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0240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语言《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班语言《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语言《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学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班语言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学反思小班语言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学反思 对于小班孩子而言,一日活动中最忙碌的不是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而是生活环节,尤其让我们手忙脚乱的是幼儿的进餐时段这边刚刚平息了两个在哭在闹不肯吃饭的幼儿,那边又有幼儿饭菜撒了一地;这边的幼儿不会自己吃,坐在那儿等人喂,那边又有幼儿告状:“他把不爱吃的放到我碗里了!”有的幼儿不会正确使用小勺儿,撒的比吃的还多,有的幼儿把整口饭含在嘴里,慢慢地吸吮漫长的用餐终于结束了,等待教师的是一片狼藉的“战场”。针对这样的现状,我开展了本次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以此来强化幼儿的进餐时的常规,改正不认真吃饭、掉饭粒

2、的坏习惯。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图片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出示大公鸡和漏嘴巴的图片,直接导入到第二环节。第二环节: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故事以分段欣赏为主,提问理解为辅。欣赏完第一段,教师提问:小弟弟的嘴巴漏掉的是什么?怎么会漏啊?有的小朋友能结合故事分析出小弟弟掉饭粒的原因:他不认真吃饭;他在看蝴蝶有的孩子能结合平时生活经验回答:他的小胸没有贴紧桌子;碗没有放在桌子上等等。接着提问:小弟弟吃饭的习惯可真不好,谁来教教小弟弟,应该怎么吃饭?这个问题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幼儿的现实生活,能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回答,大胆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好的激发了幼儿想和说的愿望。接

3、着分享故事第二段。第二段中故事里的小弟弟知道了大公鸡啄他的原因,在奶奶的帮助下改掉了认真吃饭,再也不东瞧瞧西看看了,这回他吃的可干净了。这样的故事结局从情感上满足了孩子们的需求,也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们吃饭不要东张西望,要专心,这样就不会掉饭粒了。第三环节:完整欣赏故事。活动的最后延伸活动是在午餐环节,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浸润在故事角色中,把进餐当做故事的延伸,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学习。进餐过程中我继续以“大公鸡找漏嘴巴的小朋友”的方式介入,检查幼儿们的进餐情况:“谁是漏嘴巴,大公鸡要来找一找。”看到有漏饭粒的小朋友,“大公鸡”就“啄”他一下表示提醒,幼儿们都会吃得很专心:“我不是

4、漏嘴巴,我是好宝宝。” 本次活动中我为孩子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更增进了和老师的感情。他们的想象力也充分地得到了发挥,为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活动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对于孩子的回答,教师的回应比较单一;孩子们的倾听习惯比较差;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孩子们回答问题时总是一个字或一个词的回答,教师要在活动时要提醒要把话说完整等。 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育。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助幼儿梳理总结了更多的进餐习惯,督促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