和0.75,求N2和H2的分压。解: ViVnixi 总n总pniN2=xip总=npV总=iVp
3、总=0.25150=37.5Pa总总pH2=xnViip总=inp总=p总=0.75150=112.5Pa总V总1-3 、 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 质量摩尔浓度b bB=nBm A物质的量浓度 cnBB=V 摩尔分数 xnB=Bn解:1L溶液中 wBB=mm mB=wBm=wBV m( H2O2) = 1000mL1.0gmL-10.030 = 30g m( H2O) = 1000mL1.0gmL-1(1-0.030) = 970g n( H2O2)
4、 = m/M=30/34=0.88mol n( H2O) = m/M= 970/18=54mol b( H2O2)= n/m=0.88/0.97kg = 0.91molkg-1 c( H2O2)= n/V=0.88/1L = 0.88molL-1 x( H2O2) = n/n总= 0.88/(0.88+54) = 0.016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基本概念 热化学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一、基本概念 状态 由一系列表征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系统的一种存在形式。 重点掌握状态函数特性: 1、状态一定,则体系的状态函数一定。状态改变,状态函数也改变 2、状态函数变化值仅决定于系统的初
5、态和终态,与变化途径无关。 二、热化学 1、化学反应热效应 定义: 在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且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称为化学反应热效应。 注意: 主要讨论恒温恒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热效应。 1、化学反应热效应 解决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大小,引入了焓。 焓 H 焓变 DH 标准摩尔反应焓 DOrHm 标准摩尔生成焓 DqfHm 标准摩尔燃烧焓 DqcHm 焓 H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D U = Q + W 体积功:W = - p = - p DV Qp = D U + p DV 焓定义为: H= U + pV H=D U + p DV 焓变: H = H2 - H1 = Q
6、p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DHOrm 化学反应中,任何物质均处于温度T 时的标准状态下,反应的摩尔反应焓变。 Hqrm q 标准状态 m 1mol 的热效应 r Reaction 反应 热化学标准状态 对物质的状态作统一规定: 气体 p压力下,处于理想气体状态的气态纯物质。 液体和固体 p压力下的液态和固态的纯物质。 溶液p压力下,溶液的浓度为1molL-1。 DqfHm定义 在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单质合成1mol化合物时的标准反应焓。 推断:最稳定单质的 DqfHm=0 注意:(1) 最稳定单质为:C(石墨),Cl2 (g) , Br2 (l) ,I2 (s),S,P等 (2) 生成物为1mol
7、 (3) 与聚集状态有关 DqcHm定义: 在标准状态下,由1mol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时的标准反应焓。 注意: 1、完全燃烧的最终产物: CCO2(g),HH2O (l),SSO2 (g),NN2 (g), ClHCl (aq) 2、DqcHm与物质聚集状态有关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 (2) 由 DqfHm 计算反应热效应 (3) 由 DqcHm 计算反应热效应 由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 在等容或等压条件下,若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的代数和与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 I DqrHm(1)II DHqrm(3)DqrHm(2)III Dq
8、qqrHm(1)=DrHm(2)+DrHm(3)实际应用:热化学方程相加减,对应的相加减。 由标准摩尔生成焓 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 反应 aA + bB xX + yY DqqqqqrHm=xDfHmX+yDfHmY-aDfHmA-bDfHmB DqqrHm=BDfHm(B) B例1: 298K时反应Na(s)+ Cl2(g)NaCl(s)的DqrHm -411.1kJmol-1,即该温度下NaCl(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11.1kJmol-1。 例2: 所有气体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都为零。 例3: 下列各种物质中,298K时标准摩尔生成焓不为零的是. 。 (A)C(石墨);(B)N2(g)
9、;(C)Br(g);(D)I2(s) 习题:P66:2-2 1. 利用附录III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的 : (1) Fe3O4(s)+4H2(g)3Fe(s)+4H2O(g) (2)2NaOH(s)+CO2(g)Na2CO3(s)+H2O(l) (3)4NH3(g)+5O2(g)4NO(g)+6H2O(g) (4)CH3COOH(l)+2O2(g)2CO2(g)+2H2O(l) 解: (1) Fe3O4(s)+4H2(g)3Fe(s)+4H2O(g) DqfHm-1118.4 0 0 -241.8 (1) DHqrm =4(-241.8) - (-1118.4) = 151.2 kJmol-1
10、 (2) DqrHm= -171.8kJmol-1 (3) DqrHm = -905.4kJmol-1 (4) DqrHm= -872.9kJmol-1 习题2-3 1.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2H2(g) + 5/2O2(g) 2CO2(g) + H2O(g) DqrHm= -1246.2 kJmol-1 C(s) + 2H2O(g) CO2(g) + 2H2(g); DqrHm= +90.9 kJmol-1 2H2O(g) 2H2(g) + O2(g); DqrHm= +483.6 kJmol-1 求乙炔(C2H2,g)的生成热 。 解:乙炔(C2H2,g) 生成热的反应为: 2C
11、(s)+H2(g)C2H2(g) 1.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2H2(g) + 5/2O2(g) 2CO2(g) + H2O(g) C(s) + 2H2O(g) CO2(g) + 2H2(g); 2H2O(g) 2H2(g) + O2(g); 解:乙炔(C2H2,g) 生成热的反应为: 2C(s)+H2(g)C2H2(g) 反应2(1)+5(3)为: 2C2H2(g)+8H2O (g)4CO2(g)+10H2(g) 反应4(2)- (4)为: 4C(s)+2H2(g)2C2H2(g) 解:反应4(2)- 2(1)-5(3)/2为: 2C(s)+H2(g)C2H2(g) DqqfHm(C
