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185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程标准 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能够正确读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具准备 学生尺、卷尺10把、长木尺10把、皮尺10把、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本测量 一、人

2、的感觉准确吗? 活动1:感觉水温 端一杯水到同学们中间,随机找一些同学将手指插到水中,说出水温。通过感觉水温的不同说明感觉的不可靠。 活动2:平行线不再平行 在黑板上画两条相隔一定距离的平行线,然后通过平行线画一些相交线,让学生感觉平行线不再平行,说明感觉的不可靠。 说明:测量的必要性,基本测量是长度的测量 二、长度的一般测量 活动1:测量身高 提问:你测量过自己的身高吗?你是如何测量的? 学生演示:测量身高 总结:测量过程出现了许多错误 老师演示:1、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观察分度值和量程 3、将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某一端,观察另一端对准的刻度线, 4、厚刻度尺测量时,刻度线要贴近被测物体 5

3、、观察时,视线和尺面垂直 6、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活动2:测量小组同学的身高、脚的长度、臂长,填表。 刻度尺的分度值 我的身高(cm) 我的脚长 (cm) 我的两臂长 同学的身高 同学的脚长 同学的两臂(cm) 长(cm)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的发现有什么用处? 活动3: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填表 刻度尺的分度值 物理课本的长度(cm) 物理课本的宽度 思考:每个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同说明了什么?什么是误差?哪些原因引起?如何减小误差? 教学总结: 1、长度的单位 2、长度测量的工具 3、长度测量的方法 4、什么是误差 5、引起误差的因素 6、怎样减少误差 7、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课堂练习 1

4、、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A、1.8厘米 B、1.85厘米 C、7.85厘米D、7.8厘米 2、下面两图中物体A的长度分别是_、_。 3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实验中误差不可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4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第二课时

5、特殊测量 一、长度的特殊测量 活动4:怎样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做做看。 我的方法: 硬币的直径: 活动5:如何测量步距? 我的方法: 我的步距: 你是怎样减小误差的? 活动6: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二、时间的测量 测量工具 秒表的读数 ( ) 活动7:测量人走一步的时间 我的方法: 走一步的时间: 你是如何减小误差的? 课堂练习 1、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 ,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厘米,物体的长度是_厘米。 2、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

6、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3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4、某人用分度值是lcm的刻度尺测量了四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如下,结果不合理的是( ) A.8.6cm B.2.402m C0.34cm D93mm 5、一同学测量课本的宽度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l7.30cm Bl7.3lcm C,17.32cm D.l7.52cm

7、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长度时,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长度决定 B没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C测长度时,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测量结果后注明单位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多自学,独立思考,然后辅以讨论交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但课后想想议议上设置的问题,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较难,所以我将原有的题目简化,分解为更简单的小问题,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对学生以后无论面对中考,还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实验教学中,以往的做法是先讲步骤,演示过程,学生依着做,这样做,学生只是机械的重复,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这就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抑制了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实验前只交代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及注意安全的问题,其余的均由学生去做,放手让学生去做。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会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探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