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066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 马正霞 摘 要: 许多中小学教师缺乏创新素质,主要表现在敬业精神不高、知识结构有缺陷和创新能力匮乏三个方面。导致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是:顽固的应试教育,不力的师德教育,偏低的教师工资,僵化的教学管理,残缺的教师培训,失当的高师教学。提高教师创新素质的根本措施是:彻底扭转应试教育,建立师德教育机制,提高和落实教师的待遇,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深化高师教学改革。 2l世纪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而创新的教育离不开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因为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不具备创新素质,教师就难以实施创新教育,也就

2、谈不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通过调查、走访和分析,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恰恰缺乏创新素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那么,教师创新素质的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本文拟对此加以探讨 。 一、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具体表现 我们认为,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敬业精神,它是教师创新素质的动力因素;其二是合理的知识结构,它是教师创新素质的基础因素;其三是创新能力,它是教师创新素质的核心因素。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教师创新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一)创新素质

3、的动力因素敬业精神不高 “敬业”是教师对 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高度的敬业精神,体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可以说 ,对教育事业爱得越深,为之献身的动力就越大,从而表现出的创造才能也就越充分。高度的敬业精神是发挥创造力的不竭动力。魏书生老师之所以能够创立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独树一帜,成为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首先就在于他 1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特级教师钱梦龙之所以能够创立独特的教学模式,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首先还是在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之爱。然而,有关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教师 ,就缺乏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他们并不是因为热

4、爱教育事业而选择教师职业的,若有其他更好的职业 ,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学校。许多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不够,把教师工作仅 当作一种稳定的旱涝保收的谋生之道。他们常常 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在精力上隐性流失严重。有些教师热衷于有偿家教,没有将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无心钻研业务,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探索和研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教案陈旧。上课缺乏新东西,没有激情,教法单调。课堂沉闷或照本宣科,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二)创新素质的基础因素知识结构有缺陷 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指教师知 识的数量、质量和知识的构成体系。虽然知识并不具有创新的涵义,但知识可以为创新做准

5、备。教师创新活动有赖于以知识为基础。实践表明,每一种新知识、新成果、新发明的产生都来源于多方面感知信息和整合后的创造。教师丰富的知识结构能够为知识的迁移、联想和创新提供广泛的基础。在科学发展日益综合化 的今天,新的 发现往往在交叉学科 、边缘科学之间产生,只有具备多学科的知识、找到多种事物的交叉点,才能产生新的思路,提出新的观点。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知识越渊博,知识跨度越大,驾驭的学科部门越多,就越能开阔思路,总揽全局,洞察关系,突破障碍,触类旁通,进而越有利于进行创新活动。相反,因为狭窄的知识面,单一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的老化,就谈不上创新活动,就难 以超越常规。然而,现实中的中小学教师是否具

6、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呢? 除了少数教师外,多数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广博的有关科技、文学等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有关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方面的知识较薄弱。有调查表明,459的教师认为自己工作中最缺乏的是广博的知识,他们感到哲学、历史、文秘写作、入 际关系、美术音乐欣赏、各种体育技能没有学到手,计算机、多媒体方面的知识特别欠缺;二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虽然掌握得较扎实和牢固,但对学科发展的历史、 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推动学科发展的因素缺乏了解;三是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有一部分教师连读大学期间所学的仅有的一点教育理论知识也忘得一干二净,以至于屡屡 出现违反

7、 2 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四是有关创造学、思维科学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 (三)创新素质的核心因素创新能力匮乏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运用创新知识和原理,提出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提出独特的思想观点和探索有效教育教学方法所具备的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个性等基本要素组成。创新能力是教师创新素质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进行创新活动的执行系统。由于教学创新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参考,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效仿,所 以,从教学观念的创新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等方面的创新,都需要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探索和开拓创新

8、,做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科研探索中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创新能力。否则 ,纵然是有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优良的知识结构,教学创新也寸步难行。然而,我们的许多教师恰恰是在这方面最为薄弱。一项调查发现,27的教师不喜欢对新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索,认为自己不具备一定 的创造力 ,6o的教师对此表示模糊;31的教师缺乏对周围的教育现象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的审视和反思习惯。具体地说,教师创新能力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创新意识方面,他们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和激情,缺乏独立的见解 ,唯书本是对,唯权威是对,唯标准答案是对,缺乏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的理智;在创新思维能力