12、2H2,g)=2DHHqrm(2)-Drm(1)-2.5 DqrHm (3) =290.9-(-1246.2) -2.5483.6 =219.0 kJmol-1 习题2-4 求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298.15 K): (1)Fe(s)+Cu2+(aq)Fe2+(aq)+Cu(s) (2)AgCl(s)+Br-(aq)AgBr(s)+Cl-(aq) (3)Fe2O3(s)+6H+(aq)2Fe3+(aq)+3H2O(l) (4)Cu2+(aq)+Zn(s) Cu(s)+Zn2+(aq) (1) Fe(s)+Cu2+(aq)Fe2+(aq)+Cu(s) DqfHm 0 64.77 -89
13、.1 0 DqrHm (1)= -89.1-64.77 = -153.9 kJmol -1 DqrHm (2)= -18.91 kJmol-1 DqrHm (3)= -130.3 kJmol -1 DqrHm (4)= -218.66 kJmol -1 三、 化学平衡 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2. 化学平衡常数 3. 影响平衡移动因素 1. 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 1)化学平衡针对可逆反应而言 2)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特征 3)正确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4)化学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 对可逆反应: 正=逆 达化学平衡 组分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X)xcYy(pXxKq=cq(cq) K=p)(pYyp
14、)(cAacBbcq)(cq)(p AapBbp)(p)K值越大,表示反应程度越大,反映越完全 (1) K表达式中p、c是平衡分压或浓度,分 别除以p、c,得相对分压或相对浓度 (2) 固体、液体的纯物质或溶剂水的浓度视 为常数,均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 同一反应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Kqq正=1/K逆 (4) 若同一方程式,化学计量系数变化n 倍 则: KO2=(KO1)n 2熟练进行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1) 根据已知条件求算平衡常数; 2)根据平衡常数及已知条件计算平衡浓度、初始浓度及转化率; 3)判断反应的方向; 4)多重(同时)平衡。 规则:温度不变时 化学反应式相加,
15、相应平衡常数相乘 化学反应式相减,相应平衡常数相除 3. 化学平衡移动 1)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向移动。 2) 压力: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则增加p,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移动。 3)温度:升高T,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T,反应向放热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勒夏特列原理 假如改变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力和浓度,平衡必向着能减少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习题:P68:2-10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在298.15K时的平衡常数: (1) CuO(s) + H2(g) = Cu(s) + H2O (g); K1= 21015 (2) 1/2O2(g) + H2(g)
16、 = H2O(g); K2 = 51022 计算反应 CuO(s) = Cu(s) + 1/2O2(g) 的平衡常数K。 (1) CuO(s) + H2(g) = Cu(s) + H2O (g) (2) 1/2O2(g) + H2(g) = H2O(g) 所求反应为:CuO(s) = Cu(s) + 1/2O2(g) 解:所求反应为:反应(1)-反应(2) K=Kq121015-8Kq=51022=410 2习题:P69:2-12 在1500K条件下达到平衡。若始态p(NO) =150kPa,p(O2) = 450kPa,p(NO2) = 0;平衡时p(NO2) = 25kPa。试计算平衡时p
17、(NO),p(O2)的分压及标准平衡常数K。 解:V、T不变, 2NO(g) + O2(g) = 2NO2(g) 始态p 150 450 0 平衡p 25 则平衡时: p(NO) =150-25=125kPa p(O2) =450-25/2=437.5kPa 解: 2NO(g) + O2(g) = 2NO2(g) 始态p 150 450 0 平衡p 125 437.5 25 =p(NO2)/p2Kp(NO)/p2p(O2)/p=(25/100)2(125/100)2(437.5/100) =9.110-3例:12N32 +2H2 NH3DqrHm =-46 kJmol-1 气体混合物处于平衡时
18、,N2生成NH3的转化率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 压缩混合气体_提高_; (2) 升温_降低_; (3) 引入H2_提高_; (4) 恒压下引入惰性气体_降低_; (5) 恒容下引入惰性气体_无变化_。 四、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 平均反应速率 2. 反应历程与基元反应 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温度、催化剂 1、平均反应速率 vB=DcBDt等式右边 反应物 _ _ 生成物 _+ _ 对反应: 2. 反应历程与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 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经过一次化学变化就能转化为产物的反应。 基元反应速率方程 基元反应 A+bBxX+yYv=kcabAcB u= u
