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0936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伦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护理伦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护理伦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护理伦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护理伦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伦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伦理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伦理学护理伦理学 护理伦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伦理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与人、医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问。 2.学科性质: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等社会人文学科相交叉的医学边缘学科。作为伦理学的分支,属应用伦理学;作为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属理论医学 3.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 (3)生命伦理学难题。 (4)医学伦理学的教育、评价和修养。 4.医学伦理学的发展趋势:(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医德观念不断更新 (3)、教学研究空前活跃

2、 (4)、作用地位日益提高 5.影响我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相关内容:医学模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 医学人文研究的兴起 第三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有利原则 不伤害原则 尊重原则 公正原则 2.医学伦理学的应用原则:诊疗的最优化原则知道同意原则医疗保密原 生命价值原则 3.医德的良心与功利 医学道德良心,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服务对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是其道德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有机统一,主要是对所负道德责任的自我感知能力和对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医学道德良心的实质就是自律。 医学道德良心的作用: 在行为前,医德良心对符

3、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动机给予肯定,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动机给予抑制或否定; 在行为中,医德良心对医学行为起着监督作用,对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意志、和信念以及行为方式和手段予以激励和强化,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欲望、冲动及其行为方式等予以纠正、克服; 在行为后,医德良心对行为的后果和影响有评价作用。如果自己的行为后果给病人和社会带来了利益,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就会有一种满足和欣慰感;如果自己的行为违背了社会利益或给病人造成苦和不幸,就会感到内疚和惭愧,并要求自己在今后的行为中加以改正。 功利与医德功利的含义:所谓功利,就是功效和利益。医德功利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义务时所涉及的利益。医德功利,不仅指

4、医务人员的功利,也包括服务对象的功利;不仅是医务人员个人的功利,也是医务人员集体的功利;不仅是个体服务对象的功利,也是群体服务对象的功利。功利也是医德范畴的主要内容之一。 医德功利观的内容: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功利是不能回避的,它是使医学行为第 1 页 共 8 页 护理伦理学 具有道德意义的基础。道德其实质就在于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离开了利益问题,道德就失去了它的社会和经济基础,道德理论就会成为空洞说教。社会主义医德功利观认为维护人民健康是医务人员的根本功利,追求集体效益是医务人员的合理功利,个人劳动报酬是医务人员的应得功利。 第四章 医疗人际关系的伦理审视 一.医患关系的特点:1.

5、平等与不对称的统一 2.信托关系与契约关系的统一 3.服务与被服务的统一 二.医患间技术方面的关系与模式 技术性的医患关系模式 模式类型 医者地位 患者地位 被动接受 临床应用 生活原型 主动被动型 为患者做什么 麻醉、急性创伤、昏迷 父母与婴儿 急性感染 大多数慢性疾病 父母与青少年 成人之间 指导合作型 告诉患者做什么 合作 共同参与型 帮助患者自疗 伙伴关系 三.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1、医患结构的“技术化”趋势。 2、医患交往的“经济化”趋势。 3、医患要求的“多元化”趋势。 4、医患关系调节方式上的“法制化”趋势 四.医患冲突原因及其调适原则 冲突原因 .医者:医德、医疗观、服务态度

6、.患者:不良求医行为、不信任就医心理、对健康期望过高、疾病本身 .管理、社会:管理缺陷、医疗体制、道德风尚、保障制度等 调适原则 坚持社会公益原则 坚持医患平等原则 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原则 五.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病人的权利: 1、基本医疗权 2、知情同意权 3、诊疗选择权 4、疾病认知权 5、保护隐私权 6、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权 7、医疗监督权 8、要求赔偿权 病人的义务: 1、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 2、积极配合诊疗的义务 第 2 页 共 8 页 护理伦理学 3、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 4、支持医学科学研究的义务 医生的权利特殊权利 医生在特定情况下,限制患者自主权利,实现自己意

7、志以达到对患者应尽责任的目的。这种医生的特殊权利称之为干涉权。 使用情况: 1、紧急情况下病人拒绝治疗,不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或出现不利患者的难以逆转的医疗后果。 2、讲真话可能对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3、病人要求保密,但可能对他人社会产生危害。 4、对病人实行行为控制。 医生的义务(保守医密) 医务人员不应泄露工作中的能够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 向病人保密 为病人保密 例外的情况:危害第三人的利益 违反法律 与社会公益相矛盾 六.医际关系的模式 1、主从型 2、指导-被指导型 3、并列-互补型 4、相互竞争型 七.医际关系的道德原则 1)、共同维护病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原则 2)、平等相处、互相尊重

