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9752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如何防治河蟹水肿病? 该病是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匍匐在池边,停止摄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的惊扰,不使其受伤。用0.51克/米3的土霉素对水全池泼洒。每千克河蟹用土霉素0.10.2克拌饵投喂,连喂7天。 如何防治河蟹肝坏死? 病蟹体表污物较多,体色变暗,壳变薄变软;病蟹食欲不振,肠内无食物,肠壁较薄,鳃丝发黑并水肿。肝脏病变。病蟹上岸,严重时绝食。 河蟹肝坏死是新发病,目前尚未有特效药,广大渔民普遍采用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和三氯异氰尿酸等消毒杀菌药外泼,内服环丙沙星和甲砜霉素等。据养殖户反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发病

2、早期的池及蟹确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如何防治河蟹烂爪病? 从河蟹步足的爪部开始腐烂,直至步足基部,肢节中无肉,最后断肢,直到死亡。 蟹种在运输时,要扎紧网袋口,防止运输途中活动;在运输车上垫上水草或泡沫等物,防止擦伤;捕捞过程中操作要轻,受伤的蟹要及时妥善处理。放养前要用菌毒清浸泡510分钟。在饲养过程中,高温季节前后要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防病。根据饲料投喂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拌服蜕壳素及蟹用多维,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如何防治河蟹黑鳃病? 病蟹鳃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池底有淤泥510厘米,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勤加注新水,保持良好的水

3、质环境。用1520克/米3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连用2次。 如何防治河蟹颤抖病? 病蟹摄食明显减少直至拒食,蜕壳困难,爬行缓慢,无反抗逃逸能力,常爬伏在池边浅水处或水草上,脚肢不停地抖动,故又称“抖抖病”。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对购进的蟹种严格检疫,并进行药浴消毒。坚持“四定”投饲原则,不投变质饲料;在79月高温期,保持池塘水深1米以上,每半个月用生石灰1520克/米3化水全池泼洒一次,每个月用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1克/米3对水全池泼洒一次,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对病蟹、死蟹进行无害化处理,死蟹要集中挖坑掩埋,患病池不换水,只注水,以免扩大或交叉感染。用0.4克/米3的蟹抖停1号全池泼洒,3

4、小时后用10克/米3的蟹水宝全池泼洒,两者每天各用1次,连用2天。每50千克饲料加入蟹抖停2号400克投喂,连喂5天;或每50千克饲料加入板蓝根1.25千克、病毒灵0.25千克、复合维生素0.1千克投喂,连喂35天。 如何防治河蟹聚缩虫病? 由于池水过肥,或长期不换水,使聚缩虫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病蟹的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都附着聚缩虫,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严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 聚缩虫寄生在溞状幼体上 彻底清塘消毒,经常注、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每立方米水体用0.250.6克的硫酸铜,对水全池泼洒。 每立方米水体用0.51克的新洁尔灭和510克的高锰酸钾配成混合液

5、,充分溶解后浸洗病蟹1015分钟。 每立方米水体用20克的茶粕粉放在桶内,用盐度为4的食盐水浸泡2小时后,全池泼洒。 茶粕中的皂角苷能与血红蛋白起作用,因而凡是血液呈红色的水生动物均能杀灭。而蟹、虾的血液为血蓝蛋白,此浓度不会死亡。因此养蟹、养虾池中,如需杀灭野杂鱼,可用茶粕粉。 如何防治着毛病? 用生石灰水提高水的pH,使水呈弱碱性,并用1克/米3的青苔净或螯合铜全池泼洒;保持清新水质,可用底质改良剂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水环境。 如何防治水霉病? 用3食盐水浸浴病蟹58分钟;亚甲基蓝全池泼洒,使池水中药物浓度达到0.81.2克/米3;避免鱼体受伤,平时用水体消毒灵或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以防病菌感染。 如何防治纤毛虫病? 蟹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茶籽饼彻底清塘;用0.81.2克/米3“虾蟹纤虫杀”全池泼洒;生长季节,经常向池中加注新水,平时用高效底质改良剂或速效净水灵,可长期保持水质清新。 如何区分河蟹纤毛虫病、水霉病和着毛病? 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是河蟹养殖过程中最容易感染的三种疾病。这三种疾病在症状上很相似,蟹体表面均有一层黏性泥浆。病蟹经冲洗后放在清水中即可鉴别,纤毛虫病为棕色的或黄绿色的绒毛;水霉病是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菌丝的末端有球状孢子或由孢子连成的黑色菌块;着毛病是较长的绿色丝状、弯曲且无规律的绒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