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煤矿整合水土保持方案汇报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9691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煤矿整合水土保持方案汇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某某煤矿整合水土保持方案汇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某某煤矿整合水土保持方案汇报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某某煤矿整合水土保持方案汇报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某某煤矿整合水土保持方案汇报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煤矿整合水土保持方案汇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煤矿整合水土保持方案汇报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整合)工程水 土 保 持 方 案,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珠*煤矿(整合)工程+地理位置+:位于*镇东部+建设规模+:由*(3万t/a)、*(3万t/a)和联营(3万t/a)三个煤矿整合而成的年产煤15万t的小型煤矿。*煤矿资源保有量439万t,可采储量323.17万t,服务年限15年。+建设工期+:2007.112009.6,共20个月+总 投 资+:2404万元,吨煤投资160.26元,项目位置,+方案编制深度+,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同步。主体工程设计阶段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故方案的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水平年+,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平年为2010

2、年。,一、项目概况,+项目组成+,一、项目概况,+工程占地+:工程总占地面积3.49hm2,其中永久占地为3.39hm2,临时占地为0.10hm2。,一、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运出0.03万m3,运出0.21万m3,运出0.10万m3,道路区:开挖量:0.08万 m3填方量:0.08万 m3,工业场地区,辅助生产场地区:开挖量:0.05万 m3填方量:0.08万 m3,生产场地区:开挖量:0.25万 m3填方量:0.31万 m3置换表土:0.15万 m3,排矸场:开挖量:0.12万 m3填方量:0.27万 m3,供电系统:开挖量:0.02万 m3填方量:0.02万 m3,给排水系统:开挖量:

3、0.04万 m3填方量:0.04万 m3,地面炸药库:开挖量:0.12万 m3填方量:0.22万 m3,井巷工程开挖33957万m3,排矸场地,附属系统区,地面系统开挖土方量0.53万m3,石方量0.17万m3;回填土方量0.53万 m3,石方量0.51万 m3。,矿井达产时掘进体积33957m3。井巷开挖量调配主工业场地生产区平整场地共利用了0.34万m3,刚好全部利用。,运出0.03万m3,二、项目区概况,地形地貌:矿区属高原中山地形,总体上呈西高东低的斜坡,中部地形平缓,最大相对高差335m。植 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林草覆盖率45%,从植被群落组合及分布来看,大部分为原生植 被

4、为灌木和草本,矿井附近植被发育,分布有少量杉、松、柏树林。气 象: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均温 13.8(1990年2000年),年最高均温14.4(1998年),年最低均温13(1995年),日最高 气温32.6(1994年8月6日),日最低气温-7.6(1999年1月12日),10积温3927.70。年均降雨1238.8mm(1990年2000年),年最大降雨量1435.1mm(1996年),年最小降雨量 1067.6mm(1990年)。年平均蒸发量1114.6mm(1990年200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1269.3小时(1990年20

5、00年)。历年平均最大风速610米/秒,土 壤:矿井井田及附近区域土壤主要为黄壤和紫色土。,1.自 然 环 境,2.社会经济情况,*煤矿地处*永和镇,区内地方工业生产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有很大发展。区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其次为麦类、豆类、薯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烟叶、油桐等。畜牧产品主要有牛、马、猪等。,二、项目区概况,3.水土保持状况,项目区处于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现场调查及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情况资料表明,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属轻度流失区,防治措施主要以保护为主,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主要发生在建设过程的表层剥

6、离及弃渣回填、施工过程的土石开挖及回填方处理、建筑基础修建及附属设施等。防治措施主要是做好施工中的土石方调运,对开挖坡面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控制坡面径流冲刷,保证坡面稳定。1、老矿建设时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经验(1)工程措施在开挖形成边坡处修建综合护坡,在综合护坡的上部修建截水沟,拦截坡面的径流,防止对坡面的冲刷,在综合护坡的下部修筑排洪沟,做到有序控制坡面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在填方处修建挡土墙,防止填方崩塌产生水土流失,在挡土墙下部设置排水沟。(2)植物措施采用的乔木树种为香樟、柏木、杨树等树种,灌木树种为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草种以黑麦草、三叶草为主。并采用乔、灌、草等相结合的方式

