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个案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0153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个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个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个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个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个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个案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个案分析“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个案分析 一、个案情况分析 学生汤竟涛是一位六年级学生,胖胖的脸蛋,小小的眼睛总是骨碌碌乱转,一双手总是闲不住,上课时,整个身体都在动,跟他说话却总是愣愣的,好像没听清。接手这个班后,很自然地与以往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聊起班里的一些情况,老师们谈到的对象中肯定有他:“这个汤竟涛,唉,脑子不错,就是不听”“这个学生好动,平时看上去也很伶俐的,但就是听不进.”。摇摇头,教师一脸的无奈和痛苦。我了解了该生一至五年级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发现汤竟涛真的调皮、多动,在低年级时他根本不能很好的坐在座位上学习,坐不住,也听不进,各科学习成绩都不及格。进入中高年级之

2、后,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成绩也就跟着直线下降。据初步的了解,该生对各学科不是学不会,而是听不进。 二、形成原因 从各种途径反映的情况看,汤竟涛是聪明的,有很强的好奇心,想要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但是由于自己慢慢长大,知道自己调皮好动,家长、老师和同学们也因为这个原因对他的学习特殊对待了,造成了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要求,想听就听,想玩就玩,作业也就不能及时完成,老师要求补出来,因为没听进去,就补不出来。如此循环反复,致使学习成绩一降再降。 三、辅导策略 1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只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汤竟涛是可以转化的,更何况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经验的丰富性,可直接导致

3、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稳定性、清晰性的增加。因此,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确定了以下的辅导措施: 1、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首先是帮助汤竟涛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能力是指用语文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靠的是语文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要重视“练”。 2、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 “耳听心受”倾听是一种美德。 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都是应该拥有的一种美德。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有交流才有教育,而“倾听”更是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倾听”的目的是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孩子在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心理环

4、境中乐于和教师接触,学生“倾听”的目的是为了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好习惯的形成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倾听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学习过程,大家都学会了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课堂弥漫着成功的喜悦。 每节课前,我都会设计一些基础训练。训练前我就站在他身旁,看他做得如何?只要见他做得好,就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并及时鼓励他。这样,让他每节课都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始上课。 2 “内视反听”倾听是一种能力。 倾听是一个人积极地接受、分析和理解对方的过程。具有较强倾听能力的人,不仅他的人际关系很好,而且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也学

5、到了许多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倾听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这种有效倾听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如要专心,无论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每一句话;要耐心,不随便插嘴,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同学把话说完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细心,要学会评价其他同学的发言,不重复他人的意见,并能大胆提出自己新颖的想法;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信经过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倾听这种能力一定会逐

6、步提高。课堂上我尽可能把课设计的活泼一些,有趣一些,引起他的好奇心,甚至我还会把一些较枯燥的练习课设计成竞赛形式的课堂,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比赛,逼着他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当他愿意听了,他聪明的脑袋不比好学生差,往往能有新奇的想法。令同学们都刮目相看。使他感觉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公听并观” 倾听是一种智慧。 古诗曰:“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倾听本身是一种教育,一种智慧。即便你没有给对方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他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从这3 个意见上说,真正的教育必

7、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那么你也就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因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相互应答的过程。倾听是理解、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痛苦、是共享快乐,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个具有倾听意识的老师一定会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一个具有倾听意识的孩子一定会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明天。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他渐渐开始喜欢语文这门课程了。 四、辅导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补救措施,汤竟涛能主动在课堂上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由于在某一方面比别人表现优越而带来了情绪上的欣喜。这种不断增强的循环发展,直接导致他大脑活泼,学习更加投入。对知识的理解从只停留在对信息的浅加工阶段,开始转为注重对知识的深加工,特别是做完题后喜欢对知识进行总结,把知识进行归类,并且该记住的知识都记忆清楚。这学期,他的语文成绩提高了,当然,学困生最容易反复,需要我们小心呵护。但至少由上面的个案看出,老师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了,是对孩子的尊重;孩子认真倾听老师的教诲了,是对老师的尊重;孩子认真倾听同伴的声音了,是对同学的尊重,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别人对自己的一种尊重,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认真倾听别人的声音。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