9、方面,缺乏求异思维能力,墨守成规,不善于提出多种 方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更不善于变换思维的角度或思维线路灵活解决问题。他们不敢怀疑和批判权威,不能对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扬弃,推陈出新;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他们缺乏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加工、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设计新颖独特的、高效的教学方案的能力不强,吸取新知识并将其付诸实践的能力较弱;在创新个性方面,许多教师 自信心不足,迷信权威;对人缺乏宽容和关心;强调惟一,排斥多样性 ;不敢冒险,害怕失败。 二、 教师创新索质缺失的原因 3 导致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既有教师所在学校的原因,又有高师院校的

10、原因,还有教育体制和教师待遇方面的原因。具体地说,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成因有: (一 )顽固的应试教育 导致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多年,创新教育也是大势所趋,但是,许多教育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转轨,嘴巴上说的是素质教育,而行动上做的却是应试教育。这种顽固的应试教育直接或间接扼制了教师的创新素质。如,应试教育使教师忙于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剥夺了教师更新知识和创新活动的时间;应试教育导致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异化,使教师不敢超越常规,求异创新,束缚了教师创新的手脚;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工作评价制度的片面性 ,把升学率或平均分作为惟一

11、的评价指标,从而压抑了教师创新活动的意识和欲望等等。 (二)不力的师德教育 当前,各学校虽然通过各种形式抓了一些师德教育方面的工作 ,如,学校例会中校领导有时会针对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年度考核时把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作为一个考核指标等。但由于没有建立师德教育的完 整机制,加之缺乏其他方面的配套措施,致使师德教育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考核流于形式,所以效果往往不理想。这是教师创新的动力素质一敬业精神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偏低的教师待遇 教师敬业精神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的待遇偏低。这主要从教师的工资上反映出来。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领导 “重视教育,提高教师待遇”、

12、“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呼声和表态不绝于耳,工资水平也确实提高了一些,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其他职业相比,依然是较低的。更为严重的是,地方*还通过各种名义拖欠、克扣教 师 的工 资。有些地区甚至常年给教师 “打白条”,教师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这是毫不夸张的。其结果,教师的生存都难以维持。在这种形势下 ,怎么可能要求教师长时期保持高度的职业热情4 呢? 更何况我们这个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讲究付出与回报的基本平衡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虽然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倡导教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的牺牲精神,但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丝毫也不能忽视。

13、二者的结合才更有利于教师敬业精神的生成 。 (四)僵化的教学管理 教师创新素质,尤其是创新的基础素质与核心素质的缺失与教学管理的陈旧、僵化有直接的关系。当前许多学校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严重阻碍了教师创新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比如把传统的“五段式教学”作为检查、评价教师备课、上课的标准。要求教师上课时按部就班地执行教学方案,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其实际就是一刀切,不允许教师越雷池一步,要求教师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辅导,统一检查总之,要求不同的教师统一思想、统一教学行为,达到整齐划一。这些与创新的理念背道而驰的管理模式,无不抑制着教师的求异思维与教学个性,若不加以清理和改革,教

14、师创新的手脚就无法摆脱束缚,创新素质就难以提高。 残缺的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许多领导没有采取得力的措施引导教师自学提高,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没有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书籍;没有定期邀请专家搞讲座;更没有派教师出去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等。另一方面作为培训单位的师范院校或教育学院,在培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培训的实践性差,没有高度重视对教师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失当的高师教学 在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成因中,高师教学也难辞其咎。多年以来,高师教学没有给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应有的重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

15、教学目标片面,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考试制度有缺陷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5 三、提高教师创新素质的根本措施 根据上述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成因,我们认为,提高教师创新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实效,必须同时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彻底扭转应试教育。各级党政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紧密配合,寻找应试教育存在的根基,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真正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为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现实基础。建立师德教育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教育机制是确保教师创新的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要建立以下三种机制,一是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机制,二是考评监督机制,三是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和落实教师工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帮助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为教师提供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一手抓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师培训,一手抓高师的教师培训。深化高师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目标,把创新素质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之中,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创造学、创新教育学、创造心理学等课程,删除陈旧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活动和科研活动,完善考试制度。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