7、,形成立体防护网,涵养水源。2、整合前原煤矿在水土保持方面存在的问题整合前原煤矿在水土保持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措施单一,仅仅对工业场地进行简单的绿化处理,对煤矿开采产生的煤矸石只是简单的堆放,缺少应有的拦挡。此外,运输道路缺少排水和防护设施。方案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完善的防护体系,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实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评价结论通过方案的预测评价和论证,主体工程设计中有关本工程的总体布局、施工方法和工艺、排水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工程如工业场区内排水、道路排水总体上可以满足工程安全和正常生产运行的要求;但主体工程在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上尚有不足和不够完善之处如植物措

8、施、临时措施设计等,需要在本方案中加以补充完善。,三、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分析与评价,侵蚀特点分析,(1)时空分布一致、侵蚀强度变化不同。建设期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发生在工业场地、附属系统等建设区域。(2)新增土壤侵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a、施工扰动形成大面积的裸露地表和松散堆积物,为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物质来源;b、井田范围内地表由于地下开采可能形成地面沉陷或滑坡。,1、方案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原有设施,减少了因新建场地带来的水土流失危害。2、方案利用开采废弃煤渣(煤矸石)平整工业场地,开挖土石方带来的水土流失危害。3、方案中建筑面积都较小,较为集中,有利于植被较大面积的恢复,减少了水土流失量。

9、4、工程所在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较好,有利于植被的恢复。5、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较稳定,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占地评价,1在工业场区中已考虑的水保措施有:场地平整、场地防洪、排雨水、边坡加固。2、排矸场区可以纳入工程投资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挡渣墙,截、排水沟等。3、针对附属系统区的特点,修筑了挡土墙、截排水沟。,纳入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的工程,四、水土流失预测,预测范围预测范围包括工业场区、排矸场区、附属系统区,预测时段划分项目建设期预测时段为2007年11月至2009年6月共20个月。水土流失预测分为建设期、林草自然恢复期和生产运行期3个时段。,预测区域和时段划分,水土流

10、失预测方法,式中:扰动地表新增水土流失量,t;预测单元,1,2,3,n-1,n;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扰动面积),km2;不同预测单元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t/km2a);预测时段(a),四、水土流失预测,式中:W-矸石流失总量(t);S-煤矿生产产生的矸石总量(t);a-流失系数。,五、水土流失预测,预测结果,(1)工程建设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3.09 hm2。其中,损坏梯坪地0.50 hm2、疏林地0.61 hm2、灌木林0.02 hm2、荒山草坡1.96 hm2。(2)本工程建设期共开挖土石方量0.70 万m3;回填土石方量万1.0

11、4 m3,换算为实方为万1.11m3;其中需借用掘井土石方万0.34m3用于工业场地区平整。(3)运行期每年排弃的矸石量为0.75万t(约为0.42万m3),生产运行期15年共排弃矸石11.25万t(约为6.25万m3)。(4)通过对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本项目建设期、自然恢复期和生成运行期原生水土流失量为163.74 t,预测期水土流失量为7104.89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941.15 t。经预测,建设期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工业场区,其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场地平整初期和工程建设期;生产运行期的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矸石的运输过程中和井田塌陷区,以上区段是本项目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重点和难点。,五、水土

12、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79.22 hm2,其中项目建设区3.49hm2,直接影响区75.73hm2。,六、水土流失防治方案,防治目标,六、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工业场地区措施布设1、植物措施种草、园林绿化2、临时措施 挖方地段用防雨布遮盖,周围设临时土袋挡土墙。施工场地应作好临时性排 水、沉沙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工程施工要严格按照方案设计程序挖土、堆放、填土,回填表土和弃土、弃渣,坚决杜绝随意弃土和不按程序施工。,六、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排矸场措施布设1、工程措施排水沟、挡渣墙、覆土整治。2、植物措施覆土绿化3、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沟、防雨布遮盖、临时土袋拦挡。,排水沟,六、水土流

