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开场白.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0589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开场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弟子规开场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弟子规开场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弟子规开场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弟子规开场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弟子规开场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开场白.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弟子规开场白长征小学弟子规解说开场白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长征小学校园之声今天开始第一次播音,我是大队辅导员金佳老师。诵读中华经典,争做文明少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 中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 “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

2、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让我们牢记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孩子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吧。 学国学以传承文明,诵经典而润染心田!羡先贤之博大胸怀,畅诗文之优美情怀!欢迎大家学习今天的弟子规朗诵 古诗文是中国文化之精华,读之柔美,品之酣畅,欢迎大家学习今天的弟子规朗诵 结束语:最是书香能致远,好书伴我们一路远行.让我们在经典的人文关照中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温馨和快乐。 1:学国学以传承文明,诵经典而润染心田!羡先贤之博大胸襟,畅诗文之优美情怀! 2:古诗文是中国文化之精华,读之柔美,品之酣畅,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弟子规朗诵比赛”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

3、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3:弟子规中的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

4、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4: 重视人伦道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热爱祖国从热爱家乡开始,承担社会责任从承担家庭责任开始,关爱他人从孝敬父母开始。 5: 下面是弟子规中“出则悌”部分,这部分内容讲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我们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这样兄弟姐妹就能

5、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礼貌是幸福之门的一块敲门砖。用微笑去面对别人,同时也会收获别人的微笑;尊重他人,同时也被别人尊重生命就会在这双向的认同过程中得以延伸,人生也因此变得厚重起来。联系现实生活,同学们尊重朋友,尊敬师长,比如同学们相互之间礼貌地问候,学生与老师热情地打招呼,一个能热情得体地与别人打招呼的人,必然是一个心态健康的人,一个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融入这个集体的人,一个懂得快乐并能享受人生的人。 6: 弟子规中,谨单独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部分要求我们养成谨慎小心、规矩低调、有自我尊严的生活习惯。 “谨”部分“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6、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让我们懂得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随便拿别人东西,即使我们是无心的,但是会给别人带去麻烦,人家不知道你拿了,又急着用,却找不到,我们无形中就给别人的生活设置了障碍。记住:“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教育我们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网吧里,是充满暴力充满打斗的危险场地,那里宣扬的是打打杀杀,那里把年少无知的我

7、们的浮躁全部激发出来,那里最容易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我们在那里学到的罪恶的生活态度就是,唯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殊不知,你的这些偏离正确轨迹的思想把你引上了歧途。有同学因为上网荒废了学业,有的同学因为上网哄骗父母索要钱财,有的同学昼夜不归,网络里带来了混乱的生活,扭曲了年少的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沉迷于网络的同学,赶紧从那个“斗闹场”里走出来,走到学校这片和谐向善的乐土来吧。 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 7: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之基,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8、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信”部分提到“凡出言 信为先”告诉我们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不通,在这里,我想到了撒谎,撒谎不好,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要维护一句谎言,你必须炮制几十句谎言去掩盖。说一句谎话很容易,找几十句配套的谎话,却很难很难。想想我们自己,在你的生活中,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撒过谎吗?撒谎的你失去了朋友的信任,失去了与他人交往的最起码的资本。另外“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提醒我们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古训有“祸从口出”,如果我们平时说话口无遮拦,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伤害了人家的自尊,这

9、样怎能不招来祸患呢? 8:弟子规中“泛爱众”部分,“泛”是广泛的意思,“爱”是仁爱,“众”是社会大众,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博爱。所以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就是泛爱众,这就是博爱。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年轻人到沙漠上寻找一处宝藏。一胖一瘦。瘦子在前面大步流星地走,胖子喊他:“等等我”。胖子却不予理睬,他突然萌生一个歪念头:想独吞那笔财富。胖子大声喊:“你得罪我了”。并顺手把这

10、句话写在沙子上。眼看两个人距离越来越远。就在胖子追得气喘吁吁的时候,瘦子在前面遇到了麻烦。在沙漠的边缘的悬崖上失落双足,双手抓着崖边的一条枯藤,整个身子都悬空了。脚下是万丈深渊。命悬一线,看着渐渐赶上来的胖子,他几乎没有呼喊救命的勇气。只是目光中充满悲哀与绝望。胖子见状,疾步向前,拼着命拉住瘦子的手,使出吃奶的力气把他拉上来,瘦子得救了。感动得了不得,问胖子:“我得罪过你呀!为什么还肯救我?”胖子淡淡一笑:“你得罪我,就像我写在沙子上的字一样,风一吹就没影了。”瘦子深为所动,眼睛中溢满泪水,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救他于危难中的居然是被自己得罪的人。瘦子在地上长跪不起,连说:“谢谢胖哥的救命之恩

11、。”并把这句话刻在石头上。胖子问瘦子,为什么把这句话刻在石头上?瘦子说,是为了永远记住你的恩德。 只有把得罪写在沙子上,人家才会把感激刻在石头上。如此看来,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才会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9、弟子规“而亲仁”部分很短,这部分讲的是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 ,小人会乘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 现在我们当场背诵,每一句我读两遍,然后找同学踊跃背诵,背过有奖!机会难得不要错过呦!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亲近那些有品行端正,有仁爱

12、之心的善良的人。因为他们懂得同情别人,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了无功利地说出这句话:“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他们懂得理解别人,虽不是事事英明,处处伟大,样样正确,但毕竟他们多一些阅历,多一些经验,并且他们要求的出发点总是想让你向上而不是落伍。因此,你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即使有什么想法,也要及时地去沟通。他们懂得回报别人,不会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刻,不会等到衣锦还乡的那一天,而是随时随地,不拘形式的去兑现,哪怕是一张节日贺卡,哪怕是一会义务劳动” 10、弟子规中最后一部分是“余力学文”, 下面请参赛班级八年级4班上台,为大家背诵弟子规中的“泛爱众”部分。 女: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每当我们

13、读一本新书,获一份知识的时候,我心中的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如培根所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句谚语这样说:“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天地间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就仿佛鸟儿没有翅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以礼仪大邦闻名于世,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读书才能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外化。读书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必然途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

14、段之一。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完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介;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正是需要我们广大的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知书达礼。作为人师的教师,也唯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坚信自己的信念不会改变,让我们在读书中感受人生的哲理。 诵读比赛过程 比赛过程: 1. 比赛班级入场时,班级主持人宣读班级简介,并引出诵读内容。 2. 班级主持人归队,起头领诵。 3.诵读完毕后退场。 4.班级主持人提出与背诵内容或典故相关的问题。 5.讲典故,重申问题。 6.班级主持人选择举手同学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学校给予纪念品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