19、A= uB = uX uY反应级数n: na b x y= =a+b 反应速率常数k: k反应的数率常数: 反应物浓度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是化学反应在一A+bB x 定温度时的特征常数;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k的数值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速率常数的单位 零级反应: u = k(cA)0 k的量纲为moldm-3s-1 一级反应:u = kcA; k的量纲为s-1 二级反应:u = k(cA)2 k的量纲为mol3dm-1s-1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需经几步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反应 由实验得: v=kcabAcB 注意: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20、的速率方程式差异点在于反应物浓度上的指数不同。前者是化学计量数,后者由实验确定。 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bBxX+由速率方程式可知v=kcabAcB 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降低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2)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lgk=lgA-Ea2.303RTT, k, k 随T 而增大。 习题P69: 2-20 某基元反应 A + B C,在1.20L溶液中,当A为4.0 mol,B为3.0mol时,v为0.0042mol L-1s-1,计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并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解
21、:基元反应 的速率方程式:v = kcAcB k=v /cAcB =0.0042/(4.0/1.20)(3.0/1.20) =5.010-4 mol-1Ls-1 例: 反应A + 2B = 2C的速率方程式为 (A) v = k AB2 (B) v = k AB (C) v = k C2 / AB2 (D) 不能根据此方程式写出 例: 已知2A = B + C为一基元反应,则用A的浓度变化所表示的速率方程是v = k c(A)2 。 第三章 1. Y 定量分析基础 定量分析的误差 2.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3.滴定分析概述 1. 定量分析的误差 误差的表示 误差产生的原因 误差的减免 误差的表示
22、 反映准确度 绝对误差=个别测定值-真实值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100% 偏差的表示 反映精密度 绝对偏差=个别测定值-测定的平均值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平均值100% 测定结果从精密度、准确度两方面评价 误差产生的原因 X+yyY误差产生的原因 1.方法误差: 系统误差 2.仪器误差: 3.试剂误差: 随机误差 4.操作者主观误差: 过失误差 误差的减免 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对照试验 空白试验 仪器校准 减小偶然误差方法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有效数字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只保留一位可疑值。 有效数字表示的注意点: 1)数字“0” 2)指数表示 3)对数表示 有效数字
23、的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加减法有效位数以绝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即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字为依据。 乘除法有效位数以相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即有效位数最少的数字为依据。 3. 滴定分析法概述 滴定分析法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或反向滴加),根据所消耗的试剂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量。 滴定反应的类型 1. 酸碱滴定法 2. 配位滴定法 3. 沉淀滴定法 4. 氧化还原滴定法 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1. 反应能按化学反应式定量完成 (没有副反应、反应完全程度达99.9%以上)。 2. 反应能迅速完成。 3. 有合适的
24、指示化学计量点(或终点)的方法(合适的指示剂)。 4. 无干扰主反应的杂质存在(无干扰杂质)。 滴定方式 1. 直接滴定法 2. 返滴定法 3. 置换滴定法 4. 间接滴定法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基准物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 纯度高:99.9% 2. 性质稳定:不吸湿、不氧化、不分解 3. 组成确定:与化学式相符 4. 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保证称量时有一定的重量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1.直接配制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解后稀释至一定体积,从而求出准确浓度。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对于反应: aA + bB = cC +
25、dD 滴定剂 被测物 则:nA与nB间有关系: nA: nB=a:b (cV)A: (cV)B=a:b cVAB=bcA (molL-1aV) BwmBnBMBbnAMBb(cVB=m=am=)AMB smssams1000P91:思考题 3-5 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0.0372 25.08 6.02310-5 100 9.18 1000.00 1.0108 pH=5.03 三位9.18 0.0372三位 1000.00六位25.08P90:习题3-8 四位-51.0108二位6.023102.1870.854+9.610-2-0.03260.00814 四位=1.964 100pH=
26、5.03二位三位2.1870.854+9.610-2-0.03260.00814 =1.868+0.096-0.000265 =1.964 P91:习题3-13 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称取试样0.3000 g,加入浓度为0.2500 mo1L-1 HCl溶液25.00 mL,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 molL-1的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的酸,消耗5.84 mL,试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CaCO3+2HCl = CO2+CaCl2 +H2O +NaOH NaOH + HCl = NaCl + H2O 1n(CaCO)=n(HCl)-n(HCl)3总余21=(cHClVHCl-cNaOHVNaOH)2w(CaCO3)=m(CaCO3)ms=n(CaCO3)M(CaCO3)ms1=(cHClVHCl-cNaOHVNaOH)M(CaCO)32ms= 12(0.250025.00-0.20125.84)100.3000-3100.1100% =8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