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9688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独店中心幼儿园 王芳玲 什么是倾听呢?倾听就是指细心的听,倾听习惯好,幼儿的学习效果就佳,倾听习惯差,幼儿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保证孩子愉快生活、学习、游戏、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保证。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家中比较重视对他们的早期教育,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可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较贪玩,不能认真仔细的听,大人说话时爱插嘴,在幼儿园我也发现班里的部分孩子有些浮躁,学习活动中没有安静“倾听”的好习惯,不管是在听老师还是他人讲述时,都喜欢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他们在互相讲述时,往

2、往你在讲我也在说,一片闹哄哄,根本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别人的话还没讲完就急于争论,这样,就影响同伴的思考。 结合纲要,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 一、开展“快乐十分钟”文娱活动,让幼儿学会做个文明的听众 每天午餐前,我会留有十分钟时间让幼儿来讲故事、唱歌。请一个能干的幼儿当主持人,其余幼儿当小观众,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一活动,他们可以自由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在这短短的十分钟里,我时时提醒他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观众,要尊重主持人,安静倾听别人讲故事,观看表演,并每天设置一个“故事大王奖”和“文明小观众”奖,让文明的小观众来当小评委。几个星期下来,我

3、发现“快乐十分钟”开始时,由于要选会认真听他人讲述的幼儿当主持人,开学初本来都抢着说“我来做”的幼儿已经能学会举手不再插嘴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幼儿都挺起胸,坐得象解放军一样神气,希望老师能选到他,同伴在讲故事时幼儿能安静的倾听,活动中幼儿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尤其是我班的周涵涛脑中的故事特别的多,小朋友都很喜欢听他讲故事,王非和华俊茹的自由舞也常常博得同伴的掌声,文娱活动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倾听习惯,还锻炼了幼儿的胆量,一些孩子变得活泼大方了,评比栏上的小花一点点增多,孩子们“说”和“演”的兴趣日益高涨,“倾听”和“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

4、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游戏时很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很容易接受,因此我在活动中经常采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1、利用“指令性游戏”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培养孩子倾听习惯。 小班的孩子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加上他们对幼儿园的活动规则不了解,因此活动中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东张西望,想说就说,想走就走,注意力不易集中,倾听能力、倾听习惯比较差,常常出现你说你的,他做他的现象.需要老师不断督促或提醒,根据我班孩子好动,缺乏自控能力,爱插嘴,做事缺乏耐心的特点,我常常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指令性”游戏,如找动物,听话要仔细,动物列车等,在找动物的游戏

5、中,我和孩子,家长一起准备游戏材料,布置游戏场景,做了许多动物,有的是画的,有的是剪贴的,有的是用盒子,瓶子等废旧物制作的,我告诉他们班里将布置一个动物园,每个小朋友做一个动物放在里面,比比谁的小手最巧,做的动物最可爱,并请幼儿一个一个说说如何才能把动物做的好,做的象,提醒他们别人说的时候要有礼貌,不随便打断他人的讲话,要耐心听完,有了明确的听话任务孩子们在倾听同伴讲述制作方法时注意力就较集中,操作时能小心的画,剪,贴,当看到自己亲手做的可爱的动物他们倍加珍惜,小心的拿着,游戏开始了,小朋友安静的听着看着同伴把动物送到相应的地点,对活动充满了乐趣,“我把小鸡送到桌子下,我把小鸭送到房子里,我把

6、青蛙送到河里”,孩子们有序的一个接一个说完以后就去送,活动中对听得认真的幼儿给予奖励,对没有听清指令的幼儿不给予奖励,告诉他们下次认真听别人说活,有进步后老师再奖励,这样经常性的提出要求请幼儿完成,幼儿的倾听习惯就能逐步产生。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完成.如让孩子听清老师的话去拿带有某标记的图书,分发玩具等,回家把老师教的儿歌或歌曲说或唱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配合记录孩子说的,以了解孩子的倾听情况。对完成好的幼儿给予表扬,以引发幼儿积极倾听,正确掌握内容。 2、利用“传话游戏”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传话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这种方法既可以在幼儿园专门开展

