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逍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的逍遥.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庄子的逍遥庄子的逍遥 文科强化班 龚玺 逍遥的庄子乃何许人也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蒙人。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逍遥游更是经典名作为历代人所传诵。他是一个天才,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言辞犀利,说尽天下英雄。人们称孔子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这位神人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想象丰富。胡文英这样评价他:“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这样一个眼冷心热的神人是如何“乘万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呢。想探究这一问题,这就不得不提他的作品逍遥游了。 逍遥是一种人生哲学 人
2、生哲学,百科中这样解释“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思想、意义等”。我想它也应该包含价值观、义利观、生死观。庄子在这些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逍遥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包含了一种“无为”的思想。 庄子逍遥于名缰利锁之外。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看他,有传言称庄子要取代他做宰相,惠子感到害怕,就派人去找庄子,不愿庄子直接去见梁王。庄子听说了这件事,直接跑去对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叫鹓鶵,它从南海飞到北海,只在梧桐树枝上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清冽的泉水它不喝。有一只猫头鹰叼着一只腐烂的老鼠从鹓鶵下面飞过,抬头看着它,发出“吓”的声
3、音警告,惠子啊,你现在是用梁国宰相来吓唬我吗?”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名在庄子眼里,就是腐烂的老鼠。楚国是个大国,也曾想请他出山当宰相。庄子巧妙地用一只死后被供在庙堂的神龟比喻当宰相,说自己宁愿像一只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的乌龟一样,这就是庄子对名利的态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庄子能够看破名利,超然物外。虽然他穷困,却不潦倒,穷到要问别人借大米,仍然对趋炎附势的曹商鄙夷不屑。他清楚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而怕精神上的潦倒。 庄子逍遥地看待生死问题。在至乐篇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妻子去世,惠子去吊唁。到了他家一看,庄子正坐在地上“鼓盆而歌”,敲着盆在那儿唱歌呢。
4、惠子质问庄子:“你妻子为你生儿育女,现在老而亡故了,你不哭也就算了,怎么在那儿唱歌?”庄子说:“她刚走的时候,我心里怎么能不难受呢?但是我追本溯源,去观察最初的开始,人不都没有生命吗?没有生命就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没有气息。生命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天地之间,若有若无之际,聚起来一股气息,气息逐渐变成形体,形体又孕育出了生命,人就是这样来的,现在生命又走向了死亡。这生老病死不就是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吗?现在我妻子又循着这条路回去了,此时此刻她在天地之间睡去,我却哭哭啼啼,不是太不懂生命的真谛了吗?”这样的豁达与坦然,真正参透了生命的真谛,正是他逍遥的体现。对于自己的死亡,他也很豁达,庄子临死前,
5、跟他的学生们说,死了后,要“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不要什么奢侈的陪葬,天地就是他灵魂的安身之处。庄子的生死观,他对于形体和精神的认识,体现了多么宏大的气魄。 读完这些,我们不难发现,名利是缰绳,是手铐,死亡是形体的毁灭,是终结,而庄子之所以逍遥,是因为他看破了名利和生死。 逍遥的境界该如何到达 逍遥游中这样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忘却自我,“无功”不追求功绩,“无名”不追求名位。要到达绝对自由的境界,必须“恶乎待哉”。要达到无待,就要摆脱客观条件的束缚,摆脱物质和精神对自己的影响和束缚。如贾顺先所说无待又与齐物论有所联系,“除去自己的是非、毁
6、誉、贵贱等的差别,甚至从物质上没有物我之间、人我之间的界限。” 人间世中提到了心斋,就是用心的斋戒去反躬自省,庄子假借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不光用耳朵听,还要用心来听,用气息去感受一切,在回归到心里,转化为自我认识,就是心斋。庄子始终保持理智清醒,自我审视,对人生的境界也有清醒的认识。 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庄子获得精神上绝对自由的根本方法。坐忘,把得失、毁誉、贵贱统统忘掉。这其中有消极避世的精神,但对当今人们匮乏的信仰,社会物欲的纵横,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忘却一切名利争夺,追求真正的自由。 庄子的逍遥,是“心游万仞”、无所拘囿、淡泊名利。境界决定眼界,眼界决定主观判断,主观判断又对人生价值观的树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我们去了解庄子的逍遥,再反过来反省自身,反观内心,是为了让人真正成为人。虽然每个人的见解、眼光、经历不尽相同,境界也各有高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解读庄子,向着逍遥游的境界不断攀升,追求自由,风发扬励,感悟自我。 参考文献贾顺先庄子思想新探、张松辉庄子研究、吴怡逍遥的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