8、的原则 3)、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的原则 4)、相互协作、互相监督的原则 5)、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 第五章 预防与临床诊疗伦理 一. 预防医学的伦理特点 1、价值导向的超前性 预防医学的思想和成就体现了价值导向的超前性 医学模式的转变体现了价值导向的超前性 2、价值评估的滞后性和无形性 3、价值目标的社会公益性 二、预防医学的道德原则 、全社会参与原则 、社会公益原则 、社会公正原则 第六章 临床诊疗伦理 一.诊疗的伦理原则 1、整体性 2、最优化 第 3 页 共 8 页 护理伦理学 3、知情同意 4、协同一致 二. 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 目的纯正 最优化原则:简单的先于复杂的、无害的先于有

9、害的、便宜的先于昂贵的 知情同意,尽职尽责 联系临床,综合分析 密切联系,加强协作 三. 药物治疗的伦理原则 对症下药,剂量安全 合理配伍,细致观察 节约费用,公正分配 近远期效益统一 严守法规,接受监督 四. 手术治疗的伦理原则 1、手术治疗的特点 不可避免的损失性 较大的风险性 必要的协作性 2. 手术前的道德要求 严格掌握指证,手术动机正确 病人应知情同意 认真做好术前准 3、手术中的道德要求 严密观察,处理得当 认真操作,一丝不苟 互相支持,团结协作 4、手术后的道德要求 严密观察病情 努力解除病人的不适 第七章 护理伦理 一. 护理工作的道德要求 1. 科学性:科技进步 2. 严谨性

10、:三查七对 3. 广泛性:内容广形式多 4. 整体性:病人的身心健康 5. 协调性:团队合作 二. 护理工作的道德基本原则 1.自主原则 2.有利原则 3.无害原则 4.公正原则 三. 整体护理及其道德要求 第 4 页 共 8 页 护理伦理学 1.整体意识,协调统一 2.承担责任的自觉性 3.独立思考的主动性 四. 基础护理及其道德要求 1.热爱专业,恪尽职守 2.真诚服务,主动护理 3.工作审慎,防止事故 4.团结合作,协同一致 五. 如何进行护理伦理决策 1、把握基本的医学伦理知识 2、具备护理专业的知识技能 3、充分了解病人及家属要求 4、熟悉相关的医学法律、法规和政策 5、求助医学伦理

11、委员会 第八章 医学科研伦理 一. 医学科研的自身特点 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2、研究过程的高度复杂性。 3、研究结果的两重性。 二. 医学科研的基本道德准则 1、追求真理,造福人类。 2、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3、团结协作,尊重他人。 4、吃苦耐劳,百折不饶。 三. 人体试验的伦理原则 医学目的原则 人体实验必须是为了改进基本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及提高基本病因学和发病机理的了解,从根本上是为了促进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利益。 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 科学利益、社会利益服从于被试利益。为保护被试利益,要权衡实验的得失成败,凡失大于得的人体实验不能进行。要对实验方案的科学性严密论证。要采取安全保障措

12、施。要由训练有素医务人员或科研人员负责实验。一旦出现严重危害,必须立即中止实验 知情同意原则 将有关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预期效果、配合事宜、安全保障措施、不良反应及其善后处理等告知被试。让其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实验。同意者与实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允许被试在实验的任何阶段退出实验,并不予歧视。 科学性原则 人体实验要建立在实验室、动物实验结果和对科学文献的全面了解基础上。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如安慰剂对照和双盲法。 第十章 生命与生殖伦理 一. 生命标准的讨论 1.个体生物学标准认为,人的生命从受精卵、或胚胎、或胎儿开始; 第 5 页 共 8 页 护理伦理学 2.承认授权标准认为,确认人的生命,应

13、以胎儿离开母体而存活为前提,且应得到亲属的承认或社会的授权。 3.复合标准强调,要以生物学生命(Human being)为基础,人格生命(Person)为重点判断人的生命的起始。 二. 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和医德责任 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方针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严格控制第二胎,杜绝第三胎。 计划生育的意义 1.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2.提高人口的素质; 3.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4.促进生殖健康和妇女解放; 5.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计划生育的伦理要求 1.控制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和人口价值观。 2.制定、遵守、执行合理的法律、政策和制度。 3.提供优质服务。 4.注重和保障