7、,也可在家庭中专门开展.如让爸爸告诉孩子一句话,请孩子告诉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幼儿园可以分组进行,利用比赛的游戏方式,教师告诉每组排头,让排头的幼儿依次向后传话,看哪一组传得又对又快,由于孩子都很好胜,为了得第一,一次比一次听得认真,这样经常性的开展传话游戏能逐渐培养孩子仔细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3、利用“辨错误游戏”来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常常发现有的孩子在听说一件事,只听到其中的一部分就听不下去了,回答问题时出现马牛不相干的事情,这说明孩子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开展一些辨别错误的游戏,让孩子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

8、以改变,如“春天大雪纷飞,母鸡喔喔啼,催人早早起,小鱼在天上飞,鸟儿在河里游,兔子尾巴长,猴子尾巴短”等等,让孩子挑出其中错误的地方并纠正.辨错误游戏不但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倾听习惯的形成。 4、组织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引起幼儿倾听兴趣 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往往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感兴趣,注意力也易集中,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前我都要仔细斟酌教材,制作教具,做好教学准备,利用其兴趣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效果非常好,如在阅读活动您早的活动中,我制作了故事中的动植物头饰,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语调、不同的动作演绎故事内容,我发现孩子深深的被我的生动有趣的表演而吸

9、引,孩子们看到美丽的花朵,高高的大树都长出了大大的眼睛,鼻子,嘴巴等,象人一样会说活,感到很有趣,很滑稽。活动中饶有兴趣的倾听着老师讲述故事,产生一直想继续听下去了解故事结果的愿望,爱打扰同伴的幼儿不再回头转向,不再玩弄衣服、裤子上的绳子、装饰品等。讲完故事后我和幼儿共同设计表演故事的游戏场景,动静交替开展活动,孩子们带上头饰后,异常兴奋,有的跳跃着,有的拥抱着,表演时天真可爱的孩子好像身临其境真的来到了草地上,花园里,他们亲热的和小花、小草、大树等问好。这种有趣的教学形式,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不知不觉便学会专心听讲,孩子的天性是好动,好奇,有目的开展一些游戏活动,

10、将倾听习惯渗透到游戏中.可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形成稳定的自觉性行为。 三、把握教育活动中的时机,不断培养,强化倾听习惯的形成 。 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促而成的,它是一个慢慢培养模仿、强化的过程,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做有心人。 1、身体力行,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产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有教学经验和丰富观察力的教师都知道,教师的言行举止更是孩子乐意模仿的对象,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发现孩子们常常自发组织“老师和学生”的游戏.当看到“小朋友”都坐神气了,小老师就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并模仿老师喊坐得端正的幼儿回答问题,我发现淘气的幼儿没有回答的机会就唉声叹气,拍腿跺脚。

11、孩子都希望能表现自己,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在活动中应都关心他们,经常和他们说说话,作为教师平时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忙,情绪怎么不好,都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注意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把话说完,从而树立认真倾听的榜样,如每天早晨我会和一些孩子亲切交流,问问他们今天是谁送他们上幼儿园的?早饭吃了什么?是自己吃的还是大人喂的?等等,表扬他们能大胆的和老师说话,赞美他们的点滴进步,让幼儿有意识的倾听别人说活。 2、善于捕捉每个活动中的细节,及时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当集体活动开始,我首先捕捉孩子们的眼神,经常做的一件事是看看哪些小朋友的眼睛里有了老师,从而激发孩子

12、倾听兴趣。当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在关键时刻我会停顿,提出疑问,让幼儿带着思考进行倾听。当别人回答问题时,我会请小朋友们对某个小朋友的答案,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评价,从而鼓励幼儿积极倾听.当在活动进行时个别的小朋友出现不认真倾听的现象,老师则轻轻地走过去抚摸他一下,示意他认真倾听,长期的持之以恒,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一定会逐步形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孩子一旦适应幼儿园生活之后,帮助幼儿尽力认真倾听的常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倾听的常规不能空洞的说教,必须从孩子喜欢的故事、儿歌、游戏和实践活动中进行。做“老师和学生”的游戏是孩子爱玩的活动,孩子们最能理解不认真倾听会影响他人的心情,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孩子建立别人说话我认真听,我说话别人才会认真听的常规意识,有助于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的训练和教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