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由“音调”“响度”和“音色”三部
2、分内容组成。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不宜过分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相对来讲,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特征的三个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是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教学策略 教材中“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实验探究较为简单,但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可设计游戏使学生切实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还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特色。教材安排的观察波形的演示实验,除了
3、能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的声音的本质,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感性认识。因此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讨论、阅读和交流等,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尺每人一把,吉他、笛子、小鼓、音乐磁带、话筒、示波器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分别让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大声朗读本课的课题“声音的特性”,让同学们说出他们的声学生活动 欣赏,思考并回答。学生能指出男女同学声音的大小不同,音的粗细不同,从而引出响度、音调。 聆听思考。 设计意图 从实例入手,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4、。激起学习的兴趣。 导入新课 音有什么不同,顺利引出课题。 一、音调 同学们在讲话时,女同学的声音尖细,男同学的声音粗哑。声音的这种差别物理中用音调高低来反映。女同学的音调高,男同学的音调低。乐器中小提琴的音调高,大提琴的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提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一定与发声体的振动有关。大家先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注意听卡片发出的声音新课教有什么不同?哪一次卡片振动得学 的快慢有关吗?有什么关系? 再用钢锯条来探究这个问题。 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并注意观察它振动的快慢。
5、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的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培养学生有依据地进行猜想学生实验并回并进行实验的答:快拨时听到能力。 的声音比较尖,声音高,卡片振培养学生观察动得快。声音的实验的能力。 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培养阅读和获取有用的信息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的能力。 越高。 波形比较形象实验并回答:钢生动,学生通尺振动得较快,过波形更容易声音尖而细,音理解音调。 调高。 学以致用。 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学生阅读并回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答。 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
6、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学生观察并回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答: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总结: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声音的波形相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低。可似,但频率高的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音叉的波形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密一些。 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男、女学生声音慢。 的波形不同,女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下同学的音调比面的问题: 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 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学生回答:蝴蝶的翅膀一秒钟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振动不超过10是什么? 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500600次。的关
7、系是什么? 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大多教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低于人耳能够是多少? 听到的频率范围,人耳便听不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到蝴蝶翅膀振波? 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总结: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振动频率在人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耳的听频范围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内。人耳就能听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低。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其中20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Hz是人类听觉的
8、上限。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例如蝙蝠,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呐”系统,使它能在浑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 观察声波的波形。 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 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思考: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二、响度 进行实验。 声音有音
9、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 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进一步学习体会转换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明确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实际
10、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指出: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音调和响度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区别:定义方面,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即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声音尖粗。声音尖的音调高,声音粗的音调低;决定因素方面,音调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波形方面,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响度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声音波形的高低程度相
11、同。 三、音色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播放录音。让学生分辨出哪聆听并回答。 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增强趣味性。 一段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哪一段是用二胡演奏的。 找几名同学站在教室后面念一首诗,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不许回头,能否判断出每一句分别是哪一位同学念的。 总结:我们之所以能听出熟悉的人,熟悉的乐器的声音,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观察波形。 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梳理本节课知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识内容,把自己课堂小结。 所学到的知识结 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