13、失防治方案,附属系统区措施布设1、工程措施排水沟1、植物措施种草、园林绿化2、临时措施防雨布遮盖、临时土袋挡土墙。,临时拦挡,工业场地、排矸场,监测方法,监测的时段及频次,监测的内容,水土流失量监测、水土流失危害监测、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工程进展情况和项目区降雨规律,监测工作分为工程准备期、工程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三个时段:工程准备期:全面调查,主要是对项目区的的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现状等背景进行一次监测;工程施工期:重点进行基本扰动类型侵蚀强度监测,同时进行各种面积监测及防治措施调查等监测。根据工程进度和水土流失预测情况,工程施工期监测时段为4年,在每年雨前、雨中、雨后各1次即可,遇暴雨加测

14、1次。生产运行期:重点进行植物措施监测、各种面积核实监测、弃土弃渣整治效果监测等。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植被的恢复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因此,生产运行期的监测时段确定为2年,每年监测1次。,调查监测法、现场巡查法,监测重点地段,该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为132.32万元,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投资为6.96万元,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 124.36万元。,六、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工程措施:56.18万元,植物措施:5.03万元,临时工程:7.35万元,独立费用:45.99万元,基本预备费:6.8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09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124.36万元),水土保持投

15、资估算,方案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68%,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9.05%,土壤侵蚀模数控制比为1.1,拦渣率为96.90%,植被恢复系数为99.05%,林草覆盖度为26.54%。,防治了建设过程中的原地表和新增水土流失,对排矸场进行了全面综合治理,既涵养水源,又遏制水土流失,减少了污染,绿化美化环境,促进了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良性循环。,六、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效益分析,七、结论和建议,(1)*镇*煤矿为整合矿井,由*煤矿(3万t/a)、*煤矿(3万t/a)和*联营煤矿(3万t/a)整合而成。整合后建设规模为15万t/a,矿区范围呈四边形,矿区形状呈不规则长方形,长1.14

16、km,宽0.87km,矿区面积0.75km2。开采标高在+1750+1260m之间。项目的建设和生产将会剥离地表,产生弃土、弃渣加剧水土流失,为此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是改善周围环境和维护主体工程的安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2)本工程建设期共开挖土石方量万0.70 m3;回填土石方量1.04 万m3,换算为实方为1.11万m3;其中需借用掘井土石方0.34 万m3用于工业场地区平整。生产运行期年排矸量为0.75万t/a,矸石将进行综合利用。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是项目建设期间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通过合理的堆放和运输尽可能地利用开挖的土石方量,减少弃土弃渣从而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是项目防治项目

17、水土流失的重点。(3)本项目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124.36 万元。水土保持工程静态总投资中,工程措施费56.18 万元,植物措施5.03 万元,临时工程投资7.35 万元,独立费用45.99 万元,基本预备费6.86 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3.09 万元。(4)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79.22 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3.49 hm2,直接影响区面积75.73 hm2。(5)本项目工程占地面积3.49 hm2,在建设期占压扰动面积为3.09 hm2,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3.09 hm2。通过对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本项目建设期、自然恢复期和生成运行期原生水土流失量为179.74

18、 t,预测期水土流失量为7104.89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925.15 t。,结论,建议,(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征占地应尽量控制在征地范围内,尽量减少对项目周边地区土壤和地表植被的破坏。土方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同时应及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防止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2)主体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进行优化。(3)工程建设单位应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做好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督,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并开展水土保持监理,严格控制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进度、质量和投资。(4)工程涉及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的水事活动,建设单位应征得相应级别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尽职尽责履行法律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