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0999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分基础,所以在上本节课前,我把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先学习“探索生命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然后再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并通过本节课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这样让学生在感性

2、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的学习做好铺垫。 实验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第二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等等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1 爱动物的教育。有意识地渗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作为教材中的第一个实验,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爱上生物学的

3、一个至关重要理由,也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最佳契机。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放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师生互动的环节和启发式教学,掌控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这节探究性实验中,教师需要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而且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多,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并用其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实施; 通过

4、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2 围绕其他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分析各种非生物因素,设定变量,在探究中获得新知; 使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问题的视角,从多角度探究问题; 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懂得爱护生物,关爱生命; 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解决策略: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要点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调查了校园中鼠妇的分布,观察了鼠妇的生活环境。在调查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描述捕捉地点,记录捕捉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还要思考“为什

5、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将这些疑问做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基础。 在上节课,我就安排学生预习课本,了解鼠妇生活的场所、捕捉鼠妇后应如何保存等常识,要求学生分组捕捉鼠妇,并提醒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学生在收集鼠妇的同时也了解了鼠妇生活的环境,不但为课堂实验作好准备,也实现了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亲近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去发现生命现象。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3 难点突破: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第二节,对于探究实验学生不知道实验是怎么回事。头一次探究活动就让学生设计实验,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的学习顺序进行

6、了调整。先学习第二章第二节的探索生命的方法,然后在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来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就降低了难度;同时在教学中,对于实验的设计,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对设计比较好的实验,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实验有困难的,我在巡视过程中给以指导。这样使所有的学生在实验中,都有所得。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实验准备: 学生:分小组捕捉并饲养10只左右的鼠妇,并完成调查表一。 教师:给学生提供有关鼠妇的一些资料,指导学生完成捕捉鼠妇的任务,制作教学课件。 器材准备:托盘、湿土、玻璃板、培养皿、纸盒子、黑纸板,冰块。 表一 调查表格 捕捉鼠妇的地点

7、 捉到的只数 这里的环境条件 你观察到的现象 你的疑问 4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鼠妇资料介绍 鼠妇,又叫潮虫、西瓜虫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鼠妇,另一种,叫球鼠妇。鼠妇,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世界范围鼠妇种类很多西瓜虫雌雄存在差异:成虫体长10一14mm,体宽5-6.5mm,长椭圆形,共13节,灰褐色,头部具1对线状触角;胸部8节,各节具1对足,腹部具7对腹足,尾节末端为两个片状突起。雌成虫体背暗褐色,隐约可见黄褐色云状纹,每节后缘具白边,雄虫较青黑。卵近球形至卵形,黄褐色。初孵幼虫白色,半透明,长约13一15mm,宽05一0.8mm,后逐渐变深,形态与成虫近似,仅大

8、小、体色不同。鼠妇再生能力比较强, 如果触角、肢足断损,能通过蜕皮再生新的触角、肢足。鼠妇白天潜伏在5 花盆底部,从盆底排水孔内咬食花卉嫩根,夜间 则伤害花卉的茎部,造成花卉茎部溃烂。 一提问引入: 提问:哪些同学找到了鼠妇?同学们都是在哪些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为什么会死亡呢?捉鼠妇时遇到哪些困难?鼠妇为什么会跑呢?鼠妇怕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影响鼠妇的环境因素。 二实验探究: 1.交流课外捕捉鼠妇时填写的表一: 表一 调查表格 捕捉鼠妇 的地点 捉到的只数 这里的环境条件 你观察到的现象 你的疑问 根据表一的填写,把调查时观察到的现象汇总。 由各小组汇报,然后教师进行汇总。 1)一旦发现土地

