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刮痧.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0027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刮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儿刮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儿刮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刮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刮痧.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刮痧小儿刮痧 适应症 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禁忌症 1 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2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3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器械 刮痧板等 操作方法及步骤 1头部: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头皮有发

2、热感为宜。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1 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全息穴区: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顶颈前斜带或顶颞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额中带、额旁带治疗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区的刮拭采用厉刮法。 2面部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响

3、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疗须经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3背部: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4胸部: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5腰部: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

4、刮板的整个边缘或3分之1边缘,自左侧依次向右侧刮。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患者,应从肢体未端向近端刮拭,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 2 注意事项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5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相应手法。 7血本低下者、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着衣

5、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作用。 12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迈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4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15刮痧后喝一杯热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 16根除顽症,除刮痧,排毒外,还要针对性3 地调理。 17.刮痧不必强出痧。 1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足每个部位,第条经脉,都刮拭8次,每天3-10分钟,自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了。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