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摘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1094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摘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摘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摘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教学摘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摘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摘记.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教学摘记教育教学摘记 “i+1”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朗乡局第二小学 刘艳秋 “i+1”教学法的过程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环境应该尽量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利用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设计和学生文化相近、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活动。在介绍新词汇、引进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周围实际环境。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由简而繁,逐渐提高。Krashen把实施“i+1”教学法的过程分成4个阶段: Pre-ProductionEarly ProductionSpeech Emergence和Intermediate Fluency。 在第一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自然地谈话,使用基本的词汇和句型

2、,并且突出。重复重点词汇。教师通过身体动作和视觉提示,如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理解。只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和执行简短的英语指令,做出非语言性的反应。许多学生开口之前要经过一个“沉默”的阶段,这是正常的。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有耐心,不要多催逼。 第二阶段,教师自然地和学生谈话,选择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继续注意学生是否能够对简单的英语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此外,教师可以使用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以及Wh-起首的特殊疑问句进行提问,要求学生用一、两个单词或短语回答问题。学生应能听懂这些问题,并做出回答。 第三阶段,教师使用自然、简单的语言和学生谈话,用How起首的特殊疑问句提问,要求学生用短语或完整的

3、句子作解释,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表达思想,与人交流。 第四阶段,教师可以继续使用直观教具,强化重点词汇。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题目或要求描绘一个情景,引导学生使用英语。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能用英语随意交谈,广泛参加各种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并能在英语课上,用流利的英语答辩和讨论问题。 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英语 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汉语,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尽快地习惯于听陌生

4、的外语语音。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一般可以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多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凡能以英语表达的,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奖励、评讲等,都尽量使用英语,避免使用汉语。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英语语言能力的特点,使用的语言应简单易懂。 .使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表情和课文情景等。学生可以跳过母语。直接把英语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适当用英语解释英语。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给

5、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坚持大量重复和操练 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一般来说,教师在操练课上讲的比例最多不应超过25,而学生应允许讲75,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想方设法以学生的操练代替讲授,使学生通过操练掌握语言点。 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

6、量,“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这种做法可体现在让学生操练对话、背诵对话、交际等。 比如说。学新单词like时,先让学生理解like是“喜欢”的意思,然后请同学翻译、造句。孤立的单词难记住,对这个单词加以运用才容易掌握。可用句子有: “What do

7、you like?” “I like ” 每次叫两位同学,一问一答。每次都对学生的对话做出适当的评价,使学生立刻体会到成功运用语言的喜悦。 口头操练的句子,句子要短,而且尽量没有生词。 又比如,学习口语“你是哪里人?”,先在黑板上写出基本句型: 问:Where are you from?或 Where do you come from? 回答:Im from地名 然后要求学生互相问问题, 可以同桌练, 也可以请一排同学起来,形成“链条式”对话。 如学生问学生:Where are you from? 学生:Im from Xiao Shan. 学生问学生:Where do you come from? 学生: Im from Hang Zhou. 多数学生对这种操练很感兴趣,在提问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就将外语当作进一步了解周围环境的交际工具来使用。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可做较高层次的练习,如根据指定情景自编对话等。 有时候想法是正确的,只是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的理想就象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英语,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遇到问题,就会忍不住用汉语去解释,生怕学生不懂这样只会让自己更累,让学生学得更累坚持使用英语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