9、松动有外界刺激鼠妇就会缩成球。鼠妇生活在土里很深的地方。 2)大的鼠妇,一碰就会团成一团,小的鼠妇,先跑一会,再团成一团。 3)鼠妇喜爱潮湿,被暴露出来就会团成球,当发现没有危险,就6 展开身体爬走。 4)一翻开石头,鼠妇就会往土里钻,并躲在石头下面。 5)鼠妇大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们不爱见光,喜欢在泥土里见到阳光就缩成一团。 6)见到阳光便快速逃跑(小的)或缩成圆球,装死(大的)。 7)还没来得及捉的鼠妇,都跑到石头下了,遇光而逃。 8)全部在土下,大部分是黑色,小的为白色,小的会跑,大的会蜷成球。它们大都在大石头块里,见到阳光就跑。 9)一触碰到鼠妇它就会缩成球,一翻开石头它就会爬走

10、。 10)见了阳光就跑,受了惊吓就缩成团。 大家通过这张表格的交流,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汇总,可以知道要能捕捉到鼠妇,可以到什么样的环境中容易找到它们,由此同学们在“探究影响鼠妇的分布”,以观察到的现象为线索和依据,尝试对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做出推测: 阳光、温度、水分、人、鼠妇的天敌等都可能对鼠妇的生活产生影响。在没有实地观察和调查的情况下,大家也能做出推测,但是那种推测往往没有根据因此常常被归为“瞎猜”。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发现鼠妇的有趣经历,那么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一个探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4人一组。 2、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3.作出假设:

11、 假设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的环境。 7 假设2.鼠妇可能喜欢潮湿的环境 假设3.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 4、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5、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解决问题。 进行实验: (1)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在纸盒内平铺一层潮湿土壤,压实,放入10只鼠妇,盖上玻璃板,用黑纸将半边纸盒遮光,放在灯光下,这样就形成黑暗与明亮进行对比的环境条件,待观察。在10分钟内,每2分钟记录一次黑暗环境与明亮环境中聚集的鼠妇数目。 a.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明亮 阴暗 b.小组成员分

12、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进行交流,得出结论。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在纸盒内一半平铺潮湿土壤,另一半放入细碎干土并压实,放入10只鼠妇,盖上玻璃板,用黑纸将铅笔盒全部遮光,形成潮湿与干燥8 进行对比的环境条件,待观察。在10分钟内,每2分钟记录一次潮湿环境与干燥环境中聚集的 a.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潮湿 干燥 b.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进行交流,得出结论。 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温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在纸盒内一半平铺潮湿土壤,另一半放入少量碎

13、冰后再放入一薄层潮湿土壤,压实,放入10只鼠妇,盖上玻璃板,用黑纸铅笔盒全部遮光。这样就形成温暖与阴凉进行对比的环境条件,待观察。在10分钟内,每2分钟记录一次低温与较高温环境中聚集的鼠妇数目。 a.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温暖 阴冷 b.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进行交流,得出结论。 9 鼠妇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 综合全班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得出最终结论: 6、得出结论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7.整理清理实验桌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届课的实验探究,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14、? 学生思考与讨论:“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于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交流并撰写探究报告。 探究实验评价报告单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 课题 日期 班级 实验 目 的 探究提出问 过程 题 作出假 设 制定计 划 实施计记录数据: 10 小组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实验员 划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统计和处理数据: 环2mi境 n 4min 6min 8min 10min 得出结 论 反思 感 悟 活动完成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中,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板书设计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一活动目的 二提出的问题 三作出的假设 四制定计划 五实施计划 六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15、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依据课程资源及学情,将教师角色定位在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展示,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基本技能。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11 指导他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分析实验现象及得出结论,汇报展示成果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自捕捉鼠妇的体验,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态度,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由此闪现出创造的灵感,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为学生在进一步探究的学习中搭建平台。 这一节课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1、课前准备充分,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鼠妇的知识,考虑到一些同学会找不到,有些人找到的会死亡,全体动员,使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重难点处理得当,要点突出,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较好; 3、难点细分,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思考逐步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不足之处: 1. 学生第一次做实验,课堂时间比较难控制,最后普遍时间不够用。 2. 由于学生第一次自己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进行实验,虽然先进行看科学探究的教学,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还是对过程的具体实施掌握的不好,有待以后教学中加强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 12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