14、个人的知情同意权。 三. 我国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 有利于患者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 保护后代的原则 遵照我国抚养教育的原则,受方作为孩子的父母,承担孩子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社会公益原则 保密原则 严防商业化原则 伦理监督原则 四.有关生命伦理问题的争论 人工流产 一是禁止一切人流; 二是允许治疗性或选择性人流; 三是允许出于社会法律原因的人流; 四是自由人流。 反对人流的意见 1.人流剥夺了胎儿的生命权; 2.违背了宗教戒律; 3.伤害妇女和母亲的情感; 4.鼓励了不负责任的两性关系; 5.妇女不具有流产的权利。 赞成人流的意见 1.人流有利于人口控制和优生优育; 2.人流有利于维护妇女

15、的生存权、自由权、自主权、健康权和名誉权; 3.胎儿不具有人格特征,不具有人的道德和法律权利。 代理母亲 第 6 页 共 8 页 护理伦理学 赞成代理母亲的观点 1.它是帮助他人的善举; 2.妇女有权出卖自己的生育能力; 3.可以改善一些妇女的经济条件。 反对代理母亲的观点 1.代理母亲往往演变成商业行为,这种把子宫当作摇钱机器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2.代理母亲对家庭稳定和后代身心健康不利,容易引起家庭纠纷; 3.家庭成员代孕,使人伦关系、婚姻关系复杂化; 4.代理母亲人为显现了妇女贫富之间的差别,会导致社会心理失衡; 5.代理母亲会受到身体和情感上的伤害。 克隆人 支持克隆人的观点 1.克隆人

16、是生殖技术的突破,对研究人的生命的发生、发育意义重大; 2.克隆人有利于保持人类最佳基因; 3.造福不育症患者; 4.控制人口性别; 5.促进器官移植技术发展; 6.克隆人并不可怕,尽管它可能带来一些麻烦,但人类总能找到对策。 反对克隆人的观点 1克隆人违背生物进化规律,丧失遗传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2.克隆人技术不成熟,会导致对人的伤害; 3.克隆人对家庭、婚姻关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彻底搞乱了代际关系; 4.克隆人的身份难以定位,成为另类人; 5.克隆人会造成人的工具化倾向; 6.克隆人可能造成性别和种族的歧视; 7.在实验室复制人是不人道的; 8.克隆人可能被利用来作恶和犯罪; 9.“人不应

17、扮演上帝的角色”。 安乐死 反对安乐死的意见 1.活着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本人也无权处置自己的生命,侵犯了人的生命权; 2.安乐死违背医务人员的职责,不符合人道主义; 3.安乐死的志愿难以确定,因为人有求生的本能; 4.由于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错误,会造成病人错死; 5.安乐死有碍医学进步,医学发展可能使绝症不绝; 6.安乐死为借刀杀人打开了方便之门,有社会危害。 支持的意见: 1.安乐死符合人道原则,它为病人解脱了死亡痛苦; 2.安乐死体现生命质量、价值原则,维护了人的生命尊严; 3.安乐死遵循自主原则,临终病人应有安乐死亡的权利; 4.安乐死合乎社会公益原则,减轻了社会、家庭的负担;

18、5.安乐死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第十一章 死亡伦理与临终关怀 第 7 页 共 8 页 护理伦理学 一.死亡标准 传统死亡标准(心肺标准): 1.心跳、呼吸停止; 2.血压消失; 3.体温下降。 现代死亡标准(脑死亡): 无感受性和反应性;无自主呼吸运动;无反射;脑电波平坦。 脑死亡=死亡 脑死亡=/植物人 二. 临终关怀的医德要求 1.人工照护为主的原则 2.适度治疗的原则 3.心理护理的原则 4.全方位照护的原则 5.人道主义的原则 三.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伦理障碍 1、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的生死观。 2、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下形成的孝道观。 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缺失。

19、 4、老年人自身的道德教育滞后 第十四章 医德评价和修养 一. 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重在医疗实践 医德修养的方法: 1、医德修养必须结合社会实践 2、医德修养重在自觉 3、医德修养必须持之以恒 4、医德修养必须追求慎独境界 二、医德评价的方式 1、社会舆论。在医德评价中起:指导作用、规范作用、疏导调整作用 2、内心信念 3、传统习惯 三、医德评价的标准 1、是否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痊愈和生命的安全。医德评价的医疗标准 2、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医德评价的社会标准 3、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医德评价的科学标准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